翌日。
淵澄臨上朝之前,恍然想起前日一萬兩銀票買的老金貴,煞有介事地詢問連齊,
“假道士文公子進府了沒有?”
連齊恭敬迴道,“還沒。”
淵澄麵朝東山冉冉升起的旭日,摩挲著下巴,眼裏閃過一絲狡黠,“派人傳個話,下朝之後若未見人,告訴他,要想八人大轎去抬,斷手不夠,還得斷腿。”
第5章
文無隅在床榻躺足了一天一夜,沒有恩客點牌,樂得清閑自在。
老鴇子把他賣身契連同賣身錢一併送來。八千兩,可算天價了。不過五五分帳到最後,老鴇子硬是又吞了一千兩,到他囊中就隻剩三千兩。
朝夕之間進帳四千的文大倌人,很是大方得賞了文曲五百兩。
他飲食忌葷腥,一日三餐蔬菜瓜果用不了幾個錢,隨他的兩個小廝文曲武曲與他不同,尤其是文曲,餓死鬼投胎無肉不歡,單單吃穿用度來說五百兩綽綽有餘。
一大清早,文無隅便被文曲破鑼嗓門給吼醒,說王府派人來請了。
有人來請是好事,他不明白文曲一臉驚恐莫名所為何故。
來者提著根腿粗的木棍,往地上一杵,沖他亮嗓,“王爺有令,下朝未見人,打折腿抬進王府。”
文無隅這下明白那張大盆臉為何驚慌,忙問,“王爺幾時下朝?”
“辰時三刻。”
得到迴答,他轉頭問文曲,“現在幾時?”
文曲苦瓜臉愁得緊,“等你洗漱完,就到三刻。”
“唉,”文無隅坐在床榻,長長籲了口氣,拿完好的手搓把臉,不慌也不忙,“抓緊時間叫上武曲,臉就不洗了。”
然後慢悠悠下床取外袍,對著銅鏡五指捋睡亂的頭發。
出了漣漪閣,礙於時間緊迫,文無隅預備叫輛馬車。
侍衛卻說有車駕隨行。
省下車馬費是件好事,可坐在車上的三人,卻高興不起。
原本應該是英俊的高頭大馬,現下是一隻鼻套銅環的老水牛。廂車不是翹頂綢簾的,老水牛配不上拉豪車,因此省了,簡化成天為頂草為席的二輪車。
牛車顛得歡快,鄉下人進城,招搖過市風光無限好,過路行人皆側目施以笑禮。
車上疊放的細軟裏夾著主僕三人,文無隅不驚不躁,幹脆盤腿靜坐如入無人之境。文曲卻不行,一顆頭垂地老低,就差揣進褲襠裏。另一位便是武曲,從頭至腳裹得嚴實,唯一露在外麵的一雙眼空無一物,仿佛得了他家主子真傳。
到了王府,下了牛車,拖了行李,端著木棍的侍衛,趕鴨子似的催三人進府。
淵澄換下朝服,正在大堂歇息飲茶。
微風徐徐,沁人心脾。
忽然他眉頭一皺,不知打哪飄來一股子藥草味,越來越濃重,如置身藥桶。
下人報說文公子到了。
淵澄走到門口,就見最前的文無隅照舊一身白袍,步履閑閑,拂塵和衣裾齊飛,頗有些神仙下凡的意境,如果他身後不是跟著一青一灰兩個人形掛物架的話。
淵澄噗嗤一聲笑了下,轉迴堂內。
不一會,三個人進入大堂,迎麵先跪地叩首。
淵澄徐步到三人麵前,他發現藥草味來自那個裝扮奇異好似見不得人的小廝身上。
淵澄手指點點武曲,“他怎麽迴事?”
秉承某廝高冷邏輯,某君沒打算迴話。
“迴王爺,他就是武曲呀,小的前兒說過。”文曲好似忘記曾幾何時自己用以下犯上的犀利眼神,怒視過這位尊爺。
淵澄斜了眼文無隅,又看向武曲,上下打量,“本王問的是他為何這副扮相?”
文曲恍然大悟,誇張得噢了聲,“他呀,他有病,而且不會說話,包成這個樣子是因為敷著藥呢!”
“什麽病?”
“是……”
文曲收到一記冷眼,話到嘴邊隻得咽下。
淵澄轉睨文無隅,語氣戲謔,“文公子坐了趟牛車,顛啞巴了?”
文無隅雖沒說出幼稚二字,但輕飄的眼神從淵澄身上掃過,多少含著那麽點意思,“迴稟王爺,是燒傷,武曲全身上下無一完膚,因此得日日敷藥。”
淵澄坐迴太師椅,端茶小抿一口,“王府不收來曆不明之人。”
三人皆愣住。
文曲眨巴幾下眼,很是天真地說道,“王爺這就不要我們啦。”他連口王府的熱茶都沒喝到呢。
“這兒多的是人伺候。”
三人聽明白了,文曲第一個難以從命,嗓門不自覺提亮,“那不行,我們三個相依為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此大義凜然的詞彙,自然不是文曲自個兒想出的,他家主子有先見之明,昨兒特意討論過王爺可能會因為武曲的形象而不接納他。
淵澄被大嗓門刺得太陽穴突然抽了一下,臉色兀地發沉。
文曲立馬慫了,忙解釋起自己的身世,“小的吧,是山裏的,家裏有爹有娘有一畝地,兩間瓦房,十幾頭豬,本來日子過得挺好,誰知有一天,山突然塌了,地裂開好大一條縫,把我們家豬全吞了,房子也成了一堆石頭,我爹娘都死了,我夾在一條大地縫裏活了三天,又餓又渴,誰知山又燒起來了,大火沒把我烤焦,把豬給烤熟了,我靠著一頭熟透的豬,又活了十幾天,這時總算下雨了,天跟漏了似的,雨忒大,我被衝出地縫就昏了,醒來就看見我家主子啦。”
</br>
淵澄臨上朝之前,恍然想起前日一萬兩銀票買的老金貴,煞有介事地詢問連齊,
“假道士文公子進府了沒有?”
連齊恭敬迴道,“還沒。”
淵澄麵朝東山冉冉升起的旭日,摩挲著下巴,眼裏閃過一絲狡黠,“派人傳個話,下朝之後若未見人,告訴他,要想八人大轎去抬,斷手不夠,還得斷腿。”
第5章
文無隅在床榻躺足了一天一夜,沒有恩客點牌,樂得清閑自在。
老鴇子把他賣身契連同賣身錢一併送來。八千兩,可算天價了。不過五五分帳到最後,老鴇子硬是又吞了一千兩,到他囊中就隻剩三千兩。
朝夕之間進帳四千的文大倌人,很是大方得賞了文曲五百兩。
他飲食忌葷腥,一日三餐蔬菜瓜果用不了幾個錢,隨他的兩個小廝文曲武曲與他不同,尤其是文曲,餓死鬼投胎無肉不歡,單單吃穿用度來說五百兩綽綽有餘。
一大清早,文無隅便被文曲破鑼嗓門給吼醒,說王府派人來請了。
有人來請是好事,他不明白文曲一臉驚恐莫名所為何故。
來者提著根腿粗的木棍,往地上一杵,沖他亮嗓,“王爺有令,下朝未見人,打折腿抬進王府。”
文無隅這下明白那張大盆臉為何驚慌,忙問,“王爺幾時下朝?”
“辰時三刻。”
得到迴答,他轉頭問文曲,“現在幾時?”
文曲苦瓜臉愁得緊,“等你洗漱完,就到三刻。”
“唉,”文無隅坐在床榻,長長籲了口氣,拿完好的手搓把臉,不慌也不忙,“抓緊時間叫上武曲,臉就不洗了。”
然後慢悠悠下床取外袍,對著銅鏡五指捋睡亂的頭發。
出了漣漪閣,礙於時間緊迫,文無隅預備叫輛馬車。
侍衛卻說有車駕隨行。
省下車馬費是件好事,可坐在車上的三人,卻高興不起。
原本應該是英俊的高頭大馬,現下是一隻鼻套銅環的老水牛。廂車不是翹頂綢簾的,老水牛配不上拉豪車,因此省了,簡化成天為頂草為席的二輪車。
牛車顛得歡快,鄉下人進城,招搖過市風光無限好,過路行人皆側目施以笑禮。
車上疊放的細軟裏夾著主僕三人,文無隅不驚不躁,幹脆盤腿靜坐如入無人之境。文曲卻不行,一顆頭垂地老低,就差揣進褲襠裏。另一位便是武曲,從頭至腳裹得嚴實,唯一露在外麵的一雙眼空無一物,仿佛得了他家主子真傳。
到了王府,下了牛車,拖了行李,端著木棍的侍衛,趕鴨子似的催三人進府。
淵澄換下朝服,正在大堂歇息飲茶。
微風徐徐,沁人心脾。
忽然他眉頭一皺,不知打哪飄來一股子藥草味,越來越濃重,如置身藥桶。
下人報說文公子到了。
淵澄走到門口,就見最前的文無隅照舊一身白袍,步履閑閑,拂塵和衣裾齊飛,頗有些神仙下凡的意境,如果他身後不是跟著一青一灰兩個人形掛物架的話。
淵澄噗嗤一聲笑了下,轉迴堂內。
不一會,三個人進入大堂,迎麵先跪地叩首。
淵澄徐步到三人麵前,他發現藥草味來自那個裝扮奇異好似見不得人的小廝身上。
淵澄手指點點武曲,“他怎麽迴事?”
秉承某廝高冷邏輯,某君沒打算迴話。
“迴王爺,他就是武曲呀,小的前兒說過。”文曲好似忘記曾幾何時自己用以下犯上的犀利眼神,怒視過這位尊爺。
淵澄斜了眼文無隅,又看向武曲,上下打量,“本王問的是他為何這副扮相?”
文曲恍然大悟,誇張得噢了聲,“他呀,他有病,而且不會說話,包成這個樣子是因為敷著藥呢!”
“什麽病?”
“是……”
文曲收到一記冷眼,話到嘴邊隻得咽下。
淵澄轉睨文無隅,語氣戲謔,“文公子坐了趟牛車,顛啞巴了?”
文無隅雖沒說出幼稚二字,但輕飄的眼神從淵澄身上掃過,多少含著那麽點意思,“迴稟王爺,是燒傷,武曲全身上下無一完膚,因此得日日敷藥。”
淵澄坐迴太師椅,端茶小抿一口,“王府不收來曆不明之人。”
三人皆愣住。
文曲眨巴幾下眼,很是天真地說道,“王爺這就不要我們啦。”他連口王府的熱茶都沒喝到呢。
“這兒多的是人伺候。”
三人聽明白了,文曲第一個難以從命,嗓門不自覺提亮,“那不行,我們三個相依為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此大義凜然的詞彙,自然不是文曲自個兒想出的,他家主子有先見之明,昨兒特意討論過王爺可能會因為武曲的形象而不接納他。
淵澄被大嗓門刺得太陽穴突然抽了一下,臉色兀地發沉。
文曲立馬慫了,忙解釋起自己的身世,“小的吧,是山裏的,家裏有爹有娘有一畝地,兩間瓦房,十幾頭豬,本來日子過得挺好,誰知有一天,山突然塌了,地裂開好大一條縫,把我們家豬全吞了,房子也成了一堆石頭,我爹娘都死了,我夾在一條大地縫裏活了三天,又餓又渴,誰知山又燒起來了,大火沒把我烤焦,把豬給烤熟了,我靠著一頭熟透的豬,又活了十幾天,這時總算下雨了,天跟漏了似的,雨忒大,我被衝出地縫就昏了,醒來就看見我家主子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