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知看台那位尊爺,似乎有了不耐煩之意,索性解了衣裳,又行起歡愉之事來,照舊是躺著讓隨行的小倌伺候。
青樓是賣肉色的地方,誰色相好誰得寵,千古不變的道理。可白眉盛會,一年才舉行一次,一視同仁的規矩不可破,同樣是做娼妓的,一展身姿的機會不能不給。
故此到後半段,就是那些小有名氣或名不見經傳的小倌們上台,自當也是卯足了勁的,表演的才藝也不算多寒磣。
可漣漪閣有位小倌人,出了奇的寒磣,輪到他卻也不得不上。
身為紅塵中人,即便身無長技,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總會吧,充當笑料啥的,也能博個利揚個名。
戲台子清空,紅帷幔拉開,此君被來自身後一雙炯炯有神銅鑼似的大眼給瞪得險些氣絕,隻好硬著頭皮上場。
台下賓客滿座,烏泱泱人頭攢動,見他打帷幔後出來,立刻爆起掌聲。
這等場麵,此君並非第一次麵對,隻見他,拂塵掠眼而過,撩一手白袍裙裾,邁開八字步,稍稍清了個嗓開口了。
“諸位恩深似海的官人,在下文無隅,這廂有禮。”
“好!”話音剛落,便有人叫好。
好個屁,跟個傻子似的,帷幔後牛眼主人暗自唾棄。
文無隅接著道,
“既是與君同慶的盛會,在下就獻醜,為諸位誦一段《道德經》……”
“啥?《道德經》?”一個喝得酩酊的粗漢嗆出聲,大著舌頭說,“別看你…穿得白花花的像個道、道士,真當、當自己是個道、道士啦?俺不聽《道、道德經》,俺要…”
此漢被另一漢給拽坐入座,許是覺得丟臉。
而又有聲音響起,比那粗漢清醒,翠衣廣袖,看著像個文人,“我若沒記錯,去年文小倌誦了整篇道德經。”
文無隅坦然道,“正是。”
“貌似前年也背了?”
“正是。”
“大前年也是?”
“是,這位恩客好記性。”
翠衣客官怒了,一拍桌案,吼道,“年年都背道德經,拿我等當猴耍呢?!”
“就是就是!”台下立即附和。
文無隅玉麵星目無一變色,雲淡風輕解釋道,“此言差矣,在下前年誦道德經,以琴瑟和之,去年以簫笙和之…”
“那今年呢?打算用何種樂器?”
文無隅遲疑了下,轉身掀開帷幔拉扯出一個滿臉苦大仇深的小廝,“今年有伴舞。”
全場張口呆目,一片寂靜。
小廝的臉空白了一瞬,立馬眼鼻口擠成一團無聲得怒罵此君,“伴舞?伴你個大頭鬼!我不幹!”
卻突然高閣之上傳出一陣癲狂的笑聲,簡直要笑斷氣,眾人循聲望去,但見素紗幔帳後,有個人影窸窣起身,幔帳一角被掀開,露出半邊有些衣衫不整的身。
“懷敬王?”台下小聲嘟囔。個個互相對眼之後準備俯身叩拜。
但聞淵澄笑道,“同是尋樂,諸位不必拘禮,本王出一千兩,讓他誦一遍,可有異議?”
“聽憑王爺做主……”
而台上兩位光站著,盯著高閣,魂如出竅。
淵澄這時走出幔帳,雪亮的眼似笑非笑,嘴角似乎帶了點譏誚的意味,“誦吧,本王絕不賴帳。”
第2章
懷敬王乃是前朝宰相之子,在宰相全力支持下鍾氏改朝換代坐了天下,那一場鮮為人知的兵變,身消命隕的高官不計其數,宰相大人雖逃過一劫,但最後還是沒能幸免。留下幼子淵澄,由鍾氏皇帝一手帶大,十分之寵愛,賜爵封王不在話下,更官至大理寺卿,掌管全國流刑以上重案。如此手握生殺大權的懷敬王,是人是鬼都得退避三舍,保不齊一句話,就算是平民,亦能給押入天牢經曆一場。
既然高閣之上的懷敬王發話,眾人豈敢有異,屏氣斂聲各安其座。
且看戲台上二人。
文無隅氣定神閑,打躬作揖唱到“無上天尊”,準備開誦。
一旁小廝扯了扯他衣袖,萬般不情願地問,聲音似蚊蟲嗡嗡響,“真的要舞嗎?我他娘的不會跳舞,能不能…我下台去…”
文無隅側了側身,小聲道,“不要緊,隻當空中作畫,隨便畫個一三五,四處竄一竄也便行了。”
說罷他深吸一口氣闊前一步,聲沉氣穩開始誦道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甭管眾人聽得雲裏霧裏大惑不解,光聽其聲抑揚頓挫倒悅耳得很。
隻那伴舞四仰八叉上躥下跳,活脫一野兔子,生演了場何為狡兔三窟。
一刻鍾後,此君終於誦完道經,不聞有人喊停,他停頓片刻深喘口氣,誦起德經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不過幾句,樓上客輕咳了一聲,台上君立馬收聲,正襟危立。
聲音飄飄然傳出,“你若能倒背,再加一千兩。”
</br>
青樓是賣肉色的地方,誰色相好誰得寵,千古不變的道理。可白眉盛會,一年才舉行一次,一視同仁的規矩不可破,同樣是做娼妓的,一展身姿的機會不能不給。
故此到後半段,就是那些小有名氣或名不見經傳的小倌們上台,自當也是卯足了勁的,表演的才藝也不算多寒磣。
可漣漪閣有位小倌人,出了奇的寒磣,輪到他卻也不得不上。
身為紅塵中人,即便身無長技,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總會吧,充當笑料啥的,也能博個利揚個名。
戲台子清空,紅帷幔拉開,此君被來自身後一雙炯炯有神銅鑼似的大眼給瞪得險些氣絕,隻好硬著頭皮上場。
台下賓客滿座,烏泱泱人頭攢動,見他打帷幔後出來,立刻爆起掌聲。
這等場麵,此君並非第一次麵對,隻見他,拂塵掠眼而過,撩一手白袍裙裾,邁開八字步,稍稍清了個嗓開口了。
“諸位恩深似海的官人,在下文無隅,這廂有禮。”
“好!”話音剛落,便有人叫好。
好個屁,跟個傻子似的,帷幔後牛眼主人暗自唾棄。
文無隅接著道,
“既是與君同慶的盛會,在下就獻醜,為諸位誦一段《道德經》……”
“啥?《道德經》?”一個喝得酩酊的粗漢嗆出聲,大著舌頭說,“別看你…穿得白花花的像個道、道士,真當、當自己是個道、道士啦?俺不聽《道、道德經》,俺要…”
此漢被另一漢給拽坐入座,許是覺得丟臉。
而又有聲音響起,比那粗漢清醒,翠衣廣袖,看著像個文人,“我若沒記錯,去年文小倌誦了整篇道德經。”
文無隅坦然道,“正是。”
“貌似前年也背了?”
“正是。”
“大前年也是?”
“是,這位恩客好記性。”
翠衣客官怒了,一拍桌案,吼道,“年年都背道德經,拿我等當猴耍呢?!”
“就是就是!”台下立即附和。
文無隅玉麵星目無一變色,雲淡風輕解釋道,“此言差矣,在下前年誦道德經,以琴瑟和之,去年以簫笙和之…”
“那今年呢?打算用何種樂器?”
文無隅遲疑了下,轉身掀開帷幔拉扯出一個滿臉苦大仇深的小廝,“今年有伴舞。”
全場張口呆目,一片寂靜。
小廝的臉空白了一瞬,立馬眼鼻口擠成一團無聲得怒罵此君,“伴舞?伴你個大頭鬼!我不幹!”
卻突然高閣之上傳出一陣癲狂的笑聲,簡直要笑斷氣,眾人循聲望去,但見素紗幔帳後,有個人影窸窣起身,幔帳一角被掀開,露出半邊有些衣衫不整的身。
“懷敬王?”台下小聲嘟囔。個個互相對眼之後準備俯身叩拜。
但聞淵澄笑道,“同是尋樂,諸位不必拘禮,本王出一千兩,讓他誦一遍,可有異議?”
“聽憑王爺做主……”
而台上兩位光站著,盯著高閣,魂如出竅。
淵澄這時走出幔帳,雪亮的眼似笑非笑,嘴角似乎帶了點譏誚的意味,“誦吧,本王絕不賴帳。”
第2章
懷敬王乃是前朝宰相之子,在宰相全力支持下鍾氏改朝換代坐了天下,那一場鮮為人知的兵變,身消命隕的高官不計其數,宰相大人雖逃過一劫,但最後還是沒能幸免。留下幼子淵澄,由鍾氏皇帝一手帶大,十分之寵愛,賜爵封王不在話下,更官至大理寺卿,掌管全國流刑以上重案。如此手握生殺大權的懷敬王,是人是鬼都得退避三舍,保不齊一句話,就算是平民,亦能給押入天牢經曆一場。
既然高閣之上的懷敬王發話,眾人豈敢有異,屏氣斂聲各安其座。
且看戲台上二人。
文無隅氣定神閑,打躬作揖唱到“無上天尊”,準備開誦。
一旁小廝扯了扯他衣袖,萬般不情願地問,聲音似蚊蟲嗡嗡響,“真的要舞嗎?我他娘的不會跳舞,能不能…我下台去…”
文無隅側了側身,小聲道,“不要緊,隻當空中作畫,隨便畫個一三五,四處竄一竄也便行了。”
說罷他深吸一口氣闊前一步,聲沉氣穩開始誦道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甭管眾人聽得雲裏霧裏大惑不解,光聽其聲抑揚頓挫倒悅耳得很。
隻那伴舞四仰八叉上躥下跳,活脫一野兔子,生演了場何為狡兔三窟。
一刻鍾後,此君終於誦完道經,不聞有人喊停,他停頓片刻深喘口氣,誦起德經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不過幾句,樓上客輕咳了一聲,台上君立馬收聲,正襟危立。
聲音飄飄然傳出,“你若能倒背,再加一千兩。”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