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星際雌蟲穿成鄉村哥兒 作者:日進鬥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文秀娥道:「我去瞧了,魏瓊分配之處,並非北疆。地處南方,也不算是太過貧苦。且因著他自請外放為官,那官職也比京中的稍大一些。過去便是從五品的外官。」
「外官再大又能怎樣!」文夫人氣道:「不在京中,幾年都見不到皇帝一麵,不過數月就會被忘了,日後還有什麽前途。」
文秀娥也是說道:「這外官不如京官之事人盡皆知。魏瓊偏偏要選外放,誰家閨秀還要嫁他,跟著他去鄉下吃風砂麽?隻怕去了那處,人生地不熟,想要迴家一趟都難了。」
「這魏瓊也實在是太迂腐了一些。」文大人搖了搖頭道:「如此一來,魏家這邊的親事,便要慎重考慮了。」
「再待幾日,等那秋闈的榜單下來,看看陳家表哥考的如何,若是也有功名,那便與他家定下算了。」文夫人無奈道。
文秀娥心中有些不甘,但也無法改變,隻能如此了……
·
魏家,魏薑氏得知魏瓊自請去了北疆,已是鬧得天翻地覆。
她與魏瀚去求魏侯爺,為魏瓊奔走一番,改了魏瓊的授官,讓他留在京中,哪怕是去刑部那等地方也好。
魏侯爺卻是嘆道:「弟妹,此事我已經去打聽過了。這名單已經過了皇帝的眼,他聽說瓊兒自請一事,還大大誇獎了他,給他破例授了從五品官銜,此事定是不能更改了。」
「好在那授官之人是個機靈的,也並未給瓊兒真的丟到那北疆之地,而是挑了個富庶些的地方,你也無需過於擔憂。」
魏侯爺話雖如此,心中卻是難免有些埋怨。
魏瓊自作主張去了外地,他魏家在京中必然又少了一道助力。便是日後魏瓊幹出些功績,迴了京城,那時京中局勢又有何變化,就誰也說不清了。
事已至此,魏薑氏哭哭啼啼也是無用。
她精心培養了魏瓊,確是指著他在京中有一番作為,為魏家三房光耀門楣。
然而兒子畢竟不是死物,也不是她想要如何便能如何。
孩子大了,便有了自己的主意,要效仿聖賢為國盡忠,說出去也隻能得一個美名,她再去鬧,卻已是於事無補了,還反會落得一個惡名。
「瓊兒做出這等決斷,也不知應如何與文家那邊交代。」魏薑氏擦著眼淚說道:「說起來,好在是先前便與文家說了這門親事,不然若是瓊兒外放的消息傳揚出去,京中那些名門淑女,不知還有哪家肯嫁給他了。」
魏瓊如外放出去做官,那文秀娥必然也要跟去。文秀娥乃文家疼愛的嫡長女,這般一來,那文家定是不會滿意的了。魏薑氏想到此處,便想起自己先前同文夫人做的那些保證,心中難免心虛,又覺得虧欠了他們。
然而又過了幾日,京中一下子放出了兩張榜單,一張是秋闈的榜單,一張是春闈三甲的授官名單。
魏薑氏就忽然得了消息,說文家嫡長女文秀娥訂了親,是文夫人娘家一個遠親家的表哥。
文家那表哥出身侯門,又是嫡子。在此次秋闈之中,獲了三甲頭名。
雖功名不高,但加上自身身家,與魏瓊相比也是不差了。
更何況魏瓊被授官外放至了南沙,那裏靠近南洋,地處偏遠。
雖因靠著海岸,也還不算貧苦,但毒蟲甚多,民風彪悍,莫說與京城想比,便是富庶的江南都比不上。
魏瓊的身家,也在京中一落千丈,從名流淑女看好的香餑餑,變成了無人問津的黃花菜了。
魏薑氏一時傻了眼,也不知說好的文家姑娘,怎得招唿也不打一聲,就定下了別人。
她匆匆趕去文府,找文夫人理論。人是客客氣氣的請進去的,文夫人也笑著出來相見。
隻是她剛開口提到婚約一事,文夫人便笑著說道:「魏三夫人此言詫異,那不過是我們長輩間的玩笑罷了,怎能作數?那訂親之事,是需得如秀娥與他表哥那般,送了聘禮和文書才得算數的吧?」
「再說了,魏三夫人還曾說過,你家瓊兒必定在京中做官,日後仕途有望。如今不也外放南沙了麽?此一時彼一時,這樣的道理,就無需我再多說了吧。」文夫人輕飄飄的,就將此事輕輕放下,叫魏薑氏張口欲言,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麽。
隻是那文夫人後麵又拉著她誇讚自己未來的女婿如何有風采,將來是何等前途。
魏薑氏喝著文家的茶水,心中也不知是怎樣的麻木滋味,直到坐車迴去的時候,才發現茶水太燙,自己嘴裏燙起了一圈燎泡。
魏瓊年後即要離京,除非丁憂或調任不能迴來。她與魏瀚自是不能跟去,還要在京中照顧魏櫻與小兒子魏鴻。
自放榜之後,還有四個月的時間,給自己兒子說一樁親事。
否則離京數年,魏瓊的親事又不知要等到何時了……
魏薑氏這些日子哭的多了,此時也不知怎的,竟是哭也哭不出了。
心中也不知該恨那文家不守信諾,還是自己蠢笨,千算萬算,卻是沒有算到這一籌。
她在文家受了打擊,卻是沒有功夫傷感,隻因著時間緊迫,還要為兒子另擇一門親事。
魏瓊這些時日潛心研究南沙之風俗,買了許多南沙有關的書本關在房中,也不出門走動。
魏薑氏便隻得自己厚著臉皮,一家家跑動,去聯絡那些先前看好魏瓊的世家夫人。
</br>
「外官再大又能怎樣!」文夫人氣道:「不在京中,幾年都見不到皇帝一麵,不過數月就會被忘了,日後還有什麽前途。」
文秀娥也是說道:「這外官不如京官之事人盡皆知。魏瓊偏偏要選外放,誰家閨秀還要嫁他,跟著他去鄉下吃風砂麽?隻怕去了那處,人生地不熟,想要迴家一趟都難了。」
「這魏瓊也實在是太迂腐了一些。」文大人搖了搖頭道:「如此一來,魏家這邊的親事,便要慎重考慮了。」
「再待幾日,等那秋闈的榜單下來,看看陳家表哥考的如何,若是也有功名,那便與他家定下算了。」文夫人無奈道。
文秀娥心中有些不甘,但也無法改變,隻能如此了……
·
魏家,魏薑氏得知魏瓊自請去了北疆,已是鬧得天翻地覆。
她與魏瀚去求魏侯爺,為魏瓊奔走一番,改了魏瓊的授官,讓他留在京中,哪怕是去刑部那等地方也好。
魏侯爺卻是嘆道:「弟妹,此事我已經去打聽過了。這名單已經過了皇帝的眼,他聽說瓊兒自請一事,還大大誇獎了他,給他破例授了從五品官銜,此事定是不能更改了。」
「好在那授官之人是個機靈的,也並未給瓊兒真的丟到那北疆之地,而是挑了個富庶些的地方,你也無需過於擔憂。」
魏侯爺話雖如此,心中卻是難免有些埋怨。
魏瓊自作主張去了外地,他魏家在京中必然又少了一道助力。便是日後魏瓊幹出些功績,迴了京城,那時京中局勢又有何變化,就誰也說不清了。
事已至此,魏薑氏哭哭啼啼也是無用。
她精心培養了魏瓊,確是指著他在京中有一番作為,為魏家三房光耀門楣。
然而兒子畢竟不是死物,也不是她想要如何便能如何。
孩子大了,便有了自己的主意,要效仿聖賢為國盡忠,說出去也隻能得一個美名,她再去鬧,卻已是於事無補了,還反會落得一個惡名。
「瓊兒做出這等決斷,也不知應如何與文家那邊交代。」魏薑氏擦著眼淚說道:「說起來,好在是先前便與文家說了這門親事,不然若是瓊兒外放的消息傳揚出去,京中那些名門淑女,不知還有哪家肯嫁給他了。」
魏瓊如外放出去做官,那文秀娥必然也要跟去。文秀娥乃文家疼愛的嫡長女,這般一來,那文家定是不會滿意的了。魏薑氏想到此處,便想起自己先前同文夫人做的那些保證,心中難免心虛,又覺得虧欠了他們。
然而又過了幾日,京中一下子放出了兩張榜單,一張是秋闈的榜單,一張是春闈三甲的授官名單。
魏薑氏就忽然得了消息,說文家嫡長女文秀娥訂了親,是文夫人娘家一個遠親家的表哥。
文家那表哥出身侯門,又是嫡子。在此次秋闈之中,獲了三甲頭名。
雖功名不高,但加上自身身家,與魏瓊相比也是不差了。
更何況魏瓊被授官外放至了南沙,那裏靠近南洋,地處偏遠。
雖因靠著海岸,也還不算貧苦,但毒蟲甚多,民風彪悍,莫說與京城想比,便是富庶的江南都比不上。
魏瓊的身家,也在京中一落千丈,從名流淑女看好的香餑餑,變成了無人問津的黃花菜了。
魏薑氏一時傻了眼,也不知說好的文家姑娘,怎得招唿也不打一聲,就定下了別人。
她匆匆趕去文府,找文夫人理論。人是客客氣氣的請進去的,文夫人也笑著出來相見。
隻是她剛開口提到婚約一事,文夫人便笑著說道:「魏三夫人此言詫異,那不過是我們長輩間的玩笑罷了,怎能作數?那訂親之事,是需得如秀娥與他表哥那般,送了聘禮和文書才得算數的吧?」
「再說了,魏三夫人還曾說過,你家瓊兒必定在京中做官,日後仕途有望。如今不也外放南沙了麽?此一時彼一時,這樣的道理,就無需我再多說了吧。」文夫人輕飄飄的,就將此事輕輕放下,叫魏薑氏張口欲言,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麽。
隻是那文夫人後麵又拉著她誇讚自己未來的女婿如何有風采,將來是何等前途。
魏薑氏喝著文家的茶水,心中也不知是怎樣的麻木滋味,直到坐車迴去的時候,才發現茶水太燙,自己嘴裏燙起了一圈燎泡。
魏瓊年後即要離京,除非丁憂或調任不能迴來。她與魏瀚自是不能跟去,還要在京中照顧魏櫻與小兒子魏鴻。
自放榜之後,還有四個月的時間,給自己兒子說一樁親事。
否則離京數年,魏瓊的親事又不知要等到何時了……
魏薑氏這些日子哭的多了,此時也不知怎的,竟是哭也哭不出了。
心中也不知該恨那文家不守信諾,還是自己蠢笨,千算萬算,卻是沒有算到這一籌。
她在文家受了打擊,卻是沒有功夫傷感,隻因著時間緊迫,還要為兒子另擇一門親事。
魏瓊這些時日潛心研究南沙之風俗,買了許多南沙有關的書本關在房中,也不出門走動。
魏薑氏便隻得自己厚著臉皮,一家家跑動,去聯絡那些先前看好魏瓊的世家夫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