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春暉說,今春雨水太多,居然衝垮了路,正在疏解,過不了幾日即可通行。
慕清灃聽完,問林小鶴那位師爺的長相如何。
林小鶴說道,師爺隻留了一日,他沒有資格進廳伺候,偷聽談話時也是在夜裏,沒看清楚師爺長什麽樣,隱約看到是個瘦條條的個子不高中年人。
慕清灃已知葛春暉、孫斌子、觀心三人是王似道的手下無疑。那麽,這個師爺不僅是王似道的人,而且比葛春暉的地位還重要。
他腦中閃出一個念頭,寫給孫斌子的信上的字跡既然不是王似道的,那麽會不會就是這個師爺的?
慕清灃吩咐將林小鶴暫押牢房,又叮囑了季青不要虧待了他。
出了大理寺,對冷東耳語了兩句,冷東領命而去,慕清灃便起身迴了王府。
淨了手,接過周平遞上來的熱茶喝了兩口,“他,迴去了?”
周平躬身道,“是,老奴送公子到門口,方才迴轉。”
慕清灃哼了一聲,再無下文。
周平看了看,自家主子挺平靜,沒有預料之中的失落沮喪,反而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頓時有點糊塗了。
慕清灃知道顧少白這一去,是鐵了心不會迴心轉意的。
不過,自打昨夜雨中偷聽了壁角,明白了顧少白的心意,他反而不著急了,隻要那位小爺心裏有他,也不急於逼他這一時半刻的,他美滋滋地想一句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各位大大的關注和留言,筆筆一定努力!小受看似外柔內剛,其實也不過紙老虎一枚!
第71章 逼上梁山
半個多月轉瞬即逝,顧家派出去的人手連李真禾、李俊二人的一根毛都沒找著,顧康宣隻好把撒出去的人都撤了迴來,偌大的京陵城,如非官家出手,找兩個故意躲起來的人,還真是難比登天,更何況這二人說不準早就潛出城去了,天高地闊,那更無異於大海撈針。
璋城方麵傳來消息,據官府調查,顧家無故失火,原來是同行所為。有人看不慣顧家藥堂一家獨大,惡意縱火,現下案子已破,就等官府裁決。
這一樁多少還算是好消息,但這好消息,還未及捂熱,就被一樁噩耗衝擊得連煙兒都沒剩。
正因了那句老話,“屋漏偏逢連陰雨”。
醜時剛過,大門被人擂得山響。
“誰啊,這大半夜的,叫魂兒呢……”,門房邊嘟噥著罵人,邊披衣開門。剛打開一道門逢,一個人影連滾帶爬就擠了進來。
守門的嚇了一大跳,大喊一聲,以為是什麽賊人闖了進來。等看清楚了,才發現,是一直跟在大少爺顧信白身邊的家僕大元。
大元風塵僕僕一臉憔悴焦急,“老張,快去通報老爺,大少爺出事了。”
老張一聽,也是嚇得變了臉色,“可是,老爺迴璋城去了啊!”
大元一驚,“那二少爺呢!”
“二少爺南下采貨,一直沒迴來。”
“三少爺總在吧?”
顧家大房也就剩下最不頂事兒的三少爺了。
顧少白被明約從被窩裏提溜出來的時候,還在想,天亮了麽,怎麽好像剛睡著?
他的確是入睡不久,追了許久的一部風月話本,剛出了新的一冊,一口氣讀完,才發現已是一更天了。他被故事裏書生小姐的坎坷情路感動得五迷六道,腦子裏興奮了快半個時辰,才總算睡著。
明約一邊給他手忙腳亂地套衣服一邊嚷嚷,了不得了,大少爺出事了……
顧少白一聽,腦袋立刻清醒了,與其說清醒了,不如說嚇醒了。
顧信白,那可是顧府的名譽擔當,以弱冠之年中舉,那是何等榮耀!
“士農工商”,立德於心,建功於世,宣德於言,澤被後人,當以“士”為首。這個年代,你再有錢,也不如人家一個九口小官來得高貴。
別看顧信白官不大,卻是顧家最值得誇耀的資本。顧家三代經商,就出了這麽一個做官的。
也正是因為有了一個當官的了,顧鈞宣才勉為其難同意顧三少爺繼續得過且過醉生夢死,要不然,他指不定還在“頭懸樑、錐刺骨”呢!
顧少白裹了件外衫,邊係扣子邊往前院走,邊走邊想,大哥能出什麽事兒?雖然顧信白為人處事不夠圓滑,拘謹木訥了些,但人品肯定沒問題。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讀書讀成榆木疙瘩了!
正想著,一步跨進前廳。
大元正端著杯子喝熱水,一看顧少白進來,立刻站了起來,“三少爺。”
顧少白示意他坐著說,大元急得根本再坐不住,急切得說道,“三少爺,大少爺被關進了大牢,可能性命不保啦……”
顧少白拍拍大元的肩膀,“別急,慢點說,說清楚些……”
大元抹了一把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
朝廷新辟的北上糧道,其中一段經過朔陰府的壽泉縣,而這壽泉縣的知縣正是顧信白。
數日前,戶部開往北大營軍糧站的糧隊,途徑壽泉地界,遭遇洗劫,一應糧草顆粒不剩。
顧信白轄內出了這麽大的事兒,他立刻上稟了府台大人靳嶽合,靳府台一麵派人稟報上級,一麵親自帶人調查。
</br>
慕清灃聽完,問林小鶴那位師爺的長相如何。
林小鶴說道,師爺隻留了一日,他沒有資格進廳伺候,偷聽談話時也是在夜裏,沒看清楚師爺長什麽樣,隱約看到是個瘦條條的個子不高中年人。
慕清灃已知葛春暉、孫斌子、觀心三人是王似道的手下無疑。那麽,這個師爺不僅是王似道的人,而且比葛春暉的地位還重要。
他腦中閃出一個念頭,寫給孫斌子的信上的字跡既然不是王似道的,那麽會不會就是這個師爺的?
慕清灃吩咐將林小鶴暫押牢房,又叮囑了季青不要虧待了他。
出了大理寺,對冷東耳語了兩句,冷東領命而去,慕清灃便起身迴了王府。
淨了手,接過周平遞上來的熱茶喝了兩口,“他,迴去了?”
周平躬身道,“是,老奴送公子到門口,方才迴轉。”
慕清灃哼了一聲,再無下文。
周平看了看,自家主子挺平靜,沒有預料之中的失落沮喪,反而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頓時有點糊塗了。
慕清灃知道顧少白這一去,是鐵了心不會迴心轉意的。
不過,自打昨夜雨中偷聽了壁角,明白了顧少白的心意,他反而不著急了,隻要那位小爺心裏有他,也不急於逼他這一時半刻的,他美滋滋地想一句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各位大大的關注和留言,筆筆一定努力!小受看似外柔內剛,其實也不過紙老虎一枚!
第71章 逼上梁山
半個多月轉瞬即逝,顧家派出去的人手連李真禾、李俊二人的一根毛都沒找著,顧康宣隻好把撒出去的人都撤了迴來,偌大的京陵城,如非官家出手,找兩個故意躲起來的人,還真是難比登天,更何況這二人說不準早就潛出城去了,天高地闊,那更無異於大海撈針。
璋城方麵傳來消息,據官府調查,顧家無故失火,原來是同行所為。有人看不慣顧家藥堂一家獨大,惡意縱火,現下案子已破,就等官府裁決。
這一樁多少還算是好消息,但這好消息,還未及捂熱,就被一樁噩耗衝擊得連煙兒都沒剩。
正因了那句老話,“屋漏偏逢連陰雨”。
醜時剛過,大門被人擂得山響。
“誰啊,這大半夜的,叫魂兒呢……”,門房邊嘟噥著罵人,邊披衣開門。剛打開一道門逢,一個人影連滾帶爬就擠了進來。
守門的嚇了一大跳,大喊一聲,以為是什麽賊人闖了進來。等看清楚了,才發現,是一直跟在大少爺顧信白身邊的家僕大元。
大元風塵僕僕一臉憔悴焦急,“老張,快去通報老爺,大少爺出事了。”
老張一聽,也是嚇得變了臉色,“可是,老爺迴璋城去了啊!”
大元一驚,“那二少爺呢!”
“二少爺南下采貨,一直沒迴來。”
“三少爺總在吧?”
顧家大房也就剩下最不頂事兒的三少爺了。
顧少白被明約從被窩裏提溜出來的時候,還在想,天亮了麽,怎麽好像剛睡著?
他的確是入睡不久,追了許久的一部風月話本,剛出了新的一冊,一口氣讀完,才發現已是一更天了。他被故事裏書生小姐的坎坷情路感動得五迷六道,腦子裏興奮了快半個時辰,才總算睡著。
明約一邊給他手忙腳亂地套衣服一邊嚷嚷,了不得了,大少爺出事了……
顧少白一聽,腦袋立刻清醒了,與其說清醒了,不如說嚇醒了。
顧信白,那可是顧府的名譽擔當,以弱冠之年中舉,那是何等榮耀!
“士農工商”,立德於心,建功於世,宣德於言,澤被後人,當以“士”為首。這個年代,你再有錢,也不如人家一個九口小官來得高貴。
別看顧信白官不大,卻是顧家最值得誇耀的資本。顧家三代經商,就出了這麽一個做官的。
也正是因為有了一個當官的了,顧鈞宣才勉為其難同意顧三少爺繼續得過且過醉生夢死,要不然,他指不定還在“頭懸樑、錐刺骨”呢!
顧少白裹了件外衫,邊係扣子邊往前院走,邊走邊想,大哥能出什麽事兒?雖然顧信白為人處事不夠圓滑,拘謹木訥了些,但人品肯定沒問題。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讀書讀成榆木疙瘩了!
正想著,一步跨進前廳。
大元正端著杯子喝熱水,一看顧少白進來,立刻站了起來,“三少爺。”
顧少白示意他坐著說,大元急得根本再坐不住,急切得說道,“三少爺,大少爺被關進了大牢,可能性命不保啦……”
顧少白拍拍大元的肩膀,“別急,慢點說,說清楚些……”
大元抹了一把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
朝廷新辟的北上糧道,其中一段經過朔陰府的壽泉縣,而這壽泉縣的知縣正是顧信白。
數日前,戶部開往北大營軍糧站的糧隊,途徑壽泉地界,遭遇洗劫,一應糧草顆粒不剩。
顧信白轄內出了這麽大的事兒,他立刻上稟了府台大人靳嶽合,靳府台一麵派人稟報上級,一麵親自帶人調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