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那你幹嘛不把這件事情告訴方丈呢?”
本癲道:“要是我把這件事告訴方丈的話,那麽本善就糗大了;但我現在後悔了,要是我當初把這件事告訴方丈的話,那麽本善頂多也隻是挨戒律院幾十棍子,應該會改過自新的,也不會嚴重到出賣少林這個地步。所以本善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也要負上很大的責任。”
我說:“本癲師兄,這事不能怪你,每個人都得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我們都是成年人了。”
記得當時我剛滿18歲。
☆、第十二章(2)
自本善事件後,方丈覺得應該對本門弟子嚴加管教了,輸什麽都不能輸了教育。
方丈和方字輩師伯們關在禪房,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研究出了一套新的《少林寺守則》,要求全寺方字輩以下的僧侶們每天用膳前大聲誦讀。方丈還準備了另一套方案:大力精簡寺內人員。
這個消息一傳出,全寺上下人心不穩,但也有幾人心中竊喜,他們正想還俗,以幹淨之身投入這花花世界呢。終於在一次早課後方丈將這個消息公布了:
“全寺僧眾,少林,是個培養人才的地方,但最近某些人員的素質嚴重下降,老衲當這個方丈已經30多年了,一向教育本門弟子要嚴守寺規,但還是不可避免的出了本善這樣的叛徒,當然,老衲也難辭其咎。
“少林這幾年來發展迅速,在追求數量的同時我們忘了追求質量,這是很可悲的。本善的事,為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鍾。所以,我們少林最高領導人一致決定,將削減人員。出寺後可以往其他寺去修行,也可以還俗做點小生意,開個鏢局什麽的,無論怎麽說,你們都曾經是少林的人,江湖中人是會給你們麵子的。”
大夥淚水漣漣。
方丈接著說:“天下馬上就要大亂了,現在少林寺也不安全,經常會有士兵來搗亂。你們誰自願離開的,請出列。”
這樣一來,有將近一半的人離寺了。
方丈的預言應驗了,天下真的要大亂了。
金兵攻克開封,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稱為靖康之恥。康王趙構倉惶南逃,在河南應天府登基即位,北宋宣告滅亡。
不過另一件事情方丈並沒有預料到。
他在練易筋經時,不小心一個踉蹌滑到在地,摔斷了脊梁骨。
三天後,他把方字輩的師伯們、本相、本塵、本無、本癲、本癡等叫到床前。他說道:“人老不中用了,摔一跤就摔成這樣。逢九便是劫,看來我活不到80歲了。大家別傷心,人生本苦,誰都得走上這條路,隻是早點晚點而已。”
本無淚水滂沱,他是方丈一手帶大的,與之感情最深。
方丈道:“本無,你別哭,你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我也……”
他氣喘籲籲地說道:“我要將一些事情交待一下,我死後,該由誰來執掌少林呢?我的諸位師弟們都無心當住持,這我是知道的。在本字輩裏,也隻有你們幾個有這個能力。本癡太癡迷於作畫,不適合管理這麽大的一個團體,就像宋徽宗太癡迷於字畫所以把整個國家敗壞了;本塵太醉心於武學,也不適合;至於本癲,你太容易衝動,把少林交給你我不放心;本無命中注定不能當住持,這是註定的,以後你們會慢慢明白的。”
☆、第十二章(3)
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眼光聚集到我和本相大師兄身上。
大師兄道:“師父,你把住持之位傳給本瘋吧。”
我趕緊說:“不,大師兄,應該由你當住持。”
大師兄道:“師弟,對方丈之位我毫無興趣,我最大的興趣在於佛經。”
他拿起手上的那捲《雜阿含經》道:“隻要有佛經可閱,那我就別無所求了。”
方丈道:“論佛性,全寺上下無人能及得上本相。他也是最肯下功夫的,無論什麽時候手裏總是拿著卷佛經在閱讀,隻要這樣下去,他在佛學上的造詣將會不可估量。正如他所說,他無心掌管少林,我們也不能勉強他,本瘋……”
“方丈,我不行的。”
“你行的。”
“方丈,我真的不行。”
“你不試過怎麽知道不行?”
“方丈,我才18歲,怕難當大任。”
“年齡不是問題,再說了,你師伯們會輔助你的。”
我搖搖頭。
方丈吃力地說道:“我都要……死了,你連我……最後一個遺願都不能完成嗎?我說過,你與我佛……有緣。”
本癲道:“本瘋師弟,你就答應師父吧。你看師父快不行了,就讓他無牽無掛地走吧。”
我跪下說:“師父,我答應你。”
方丈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我把住持之位傳給……本瘋,大家同意嗎?”
大家含淚點頭。
方丈昏迷了一會,又醒來了,這會變得紅光滿麵,他問我們:
“我的牙齒還在嗎?”
大家麵麵相覷,心中暗忖,方丈這是怎麽了,他開始說胡話了嗎?
方丈重複了一遍:“我的牙齒還在嗎?”
本塵說:“師父,您的牙齒不在了。”
方丈又問:“我的舌頭還在嗎?”
本塵說:“師父,您的舌頭還在。”
方丈微笑著說:“牙齒是堅硬之物,但它不在了,舌頭是柔軟之物,但它還在,這說明什麽問題呢?”
本相說:“師父,這個問題當初老子也向他的徒弟們說起過,說明有時候軟的東西生命力比硬的東西更頑強。”
眾人若有所悟。
方丈說:“是啊,就是這個道理。我可不是抄襲道家的話,有時候佛和道是相通的……”
方丈開始咳嗽,說話明顯不利索了,他支撐著病體,從床頭櫃裏拿出一根筷子,顫巍巍地舉著。
大家都心知肚明,方丈是準備給弟子們上最後一課了。
本相一把奪過,“噗”一聲,那根筷子就扳成了兩段。
方丈隨即又取出兩根。
本癲上前,從方丈手中奪過,很輕鬆地就將一雙筷子當中折斷。
方丈握起剩餘的筷子,大概有十來根吧,他想說點什麽,許是喉嚨裏被痰卡住了吧,沒出聲。
本塵一個箭步,稍一用力,整捆筷子俱斷。
本相說:“師父,您是想教育我們,團結力量大,是麽?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團結一致的。”
方丈吐出喉嚨裏那口卡了很久的痰,使出最後一絲力氣,絕望地說道:
“這筷子是……是……唐太宗……用過……的……”
話音一落,方丈就圓寂了。
全寺上下哭成一片。
我搞不懂,出家人不是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麽,怎麽還這般看不開?
</br>
本癲道:“要是我把這件事告訴方丈的話,那麽本善就糗大了;但我現在後悔了,要是我當初把這件事告訴方丈的話,那麽本善頂多也隻是挨戒律院幾十棍子,應該會改過自新的,也不會嚴重到出賣少林這個地步。所以本善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也要負上很大的責任。”
我說:“本癲師兄,這事不能怪你,每個人都得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我們都是成年人了。”
記得當時我剛滿18歲。
☆、第十二章(2)
自本善事件後,方丈覺得應該對本門弟子嚴加管教了,輸什麽都不能輸了教育。
方丈和方字輩師伯們關在禪房,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研究出了一套新的《少林寺守則》,要求全寺方字輩以下的僧侶們每天用膳前大聲誦讀。方丈還準備了另一套方案:大力精簡寺內人員。
這個消息一傳出,全寺上下人心不穩,但也有幾人心中竊喜,他們正想還俗,以幹淨之身投入這花花世界呢。終於在一次早課後方丈將這個消息公布了:
“全寺僧眾,少林,是個培養人才的地方,但最近某些人員的素質嚴重下降,老衲當這個方丈已經30多年了,一向教育本門弟子要嚴守寺規,但還是不可避免的出了本善這樣的叛徒,當然,老衲也難辭其咎。
“少林這幾年來發展迅速,在追求數量的同時我們忘了追求質量,這是很可悲的。本善的事,為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鍾。所以,我們少林最高領導人一致決定,將削減人員。出寺後可以往其他寺去修行,也可以還俗做點小生意,開個鏢局什麽的,無論怎麽說,你們都曾經是少林的人,江湖中人是會給你們麵子的。”
大夥淚水漣漣。
方丈接著說:“天下馬上就要大亂了,現在少林寺也不安全,經常會有士兵來搗亂。你們誰自願離開的,請出列。”
這樣一來,有將近一半的人離寺了。
方丈的預言應驗了,天下真的要大亂了。
金兵攻克開封,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稱為靖康之恥。康王趙構倉惶南逃,在河南應天府登基即位,北宋宣告滅亡。
不過另一件事情方丈並沒有預料到。
他在練易筋經時,不小心一個踉蹌滑到在地,摔斷了脊梁骨。
三天後,他把方字輩的師伯們、本相、本塵、本無、本癲、本癡等叫到床前。他說道:“人老不中用了,摔一跤就摔成這樣。逢九便是劫,看來我活不到80歲了。大家別傷心,人生本苦,誰都得走上這條路,隻是早點晚點而已。”
本無淚水滂沱,他是方丈一手帶大的,與之感情最深。
方丈道:“本無,你別哭,你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我也……”
他氣喘籲籲地說道:“我要將一些事情交待一下,我死後,該由誰來執掌少林呢?我的諸位師弟們都無心當住持,這我是知道的。在本字輩裏,也隻有你們幾個有這個能力。本癡太癡迷於作畫,不適合管理這麽大的一個團體,就像宋徽宗太癡迷於字畫所以把整個國家敗壞了;本塵太醉心於武學,也不適合;至於本癲,你太容易衝動,把少林交給你我不放心;本無命中注定不能當住持,這是註定的,以後你們會慢慢明白的。”
☆、第十二章(3)
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眼光聚集到我和本相大師兄身上。
大師兄道:“師父,你把住持之位傳給本瘋吧。”
我趕緊說:“不,大師兄,應該由你當住持。”
大師兄道:“師弟,對方丈之位我毫無興趣,我最大的興趣在於佛經。”
他拿起手上的那捲《雜阿含經》道:“隻要有佛經可閱,那我就別無所求了。”
方丈道:“論佛性,全寺上下無人能及得上本相。他也是最肯下功夫的,無論什麽時候手裏總是拿著卷佛經在閱讀,隻要這樣下去,他在佛學上的造詣將會不可估量。正如他所說,他無心掌管少林,我們也不能勉強他,本瘋……”
“方丈,我不行的。”
“你行的。”
“方丈,我真的不行。”
“你不試過怎麽知道不行?”
“方丈,我才18歲,怕難當大任。”
“年齡不是問題,再說了,你師伯們會輔助你的。”
我搖搖頭。
方丈吃力地說道:“我都要……死了,你連我……最後一個遺願都不能完成嗎?我說過,你與我佛……有緣。”
本癲道:“本瘋師弟,你就答應師父吧。你看師父快不行了,就讓他無牽無掛地走吧。”
我跪下說:“師父,我答應你。”
方丈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我把住持之位傳給……本瘋,大家同意嗎?”
大家含淚點頭。
方丈昏迷了一會,又醒來了,這會變得紅光滿麵,他問我們:
“我的牙齒還在嗎?”
大家麵麵相覷,心中暗忖,方丈這是怎麽了,他開始說胡話了嗎?
方丈重複了一遍:“我的牙齒還在嗎?”
本塵說:“師父,您的牙齒不在了。”
方丈又問:“我的舌頭還在嗎?”
本塵說:“師父,您的舌頭還在。”
方丈微笑著說:“牙齒是堅硬之物,但它不在了,舌頭是柔軟之物,但它還在,這說明什麽問題呢?”
本相說:“師父,這個問題當初老子也向他的徒弟們說起過,說明有時候軟的東西生命力比硬的東西更頑強。”
眾人若有所悟。
方丈說:“是啊,就是這個道理。我可不是抄襲道家的話,有時候佛和道是相通的……”
方丈開始咳嗽,說話明顯不利索了,他支撐著病體,從床頭櫃裏拿出一根筷子,顫巍巍地舉著。
大家都心知肚明,方丈是準備給弟子們上最後一課了。
本相一把奪過,“噗”一聲,那根筷子就扳成了兩段。
方丈隨即又取出兩根。
本癲上前,從方丈手中奪過,很輕鬆地就將一雙筷子當中折斷。
方丈握起剩餘的筷子,大概有十來根吧,他想說點什麽,許是喉嚨裏被痰卡住了吧,沒出聲。
本塵一個箭步,稍一用力,整捆筷子俱斷。
本相說:“師父,您是想教育我們,團結力量大,是麽?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團結一致的。”
方丈吐出喉嚨裏那口卡了很久的痰,使出最後一絲力氣,絕望地說道:
“這筷子是……是……唐太宗……用過……的……”
話音一落,方丈就圓寂了。
全寺上下哭成一片。
我搞不懂,出家人不是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麽,怎麽還這般看不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