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告訴好了,我無所謂,倒是方丈他會很沒麵子,我是他帶進寺的,所有人都知道方丈是最在乎麵子的。”
旱災剛過去,聽集市上的人說在甘肅蘭州一帶發生了大地動。不管外界怎麽亂,我們仍然在少林寺的高牆內無憂無慮。
我經常和顏靜去少林寺後麵的小操場上去,坐在石凳上,翹著二郎腿。那裏很少有人去,我們時不時在那裏約會,我喜歡摟著她,但隻是摟著而已,絕沒有做出不規矩的動作,顏靜經常罵我是色和尚。
起先吧我也認為和尚應該都很規矩的,不吃肉,不喝酒,不打架,至於泡妞那更加是令人嗤之以鼻的事情。但是據我所知,其實少林這幾年的風氣越來越不行,從外麵看著還像個樣,但核心部分已經被弄得烏煙瘴氣了。
☆、第十一章(2)
隨著寺內近幾年大力擴招,臭魚爛鯗混進來不少。除了方字輩那幾個和尚是得道高僧外,其餘的在身上找不到絲毫佛性,尤其是我們本字輩的,簡直是在寺裏混日子。
我常撞見師兄們背著方丈在偷偷吃葷,他們叫我過去,分給我一隻鴨腿或者一條烤魚,說:“本瘋,來,吃,你年紀輕,正處於發育階段,得補充營養。”
而我總是接過他們給我的東西,裝進兜裏,飛快地跑了。我把這些好東西拿給顏靜吃,學著師兄們的口吻說:“顏靜,來,吃,你年紀輕,正處於發育階段,得補充營養。”
剛開始時,她推託道:“在寺裏吃這些東西不好吧?”
我開導她:“沒事,你又不是真和尚,整天吃那些素食沒什麽營養,得補充一下油水。”
她往往在我眼皮底下啃完那隻鴨腿,邊啃邊引誘我說:“風哥哥,你也咬一口嘛。”
看著她在我麵前吃完,我心裏總是美滋滋的。
幾迴下來,顏靜就經常纏著我要鴨腿吃,我捏捏她的鼻子說:“我們少林寺又不是養鴨專業戶,哪有這麽多鴨腿供你吃啊。”
我偷偷問本無師兄,為啥好久沒見你們吃烤鴨了?
他輕輕對我說:“山下的鴨子數量驟減,養主們都不把鴨趕出來放養了,所以你以後都吃不到烤鴨了。”
“這麽說,你們吃的鴨子都是偷來的呀!”
他捂住我的嘴巴,說,“你說話輕點,我們哪有錢去買呀。”
“這要是被方丈知道了可不得了。”
“都吃到肚裏了,你不說,我們不說,誰會知道。你總不至於把我們供出來吧,我們平時對你可不薄呀。”
“我當然不會說出去了。”
“本瘋,你來寺不久,我可是打出生就待在寺裏了,聽的多,見的也多。吃葷菜,喝老酒,那是小兒科,我告訴你,有幾個師兄弟經常聚在一起擲色子,推牌九,你沒見過吧?說到賭,那也隻是小兒科,還有犯yin戒的呢!”
“犯yin戒?”
“是啊,我跟你說,你別說出去。有幾個人經常下山去,你以為他們真的去宣揚所謂的佛法嗎,錯了。有一迴我就看到一位我們寺裏方字輩的師伯,他戴著假發,穿著考究,去了鎮上那家群玉院,後來我又碰到過好幾迴呢!”
“群什麽院?”
“群玉院。”
“群玉院是什麽地方?”
“就是ji院,供男人逍遙的地方,好多人都去那裏找樂子。”
“你說的是我們少林方字輩的師伯,你不會看錯吧?”
“一次可能看錯,但每次都能看錯嗎?”
“我印象中,方字輩的師伯們作風都很正派的,怎麽可能做這種事情呢?”
“那隻是表麵現象而已,他們背地裏在幹什麽鬼才知道呢。就算咱們寺裏最德高望重的高僧們也做過荒唐事,我講給你聽,你要不要聽?”
“好呀,師兄你快說。”
“方丈以前有一個師弟,叫做方圓禪師。這個方圓無論武功還是佛法修為各方麵都比方丈要強,上一任住持原本打算讓他來接管少林的,但是他做錯了一件事。他和山下一個賣菜的女孩產生了感情,他們在後院一個山洞裏廝混,後來那個女孩在山洞裏生下了一個嬰兒。事情敗露後,方圓禪師就被趕出了少林寺,不知所蹤。”
我心想,又是這個洞,真是害人不淺,難怪方丈對洞如此深惡痛絕。
“那麽那個女孩呢?”
“那個女孩沒臉活在世上了,一頭撞死在那個山洞裏。”
“你咋這麽清楚?”
“這是方丈告訴我的,他不會騙我的。”
“對了,那個嬰兒呢?”
“那個嬰兒由方丈撫養長大,也在寺裏出家了,那就是我。我本來是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方丈把我取名叫本無。”
方丈真有才,他給徒弟們取的法名,都蘊含了很深的哲理。比如給本無的法名,既暗含了他的來曆,又說明“無勝於有”的道理;比如給我取名本瘋,他當時一眼就看穿了我性格裏瘋瘋癲癲的成分。當然,他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第十一章(3)
金朝在滅遼之後驅兵南下,分兩路進攻北宋,進逼都城汴梁。昏庸無能的宋徽宗聽到金兵來犯,驚恐萬狀,傳位給太子趙恆,自稱太上皇,借“燒香”為名,逃往鎮江避禍,宋欽宗即位。
接近年關的時候,有一個滿身是血的人倒在寺門外,看門的小僧不敢輕易作主將他背進寺。方丈得知後命人將他背進寺,正在給他清洗傷口,但見寺外敲門聲不斷。方丈叫人把他抬進寺內的地窖內,常人都管它叫密室。
看門小僧去開門,迎麵進來一幫殺氣騰騰的士兵,約摸有十來人,他們直逼大堂而入,帶頭的是一位臉上長著一顆黑痣的將軍。他徑直走到方丈跟前道:“方丈,我們得罪了,剛才我們在追一個朝廷欽犯,追著追著突然就不見了。”
方丈道:“你以為是我們把他藏匿起來了嗎?”
將軍道:“不,方丈,您誤會了,我可沒這個意思。可能那個欽犯自己跑進了寺,而方丈您又沒注意到。他殺了我們知府大人的大公子,我們追了他三天三夜,今天淩晨時分跟他大戰了一場,我們死傷了好幾個弟兄。”
方丈道:“這位將軍,我們真沒看見你說的這個人。”
將軍指指身後道:“方丈,那地上這灘血跡怎麽解釋呢?”
方丈正手足無措間,隻見本相低垂著手從裏間出來,說:“這血是我的。剛才我練武時,劍走偏鋒,不小心把自己給刺傷了,你看我這手。”
他將那條血淋淋的手臂展示在眾人麵前。
將軍又道:“方丈,可剛才我手下明明看到那個刺客進了少林寺,你敢不敢讓我們搜查一下,以洗脫嫌疑?”
本相道:“少林寺豈允許你們說搜就搜!”
其他幾個師兄弟也手拿木棒迎了上來。
</br>
旱災剛過去,聽集市上的人說在甘肅蘭州一帶發生了大地動。不管外界怎麽亂,我們仍然在少林寺的高牆內無憂無慮。
我經常和顏靜去少林寺後麵的小操場上去,坐在石凳上,翹著二郎腿。那裏很少有人去,我們時不時在那裏約會,我喜歡摟著她,但隻是摟著而已,絕沒有做出不規矩的動作,顏靜經常罵我是色和尚。
起先吧我也認為和尚應該都很規矩的,不吃肉,不喝酒,不打架,至於泡妞那更加是令人嗤之以鼻的事情。但是據我所知,其實少林這幾年的風氣越來越不行,從外麵看著還像個樣,但核心部分已經被弄得烏煙瘴氣了。
☆、第十一章(2)
隨著寺內近幾年大力擴招,臭魚爛鯗混進來不少。除了方字輩那幾個和尚是得道高僧外,其餘的在身上找不到絲毫佛性,尤其是我們本字輩的,簡直是在寺裏混日子。
我常撞見師兄們背著方丈在偷偷吃葷,他們叫我過去,分給我一隻鴨腿或者一條烤魚,說:“本瘋,來,吃,你年紀輕,正處於發育階段,得補充營養。”
而我總是接過他們給我的東西,裝進兜裏,飛快地跑了。我把這些好東西拿給顏靜吃,學著師兄們的口吻說:“顏靜,來,吃,你年紀輕,正處於發育階段,得補充營養。”
剛開始時,她推託道:“在寺裏吃這些東西不好吧?”
我開導她:“沒事,你又不是真和尚,整天吃那些素食沒什麽營養,得補充一下油水。”
她往往在我眼皮底下啃完那隻鴨腿,邊啃邊引誘我說:“風哥哥,你也咬一口嘛。”
看著她在我麵前吃完,我心裏總是美滋滋的。
幾迴下來,顏靜就經常纏著我要鴨腿吃,我捏捏她的鼻子說:“我們少林寺又不是養鴨專業戶,哪有這麽多鴨腿供你吃啊。”
我偷偷問本無師兄,為啥好久沒見你們吃烤鴨了?
他輕輕對我說:“山下的鴨子數量驟減,養主們都不把鴨趕出來放養了,所以你以後都吃不到烤鴨了。”
“這麽說,你們吃的鴨子都是偷來的呀!”
他捂住我的嘴巴,說,“你說話輕點,我們哪有錢去買呀。”
“這要是被方丈知道了可不得了。”
“都吃到肚裏了,你不說,我們不說,誰會知道。你總不至於把我們供出來吧,我們平時對你可不薄呀。”
“我當然不會說出去了。”
“本瘋,你來寺不久,我可是打出生就待在寺裏了,聽的多,見的也多。吃葷菜,喝老酒,那是小兒科,我告訴你,有幾個師兄弟經常聚在一起擲色子,推牌九,你沒見過吧?說到賭,那也隻是小兒科,還有犯yin戒的呢!”
“犯yin戒?”
“是啊,我跟你說,你別說出去。有幾個人經常下山去,你以為他們真的去宣揚所謂的佛法嗎,錯了。有一迴我就看到一位我們寺裏方字輩的師伯,他戴著假發,穿著考究,去了鎮上那家群玉院,後來我又碰到過好幾迴呢!”
“群什麽院?”
“群玉院。”
“群玉院是什麽地方?”
“就是ji院,供男人逍遙的地方,好多人都去那裏找樂子。”
“你說的是我們少林方字輩的師伯,你不會看錯吧?”
“一次可能看錯,但每次都能看錯嗎?”
“我印象中,方字輩的師伯們作風都很正派的,怎麽可能做這種事情呢?”
“那隻是表麵現象而已,他們背地裏在幹什麽鬼才知道呢。就算咱們寺裏最德高望重的高僧們也做過荒唐事,我講給你聽,你要不要聽?”
“好呀,師兄你快說。”
“方丈以前有一個師弟,叫做方圓禪師。這個方圓無論武功還是佛法修為各方麵都比方丈要強,上一任住持原本打算讓他來接管少林的,但是他做錯了一件事。他和山下一個賣菜的女孩產生了感情,他們在後院一個山洞裏廝混,後來那個女孩在山洞裏生下了一個嬰兒。事情敗露後,方圓禪師就被趕出了少林寺,不知所蹤。”
我心想,又是這個洞,真是害人不淺,難怪方丈對洞如此深惡痛絕。
“那麽那個女孩呢?”
“那個女孩沒臉活在世上了,一頭撞死在那個山洞裏。”
“你咋這麽清楚?”
“這是方丈告訴我的,他不會騙我的。”
“對了,那個嬰兒呢?”
“那個嬰兒由方丈撫養長大,也在寺裏出家了,那就是我。我本來是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方丈把我取名叫本無。”
方丈真有才,他給徒弟們取的法名,都蘊含了很深的哲理。比如給本無的法名,既暗含了他的來曆,又說明“無勝於有”的道理;比如給我取名本瘋,他當時一眼就看穿了我性格裏瘋瘋癲癲的成分。當然,他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第十一章(3)
金朝在滅遼之後驅兵南下,分兩路進攻北宋,進逼都城汴梁。昏庸無能的宋徽宗聽到金兵來犯,驚恐萬狀,傳位給太子趙恆,自稱太上皇,借“燒香”為名,逃往鎮江避禍,宋欽宗即位。
接近年關的時候,有一個滿身是血的人倒在寺門外,看門的小僧不敢輕易作主將他背進寺。方丈得知後命人將他背進寺,正在給他清洗傷口,但見寺外敲門聲不斷。方丈叫人把他抬進寺內的地窖內,常人都管它叫密室。
看門小僧去開門,迎麵進來一幫殺氣騰騰的士兵,約摸有十來人,他們直逼大堂而入,帶頭的是一位臉上長著一顆黑痣的將軍。他徑直走到方丈跟前道:“方丈,我們得罪了,剛才我們在追一個朝廷欽犯,追著追著突然就不見了。”
方丈道:“你以為是我們把他藏匿起來了嗎?”
將軍道:“不,方丈,您誤會了,我可沒這個意思。可能那個欽犯自己跑進了寺,而方丈您又沒注意到。他殺了我們知府大人的大公子,我們追了他三天三夜,今天淩晨時分跟他大戰了一場,我們死傷了好幾個弟兄。”
方丈道:“這位將軍,我們真沒看見你說的這個人。”
將軍指指身後道:“方丈,那地上這灘血跡怎麽解釋呢?”
方丈正手足無措間,隻見本相低垂著手從裏間出來,說:“這血是我的。剛才我練武時,劍走偏鋒,不小心把自己給刺傷了,你看我這手。”
他將那條血淋淋的手臂展示在眾人麵前。
將軍又道:“方丈,可剛才我手下明明看到那個刺客進了少林寺,你敢不敢讓我們搜查一下,以洗脫嫌疑?”
本相道:“少林寺豈允許你們說搜就搜!”
其他幾個師兄弟也手拿木棒迎了上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