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踏遍五嶽,卻撿不起書稿
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 作者:狼煙本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徐霞客遊記》中能夠處處感受到他對自然山川的熱愛。
對於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他是有記載的,有的地方亂砍亂伐造成童山禿嶺他都是非常的痛心疾首。
相反對於一些植樹造林恢複生態,營造美好的自然生態,這種行為他大加讚賞。
這種思想這種感情特別能打動人。
《遊天台山日記》是遊記當中的第一個板塊,主要記述的是他去探訪名山大川的經曆。
隻是這本書因為戰亂等等一些原因遺失了,現在大家讀到的這六十幾萬字,實際上分為了兩個板塊,這和徐霞客一生的人生軌跡有關。
第一個板塊就是他在青壯年時期,這麽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問奇於名山大川過程當中撰寫的一共是十七篇,占比大約四分之一。
這一部分可是有不少被收錄在了語文課本之中,估計不少學生是不喜歡的。
因為不少需要背誦,特別是全文背誦,這就讓人難受了,背誦是學生最頭疼的事情,最痛苦的莫過於全文背誦。
收錄在課本之中,是因為其不隻是遊記記錄山川河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因為其含有文學價值。
第二個大板塊,是徐霞客晚年的“萬裏遐征”,一共二十二篇,占據剩下的四分之三。
這一板塊就是以一種掃描的方式,對他所到各地的地質地貌、風土人情等等,進行了詳細的豐富的,而且是準確的描述和記載。
特別是對於岩溶地貌的考察,比西方早了一百多年,這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
這段曆史是他人生旅程時間最長,也是人生成果最為豐富的一次。
徐霞客晚年的‘萬裏遐征’,這個實際上是他的一個夙願,這個時候,他都已經過了五十歲。
從家鄉蘇省一直到雲省,萬裏遐征讓他攀上了他一生事業的高峰,也攀上了當時地理學的頂峰。
‘萬裏遐征’不隻是榮耀的旅程,同時也是一次非常悲壯的旅程。
他自己身患重病,兩條腿都廢了,當時大家都是勸說他迴家去,不能再走下去。
麵對於自己身體疾步,麵對於大家的勸解,徐霞客自然是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理想。
他也明白大家都是好心,對於一直勸說,他也不勝其煩,最後拿出了一把鐵鍁來表決心。
何處不可埋吾骨!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大誌向,這樣的大毅力和決心,以及他的熱愛,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
隨著專家品讀會的結束,大家對於這本遊記自然也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舞台的燈光全部熄滅,另外一側的舞台燈光亮起,顯示著話劇開始。
大家的座位也是跟著旋轉起來,方便更好的觀看話劇。
因為舞台的場景不同,就需要各種道具來布置,現場布置自然是來不及,這樣就可以利用環繞舞台,各種舞台組合來完成。
觀眾的座椅自然也是要調整,總不能側著看趴在後麵看,這就有了旋轉座位,跟著舞台劇的位置來自動調節,也有更好的觀感,更容易代入。
帷幕緩緩打開,入眼就能看到三個人,兩人站著,一人坐在輪椅上。
坐著的人自然就是老年徐霞客,也就是說是明朝時期,所在為徐府。
那時候也確實就有了輪椅的存在,不過那輪子是木頭做的,就和古代馬車的輪子有些相似。
“先生,多保重!”身上背著藥箱的大夫告辭說道。
“有勞大夫了!”
另外一人就帶著大夫離開,將大夫送出門外,這都是古代的禮儀,就是現在也是同樣,表示主家的客氣和熱情,也是對來人的尊重。
在送大夫的時候,又碰見了一人,能來徐府的,自然是徐霞客的親朋好友。
“先生,霞客兄的病情如何?”那人看到大夫就立馬詢問起來。
有些事情自然是詢問大夫比較好,總不能詢問當事人,這是揭人短,就算是真的問了,病人一般也不願意說真話。
一個是不願意透露實情,還有一個就是不想朋友擔心。
大夫先是歎了一口氣,搖搖頭說道:“唉!徐霞客先生,雙足俱廢,已病入膏肓!我隻能是盡人事,剩下的就交給天意!”
聽到這話,在場的兩人也隻能是無聲的惋惜傷心,做不了什麽。
送走了大夫之後,一人開口說道:“季先生,父親一直盼著您的到來!”
說出這話的時候,這人都是滿含心酸和熱淚。
看著這人的樣子,季先生也很難過。
“琪兒,你是長子,要堅強些!”
這一片段,大家看到,也是明白了一些。
不過當時的背景自然還是不太清楚,這個時候就需要李信來解釋,也是為什麽要弄一個當代讀書人的用意——聯絡古今。
公元1641年明朝崇禎十四年,也是徐霞客生命中的最後一年。
這位華夏近代地理學奠基人,一生踏遍華夏高山大川,但晚年卻患上了嚴重的足疾,雙腳俱廢。
然而此時的他擔心的並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自己的遊記尚未成書。
他把自己的書稿托付給自己多年的好友季孟良之後,於當年三月在家中離開人世。
李信在這邊講述著,帷幕中的場景還在繼續進行。
長子徐琪聽到了季孟良的話後,忍著傷痛去抓藥,因為醫生的話真的讓他很難接受。
在屋子裏的徐霞客為了拿自己的書稿,不得不從輪椅上爬下來,靠著雙手才能拿到。
自己拿到了書稿後,想要上去就難了,雙腿殘疾的人,如何能爬上輪椅。
“來人!來人!”
徐霞客自己沒辦法上去,也隻能是喊人來幫忙了。
聽到徐霞客的叫喊,季孟良就立馬衝了進去,怕自己的朋友有什麽情況。
“哎呀!霞客兄,你這!”
“會明兄!你來了啊!讓你見笑了!”徐霞客看到進來的人很是高興。
‘會明’是季孟良的字,古人一般關係好都是喊的字。
看到徐霞客坐在地上,季孟良自然是想要將徐霞客攙扶起來,隻是徐霞客老了,作為至交好友,他自然也是老了,根本就扶不起來。
扶不起來,徐霞客也就先坐在地上,自嘲說道:“會明兄,你說我這雙腿踏遍五嶽遊曆九州溯源長江,現在居然近在咫尺的書稿都撿不起來。”
聽到這話,季孟良也是非常的難受,為自己的好友的腿和身體擔心。
對於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他是有記載的,有的地方亂砍亂伐造成童山禿嶺他都是非常的痛心疾首。
相反對於一些植樹造林恢複生態,營造美好的自然生態,這種行為他大加讚賞。
這種思想這種感情特別能打動人。
《遊天台山日記》是遊記當中的第一個板塊,主要記述的是他去探訪名山大川的經曆。
隻是這本書因為戰亂等等一些原因遺失了,現在大家讀到的這六十幾萬字,實際上分為了兩個板塊,這和徐霞客一生的人生軌跡有關。
第一個板塊就是他在青壯年時期,這麽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問奇於名山大川過程當中撰寫的一共是十七篇,占比大約四分之一。
這一部分可是有不少被收錄在了語文課本之中,估計不少學生是不喜歡的。
因為不少需要背誦,特別是全文背誦,這就讓人難受了,背誦是學生最頭疼的事情,最痛苦的莫過於全文背誦。
收錄在課本之中,是因為其不隻是遊記記錄山川河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因為其含有文學價值。
第二個大板塊,是徐霞客晚年的“萬裏遐征”,一共二十二篇,占據剩下的四分之三。
這一板塊就是以一種掃描的方式,對他所到各地的地質地貌、風土人情等等,進行了詳細的豐富的,而且是準確的描述和記載。
特別是對於岩溶地貌的考察,比西方早了一百多年,這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
這段曆史是他人生旅程時間最長,也是人生成果最為豐富的一次。
徐霞客晚年的‘萬裏遐征’,這個實際上是他的一個夙願,這個時候,他都已經過了五十歲。
從家鄉蘇省一直到雲省,萬裏遐征讓他攀上了他一生事業的高峰,也攀上了當時地理學的頂峰。
‘萬裏遐征’不隻是榮耀的旅程,同時也是一次非常悲壯的旅程。
他自己身患重病,兩條腿都廢了,當時大家都是勸說他迴家去,不能再走下去。
麵對於自己身體疾步,麵對於大家的勸解,徐霞客自然是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理想。
他也明白大家都是好心,對於一直勸說,他也不勝其煩,最後拿出了一把鐵鍁來表決心。
何處不可埋吾骨!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大誌向,這樣的大毅力和決心,以及他的熱愛,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
隨著專家品讀會的結束,大家對於這本遊記自然也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舞台的燈光全部熄滅,另外一側的舞台燈光亮起,顯示著話劇開始。
大家的座位也是跟著旋轉起來,方便更好的觀看話劇。
因為舞台的場景不同,就需要各種道具來布置,現場布置自然是來不及,這樣就可以利用環繞舞台,各種舞台組合來完成。
觀眾的座椅自然也是要調整,總不能側著看趴在後麵看,這就有了旋轉座位,跟著舞台劇的位置來自動調節,也有更好的觀感,更容易代入。
帷幕緩緩打開,入眼就能看到三個人,兩人站著,一人坐在輪椅上。
坐著的人自然就是老年徐霞客,也就是說是明朝時期,所在為徐府。
那時候也確實就有了輪椅的存在,不過那輪子是木頭做的,就和古代馬車的輪子有些相似。
“先生,多保重!”身上背著藥箱的大夫告辭說道。
“有勞大夫了!”
另外一人就帶著大夫離開,將大夫送出門外,這都是古代的禮儀,就是現在也是同樣,表示主家的客氣和熱情,也是對來人的尊重。
在送大夫的時候,又碰見了一人,能來徐府的,自然是徐霞客的親朋好友。
“先生,霞客兄的病情如何?”那人看到大夫就立馬詢問起來。
有些事情自然是詢問大夫比較好,總不能詢問當事人,這是揭人短,就算是真的問了,病人一般也不願意說真話。
一個是不願意透露實情,還有一個就是不想朋友擔心。
大夫先是歎了一口氣,搖搖頭說道:“唉!徐霞客先生,雙足俱廢,已病入膏肓!我隻能是盡人事,剩下的就交給天意!”
聽到這話,在場的兩人也隻能是無聲的惋惜傷心,做不了什麽。
送走了大夫之後,一人開口說道:“季先生,父親一直盼著您的到來!”
說出這話的時候,這人都是滿含心酸和熱淚。
看著這人的樣子,季先生也很難過。
“琪兒,你是長子,要堅強些!”
這一片段,大家看到,也是明白了一些。
不過當時的背景自然還是不太清楚,這個時候就需要李信來解釋,也是為什麽要弄一個當代讀書人的用意——聯絡古今。
公元1641年明朝崇禎十四年,也是徐霞客生命中的最後一年。
這位華夏近代地理學奠基人,一生踏遍華夏高山大川,但晚年卻患上了嚴重的足疾,雙腳俱廢。
然而此時的他擔心的並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自己的遊記尚未成書。
他把自己的書稿托付給自己多年的好友季孟良之後,於當年三月在家中離開人世。
李信在這邊講述著,帷幕中的場景還在繼續進行。
長子徐琪聽到了季孟良的話後,忍著傷痛去抓藥,因為醫生的話真的讓他很難接受。
在屋子裏的徐霞客為了拿自己的書稿,不得不從輪椅上爬下來,靠著雙手才能拿到。
自己拿到了書稿後,想要上去就難了,雙腿殘疾的人,如何能爬上輪椅。
“來人!來人!”
徐霞客自己沒辦法上去,也隻能是喊人來幫忙了。
聽到徐霞客的叫喊,季孟良就立馬衝了進去,怕自己的朋友有什麽情況。
“哎呀!霞客兄,你這!”
“會明兄!你來了啊!讓你見笑了!”徐霞客看到進來的人很是高興。
‘會明’是季孟良的字,古人一般關係好都是喊的字。
看到徐霞客坐在地上,季孟良自然是想要將徐霞客攙扶起來,隻是徐霞客老了,作為至交好友,他自然也是老了,根本就扶不起來。
扶不起來,徐霞客也就先坐在地上,自嘲說道:“會明兄,你說我這雙腿踏遍五嶽遊曆九州溯源長江,現在居然近在咫尺的書稿都撿不起來。”
聽到這話,季孟良也是非常的難受,為自己的好友的腿和身體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