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屈原被流放,我沒有做到!
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 作者:狼煙本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辦法,張儀給的太多了,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六百裏商於之地,這是誰都想要的。
三代楚王都想要商於之地,但是這地方卻牢牢掌握在秦國手中,想要從秦國拿走,太難了,可以說這可能是唯一希望。
那次五國聯盟都沒有贏過秦國,楚王怕了,所以隻能寄希望在張儀的身上,和齊國斷交與秦國交好,秦國就會將商於之地歸還。
這都是楚王以及楚國大臣的一廂情願,甚至一些大臣也知道這是謊言,但是不敢唱反調,否則不是和大王過不去。
大家都知道楚王對於商於之地的看重。
其中上官是最不希望楚王聽屈原的,要是屈原再一次上位,他上官大夫又要失寵。
“屈原,你要害我秦楚兩國開戰嗎?”
“上官大夫,我問你,你到底收了張儀什麽好處?你要幫著張儀來坑害楚國。”屈原大聲的質問上官。
這上官一直在為張儀說話,一直為秦國說話,但從來沒有為楚國想想。
上官大夫的職位可不低,又不是什麽蠢笨之人,肯定是可以看出其中的貓膩,但還是幫著張儀,屈原自然有這樣的想法。
麵對與屈原的質問,上官大夫是臉不紅心不跳,反而倒打一耙詢問道:“齊國給了你什麽好處,你為什麽阻擾大王收複商於之地?”
“胡說!”
屈原沒有想到還有這麽無恥的人,竟然倒打一耙。
“住口!”楚王大怒說道。
看著兩人在大殿之上爭吵,楚王非常的不滿,最不滿的自然是屈原。
那商於之地都要收迴來了,屈原卻過來掃興,讓楚王非常的不高興。
這個時候說張儀是假的,楚王不願意聽,那商於之地,三代楚王都想要奪迴來,現在到他熊槐可以完成了,卻被屈原說是假的。
熊槐自然不願意聽這種話,哪怕是假的,他也不願意想。
聽到楚王發怒,所有人都跪在地上。
很顯然大家都知道楚王不滿,而且還是對屈原不滿。
楚王狠狠地瞪了屈原一眼,甩了一下衣袖轉身就走。
看到這一幕,屈原有種悲涼之感,但是他不能不勸說,否則楚國危矣。
“大王,請聽我一句勸,這真是秦國的一個陷阱!”屈原悲痛的說道。
觀眾聽著屈原的話,看著他的表情,感覺屈原都要哭了。
這樣一位大忠臣,又對國家有利之人,可卻不被楚王信任,觀眾都覺得憋屈,感覺這楚王就是一位大昏君。
同時對於上官這樣的大臣,也是覺得是佞臣,簡直是可惡至極。
“夠了!屈原!你要是還認我這個大王,就不要再說了!”楚王拒絕說道。
屈原聽到楚王的話,感覺天都要塌了。
失魂落魄般的向著大殿外走去,一邊走一邊哭泣著說。
“我沒能勸阻大王,有愧於先祖,又愧於國家啊!”
說了一句,屈原哭泣了起來。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一邊哭著一邊走著,走出大殿之後,直接放聲大哭,那種悲傷讓大家感同身受,真的是聞者落淚。
首先現場的觀眾不少人都淚流滿麵,為屈原傷心,為這種忠臣難過。
看到這一幕李信也是眼眶紅紅的,有一個形容詞叫做感同身受,真的是讓人帶入了情景之中。
視線迴到了李信和老年屈原這邊。
因為楚王相信了張儀,中年屈原自然是勸住不了楚王。
事情自然也就這樣接著發生下去。
來自後世的李信,也就繼續訴說著後麵的事情。
據後世史書記載,這個張儀果然是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說好的六百裏商於之地最後變成了六裏地,可想而知楚懷王的暴怒。
因為這件事情,所以楚懷王發動了丹陽之戰和藍田之戰,可惜,無數的楚國將士捐軀茫茫荒野,漢中各郡縣都被奪走。
李信說了一下,屈原也是接著說道:“韓魏兩國乘機南下攻擊楚國,楚國四麵受敵,有亡國的危險,我主動請纓出使齊國!終於使得齊楚兩國再次和好!欲再次聯盟!”
“但是秦國還是擔心,一旦齊楚聯盟必將再次伐秦,所以秦國又提出說把漢中一半的土地贈與楚國,向楚國求和。”李信接著說道。
聽到李信的話,老年屈原點了點頭,表示確實如此。
得到屈原的確認後,李信自然是繼續說著史書中的記載。
結果就是屈原還沒有從齊國迴來,楚懷王再一次的聽信了讒言,放棄了和齊國和好倒向秦國。
“我滿懷希望的迴到楚國,後來卻被流放到漢北。”老年屈原無奈的說道。
隨著屈原話音落下,燈光也就暗了下來。
又一舞台的燈光亮了起來,自然是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舞台上也隻有一人,這一看就讓大家有些淚目。
因為這人是中年屈原,現在頭發已經花白,披頭散發,說不出的落寞。
想想之前一心為國,卻不被楚王看重,還被流放,又成了如今樣子,如何不讓觀眾感傷。
“漢北,這裏是我成長的地方!我心中的橘林被戰火吞噬,我熱愛的芳草被兵車踐踏,我的楚國變成了這個樣子!”
屈原無比的難受。
但還有更加難受的,不少衣服雜亂成群結隊的人從他身邊走過。
一個個拖家帶口,臉上麵無表情,隻剩下麻木。
屈原看到一位留下休息的老人家,忍不住詢問起來。
“老人家,這些人都是要去哪裏?”
“逃!”老人家就說出了一個字。
這個字仿佛讓屈原感覺到了千斤之重。
“逃”,也就是逃難,這些成群結隊的人都是為了躲避戰火,逃離故土,為了那渺茫的生機,拖家帶口離開。
“那您為什麽沒走?”屈原詢問道。
“走?”老人家搖了搖頭一臉的歎息。
帶著傷感的話語說道:“我生在這裏,我的祖上、家人都埋在這裏,我就是死也要死在這塊土地上陪著他們!”
“隻是等到我死的時候,不知道誰來把我埋葬!”
聽到這位老人家的話,屈原很難受。
“老人家,屈原愧對百姓啊!”屈原躬身對著老人家說道。
老人家雖然對於朝堂知道的不多,但是屈原他是知道的。
“屈原?你就是那個被流放的三閭大夫?”
“正是晚輩!”屈原迴答道。
“聽說你要讓楚國強大,你做到了嗎?”老人家詢問道。
聽到這位老人家的問號,屈原很難受,搖搖頭說道:“沒有做到!”
三代楚王都想要商於之地,但是這地方卻牢牢掌握在秦國手中,想要從秦國拿走,太難了,可以說這可能是唯一希望。
那次五國聯盟都沒有贏過秦國,楚王怕了,所以隻能寄希望在張儀的身上,和齊國斷交與秦國交好,秦國就會將商於之地歸還。
這都是楚王以及楚國大臣的一廂情願,甚至一些大臣也知道這是謊言,但是不敢唱反調,否則不是和大王過不去。
大家都知道楚王對於商於之地的看重。
其中上官是最不希望楚王聽屈原的,要是屈原再一次上位,他上官大夫又要失寵。
“屈原,你要害我秦楚兩國開戰嗎?”
“上官大夫,我問你,你到底收了張儀什麽好處?你要幫著張儀來坑害楚國。”屈原大聲的質問上官。
這上官一直在為張儀說話,一直為秦國說話,但從來沒有為楚國想想。
上官大夫的職位可不低,又不是什麽蠢笨之人,肯定是可以看出其中的貓膩,但還是幫著張儀,屈原自然有這樣的想法。
麵對與屈原的質問,上官大夫是臉不紅心不跳,反而倒打一耙詢問道:“齊國給了你什麽好處,你為什麽阻擾大王收複商於之地?”
“胡說!”
屈原沒有想到還有這麽無恥的人,竟然倒打一耙。
“住口!”楚王大怒說道。
看著兩人在大殿之上爭吵,楚王非常的不滿,最不滿的自然是屈原。
那商於之地都要收迴來了,屈原卻過來掃興,讓楚王非常的不高興。
這個時候說張儀是假的,楚王不願意聽,那商於之地,三代楚王都想要奪迴來,現在到他熊槐可以完成了,卻被屈原說是假的。
熊槐自然不願意聽這種話,哪怕是假的,他也不願意想。
聽到楚王發怒,所有人都跪在地上。
很顯然大家都知道楚王不滿,而且還是對屈原不滿。
楚王狠狠地瞪了屈原一眼,甩了一下衣袖轉身就走。
看到這一幕,屈原有種悲涼之感,但是他不能不勸說,否則楚國危矣。
“大王,請聽我一句勸,這真是秦國的一個陷阱!”屈原悲痛的說道。
觀眾聽著屈原的話,看著他的表情,感覺屈原都要哭了。
這樣一位大忠臣,又對國家有利之人,可卻不被楚王信任,觀眾都覺得憋屈,感覺這楚王就是一位大昏君。
同時對於上官這樣的大臣,也是覺得是佞臣,簡直是可惡至極。
“夠了!屈原!你要是還認我這個大王,就不要再說了!”楚王拒絕說道。
屈原聽到楚王的話,感覺天都要塌了。
失魂落魄般的向著大殿外走去,一邊走一邊哭泣著說。
“我沒能勸阻大王,有愧於先祖,又愧於國家啊!”
說了一句,屈原哭泣了起來。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一邊哭著一邊走著,走出大殿之後,直接放聲大哭,那種悲傷讓大家感同身受,真的是聞者落淚。
首先現場的觀眾不少人都淚流滿麵,為屈原傷心,為這種忠臣難過。
看到這一幕李信也是眼眶紅紅的,有一個形容詞叫做感同身受,真的是讓人帶入了情景之中。
視線迴到了李信和老年屈原這邊。
因為楚王相信了張儀,中年屈原自然是勸住不了楚王。
事情自然也就這樣接著發生下去。
來自後世的李信,也就繼續訴說著後麵的事情。
據後世史書記載,這個張儀果然是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說好的六百裏商於之地最後變成了六裏地,可想而知楚懷王的暴怒。
因為這件事情,所以楚懷王發動了丹陽之戰和藍田之戰,可惜,無數的楚國將士捐軀茫茫荒野,漢中各郡縣都被奪走。
李信說了一下,屈原也是接著說道:“韓魏兩國乘機南下攻擊楚國,楚國四麵受敵,有亡國的危險,我主動請纓出使齊國!終於使得齊楚兩國再次和好!欲再次聯盟!”
“但是秦國還是擔心,一旦齊楚聯盟必將再次伐秦,所以秦國又提出說把漢中一半的土地贈與楚國,向楚國求和。”李信接著說道。
聽到李信的話,老年屈原點了點頭,表示確實如此。
得到屈原的確認後,李信自然是繼續說著史書中的記載。
結果就是屈原還沒有從齊國迴來,楚懷王再一次的聽信了讒言,放棄了和齊國和好倒向秦國。
“我滿懷希望的迴到楚國,後來卻被流放到漢北。”老年屈原無奈的說道。
隨著屈原話音落下,燈光也就暗了下來。
又一舞台的燈光亮了起來,自然是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舞台上也隻有一人,這一看就讓大家有些淚目。
因為這人是中年屈原,現在頭發已經花白,披頭散發,說不出的落寞。
想想之前一心為國,卻不被楚王看重,還被流放,又成了如今樣子,如何不讓觀眾感傷。
“漢北,這裏是我成長的地方!我心中的橘林被戰火吞噬,我熱愛的芳草被兵車踐踏,我的楚國變成了這個樣子!”
屈原無比的難受。
但還有更加難受的,不少衣服雜亂成群結隊的人從他身邊走過。
一個個拖家帶口,臉上麵無表情,隻剩下麻木。
屈原看到一位留下休息的老人家,忍不住詢問起來。
“老人家,這些人都是要去哪裏?”
“逃!”老人家就說出了一個字。
這個字仿佛讓屈原感覺到了千斤之重。
“逃”,也就是逃難,這些成群結隊的人都是為了躲避戰火,逃離故土,為了那渺茫的生機,拖家帶口離開。
“那您為什麽沒走?”屈原詢問道。
“走?”老人家搖了搖頭一臉的歎息。
帶著傷感的話語說道:“我生在這裏,我的祖上、家人都埋在這裏,我就是死也要死在這塊土地上陪著他們!”
“隻是等到我死的時候,不知道誰來把我埋葬!”
聽到這位老人家的話,屈原很難受。
“老人家,屈原愧對百姓啊!”屈原躬身對著老人家說道。
老人家雖然對於朝堂知道的不多,但是屈原他是知道的。
“屈原?你就是那個被流放的三閭大夫?”
“正是晚輩!”屈原迴答道。
“聽說你要讓楚國強大,你做到了嗎?”老人家詢問道。
聽到這位老人家的問號,屈原很難受,搖搖頭說道:“沒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