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畫李時珍?”妻子不解的詢問道。


    蔣先生就介紹起來,因為毛熊國新落成的一流大學,將設置陳列室,陳列六十位世界級科學家的肖像。


    其中就包括我國的祖衝之和李時珍,希望我們提供李時珍的畫像。


    因為祖衝之的畫像是有的,但是李時珍沒有。


    可就因為沒有流傳下來,這如何能畫?蔣先生的妻子非常的不解,也替自己的丈夫憂心。


    蔣先生又何嚐不是,他陷入了沉思。


    隻能是將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拿出來看,希望可以在這其中找到靈感。


    “他拿出書仔細的閱讀,在由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為《本草綱目》所作的序言中,蔣先生看到了這樣的描述!”李信在那解說著。


    【楚蘄陽李君東璧,一日過予弇山園謁予,留飲數日。予觀其人,啐然貌也,臒然身也,津津然譚議也,真北鬥以南一人。解其裝,無長物,有《本草綱目》數十卷。】


    “這序寫的太傳神了!好!我知道怎麽畫了!”蔣先生激動的說道。


    說完這些,蔣先生就畫了起來。


    心中有形象,自然是下筆如有神。


    李信忍不住點頭,不愧是蔣先生。


    很快蔣先生那邊的燈光熄滅,大屏幕亮了起來,出現了一幅畫。


    看到這幅畫,哪怕不用介紹,大家就可以看出來,那就是李時珍。


    大家上曆史課的時候,都有看到過這幅畫。


    “蔣先生繪製的這幅李時珍的畫像,十分的傳神。”


    “1952年被轉交給毛熊國的大學!”


    蔣先生:1953年,李時珍的畫像鑲嵌在新落成的大學陳列館中,和李時珍並列的還有牛頓、哥白尼、居裏夫人、達爾文等等。


    蔣先生創作的這幅李時珍的畫像,幾乎成為了李時珍的標準肖像,此後無論是國家發行的紀念郵票還是各地塑像,大多以此為藍本。


    李時珍生於1518年,明朝正德年間,他所著的《本草綱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學之大成。


    首次采用綱目體係為藥物分類,這種編寫體例,開創了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今天在《典籍裏的華夏》就讓我們一起識讀《本草綱目》。”


    在李信說完這些後,就來到了舞台中間。


    隨後就將目光交給了訪談間,由主持人和三位曆史學家一起品讀《本草綱目》。


    可以說這是綜藝中最無聊的,但是有時候也需要這些枯燥講解和穿插。


    否則多個劇場以及場景布置,人員安排什麽的,真的是來不及。


    同時這樣的講解也有利於大家更了解《本草綱目》。


    可以說這種形式是真的很好。


    而且訪談間也每次都不會很長,聊一會就會有話劇故事出現,不會讓大家感覺厭煩,看幾個故事聽一下解說,反而更好。


    對於故事背景也更加的了解,可以說《典藏裏的華夏》能夠成功,和節目組的形式與用心是分不開的。


    畢竟大家從曆史書上學來的,也隻是很剪短的介紹,那麽長時間過去基本上也忘記了。


    及時覺得這《本草綱目》似乎很牛,但是如何牛不知道。


    專家訪談間的作用,這個時候就可以體現出來。


    告訴大家這本書如何好如何牛,如何開創學派等等。


    畢竟能白選中的書籍,自然是有其獨到之處,肯定是有眾多優點。


    訪談間結束之後,現場的燈光就全部熄滅。


    桌椅也是轉動起來,意味著話劇開始。


    全場也是安靜下來,也因為這不是電影院,沒有什麽小孩子之類的,而且一票難求,所以現場還是很安靜的。


    大家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氛圍,可以靜靜的看著話劇,感受這部書,感受書裏的人物。


    “大哥!”


    “三弟、四弟!”


    “二哥!”


    這一開場就看到了四個青年人,在那打著招唿。


    腳下也是變成了青石板路,當然了,這些都是特效完成的。


    但不得不說央媽在這方麵還是很願意花錢,弄的真好。


    “求到了!”


    “王世貞大人願意為父親作序了?”大哥詢問道。


    “對!父親正在和金陵書上商討刊印事宜,命我先行趕迴來,將喜訊告訴大家!”


    聽到老二的話,大家都是非常的高興,父親的序言王先生終於是寫了。


    他們四人都是李時珍的兒子,對於父親寫的書,能夠有王先生作序自然是很高興。


    趕來報喜訊的同時,老二還將那‘序’抄了一份帶迴來。


    其他三人自然都是迫不及待的拿著那‘序言’看了起來。


    【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糜不備采】


    【如入金穀之源,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


    ……


    【帝王之秘祿,臣民之重保也!】


    每個人都是接過那序言讀幾句,這可是為他們父親的書作序,作為兒子的,如何不想要看看是如何寫的。


    何況這是王世貞所寫,這王世貞可是明朝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而且官職也不小。


    對於王大人做出如此的序言,李時珍的兒子如何不高興。


    “王大人對父親的《本草綱目》讚譽有加,此序文才斐然,不愧是當世大儒!”


    “恭喜!恭喜!”李信走上台,來到四人的麵前說道。


    聽到李信的話,四人自然是齊齊看向了來人。


    隻是發現不認識,加上又是穿著奇裝異服,四人一時之間也不隻是說什麽。


    畢竟是來恭喜的。


    也不等四人說話,李信就開口說了起來。


    這就是說為的先聲奪人,要的就是這效果。


    “恭喜建中兄、建元兄、建方兄、建木兄!”


    聽到李信的話,顯然是認識他們四人,隻是四人對於李信沒有一點印象,相互看看,確認都不認識。


    這就有些奇怪了,特別是那衣服。


    “您是?”忍不住好奇的詢問道。


    “我叫李信,是來自四百多年後的一個讀書人,此行特來拜訪李時珍先生!”


    聽到這話,四人還是相互看看,對於李信的話有些不相信。


    畢竟說是穿越過來的,還是來自於四百多年後,真的是太讓人匪夷所思。


    “足下何以自證來曆?”李建元出聲詢問道。


    雖然是他一個人問的,但同時也是其他三人的疑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煙本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煙本狼並收藏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