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緩緩進了知府府邸,這座府宅規模宏大,氣派非凡。
整個府院呈迴字形結構,寬敞無比,建築錯落有致,坐落有序。
正門進去是一方寬敞的前院,穿過一扇圓形拱門。
沿著曲折的迴廊前行,腳下的地磚整齊排列。
縫隙間的青苔為這庭院增添了幾分古樸韻味。
仆人在前,畢恭畢敬地引著我們朝後堂行去,隨後招唿我們安然入座。
未過多久,一名送茶水的小廝步入堂中。
隻見他手中穩穩端著托盤,其上是一盞盞熱氣騰騰、香氣嫋嫋的香茶。
小廝將茶逐一放置在我們麵前的幾案上。
接著便輕手輕腳、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約莫一刻鍾之後,屋外傳來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循聲望去,一位四十餘歲的男子率領幾位身著盔甲的將軍,闊步昂首而來。
曹旺壓低嗓音在我耳畔道:“帶頭的那位便是知府嚴寬。”
隻見嚴寬麵龐冷峻嚴肅,眼神中流露出久居高位所特有的威嚴氣息。
他身著一襲深色官服,腰間束著一條鑲玉腰帶。
待眾人行至我們麵前,方才止住腳步。
嚴寬拱了拱手,滿臉歉意地說道:
“實在抱歉,讓諸位久等了。”
他身後的幾位將軍也是微微抱拳示意。
我與曹旺急忙起身迴禮,曹旺抱拳說道:
“嚴大人,您言重了,公務繁多,我等自是理解。”
我也微微躬身,麵帶笑容道:
“嚴大人太客氣,能蒙大人相邀,已是我等榮幸。”
緊接著,嚴寬抬手朝身後之人示意,開始介紹:
“先為你們引見一下,這位乃是豐城城防都尉將軍代知棟。”
代知棟聞聽此言,向前跨出一步,雙手抱拳行禮。
眼神中流露出軍人獨有的堅毅神采。
我和曹旺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抹敬意,連忙抱拳迴禮。
嚴寬接著又指向旁邊兩人,說道:
“這兩位,分別是左右果毅督尉,左邊這位是黃金寶,右邊這位是郭九峰。”
隻見黃金寶身材壯碩,虎背熊腰。
雙手抱拳之時,臉上豪爽的笑容瞬間綻開。
我不禁微微一怔,曹旺則笑著抱拳道:
“黃將軍好。”
郭九峰身形較為清瘦,卻目光如電。
眼神極為銳利,抱拳行禮時,輕輕點頭示意。
我忙不迭地迴禮,曹旺也是滿臉堆笑地說道:
“郭將軍,幸會幸會。”
知府嚴寬介紹完身後眾人之後,又將我向眾人引薦:
“這位乃是聲名遠揚的木先生。
諸位家中的細鹽、白糖、香皂,皆為他的手筆。”
眾人聞之,臉上皆露出驚訝之色。
紛紛抱拳行禮,眼中滿是欽佩之意,齊聲道:
“久仰,久仰。”
我急忙抱拳迴禮,謙然笑道:
“諸位謬讚,此等皆為薄技,能獲諸位垂青,實乃木某所幸。”
待眾人坐定後,知府嚴寬接著說道:
“此前曹兄已將西遼之舉動給我講了個大概。
具體詳情,還盼木先生詳述。”
我輕輕啜飲了一口茶,將茶盞放下,而後徐徐開口:
“既然諸位有意傾聽,那木某就為諸位詳細講來。”
眾人聽了,紛紛挺直腰板正襟危坐,眼神專注地聚焦於我。
我將此前的種種推理逐一娓娓道來。
從西遼近期的軍事調動情形。
到他們潛在的戰略意圖,再到對周邊局勢可能產生的影響。
眾人聽聞之後,無不大驚失色,麵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知府嚴寬急忙問道:
“此時上報朝廷能否來得及增兵?”
我輕輕歎息一聲,緩緩言道:
“一月之前,我已命安寧縣令趙奇昌以八百裏加急之速將情報呈送朝廷。
然而,至今已然過了許久時日,卻未見朝廷兵馬前來增援。
現今即便再次上報朝廷,恐怕亦難以有所改觀。
當下豐城局勢危急萬分,西遼兵鋒即將抵達。
我等決不能坐以待斃,唯有依靠自身之力守護豐城。”
代知棟雙手緊緊攥成拳頭,沉聲說道:
“先生所言在理,隻是豐城的兵力與西遼相較,實在過於懸殊。
哪怕拚死一戰,恐怕也未必能阻擋住西遼賊人的攻勢。”
黃金寶眉頭緊蹙,起身抱拳問詢道:
“木先生,既然您特意尋到我們,想必已然有了應對的辦法?
觀您此番前來之意,絕不像是僅僅為了告知我們西遼將要來犯之事,還請先生明示。”
郭九峰也緊接著附和道:
“是啊,先生,如今事態緊急,還請您不吝賜教,給我們指點一條明路。”
我喝了口茶,穩了穩心神。目光掃過眾人,繼續道:
“諸位可信木某?”
知府嚴寬率先拱手道:
“先生為豐城安危奔波,我等自然信得過先生,還請先生明示。”
黃金寶和郭九峰也連忙點頭應道:
“我等信先生,先生但說無妨。”
我放下茶杯,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
“昔日我遊曆四方,曾聽聞一處強大軍隊的守城之法。
當下城防雖是要事,但主動出擊方為上策。
西遼此次來勢洶洶,但長途奔襲,他們的補給線必然拉得很長。
我們可派出一支奇兵,繞到其後,截斷他們的補給。”
眾人紛紛點頭。我繼續說道:
“其次目前西遼軍隊尚未兵臨豐城。
我們應在其到來之前將其攻勢瓦解。
豐城旁有條大河,此為天然的防守屏障。
我們可先在上遊搶修水壩,倘若西遼軍隊渡河,屆時再放水淹敵。
同時派出斥候至城外四十裏處全天監察敵情。
五裏一個據點傳達城中,並摸清此間可以設伏的所有可用之地。
而於城內,自今日起始,當加緊打造弓箭甲胄。
於城牆之上,廣備滾木礌石、熱油諸般防禦之物。
城門之外掘挖壕溝,布設陷阱,以緩敵軍攻城之速。
城牆每隔一段距離,搭建投石車等大型器械,增其遠程攻擊之能。
於城中,需強化城防工事,嚴格施行城門盤查之事。
遣派人員於城中街巷巡邏戒守,謹防有奸細混入城中刺探軍情。
且自今日起,著手組建民兵,責令其加緊操練。
與此同時,從軍中抽調所有戰馬與騎兵,組建一支騎兵隊伍。
責令其即刻加緊練習騎射,日後用於伏擊,必能發揮重大作用。
城中工事方麵,應迅速組織城中百姓,齊心協力構築防禦設施。
每家每戶需出一名壯丁,協助搬運石料、木材等物資。
城中工匠需集中匯聚,打造兵器、加固城牆。
一切依此計劃施行,定能出奇製勝!
眾人聽完,皆驚訝不已,此等戰略計策,實乃精妙絕倫。
知府嚴寬喜不自禁,站起來大笑道:
“哈哈哈,木先生實乃天縱奇才,有此良策,實乃豐城百姓之洪福。”
我朝著嚴寬一禮,正色道:
“知府大人抬愛,木某愧不敢當。
當務之急是,盡快將計劃落實到位,還望大家各司其職,全力以赴,方有勝算。”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稱是。
代知棟一拍幾案,站起身來,朗聲道:
“就依木先生所言,諸位,豐城的安危,就係於我們身上了,定當全力以赴!”
嚴寬點頭,神色鄭重道:
“那事不宜遲,諸位便按照計劃速速行動起來。
代將軍,你立刻迴營整頓軍備、加強訓練;
郭督尉、城中巡邏與探查之事就交予你;
黃督尉,伏擊工事一事還望你費心了。”
本府這就去聯絡鄉紳裏正,組織民防及民兵之事。”
眾人齊聲應道:“是!”
隨即便轉身,邁著匆匆的步伐去開展各自任務。
我與曹旺離開知府大院,曹旺一臉敬佩地看著我。
眼中滿是讚歎之色,說道:
“木先生,真沒想到,您不單在生意上是奇才。
在戰事謀劃上也是天才哪。
這次豐城百姓的命運,可都係在您這計策之上了。”
我輕輕搖頭,沉聲道:
“曹掌櫃過獎了,如今也隻是計劃而已,後續如何還未可知。
隻盼大家齊心協力,方能有一絲希望保下豐城。”
曹旺用力點頭,握緊拳頭道:
“木先生放心,我雖無領軍作戰之能,但也定當全力協助。
相信在您的籌謀之下,豐城一定能度過此劫。”
我拱拱手說道:
“曹掌櫃,那事不宜遲,你我便在此別過,各自先忙吧。”
曹旺爽朗一笑,說道:“木兄,保重。
話說此刻朝廷,含元殿。
皇帝黃繼坐在龍椅滿臉喜色,此時開口道:
“諸位愛卿,自禁軍駐守涼州後,西遼已一月未攻城。
我軍各路人馬也已在涼州城外駐軍,與敵形成對弈之勢。
然戰事拖延並非長久之計,諸位有何良策,可速速道來。”
朝堂之下,諸位大臣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首輔楊柬之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如今局勢,我方兵力漸聚,士氣正盛。
臣以為,可派使者前往西遼營帳,探其虛實,再做定奪。
倘若西遼有意和談,可保邊境數年安寧;
若其無意,我軍也可趁此機會,摸清敵軍部署,為進攻做好準備。”
大將軍趙輝宗出列,抱拳道:
“陛下,末將以為,和談恐非上策。
西遼狼子野心,此次犯境便是覬覦我朝疆土。
末將願親率大軍,主動出擊,一舉破敵,揚我國威。”
吏部尚書王廣賢則道:
“陛下,兵事兇險,貿然出擊恐有不妥。
如今雙方僵持,我方當以靜製動。
加強城防,囤積糧草,等待西遼露出破綻。
再行攻擊,方為萬全之策。”
皇帝黃繼聽完,思考良久後道:
“朕亦不想讓百姓生靈塗炭,王愛卿提議甚好。
然而,大將軍趙輝宗一聽,當即向前一步。
單膝跪地,抱拳急切地諫言道:
“陛下,萬不可如此!臣以為,此時按兵不動斷非良謀。
此前自冀州傳來的那份情報,清晰表明西遼極有可能采用聲東擊西之計。
表麵於涼州與我軍僵持對峙,實則企圖攻打另外兩座城池。
倘若我們在此坐守觀望、毫無作為。
一旦那兩座城池淪陷,百姓定然會慘遭西遼鐵蹄的踐踏,後果不堪設想,陛下!”
一月之前,朝廷收到趙奇昌的情報之後。
大將軍趙輝宗便極力認同其判斷。
然而當時朝中眾臣認為,西遼征戰數月。
,自身兵力損耗嚴重,是為補充兵力、彌補缺漏,不足為慮。
皇帝黃繼皺起眉頭,目光在大將軍趙輝宗,與吏部尚書王廣賢之間來迴移動。
沉聲道:“趙將軍,那依你之見,這份情報可信幾分?”
趙輝宗抱拳,神色嚴肅道:
“陛下,此情報來源可靠,臣以為起碼有七八分可信。
若是西遼真的轉攻他處,而我軍在此按兵不動,那兩座城池危矣。”
王廣賢卻反駁道:
“大將軍莫要危言聳聽。
即使情報為真,此時貿然出擊,若中了西遼的圈套又當如何?
況且調兵遣將也需時間,萬一在途中被西遼伏擊,後果不堪設想。”
趙輝宗怒目而視:
“王尚書,你這是貪生怕死之論!
身為將士,保家衛國是本分。
豈能因懼怕風險而坐視城池淪陷。”
王廣賢臉色一紅,拱手道:
“陛下,臣絕非貪生怕死,隻是一切當以大局為重,謹慎行事。”
朝堂上的大臣們又開始紛紛議論起來。
有的支持大將軍的主張,有的則讚同吏部尚書的看法。
皇帝黃繼揉了揉太陽穴,說道:
“此事容後再議,諸位愛卿先退下吧。”
眾臣行禮告退,皇帝黃繼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
心中憂慮更甚,這場戰事的走向究竟如何。
他必須做出最為明智的決斷。
而此時的涼州,城外六十裏處。
西遼大將軍奴亞格坐在大帳內,麵色陰沉地看向帳下諸將。
眼神中透露出急切與期待,開口問道:
“本將軍一個月前就下令增兵,如今這兵力分派情況究竟如何?”
帳下將軍赤木瓦趕忙上前一步。
抱拳行禮後,恭聲迴複道:
“迴大將軍,後方已增援至二十萬大軍。
其中十萬大軍已經啟程調往鄯州方向行軍。
路途遙遠,加上一些阻礙,按照目前的行軍速度,估計還有十天才能到達目的地。
另外十萬大軍已經遣往豐城,以他們的腳程,估計還有五天即可到達。”
奴亞格皺了皺眉頭,緊接著又問道:
“那鄯州和豐城這兩處可有最新的情報傳來?
本將軍要清楚知道這兩地的局勢。”
赤木瓦挺直身子,快速迴答道:
“據探子迴報,大齊朝廷目前並未向這兩邊城池增兵駐防。”
奴亞格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愣,隨後仰頭哈哈大笑起來。
笑聲在大帳內迴蕩:“哈哈哈,好,甚好!
如此一來,這計謀必能成功。
隻要我們軍隊順利抵達,拿下這兩座城池便是輕而易舉之事。
此計若成,大齊亡矣,這片廣袤的土地都將是我們西遼的囊中之物!”
大帳內的其他將領聽到奴亞格的話。
也都跟著興奮起來,開始交頭接耳。
憧憬著勝利後的榮耀與財富。
就在西遼所有將士,沉醉在勝利的幻想中時。
草原部落南部。
一隻由三千人組成的騎兵勇士身披戰甲。
腰佩彎刀,手持盾牌,正在緩緩向前……
整個府院呈迴字形結構,寬敞無比,建築錯落有致,坐落有序。
正門進去是一方寬敞的前院,穿過一扇圓形拱門。
沿著曲折的迴廊前行,腳下的地磚整齊排列。
縫隙間的青苔為這庭院增添了幾分古樸韻味。
仆人在前,畢恭畢敬地引著我們朝後堂行去,隨後招唿我們安然入座。
未過多久,一名送茶水的小廝步入堂中。
隻見他手中穩穩端著托盤,其上是一盞盞熱氣騰騰、香氣嫋嫋的香茶。
小廝將茶逐一放置在我們麵前的幾案上。
接著便輕手輕腳、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約莫一刻鍾之後,屋外傳來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循聲望去,一位四十餘歲的男子率領幾位身著盔甲的將軍,闊步昂首而來。
曹旺壓低嗓音在我耳畔道:“帶頭的那位便是知府嚴寬。”
隻見嚴寬麵龐冷峻嚴肅,眼神中流露出久居高位所特有的威嚴氣息。
他身著一襲深色官服,腰間束著一條鑲玉腰帶。
待眾人行至我們麵前,方才止住腳步。
嚴寬拱了拱手,滿臉歉意地說道:
“實在抱歉,讓諸位久等了。”
他身後的幾位將軍也是微微抱拳示意。
我與曹旺急忙起身迴禮,曹旺抱拳說道:
“嚴大人,您言重了,公務繁多,我等自是理解。”
我也微微躬身,麵帶笑容道:
“嚴大人太客氣,能蒙大人相邀,已是我等榮幸。”
緊接著,嚴寬抬手朝身後之人示意,開始介紹:
“先為你們引見一下,這位乃是豐城城防都尉將軍代知棟。”
代知棟聞聽此言,向前跨出一步,雙手抱拳行禮。
眼神中流露出軍人獨有的堅毅神采。
我和曹旺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抹敬意,連忙抱拳迴禮。
嚴寬接著又指向旁邊兩人,說道:
“這兩位,分別是左右果毅督尉,左邊這位是黃金寶,右邊這位是郭九峰。”
隻見黃金寶身材壯碩,虎背熊腰。
雙手抱拳之時,臉上豪爽的笑容瞬間綻開。
我不禁微微一怔,曹旺則笑著抱拳道:
“黃將軍好。”
郭九峰身形較為清瘦,卻目光如電。
眼神極為銳利,抱拳行禮時,輕輕點頭示意。
我忙不迭地迴禮,曹旺也是滿臉堆笑地說道:
“郭將軍,幸會幸會。”
知府嚴寬介紹完身後眾人之後,又將我向眾人引薦:
“這位乃是聲名遠揚的木先生。
諸位家中的細鹽、白糖、香皂,皆為他的手筆。”
眾人聞之,臉上皆露出驚訝之色。
紛紛抱拳行禮,眼中滿是欽佩之意,齊聲道:
“久仰,久仰。”
我急忙抱拳迴禮,謙然笑道:
“諸位謬讚,此等皆為薄技,能獲諸位垂青,實乃木某所幸。”
待眾人坐定後,知府嚴寬接著說道:
“此前曹兄已將西遼之舉動給我講了個大概。
具體詳情,還盼木先生詳述。”
我輕輕啜飲了一口茶,將茶盞放下,而後徐徐開口:
“既然諸位有意傾聽,那木某就為諸位詳細講來。”
眾人聽了,紛紛挺直腰板正襟危坐,眼神專注地聚焦於我。
我將此前的種種推理逐一娓娓道來。
從西遼近期的軍事調動情形。
到他們潛在的戰略意圖,再到對周邊局勢可能產生的影響。
眾人聽聞之後,無不大驚失色,麵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知府嚴寬急忙問道:
“此時上報朝廷能否來得及增兵?”
我輕輕歎息一聲,緩緩言道:
“一月之前,我已命安寧縣令趙奇昌以八百裏加急之速將情報呈送朝廷。
然而,至今已然過了許久時日,卻未見朝廷兵馬前來增援。
現今即便再次上報朝廷,恐怕亦難以有所改觀。
當下豐城局勢危急萬分,西遼兵鋒即將抵達。
我等決不能坐以待斃,唯有依靠自身之力守護豐城。”
代知棟雙手緊緊攥成拳頭,沉聲說道:
“先生所言在理,隻是豐城的兵力與西遼相較,實在過於懸殊。
哪怕拚死一戰,恐怕也未必能阻擋住西遼賊人的攻勢。”
黃金寶眉頭緊蹙,起身抱拳問詢道:
“木先生,既然您特意尋到我們,想必已然有了應對的辦法?
觀您此番前來之意,絕不像是僅僅為了告知我們西遼將要來犯之事,還請先生明示。”
郭九峰也緊接著附和道:
“是啊,先生,如今事態緊急,還請您不吝賜教,給我們指點一條明路。”
我喝了口茶,穩了穩心神。目光掃過眾人,繼續道:
“諸位可信木某?”
知府嚴寬率先拱手道:
“先生為豐城安危奔波,我等自然信得過先生,還請先生明示。”
黃金寶和郭九峰也連忙點頭應道:
“我等信先生,先生但說無妨。”
我放下茶杯,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
“昔日我遊曆四方,曾聽聞一處強大軍隊的守城之法。
當下城防雖是要事,但主動出擊方為上策。
西遼此次來勢洶洶,但長途奔襲,他們的補給線必然拉得很長。
我們可派出一支奇兵,繞到其後,截斷他們的補給。”
眾人紛紛點頭。我繼續說道:
“其次目前西遼軍隊尚未兵臨豐城。
我們應在其到來之前將其攻勢瓦解。
豐城旁有條大河,此為天然的防守屏障。
我們可先在上遊搶修水壩,倘若西遼軍隊渡河,屆時再放水淹敵。
同時派出斥候至城外四十裏處全天監察敵情。
五裏一個據點傳達城中,並摸清此間可以設伏的所有可用之地。
而於城內,自今日起始,當加緊打造弓箭甲胄。
於城牆之上,廣備滾木礌石、熱油諸般防禦之物。
城門之外掘挖壕溝,布設陷阱,以緩敵軍攻城之速。
城牆每隔一段距離,搭建投石車等大型器械,增其遠程攻擊之能。
於城中,需強化城防工事,嚴格施行城門盤查之事。
遣派人員於城中街巷巡邏戒守,謹防有奸細混入城中刺探軍情。
且自今日起,著手組建民兵,責令其加緊操練。
與此同時,從軍中抽調所有戰馬與騎兵,組建一支騎兵隊伍。
責令其即刻加緊練習騎射,日後用於伏擊,必能發揮重大作用。
城中工事方麵,應迅速組織城中百姓,齊心協力構築防禦設施。
每家每戶需出一名壯丁,協助搬運石料、木材等物資。
城中工匠需集中匯聚,打造兵器、加固城牆。
一切依此計劃施行,定能出奇製勝!
眾人聽完,皆驚訝不已,此等戰略計策,實乃精妙絕倫。
知府嚴寬喜不自禁,站起來大笑道:
“哈哈哈,木先生實乃天縱奇才,有此良策,實乃豐城百姓之洪福。”
我朝著嚴寬一禮,正色道:
“知府大人抬愛,木某愧不敢當。
當務之急是,盡快將計劃落實到位,還望大家各司其職,全力以赴,方有勝算。”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稱是。
代知棟一拍幾案,站起身來,朗聲道:
“就依木先生所言,諸位,豐城的安危,就係於我們身上了,定當全力以赴!”
嚴寬點頭,神色鄭重道:
“那事不宜遲,諸位便按照計劃速速行動起來。
代將軍,你立刻迴營整頓軍備、加強訓練;
郭督尉、城中巡邏與探查之事就交予你;
黃督尉,伏擊工事一事還望你費心了。”
本府這就去聯絡鄉紳裏正,組織民防及民兵之事。”
眾人齊聲應道:“是!”
隨即便轉身,邁著匆匆的步伐去開展各自任務。
我與曹旺離開知府大院,曹旺一臉敬佩地看著我。
眼中滿是讚歎之色,說道:
“木先生,真沒想到,您不單在生意上是奇才。
在戰事謀劃上也是天才哪。
這次豐城百姓的命運,可都係在您這計策之上了。”
我輕輕搖頭,沉聲道:
“曹掌櫃過獎了,如今也隻是計劃而已,後續如何還未可知。
隻盼大家齊心協力,方能有一絲希望保下豐城。”
曹旺用力點頭,握緊拳頭道:
“木先生放心,我雖無領軍作戰之能,但也定當全力協助。
相信在您的籌謀之下,豐城一定能度過此劫。”
我拱拱手說道:
“曹掌櫃,那事不宜遲,你我便在此別過,各自先忙吧。”
曹旺爽朗一笑,說道:“木兄,保重。
話說此刻朝廷,含元殿。
皇帝黃繼坐在龍椅滿臉喜色,此時開口道:
“諸位愛卿,自禁軍駐守涼州後,西遼已一月未攻城。
我軍各路人馬也已在涼州城外駐軍,與敵形成對弈之勢。
然戰事拖延並非長久之計,諸位有何良策,可速速道來。”
朝堂之下,諸位大臣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首輔楊柬之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如今局勢,我方兵力漸聚,士氣正盛。
臣以為,可派使者前往西遼營帳,探其虛實,再做定奪。
倘若西遼有意和談,可保邊境數年安寧;
若其無意,我軍也可趁此機會,摸清敵軍部署,為進攻做好準備。”
大將軍趙輝宗出列,抱拳道:
“陛下,末將以為,和談恐非上策。
西遼狼子野心,此次犯境便是覬覦我朝疆土。
末將願親率大軍,主動出擊,一舉破敵,揚我國威。”
吏部尚書王廣賢則道:
“陛下,兵事兇險,貿然出擊恐有不妥。
如今雙方僵持,我方當以靜製動。
加強城防,囤積糧草,等待西遼露出破綻。
再行攻擊,方為萬全之策。”
皇帝黃繼聽完,思考良久後道:
“朕亦不想讓百姓生靈塗炭,王愛卿提議甚好。
然而,大將軍趙輝宗一聽,當即向前一步。
單膝跪地,抱拳急切地諫言道:
“陛下,萬不可如此!臣以為,此時按兵不動斷非良謀。
此前自冀州傳來的那份情報,清晰表明西遼極有可能采用聲東擊西之計。
表麵於涼州與我軍僵持對峙,實則企圖攻打另外兩座城池。
倘若我們在此坐守觀望、毫無作為。
一旦那兩座城池淪陷,百姓定然會慘遭西遼鐵蹄的踐踏,後果不堪設想,陛下!”
一月之前,朝廷收到趙奇昌的情報之後。
大將軍趙輝宗便極力認同其判斷。
然而當時朝中眾臣認為,西遼征戰數月。
,自身兵力損耗嚴重,是為補充兵力、彌補缺漏,不足為慮。
皇帝黃繼皺起眉頭,目光在大將軍趙輝宗,與吏部尚書王廣賢之間來迴移動。
沉聲道:“趙將軍,那依你之見,這份情報可信幾分?”
趙輝宗抱拳,神色嚴肅道:
“陛下,此情報來源可靠,臣以為起碼有七八分可信。
若是西遼真的轉攻他處,而我軍在此按兵不動,那兩座城池危矣。”
王廣賢卻反駁道:
“大將軍莫要危言聳聽。
即使情報為真,此時貿然出擊,若中了西遼的圈套又當如何?
況且調兵遣將也需時間,萬一在途中被西遼伏擊,後果不堪設想。”
趙輝宗怒目而視:
“王尚書,你這是貪生怕死之論!
身為將士,保家衛國是本分。
豈能因懼怕風險而坐視城池淪陷。”
王廣賢臉色一紅,拱手道:
“陛下,臣絕非貪生怕死,隻是一切當以大局為重,謹慎行事。”
朝堂上的大臣們又開始紛紛議論起來。
有的支持大將軍的主張,有的則讚同吏部尚書的看法。
皇帝黃繼揉了揉太陽穴,說道:
“此事容後再議,諸位愛卿先退下吧。”
眾臣行禮告退,皇帝黃繼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
心中憂慮更甚,這場戰事的走向究竟如何。
他必須做出最為明智的決斷。
而此時的涼州,城外六十裏處。
西遼大將軍奴亞格坐在大帳內,麵色陰沉地看向帳下諸將。
眼神中透露出急切與期待,開口問道:
“本將軍一個月前就下令增兵,如今這兵力分派情況究竟如何?”
帳下將軍赤木瓦趕忙上前一步。
抱拳行禮後,恭聲迴複道:
“迴大將軍,後方已增援至二十萬大軍。
其中十萬大軍已經啟程調往鄯州方向行軍。
路途遙遠,加上一些阻礙,按照目前的行軍速度,估計還有十天才能到達目的地。
另外十萬大軍已經遣往豐城,以他們的腳程,估計還有五天即可到達。”
奴亞格皺了皺眉頭,緊接著又問道:
“那鄯州和豐城這兩處可有最新的情報傳來?
本將軍要清楚知道這兩地的局勢。”
赤木瓦挺直身子,快速迴答道:
“據探子迴報,大齊朝廷目前並未向這兩邊城池增兵駐防。”
奴亞格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愣,隨後仰頭哈哈大笑起來。
笑聲在大帳內迴蕩:“哈哈哈,好,甚好!
如此一來,這計謀必能成功。
隻要我們軍隊順利抵達,拿下這兩座城池便是輕而易舉之事。
此計若成,大齊亡矣,這片廣袤的土地都將是我們西遼的囊中之物!”
大帳內的其他將領聽到奴亞格的話。
也都跟著興奮起來,開始交頭接耳。
憧憬著勝利後的榮耀與財富。
就在西遼所有將士,沉醉在勝利的幻想中時。
草原部落南部。
一隻由三千人組成的騎兵勇士身披戰甲。
腰佩彎刀,手持盾牌,正在緩緩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