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建章十五年三月二十二,大楚太子雲頊帶著以禮部尚書為首的大楚官員及隨行侍從、侍衛等組成的儀仗隊伍,至江夏宮,親迎德慶公主鸞轎。


    在經過了?拜廟、出降、宴席等一係列繁雜的儀式之後,正式踏上了迴大楚的歸途。


    江夏朝廷接連出現動蕩,這場被眾人期待已久的婚事,多多少少也受了些影響,但即便如此,江夏皇還是盡可能的給了女兒最大的排場。


    隻一點,作為兄長的蘇錦逸,本該護送皇妹到大楚成婚,可景州藥人作亂的事亟待查清,再加上他一離開,江夏國內空虛,必然會被前朝殘餘勢力趁虛而入,故而,為了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大局,江夏皇最終決定,改由三皇子瑞王蘇文淵,和郡王顧懌一路護送。


    蘇錦逸心中愧疚,隻得在陪嫁方麵,盡可能的補償皇妹。


    原本,蘇傾暖作為聯姻公主,所有嫁妝皆是由戶部所出,但江夏皇疼愛女兒,便在既有標準的基礎上,又動用自己的內帑,增添了不少。


    再加上蘇錦逸精心所備的這份,其嫁妝總數,早已超越了皇上嫁女的規格,幾乎比各國曆任公主出嫁之最的幾倍還多。


    不僅如此,他還額外派了天乩樓隱衛三百給蘇傾暖,均是數一數二的高手。


    這三百影衛,將同江夏皇撥出來隨嫁的普通侍衛和皇家暗衛,共同組成蘇傾暖的親衛軍,隨她留在大楚。


    再加上諸多的陪嫁女官,護送總人數早已逾千。


    麵對如此豪華的陣容,蘇傾暖推拒過,但沒有成功。


    不過她還是堅持將紫菀留下了。


    人心皆思故國,雖然她很欣賞紫菀,但也不想她背井離鄉跟隨她來大楚。


    至於隨行的其他人,待大婚後,她會問過他們的意見,不願留下的,都可以跟隨淵兒和顧懌歸國。


    迴大楚的過程並不太平,初淩緲本人雖已撤離,但她顯然留下過安排,所以一路上,明著暗著針對他們的襲擊一點不少。


    蘇傾暖和雲頊商量過後,行路索性愈發高調起來,力爭將遺留在江夏的前朝餘黨,全都引出來消滅掉。


    斷斷續續的戰鬥,一直持續到進入大楚國境,才漸漸消失。


    好在他們帶的人手夠多,足以應付。


    但行程上的耽誤,卻是不可避免的。


    以至於在迴到大楚京城的時候,距離既定婚期,僅僅隻剩下不到一天的時間。


    迎親隊伍一進城,立刻受到了城內百姓的夾道歡迎。


    百姓們早就都聽說,他們的太子殿下此次出使江夏,一則是去商議兩國和談事宜,二則,便是為了迎娶江夏的公主,以促成兩國永世和平。


    對於這場和談,大楚百姓的期待並不比江夏百姓少。


    沒有人喜歡戰爭,如此有利於兩國的舉措,自然是大家喜聞樂道的。


    尤其是,他們大楚在打了勝仗的前提下,還願意和談,就更顯大國胸懷了。


    這是獨屬於他們大楚的驕傲。


    當然,百姓們也不曾因為戰爭的事,遷怒於江夏公主。


    雖說青州一戰規模不小,雙方都動用了十餘萬兵力,但因著有唐喬坐鎮,守城戰打的極為成功。


    所以京城百姓對於這場戰爭,並沒有多大感觸。


    更何況,德慶公主本就在大楚長大,嚴格意義上說,也是大楚的女兒。


    曾經,她不僅親赴荊江災區,以一手精湛醫術,及時控製住了瘟疫的蔓延,還施粥賑災,開辦慈幼院,收養無家可歸的孤兒,做了許多有益於百姓的好事。


    他們之中的諸多人,便都直接或間接的受過她的恩惠。


    甚至,坊間還流傳,在平定蘭家叛亂中,她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真可謂女中豪傑。


    再說了,即便沒有這些,單憑她是寧國公外孫女這一身份,百姓們對她就生不出惡意來。


    寧國府男子個個忠心為國,女兒自然也不會差。


    如今她是出嫁到大楚,又何嚐不是迴家?


    迎親隊伍的最前方,雲頊騎在高大的馬背之上,頭戴十八梁青羅金塗銀鈒遠遊冠,身襲紅花金條朱明服,脊背挺拔,英姿勃發,貴氣逼人。


    他眉如墨畫,麵似冠玉,精致出塵宛如世外謫仙,可偏偏因唇角噙著的那抹似有若無的淡笑,染上了凡間的煙火。


    今日的他,身上少了清冷疏離,多了溫潤隨和;少了老成持重,多了風發意氣,讓人不由記起,他也不過才是一個未滿十九歲的少年郎。


    幼時的遭遇,身份的壓製,群臣的期翼,帝皇的鞭策,政局的詭譎,敵人的環伺,早已讓他失了這個年紀該有的少年心性。


    可今日,因為娶到了心愛的姑娘,他終於罕見的又露出了鮮衣怒馬的一麵。


    原本熱鬧的百姓們霎時安靜了下來,一個個呆愣的看著雲頊,甚至都忘了迴避。


    素來都聽說他們的太子殿下不僅睿智英明,模樣兒還生的極好,如今瞧見,果然如傳說中所言。


    不,比傳言生的還要好。


    這絕世無雙的容顏,再配上矜貴雍容的氣度,究竟是什麽神仙人物?


    許多年輕婦人和待嫁少女不由都看紅了眼,心裏更是對德慶公主豔羨不已。


    得夫如此,夫複何求?


    雲頊身後跟著的,是此次隨行的霍高義等一眾氣質不俗的官員,然後是著裝統一,威風凜凜的護衛,再往後,便是蘇傾暖的鸞轎了。


    至於五百禦衛,除了一部分隨行在護衛隊伍中,更多的,則隱到了暗處,保護鸞轎的安全。


    走在最後的,則是由江夏士兵護衛著的嫁妝,浩浩蕩蕩,長的幾乎沒有盡頭。


    江夏護送公主前來的是瑞王,也就是德慶公主同母弟三皇子,一表人才的蘇文淵,以及麵色冷峻的郡王顧懌,其他還有皇家侍衛、女官等,瞧著差不多有一千餘人。


    豪華的陣容,讓圍觀的人不約而同感歎,江夏皇真是寵愛德慶公主。


    鸞轎出現的時候,百姓已紛紛從對雲頊容貌的驚豔中清醒過來,並一改之前的緊張與拘束,開始自發的歡唿起來。


    他們一大早來占了好位置,為的便是一睹德慶公主的芳容。


    此刻終於等到,立即都抻著脖子,翹首以盼。


    饒是蘇傾暖坐在馬車裏,也能感受到外麵百姓情緒的高漲。


    因為激動,百姓們開始爭先恐後的擁擠著往前簇。


    原本寬敞的官道,硬是被擠的隻能勉強通過一輛馬車。


    兩邊的官軍不停地阻攔著,可百姓們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幾次都差一點衝破阻礙。


    轎內坐著的是極為和善的德慶公主,又是人逢喜事,他們並不擔心會被怪罪。


    太子大婚在皇宮舉行的,尋常人哪能看到,他們也隻能趁著今日入城,好好熱鬧一番了。


    這時,不知是哪個人一時激動忘了形,開始高聲唿道,“歡迎德慶公主迴家!”


    有人起了頭,其他人立刻也跟著喊了起來,喊什麽的都有,總歸都是一些吉祥的話。


    聲音此起彼伏,極為熱情。


    整個京城,都因著太子娶親,以及蘇傾暖的迴歸而喜氣洋洋。


    馬車內,洛舞撩起簾子的一角,偷偷向外瞧了片刻,“公主,外麵的百姓好多,都在喊您的封號呢。”


    菱歌也跟著看了一眼,卻有些奇怪。


    “百姓淳樸,自是發自內心歡喜咱們公主迴來,隻是——”


    剩下的話,她沒有說下去。


    大楚和江夏都是恪守禮儀的國家,對女子雖說不上太過嚴恪,但該有的大防,卻還是有的。


    尤其公主此次迴楚是出嫁,就更不宜拋頭露麵了。


    可看外麵百姓這架勢,竟是不見到公主的麵,有種誓不罷休的感覺。


    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這般阻攔鸞轎通過,多多少少有些冒犯之意。


    菱歌、洛舞、蘆笙和漫蕭四人,此次都是作為公主陪嫁女官迴來的,俱有品級在身,其中菱歌和洛舞還是正三品令人。


    蘆笙和漫蕭則為正四品宜人。


    古星和古月因著在禦衛中本就有品級在身,不便另封。


    其實按照規製,公主身邊的女官最高為正四品,但江夏皇為了提升蘇傾暖的地位,便特意將菱歌和洛舞往高抬了兩個品級。


    跟在後麵的顧懌麵色極為複雜。


    蘇傾暖的名聲在大楚百姓中竟這樣的好?


    可為什麽,之前他派人來查的時候,收集到的卻都是關於她的負麵評價?


    是什麽人,從中插了手?


    負責維持秩序的京兆尹趙德業瞧見這等情形,頓感一臉為難。


    這些都是手無寸鐵的百姓,且大家都是好意,發自內心的在為太子殿下慶祝。


    他總不能讓底下官兵來硬的吧?


    可若不拿出幾分威嚴來,他們鬧騰的又實在不像話。


    瞧瞧,公主的鸞轎都快被擠停下了。


    坐在轎子裏的蘇傾暖,原本握著車簾的手指緩緩鬆開。


    “隻是這些百姓,熱情的有些過了頭,是嗎?”


    她微抿了下唇,說出了菱歌未出口的話。


    百姓真心歡迎她迴來是真的。


    但有人在利用這份真心,推波助瀾想達到一些目的,也是真的。


    看來,他們才剛迴京,有些人就迫不及待了。


    外麵,百姓高漲的熱情被徹底激發,仗著法不責眾,更仗著大喜的日子,鬧騰的愈發厲害,甚至已在隱隱向著瘋狂的邊緣靠近。


    周圍隱在暗處的禦衛頓感焦急,卻一時沒有好辦法。


    一路上,他們的職責便是保護太子妃的安全,隻是因為進了京,這才隱到了暗處。


    如今這情形,讓他們非常為難。


    來的若是刺客倒罷,直接動手就成,可問題就在,對方隻是些“心懷好意”的百姓。


    最起碼從表麵上來看,是這樣。


    人群靠後的位置,沈梓音微微皺眉,向旁邊的人道,“三嬸,我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卿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卿嘉並收藏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