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太廟,眾人跟著禦輿,重新迴到了英武門。


    蘇傾暖以為認祖歸宗之禮已經結束,剛想迴暖福宮,畢竟她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忙,卻沒想到,江夏皇竟又當眾拿出了兩份聖旨。


    這聖旨她之前曾在享殿見到過,但因為不知江夏皇的用意,便也沒有太過在意。


    而現在,她卻忽然有種感覺,或許,聖旨的內容,很可能同她和淵兒有關。


    古貴妃陰沉的目光落在聖旨之上。


    他果然拿了出來。


    若非中書省和門下省大部分是她的人,她還不知道,他竟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為了一個已經死去多年的女人,他簡直就是瘋了。


    不過嘛——


    她視線掃過不遠處站著的,端莊高貴的挑不出一絲毛病的顧皇後,嫣紅的唇畔揚起一抹肆意的冷笑。


    現在最難堪的,可不是她。


    她倒要看看,這個裝了這麽多年的女人,會怎麽做?


    “眾臣聽詔——”


    鄭恩刻意拔高的尖利嗓音穿透人群,在眾人耳邊響起。


    除了三省的官員,其他人均不知聖旨的內容,但此時此刻,由不得他們多想,便紛紛跪了下去。


    不少人心裏打鼓, 皇上一連半月不上朝,卻特意選在今日連頒兩道聖旨,是個什麽道理?


    而知道內情之人,不約而同都是一臉憂心忡忡。


    皇上此舉,簡直就是胡鬧啊!


    “朕承先帝之聖緒,獲奉宗宙,聞為聖君者必立賢後,以承祖廟,建極萬方。寧氏舒依,楚寧國公寧潛之女,溫婉淑德,嫻雅端莊。宜建長秋,以奉宗廟。是以授皇後璽綬,賜鳳思宮,冊封之日起,並大赦天下,欽哉!”{1}


    讀完一道詔書,鄭恩幾乎沒有停歇,立即又打開了另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女蘇傾暖,柔嘉居質,婉嫕有儀,嘉言懿行,淑慎性成,茲特封為德慶公主,賞賜錦緞千匹,黃金千兩,食邑萬戶;


    三子蘇文淵,稟資奇偉,賦質端凝。挺峻綽於金枝,挹英風於瓊握。茲特封為瑞王,賞賜錦緞千匹,黃金千兩,食邑萬戶。


    予冊予寶,宜敬宜承。永欽予時命,以克有令譽。欽哉!”{2}


    聖旨讀完,眾官紛紛傻眼,半晌反應不過來。


    皇上對公主殿下和三皇子的偏愛,他們早就聽說了,所以今日認祖歸宗之後的冊封,也不是沒有想到。


    食邑萬戶是多了點,畢竟普通皇子和公主不過才兩千戶。


    但誰叫兩位殿下是皇上的心頭寶,也不是不能接受。


    三皇子雖然甚得聖心,但其母親並無身份,又初來乍到,在朝中沒什麽勢力,封個親王也在意料之中。


    雖然二皇子年紀更長,且早已入朝,都尚未封王。


    但皇上竟然冊封了寧氏為後?


    不是追封,而是冊封。


    若是追封,他們也可以理解,畢竟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追封個虛銜也沒什麽,誰會和一個已經作古了的人計較?


    但冊封就不一樣了,那可是正兒八經的中宮皇後啊!


    所以,皇上究竟是要幹什麽?


    若不是寧氏已經不在人世,他們毫不懷疑,皇上一定會為其舉辦一場隆重的冊封大禮。


    不少人反應過來,立即看向了江夏皇身邊的顧皇後。


    中宮尚在,皇上竟又封了一位皇後?


    這是要,廢後?


    顧皇後若被廢除,那東宮不也岌岌可危了?


    想到此,絕大部分官員臉上都露出幸災樂禍的神色,同時在心裏暗暗慶幸,幸虧他們選擇了支持二皇子。


    兩虎相爭,這機會不就來了?


    顧國府的人更是一臉震驚,仿佛還不能完全消化這個事實。


    尤其是顧懌,幾乎是不假思索的起身,炯炯雙眸直視江夏皇,“敢問皇上,冊封寧氏為後,將置皇後娘娘於何地?”


    是不是這些年他們顧家忍讓太多,才使得皇上如此肆無忌憚,不僅縱容那個不入流的古家踩在他們頭上耀武揚威,現在甚至還為了一個大楚的女人,要廢除姑母的皇後之位?


    “皇上,中宮無錯,何故廢之?”


    “寧氏是楚人,又已身故多年,怎能入主中宮?”


    “為了一個別國女子廢除當今皇後,簡直就是荒謬。”


    “皇後娘娘乃明媒正娶,正式冊封,且執掌後宮多年毫無疏漏,寧氏無媒無聘,當個妃子還罷,如何能做皇後,皇上不可如此任性啊!”


    其他人也是一臉激動,不甘其後的附和。


    當然,即便如此,支持顧懌的,在百官之中還是寥寥,更多的,則是一副看戲的態度。


    原因無他,朝中正直之士大多遭受排擠,剩下的,都是些背靠古家,趨炎附勢的牆頭草。


    蘇傾暖也頗感意外。


    時隔多年,他竟下了這樣一道詔書給母親?


    雖然心意難能可貴,但她知道,母親想要的,並不是這些。


    一時間,她忽然不知,究竟是對是錯。


    眾口悠悠,雖然理解他想給母親一個名分的心情,但時隔多年,讓母親再次成為別人口誅筆伐的對象,她隻知道母親若地下有知,肯定不會高興。


    更何況,顧皇後尚在其位,他這樣做,的確不大妥當。


    想到此,她下意識看了眼蘇錦逸的方向。


    皇兄對他們姐弟照顧頗多,她並不想他在這件事上為難。


    這一看,她方發現,蘇錦逸目光落下的,正是顧皇後站著的位置。


    淡漠,又悲哀。


    順著他的視線,她也看向了顧皇後。


    之前的認祖歸宗之禮,她不過隻是匆匆一瞥,直到現在,方認真打量起她來。


    同想象中的差不多,端莊,高雅,清貴,冷傲,仿佛開在冰天雪地中的寒梅。


    美則美矣,卻少了幾分溫度。


    或許是她隱藏的太好,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她臉上竟也未有絲毫情緒顯露。


    仿佛,一尊沒有感情的金菩薩。


    她默默歎了口氣,一瞬間忽然明白了蘇錦逸。


    雲頊雖然年幼喪母,但畢竟還有楚皇惦念著。


    雖然二人的關係並不那麽融洽。


    可蘇錦逸同江夏皇和顧皇後,是真的陌生到了極點。


    最起碼在她來了江夏的這幾日,從未發現他們之間有親情流露。


    或許除了小諾,他真的,什麽都沒有。


    聽到有人反對,江夏皇臉色頓時難看起來,不過在瞧見是顧懌的時候,還是勉強壓了怒意,難得耐下性子開口,“朕不會廢後。”


    環視一眼,見顧家人略略心安,他方繼續解釋,“封寧氏為後的旨意,朕壓了十五年,今日不過隻是當著祖宗的麵,昭告天下罷了,爾等不必多想。”


    這是他欠阿依的。


    他心裏的皇後,從來都隻有她,隻有她而已。


    眾臣反應了一會兒,才明白了江夏皇的意思。


    十五年前,那不就是皇上登基的時候?


    原來在那個時候,他便已經打算封寧氏為後。


    顧皇後是八年前才被進封為皇後,也就是寧氏逝世那一年,這不就是在說,顧皇後隻是繼後?


    一時間,顧家人心情別提有多憋悶了。


    就這麽半日的功夫,皇後娘娘就莫名其妙變成了繼後?


    更讓人心憂的是,那三皇子如今也成為了正兒八經的嫡子,還是第一個被封王的嫡子,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已經有了一個野心勃勃的二皇子,如今又來一個名正言順的三皇子,太子殿下的儲君之位,真的是越來越岌岌可危了。


    當然,這樣的問題,恐怕皇上是不會考慮的。


    誰不知道,今上性子乖張怪癖,根本就聽不進朝臣的任何意見。


    就拿這次封後和大赦天下來說,如此大的事情,他竟然連朝議都沒舉行,就這麽草率的決定了。


    他們是知道這些年朝政很亂,但亂到這種地步,卻是沒料到的。


    顧家人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皇後娘娘不問世事,太子殿下備受排擠,古家貴妃橫行霸道,奸佞小人充斥朝堂……


    再如此下去,這天早晚要變。


    尤其是知道蘇錦逸真實打算,卻一直苦苦支撐著大局的顧懌,此刻感受更深。


    但不過須臾,他便調整好心態,並清醒的認識到了一個眾人忽略的細節。


    皇上直接封了三皇子為瑞王。


    這是不是在告訴眾人,他並沒有讓他當太子的打算?


    畢竟蘇錦遙更為年長,也沒有被封王。


    那麽,皇上對蘇錦遙又是什麽態度?


    是有比封王更高的期許,還是因為厭惡而故意忽略之?


    他忽然有些看不清,這個在他印象中昏庸無道的皇上了。


    現在想想,這些年他給了古家,給了古貴妃無上的縱容,可自始至終,都沒有對蘇錦遙流露出哪怕一丁點父愛。


    最起碼在他見過的場合,他對表兄和蘇錦遙的態度,沒無什麽不同。


    所以,他的第一對手,應該還是蘇錦遙。


    如果他今日據理力爭,觸怒皇上,很可能就著了別人的道。


    目光掃過群臣,那一幅幅算計的嘴臉,讓他忍不住厭惡。


    再看姑母和表兄,依舊是一臉平靜從容,仿佛此事同他們無關似的。


    罷了,繼後也是皇後,表兄依舊還是嫡子,誰叫皇上為了那個寧氏,不惜得罪全天下?


    就算有什麽籌謀,也不該是現在。


    想通之後,他一改之前的衝動,恭敬迴道,“皇上恕罪,是臣思慮不周,曲解了聖意。”


    話音剛落,眾臣頓時嘩然。


    這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顧國公?


    他竟然就這麽輕易妥協了?


    雖然顧皇後的中宮地位沒變,可這關乎顧國府的麵子啊!


    百年世家,竟然比不過一個別國的女人?


    古貴妃目色陰冷,恨得咬牙切齒。


    虧她還以為顧家會和蘇傾暖那個小賤人撕破臉,從此以後勢同水火。


    沒想到,顧懌如此不頂事,這麽快就認慫了。


    她暗暗瞪了眼蘇傾暖。


    想讓寧氏順利冊封,沒門兒。


    接收到古貴妃的暗示,古太師立即出列,一臉痛心疾首的稟道,“皇上,國無二後,若封寧氏為後,將置皇後娘娘於何地?”


    古太師一開口,方才還在看熱鬧的百官頓時紛紛附和,義憤填膺的模樣,同方才的袖手旁觀大相徑庭。


    “皇後娘娘出自顧家,皇上就算不為皇後娘娘著想,也要顧忌顧家的臉麵啊!”


    “顧家乃開國功臣,為朝廷立下過汗馬功勞,皇上此舉,是寒了老臣之心啊!”


    “如果皇上執意立寧氏為後,不顧惜皇後娘娘,不顧惜顧家,那臣等唯有死諫!”


    ……


    在顧家人目瞪口呆之下,之前還在朝堂上同他們爭的你死我活的古家走狗們,一個個積極踴躍的開始為顧家抱不平,那模樣,仿佛顧家是他們的列祖列宗一般。


    顧懌眸色寒澈如冰。


    故意激怒皇上,利用其喜怒無常的性子,除去顧家,這就是他們的目的。


    顧家一倒,表兄孤掌難鳴,到時,蘇錦遙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蘇傾暖也很快猜到了對方的用意。


    眸光微轉,她果然在古貴妃臉上看到了張揚毫不掩飾的得意,以及挑釁的眼神。


    見狀,她輕描淡寫的勾了下唇,迴了她一個嘲諷的薄笑。


    如果說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他們還會彼此稍微掩飾一下敵意,那麽自從暗道之事後,便是徹底撕破了臉皮。


    說來也奇怪,她和古貴妃明明都沒怎麽打過交道,卻都默契的將對方當做了敵人,還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不過現在她並不打算開口。


    一則對方針對的是顧家,而顧懌實在算不上她的朋友,所以同她沒什麽幹係;二則,這樣的場合,她的身份也不適合說話。


    就在百官各懷鬼胎之時,江夏皇終於有了反應。


    他懶懶抬起眼簾,目光掠過那些激動的麵紅耳赤的官員,深邃的瞳仁中劃過幾分不耐,冷肅威嚴的聲音淡漠響起,“想要死諫的,柱子在那邊。”


    言罷,他越過文武百官,徑直上了禦輿。


    鄭恩連忙唱報,“擺駕迴宮!”


    一場轟轟烈烈的鬧劇,就這樣偃旗息鼓,徒留一眾官員,在原地麵麵相覷。


    這,這就結束了?


    他們還打算大幹一場,不把顧家拖進地獄,誓不罷休。


    誰能想到,皇上竟然就這麽毫不猶豫的走了。


    這還讓他們怎麽繼續?


    撞柱子?


    他們可不傻。


    蘇傾暖也沒料到。


    但這樣行事果決的江夏皇,真的很對她的胃口。


    還真有些皇兄口中那個,說一不二的冷麵皇子的影子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卿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卿嘉並收藏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