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來的使臣是誰?
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 作者:卿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勤政殿!
江夏皇負手而立,視線在禦案後那扇紅木掐絲琺琅雲龍紋屏風上停留良久,方別扭開口,“阿暖和阿淵的事,謝謝你了。”
若非他,他至今都不會知道,那一次後,阿依便懷了他的孩子,還為他生了一雙如此出眾的兒女。
當年在得知她沒有遵守約定私自嫁人之後,他恨過,也怨過,甚至幾度後悔沒有殺了那個男人。
可終究,他忍住了。
她是他生命裏唯一的光,他尊重她的選擇。
即便這道光,可能永遠都不再屬於他。
原以為一輩子就要這麽渾渾噩噩的過去,她做她的林家夫人,他當他的江夏皇帝,他們之間,再也不會有交集。
可她的去世,卻似一記重錘,頃刻間便擊潰了他心裏僅剩的那點期盼。
曾經,他想做一個好皇帝,證明給所有人看,讓他們知道,他蘇琒,不是一個壞人。
但結果呢?
母後死了,蘇鈺死了,外祖父死了,老顧國公死了......
父皇留下的一班老臣,也都走的走,散的散。
最後連他的阿依,也永遠的離他而去。
忍了一輩子,算計了一輩子,他最終活成了孤家寡人。
那一刻,他恍然發現,世間之大,竟再無一樣值得他留戀的東西。
江山如何,皇位又怎樣,若無人分享,他要之何用?
萬念俱灰的活了這麽多年,可誰知道,命運竟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他微微閉眼。
終究,是他負了阿依。
蘇錦逸麵色清淡,酷似江夏皇的鳳眸中不見波瀾浮動,“父皇言重了,他們也是兒臣的親人,兒臣理應將他們找迴來。”
明明是父子,可他們之間,卻生疏的比普通君臣還不如。
也許生在皇家,親情本就是一種奢望吧!
他心中無聲的笑了笑。
也不知是嘲諷,還是自嘲。
江夏皇似乎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屈指放於唇邊,掩飾般的輕咳一聲,而後緩緩轉身。
這麽多年,他第一次正視起這個他從未關心過的兒子。
豐神玉姿的模樣,像極了當年的他。
不同的是,他是陰暗無光的,可蘇錦逸的身上,卻有著朗風霽月般的溫暖。
他欣慰的扯了扯唇角。
很好!
雖然沒有他的教導,可他依舊長成了他理想中的模樣。
他眼眸中隱有情緒波動,沉沉歎氣,“這似乎是我們父子之間,第二次推心置腹的聊天。”
第一次,是他告訴他當年真相,動身要去大楚的時候。
而平日裏,除了公事,他們幾乎不曾就其他事交談過。
一旁的鄭恩驚訝的抬起眼簾,又飛快的垂下。
皇上竟對太子殿下如此和顏悅色,而且還隱隱流露出父子之情?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
果然,三皇子和公主一迴來,皇上整個人都變了。
蘇錦逸恭敬迴應,“父皇說的是。”
短暫的停頓後,他不露聲色的轉移了話題,“大軍即將班師,魏良在軍中暴病而亡,其子魏虎如今任參將一職,正隨軍扶靈而歸,父皇可想到如何處置?”
原本他是要以軍令狀除掉魏良,但如今他既以這種方式死了,那他的計劃自然也要跟著改變。
更何況,魏虎似乎存心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其父在軍中身亡的事,不僅令手下軍士一路披麻戴孝,更是在行軍之時大造其勢,如今沿途百姓,恐怕大多已經知曉。
被蘇錦逸一打岔,江夏皇心底剛剛浮起的那絲愧疚,頓時煙消雲散。
他麵色冷冷的道,“是魏良自己要打青州的,死了也是咎由自取,難不成還指望朕給他追封個王爵不成?”
這場仗打的本就荒唐,他正自後悔呢,魏家最好息事寧人,不要來招惹他。
若非古氏母子趁他神誌不清之時以神藥威脅誘惑他,從而得到了他一道又一道的詔令,他怎會同大楚開戰?
大楚是阿依的母國,曾助他繼位,更何況,阿暖和阿淵當時也在大楚,這也是他默認蘇錦逸將戰事拖延半年之多的原因。
卻沒想到,終究還是沒敵過那對母子,讓他們鑽了空子。
蘇錦逸正色迴道,“父皇,兒臣認為,雖然魏良兵敗已死,但這個追封,我們還是要給的。”
阿暖在路上都和他說了,魏良是她讓人冒充蘇錦遙的手下銀狐殺的,而且還特意留了魏虎的性命,為的就是讓他誤以為,是蘇錦遙要除掉他們。
魏虎其人,有些頭腦但不多,如今他僥幸活下來,不管是為其父伸冤,還是為了自保,都不會就此事善罷甘休。
更重要的是,魏良的夫人,也就是魏虎的母親,是許家人。
魏許兩家幾代互為姻親,魏良娶了許家的小姐,魏良的女兒小魏氏又嫁給了自己的表哥,也就是許家的嫡子許宏。
許宏此次也跟隨魏良去了邊關,並自告奮勇的請願去了青州勸降蘭隱澤。
當然,結果就是他連蘭隱澤的麵都沒見到,就被玲瓏閣的白虎堂主龍千穆斬殺。
所以這一仗許家既丟了嫡孫,又死了女婿,可謂是損失慘重。
許古兩家狼狽為奸多年,如今正好可以拿魏良和許宏的死大做文章,讓他們之間產生隔閡,然後漁翁得利。
“他好歹也算是一朝老將,如今身死邊關,若是由朝廷出麵厚葬,再以爵位籠之,也算是給了許魏兩家一個交代。”
父皇對古貴妃的態度瞬息萬變,所以他並不打算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他。
“交代什麽?”
江夏皇目光幽冷,厭惡開口,“他還不配得到朕的追封。”
古家的走狗而已,待他哪天不順心,將他們統統都砍了。
想到古氏和古家,他頓時感覺心裏有一股壓製不住的戾氣,似要破體而出。
“那個魏虎,他若真敢跑來求什麽,朕不介意立即送他去見他的父親。”
魏家人驕橫跋扈夠久了,當真以為他不敢動他們?
蘇錦逸明顯感覺到江夏皇的情緒又不對了。
他隻得咽迴了讓他下罪己詔,以安民心的建議。
略微思索了一瞬,他馬上換了個理由,“父皇,兩日後,您就要前往太廟祭拜先祖,此刻若是殺人,恐衝撞了各位先帝,倒不如——”
經他一提醒,江夏皇頓時想了起來,立即改口,“那就過幾日再殺。”
稍微殘存的一絲理智,讓他心裏升起幾分懊惱。
絕不能讓這些個烏七八糟的人,誤了阿暖和阿淵認祖歸宗的事。
“父皇若是能在這個時候撫恤陣亡將士,厚待重臣,必會讓三軍對朝廷感恩戴德,如此一來,對三皇弟和皇妹的聲譽也有好處。”
蘇錦逸趁熱打鐵的勸道。
若說要對此場戰事負責,魏良萬死不辭其罪。
但顯然,現在還不是追究的時候。
江夏皇躁亂的情緒微微緩和了一些。
“這件事就依你說的辦吧,朕會令中書省隨便擬個諡號,追封他魏公爵位。”
一個虛無的封號而已,隻要對阿暖和阿淵有益,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聽到“隨便”兩個字,蘇錦逸眉頭幾不可察的皺了皺。
他抬起眼眸,順勢提議,“父皇,不如就用“武烈”如何?”
追封不過隻是權宜之計,魏家助紂為虐的惡行,早晚要清算。
如今的中書令還是古家的爪牙,為了避免其褻瀆“武忠”“武寧”等更好的諡號,他便先下手為強,給他選了一個不上不下的。
戎業有光曰烈,魏良其人,雖然好大喜功,目中無人,又心懷不軌,但好歹也打過不少勝仗,拋卻其他,勉強可以夠的上這個“烈”字。
江夏皇自然沒什麽心情為魏良挑選諡號,見他提出,便嗯了一聲,心不在焉的開口,“準了。”
說完,他有些疲累的揉了揉鬢角。
古氏的神藥,可以緩解他身體的不適,使他忘掉痛苦,甚至還能神奇的,讓他在半夢半醒間見到阿依。
但不足之處,便是用藥之後的幾日,會讓人感覺異常疲憊,且時不時的出現神智混亂、暴躁易怒的現象。
而這種情況,隨著用藥次數的增多,會愈發嚴重,每次持續的時間也會逐漸加長。
此時此刻,他已經有些記不清,今晚宣蘇錦逸來勤政殿的初衷是為了什麽,耳邊隻有那些令人心煩的政事,在不住的攪擾著他。
蘇錦逸應道,“是,父皇。”
仿佛沒瞧見他明顯已經不耐的神情,他繼續稟道,“關於之前的鹽鐵糧改製,兒臣認為,不論阻力多大,還是要堅持下去,畢竟,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私采,私鑄,私販,私賣,官商勾結,肆意抬價,普通百姓隻能吃到發黴的陳糧,劣質的粗鹽。
民間早已怨聲載道。
可偏偏,父皇卻聽不到看不到這一切。
朝中的忠直之臣不是告老還鄉就是遠謫窮鄉,剩餘的,大多為諂媚之臣,早已折去脊梁,做了古家的奴才。
言路閉塞,久已!
所以即便知道他不想聽到這些,他還是頂著壓力一一做了稟報。
若是再任由其惡化下去,留給他們的時間,就真的不夠了。
江夏皇踱步迴到禦案後坐下,興趣缺缺的抬眸看了他一眼,語氣漠然,“朕還是那句話,朕欣賞你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量,想做什麽,你自去做就是。”
“但是,朕不會幹預你,你也別指著朕會幫你,活下去是你的本事,死了,朕就當沒你這個兒子。”
是他自己堅持要同天下權貴對著幹,同世家官紳搶利益,他可沒逼著他。
若變革改製真那麽容易,為什麽這麽多年,都不見成效?
冷言如珠,一字一字宛若刺骨的冰刀,毫不留情的襲向蘇錦逸。
他眸中涼色浮動,隨即隱而不見。
兩世的經曆,早已練就一顆麻木的心。
他很快調整好自己的心神,從容應道,“兒臣遵命。”
略停留了一瞬,他話峰一轉,又提及了另一事,“父皇,三皇弟既然已經迴京,兒臣覺得,可以讓他試著入朝聽政,多學習一些處理朝事的能力。”
他會趁著這段時間,一點一點將自己的勢力移交給他。
前麵的路雖然艱險,但他早已為他鋪好坦途,足夠他穩操勝券的下完這一局。
聞言,江夏皇眯了眯眼眸,抬手讓鄭恩退下。
審視的目光含著威嚴,打量了蘇錦逸一瞬,陡然變得犀利起來,“你什麽意思?”
阿淵還是個孩子,他並不打算讓他涉足朝政。
隻待再過幾年,他年滿及冠,他便會給他一塊封地,讓他做一個閑散王爺,遠離朝堂。
“父皇應該明白兒臣的用意。”
蘇錦逸坦然的同他對視,“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阿淵初迴江夏,根基不穩,其母寧氏雖為父皇摯愛,卻連身份都沒有,若他再無作為,又以何立足於皇室?”
更何況,他想要給他的,並不僅僅如此。
“朕會為他安排好一切。”
江夏皇煩躁的捏了捏眉間,“這事不用你插手。”
阿依的身份,他們姐弟的封號,他都已經擬好了聖旨,隻待兩日後便會昭告天下。
此時此刻,他不由懷疑,蘇錦逸究竟想做什麽?
“那隻是父皇給他的,不是他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
蘇錦逸並不打算罷休,反而抬起頭,鳳眸含了幾分堅持,幾乎是以逼迫的姿態,看向龍顏。
“若想蘇家宗族承認他,若想朝臣認可他,若想——”
“安穩做他的皇子,他就必須盡快成長。”
他已不是小孩子,早晚要邁出這一步。
而現在,他還可以幫著他。
“放肆——”
江夏皇麵色瞬間鐵青,“有朕在,誰敢輕視他,誰敢為難他,朕屠了他九族。”
他們姐弟,是他的底線。
那是阿依為他生的孩子,他會不惜一切保護好他們。
“那父皇百年之後呢?”
蘇錦逸明眸閃過一絲失望,輕飄飄的問。
他忽然覺得有些頭疼。
明明知道他現在情緒不穩,他卻隻能硬著頭皮逼他答應。
原因無它,根除古許兩家在朝中的勢力,這是一個讓阿淵立威的好機會。
江夏皇一噎。
他想說,他百年之後,還有蘇錦逸。
他身為皇兄,理應照顧好他們。
可將要開口之際,他混沌的腦袋卻忽然清明了起來。
在他的潛意識裏,竟然要將他們姐弟托付給這個幾乎沒什麽感情的兒子?
這份信任,他是否又能擔得起?
他瞳色幾經變化,最終闔了闔雙眸,語氣罕見的含了些許退讓,“他還小,暫時別讓他摻和太多進去。”
或許,他說得對。
生在皇家,自己若沒本事活下去,誰又能護的了誰一世?
阿淵和阿暖,總歸是要長大的。
“是,父皇!”
蘇錦逸心底微鬆。
他不反對,就好。
“沒事就退下吧,朕要歇息了。”
江夏皇一臉疲色,擺明了不想再說話。
或許是他的錯覺,竟覺得大楚這一行,讓蘇錦逸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以前,雖然經常意見相左,可他從不會這般忤逆他的意思。
“兒臣還有一事要稟。”
蘇錦逸身形屹立不動,不疾不徐的問道,“大楚的使者已經出發,不知父皇打算如何應對?”
在這之前,大楚已經做出了太多的讓步,父皇若是再執迷不悟下去,前朝禍事一起,五國隻能各自為戰。
況且,他答應過雲頊,不會讓兩國的關係影響到他們的親事。
江夏皇沉冷的看了他片刻,最終還是極力壓下心底的煩躁,耐著性子問,“來的使臣是誰?”
這一戰是他理虧,隻要對方的條件不是太過分,他都可以滿足。
蘇錦逸緩緩吐唇,“雲頊。”
據他得到的消息,雲頊已經從南詔動身,恐怕很快就要到江夏來。
江夏皇微微一愣,隨即淡漠的嗯了一聲,“容朕想想。”
大楚那個太子,他當然知道。
是個令人忌憚的人物。
蘇錦逸見狀,也沒再說什麽,恭聲道,“兒臣告退。”
今日他隻是提醒一下父皇,讓他別忘了和談的事。
至於親事,當徐徐圖之。
退到門口,他忽而頓下腳步,深深歎氣,“父皇,沒事的時候,您可以宣阿暖和阿淵過來,陪您說說話。”
如此一來,阿暖才有機會為他解除古貴妃的控製。
江夏皇神情微頓,隨即恢複正常,“你退下吧!”
他心底微微苦笑。
他們,還會原諒他這個不合格的父皇嗎?
————
不同於外麵,因為沒有任何光源,暗道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
即便林傾暖夜視能力不錯,也隻能摸黑前行。
她腳步放的很輕,唿吸也被刻意收斂,生怕驚動了暗道裏麵的人。
雖然看不清楚,但她依舊可以判斷的出來,這個暗道很寬敞。
又行了一段路,擱於身前的殘雪,忽然不知碰上了什麽東西,發出了一聲極輕的清脆鳴音。
然後便是一連串的迴聲。
她瞬間警惕起來,立即停下腳步,作出防備姿態。
迴聲消失後,周圍又恢複了之前的安靜。
預料中的敵人,並未出現。
她定了定神,反手將殘雪收迴,伸出手指輕輕觸碰了一下。
是一堵厚實的牆體。
牆麵光滑齊整,可見當初修建暗道之人,是用了心的。
而且在暗道中,並無類似外麵的灰塵味道。
她當下便肯定,這暗道一定經常有人前來。
外麵的破殿,顯然是為了掩人耳目。
前麵沒路了。
林傾暖又靜心聽了一會兒,確定周圍沒什麽可疑的動靜後,方打開了火折子。
周圍瞬間被照亮。
鳳眸微微抬起,飛快的環視一周。
原來,她現在所處的地方,是一間空無一物的石室。
不亞於普通官宦人家前廳大小。
石室內壁光整,除了她來的方向,並無其他門洞。
仿佛隻是一個隱在牆壁中的普通內室而已。
林傾暖當然不相信,這處隱秘的暗道,隻是挖到這裏就沒有了。
將殘雪軟劍纏於腰間,她一手持著火折子,另一手開始沿著石牆一點一點摩挲,打算找出破綻之處。
果然,沒多長時間,她便摸到了一條幾乎看不見的狹細的暗縫。
輕輕扣了扣牆麵,意料之中,是空的。
她後退迴原地,唇角微微翹起。
有門就好。
接下來,隻要找到機括,便可以打開這處暗門。
原以為很容易,卻沒想到,她又仔細找了兩圈,竟一無所獲。
難不成,這門不是用機括開的?
她站在石屋中央,又觀察了一會兒那處石門,忽然伸出手掌,對準地麵就拍了下去。
地麵同樣是堅硬的石板,所以她刻意用了兩層內力。
掌風落下,地麵頓時微微顫動起來。
緊接著,石板下忽然傳來了轟隆隆的響聲,經久不絕。
林傾暖也不著急,一雙眸子緊緊鎖著石門。
果然,響聲弱下來之後,麵前的石門,竟沉重的緩緩向上升起。
她心下微鬆,還沒來得及起身,忽然聞聽四麵八方接二連三傳來唰唰的破空之聲。
來不及細想,她立刻就地一滾,堪堪躲到了旁邊,同時手指自腰間輕輕一扯,紅顏錦便被執於手中。
起身的瞬間,寬大而長的紅綢飛快展開,輕鬆擋住了各種飛來的暗器……
約莫半刻鍾後,石屋的地上已經躺滿了各式各樣泛著藍光的飛刃。
顯然都是塗了見血封喉的劇毒。
她抿了抿唇,也沒管那些暗器,飛身落到石門前。
除了被火折子照亮的地方,門洞內依舊是黑漆漆一片。
因為已經走了一段,她基本熟悉了這處暗道的構造情況,當下也沒太過在意。
隻是剛要進去,她的眉頭卻忽然凝重的蹙了起來。
門洞內,細微而密集的沙沙聲,伴隨著奇怪的動靜,一點一點傳了出來。
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江夏皇負手而立,視線在禦案後那扇紅木掐絲琺琅雲龍紋屏風上停留良久,方別扭開口,“阿暖和阿淵的事,謝謝你了。”
若非他,他至今都不會知道,那一次後,阿依便懷了他的孩子,還為他生了一雙如此出眾的兒女。
當年在得知她沒有遵守約定私自嫁人之後,他恨過,也怨過,甚至幾度後悔沒有殺了那個男人。
可終究,他忍住了。
她是他生命裏唯一的光,他尊重她的選擇。
即便這道光,可能永遠都不再屬於他。
原以為一輩子就要這麽渾渾噩噩的過去,她做她的林家夫人,他當他的江夏皇帝,他們之間,再也不會有交集。
可她的去世,卻似一記重錘,頃刻間便擊潰了他心裏僅剩的那點期盼。
曾經,他想做一個好皇帝,證明給所有人看,讓他們知道,他蘇琒,不是一個壞人。
但結果呢?
母後死了,蘇鈺死了,外祖父死了,老顧國公死了......
父皇留下的一班老臣,也都走的走,散的散。
最後連他的阿依,也永遠的離他而去。
忍了一輩子,算計了一輩子,他最終活成了孤家寡人。
那一刻,他恍然發現,世間之大,竟再無一樣值得他留戀的東西。
江山如何,皇位又怎樣,若無人分享,他要之何用?
萬念俱灰的活了這麽多年,可誰知道,命運竟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他微微閉眼。
終究,是他負了阿依。
蘇錦逸麵色清淡,酷似江夏皇的鳳眸中不見波瀾浮動,“父皇言重了,他們也是兒臣的親人,兒臣理應將他們找迴來。”
明明是父子,可他們之間,卻生疏的比普通君臣還不如。
也許生在皇家,親情本就是一種奢望吧!
他心中無聲的笑了笑。
也不知是嘲諷,還是自嘲。
江夏皇似乎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屈指放於唇邊,掩飾般的輕咳一聲,而後緩緩轉身。
這麽多年,他第一次正視起這個他從未關心過的兒子。
豐神玉姿的模樣,像極了當年的他。
不同的是,他是陰暗無光的,可蘇錦逸的身上,卻有著朗風霽月般的溫暖。
他欣慰的扯了扯唇角。
很好!
雖然沒有他的教導,可他依舊長成了他理想中的模樣。
他眼眸中隱有情緒波動,沉沉歎氣,“這似乎是我們父子之間,第二次推心置腹的聊天。”
第一次,是他告訴他當年真相,動身要去大楚的時候。
而平日裏,除了公事,他們幾乎不曾就其他事交談過。
一旁的鄭恩驚訝的抬起眼簾,又飛快的垂下。
皇上竟對太子殿下如此和顏悅色,而且還隱隱流露出父子之情?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
果然,三皇子和公主一迴來,皇上整個人都變了。
蘇錦逸恭敬迴應,“父皇說的是。”
短暫的停頓後,他不露聲色的轉移了話題,“大軍即將班師,魏良在軍中暴病而亡,其子魏虎如今任參將一職,正隨軍扶靈而歸,父皇可想到如何處置?”
原本他是要以軍令狀除掉魏良,但如今他既以這種方式死了,那他的計劃自然也要跟著改變。
更何況,魏虎似乎存心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其父在軍中身亡的事,不僅令手下軍士一路披麻戴孝,更是在行軍之時大造其勢,如今沿途百姓,恐怕大多已經知曉。
被蘇錦逸一打岔,江夏皇心底剛剛浮起的那絲愧疚,頓時煙消雲散。
他麵色冷冷的道,“是魏良自己要打青州的,死了也是咎由自取,難不成還指望朕給他追封個王爵不成?”
這場仗打的本就荒唐,他正自後悔呢,魏家最好息事寧人,不要來招惹他。
若非古氏母子趁他神誌不清之時以神藥威脅誘惑他,從而得到了他一道又一道的詔令,他怎會同大楚開戰?
大楚是阿依的母國,曾助他繼位,更何況,阿暖和阿淵當時也在大楚,這也是他默認蘇錦逸將戰事拖延半年之多的原因。
卻沒想到,終究還是沒敵過那對母子,讓他們鑽了空子。
蘇錦逸正色迴道,“父皇,兒臣認為,雖然魏良兵敗已死,但這個追封,我們還是要給的。”
阿暖在路上都和他說了,魏良是她讓人冒充蘇錦遙的手下銀狐殺的,而且還特意留了魏虎的性命,為的就是讓他誤以為,是蘇錦遙要除掉他們。
魏虎其人,有些頭腦但不多,如今他僥幸活下來,不管是為其父伸冤,還是為了自保,都不會就此事善罷甘休。
更重要的是,魏良的夫人,也就是魏虎的母親,是許家人。
魏許兩家幾代互為姻親,魏良娶了許家的小姐,魏良的女兒小魏氏又嫁給了自己的表哥,也就是許家的嫡子許宏。
許宏此次也跟隨魏良去了邊關,並自告奮勇的請願去了青州勸降蘭隱澤。
當然,結果就是他連蘭隱澤的麵都沒見到,就被玲瓏閣的白虎堂主龍千穆斬殺。
所以這一仗許家既丟了嫡孫,又死了女婿,可謂是損失慘重。
許古兩家狼狽為奸多年,如今正好可以拿魏良和許宏的死大做文章,讓他們之間產生隔閡,然後漁翁得利。
“他好歹也算是一朝老將,如今身死邊關,若是由朝廷出麵厚葬,再以爵位籠之,也算是給了許魏兩家一個交代。”
父皇對古貴妃的態度瞬息萬變,所以他並不打算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他。
“交代什麽?”
江夏皇目光幽冷,厭惡開口,“他還不配得到朕的追封。”
古家的走狗而已,待他哪天不順心,將他們統統都砍了。
想到古氏和古家,他頓時感覺心裏有一股壓製不住的戾氣,似要破體而出。
“那個魏虎,他若真敢跑來求什麽,朕不介意立即送他去見他的父親。”
魏家人驕橫跋扈夠久了,當真以為他不敢動他們?
蘇錦逸明顯感覺到江夏皇的情緒又不對了。
他隻得咽迴了讓他下罪己詔,以安民心的建議。
略微思索了一瞬,他馬上換了個理由,“父皇,兩日後,您就要前往太廟祭拜先祖,此刻若是殺人,恐衝撞了各位先帝,倒不如——”
經他一提醒,江夏皇頓時想了起來,立即改口,“那就過幾日再殺。”
稍微殘存的一絲理智,讓他心裏升起幾分懊惱。
絕不能讓這些個烏七八糟的人,誤了阿暖和阿淵認祖歸宗的事。
“父皇若是能在這個時候撫恤陣亡將士,厚待重臣,必會讓三軍對朝廷感恩戴德,如此一來,對三皇弟和皇妹的聲譽也有好處。”
蘇錦逸趁熱打鐵的勸道。
若說要對此場戰事負責,魏良萬死不辭其罪。
但顯然,現在還不是追究的時候。
江夏皇躁亂的情緒微微緩和了一些。
“這件事就依你說的辦吧,朕會令中書省隨便擬個諡號,追封他魏公爵位。”
一個虛無的封號而已,隻要對阿暖和阿淵有益,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聽到“隨便”兩個字,蘇錦逸眉頭幾不可察的皺了皺。
他抬起眼眸,順勢提議,“父皇,不如就用“武烈”如何?”
追封不過隻是權宜之計,魏家助紂為虐的惡行,早晚要清算。
如今的中書令還是古家的爪牙,為了避免其褻瀆“武忠”“武寧”等更好的諡號,他便先下手為強,給他選了一個不上不下的。
戎業有光曰烈,魏良其人,雖然好大喜功,目中無人,又心懷不軌,但好歹也打過不少勝仗,拋卻其他,勉強可以夠的上這個“烈”字。
江夏皇自然沒什麽心情為魏良挑選諡號,見他提出,便嗯了一聲,心不在焉的開口,“準了。”
說完,他有些疲累的揉了揉鬢角。
古氏的神藥,可以緩解他身體的不適,使他忘掉痛苦,甚至還能神奇的,讓他在半夢半醒間見到阿依。
但不足之處,便是用藥之後的幾日,會讓人感覺異常疲憊,且時不時的出現神智混亂、暴躁易怒的現象。
而這種情況,隨著用藥次數的增多,會愈發嚴重,每次持續的時間也會逐漸加長。
此時此刻,他已經有些記不清,今晚宣蘇錦逸來勤政殿的初衷是為了什麽,耳邊隻有那些令人心煩的政事,在不住的攪擾著他。
蘇錦逸應道,“是,父皇。”
仿佛沒瞧見他明顯已經不耐的神情,他繼續稟道,“關於之前的鹽鐵糧改製,兒臣認為,不論阻力多大,還是要堅持下去,畢竟,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私采,私鑄,私販,私賣,官商勾結,肆意抬價,普通百姓隻能吃到發黴的陳糧,劣質的粗鹽。
民間早已怨聲載道。
可偏偏,父皇卻聽不到看不到這一切。
朝中的忠直之臣不是告老還鄉就是遠謫窮鄉,剩餘的,大多為諂媚之臣,早已折去脊梁,做了古家的奴才。
言路閉塞,久已!
所以即便知道他不想聽到這些,他還是頂著壓力一一做了稟報。
若是再任由其惡化下去,留給他們的時間,就真的不夠了。
江夏皇踱步迴到禦案後坐下,興趣缺缺的抬眸看了他一眼,語氣漠然,“朕還是那句話,朕欣賞你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量,想做什麽,你自去做就是。”
“但是,朕不會幹預你,你也別指著朕會幫你,活下去是你的本事,死了,朕就當沒你這個兒子。”
是他自己堅持要同天下權貴對著幹,同世家官紳搶利益,他可沒逼著他。
若變革改製真那麽容易,為什麽這麽多年,都不見成效?
冷言如珠,一字一字宛若刺骨的冰刀,毫不留情的襲向蘇錦逸。
他眸中涼色浮動,隨即隱而不見。
兩世的經曆,早已練就一顆麻木的心。
他很快調整好自己的心神,從容應道,“兒臣遵命。”
略停留了一瞬,他話峰一轉,又提及了另一事,“父皇,三皇弟既然已經迴京,兒臣覺得,可以讓他試著入朝聽政,多學習一些處理朝事的能力。”
他會趁著這段時間,一點一點將自己的勢力移交給他。
前麵的路雖然艱險,但他早已為他鋪好坦途,足夠他穩操勝券的下完這一局。
聞言,江夏皇眯了眯眼眸,抬手讓鄭恩退下。
審視的目光含著威嚴,打量了蘇錦逸一瞬,陡然變得犀利起來,“你什麽意思?”
阿淵還是個孩子,他並不打算讓他涉足朝政。
隻待再過幾年,他年滿及冠,他便會給他一塊封地,讓他做一個閑散王爺,遠離朝堂。
“父皇應該明白兒臣的用意。”
蘇錦逸坦然的同他對視,“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阿淵初迴江夏,根基不穩,其母寧氏雖為父皇摯愛,卻連身份都沒有,若他再無作為,又以何立足於皇室?”
更何況,他想要給他的,並不僅僅如此。
“朕會為他安排好一切。”
江夏皇煩躁的捏了捏眉間,“這事不用你插手。”
阿依的身份,他們姐弟的封號,他都已經擬好了聖旨,隻待兩日後便會昭告天下。
此時此刻,他不由懷疑,蘇錦逸究竟想做什麽?
“那隻是父皇給他的,不是他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
蘇錦逸並不打算罷休,反而抬起頭,鳳眸含了幾分堅持,幾乎是以逼迫的姿態,看向龍顏。
“若想蘇家宗族承認他,若想朝臣認可他,若想——”
“安穩做他的皇子,他就必須盡快成長。”
他已不是小孩子,早晚要邁出這一步。
而現在,他還可以幫著他。
“放肆——”
江夏皇麵色瞬間鐵青,“有朕在,誰敢輕視他,誰敢為難他,朕屠了他九族。”
他們姐弟,是他的底線。
那是阿依為他生的孩子,他會不惜一切保護好他們。
“那父皇百年之後呢?”
蘇錦逸明眸閃過一絲失望,輕飄飄的問。
他忽然覺得有些頭疼。
明明知道他現在情緒不穩,他卻隻能硬著頭皮逼他答應。
原因無它,根除古許兩家在朝中的勢力,這是一個讓阿淵立威的好機會。
江夏皇一噎。
他想說,他百年之後,還有蘇錦逸。
他身為皇兄,理應照顧好他們。
可將要開口之際,他混沌的腦袋卻忽然清明了起來。
在他的潛意識裏,竟然要將他們姐弟托付給這個幾乎沒什麽感情的兒子?
這份信任,他是否又能擔得起?
他瞳色幾經變化,最終闔了闔雙眸,語氣罕見的含了些許退讓,“他還小,暫時別讓他摻和太多進去。”
或許,他說得對。
生在皇家,自己若沒本事活下去,誰又能護的了誰一世?
阿淵和阿暖,總歸是要長大的。
“是,父皇!”
蘇錦逸心底微鬆。
他不反對,就好。
“沒事就退下吧,朕要歇息了。”
江夏皇一臉疲色,擺明了不想再說話。
或許是他的錯覺,竟覺得大楚這一行,讓蘇錦逸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以前,雖然經常意見相左,可他從不會這般忤逆他的意思。
“兒臣還有一事要稟。”
蘇錦逸身形屹立不動,不疾不徐的問道,“大楚的使者已經出發,不知父皇打算如何應對?”
在這之前,大楚已經做出了太多的讓步,父皇若是再執迷不悟下去,前朝禍事一起,五國隻能各自為戰。
況且,他答應過雲頊,不會讓兩國的關係影響到他們的親事。
江夏皇沉冷的看了他片刻,最終還是極力壓下心底的煩躁,耐著性子問,“來的使臣是誰?”
這一戰是他理虧,隻要對方的條件不是太過分,他都可以滿足。
蘇錦逸緩緩吐唇,“雲頊。”
據他得到的消息,雲頊已經從南詔動身,恐怕很快就要到江夏來。
江夏皇微微一愣,隨即淡漠的嗯了一聲,“容朕想想。”
大楚那個太子,他當然知道。
是個令人忌憚的人物。
蘇錦逸見狀,也沒再說什麽,恭聲道,“兒臣告退。”
今日他隻是提醒一下父皇,讓他別忘了和談的事。
至於親事,當徐徐圖之。
退到門口,他忽而頓下腳步,深深歎氣,“父皇,沒事的時候,您可以宣阿暖和阿淵過來,陪您說說話。”
如此一來,阿暖才有機會為他解除古貴妃的控製。
江夏皇神情微頓,隨即恢複正常,“你退下吧!”
他心底微微苦笑。
他們,還會原諒他這個不合格的父皇嗎?
————
不同於外麵,因為沒有任何光源,暗道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
即便林傾暖夜視能力不錯,也隻能摸黑前行。
她腳步放的很輕,唿吸也被刻意收斂,生怕驚動了暗道裏麵的人。
雖然看不清楚,但她依舊可以判斷的出來,這個暗道很寬敞。
又行了一段路,擱於身前的殘雪,忽然不知碰上了什麽東西,發出了一聲極輕的清脆鳴音。
然後便是一連串的迴聲。
她瞬間警惕起來,立即停下腳步,作出防備姿態。
迴聲消失後,周圍又恢複了之前的安靜。
預料中的敵人,並未出現。
她定了定神,反手將殘雪收迴,伸出手指輕輕觸碰了一下。
是一堵厚實的牆體。
牆麵光滑齊整,可見當初修建暗道之人,是用了心的。
而且在暗道中,並無類似外麵的灰塵味道。
她當下便肯定,這暗道一定經常有人前來。
外麵的破殿,顯然是為了掩人耳目。
前麵沒路了。
林傾暖又靜心聽了一會兒,確定周圍沒什麽可疑的動靜後,方打開了火折子。
周圍瞬間被照亮。
鳳眸微微抬起,飛快的環視一周。
原來,她現在所處的地方,是一間空無一物的石室。
不亞於普通官宦人家前廳大小。
石室內壁光整,除了她來的方向,並無其他門洞。
仿佛隻是一個隱在牆壁中的普通內室而已。
林傾暖當然不相信,這處隱秘的暗道,隻是挖到這裏就沒有了。
將殘雪軟劍纏於腰間,她一手持著火折子,另一手開始沿著石牆一點一點摩挲,打算找出破綻之處。
果然,沒多長時間,她便摸到了一條幾乎看不見的狹細的暗縫。
輕輕扣了扣牆麵,意料之中,是空的。
她後退迴原地,唇角微微翹起。
有門就好。
接下來,隻要找到機括,便可以打開這處暗門。
原以為很容易,卻沒想到,她又仔細找了兩圈,竟一無所獲。
難不成,這門不是用機括開的?
她站在石屋中央,又觀察了一會兒那處石門,忽然伸出手掌,對準地麵就拍了下去。
地麵同樣是堅硬的石板,所以她刻意用了兩層內力。
掌風落下,地麵頓時微微顫動起來。
緊接著,石板下忽然傳來了轟隆隆的響聲,經久不絕。
林傾暖也不著急,一雙眸子緊緊鎖著石門。
果然,響聲弱下來之後,麵前的石門,竟沉重的緩緩向上升起。
她心下微鬆,還沒來得及起身,忽然聞聽四麵八方接二連三傳來唰唰的破空之聲。
來不及細想,她立刻就地一滾,堪堪躲到了旁邊,同時手指自腰間輕輕一扯,紅顏錦便被執於手中。
起身的瞬間,寬大而長的紅綢飛快展開,輕鬆擋住了各種飛來的暗器……
約莫半刻鍾後,石屋的地上已經躺滿了各式各樣泛著藍光的飛刃。
顯然都是塗了見血封喉的劇毒。
她抿了抿唇,也沒管那些暗器,飛身落到石門前。
除了被火折子照亮的地方,門洞內依舊是黑漆漆一片。
因為已經走了一段,她基本熟悉了這處暗道的構造情況,當下也沒太過在意。
隻是剛要進去,她的眉頭卻忽然凝重的蹙了起來。
門洞內,細微而密集的沙沙聲,伴隨著奇怪的動靜,一點一點傳了出來。
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