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阿暖,這又是何必?
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 作者:卿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如其來的動靜,驚破了客棧的安寧。
陪笑跟在最後上樓的掌櫃嚇得雙腿一軟,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其他住在客棧的商旅也是心底發顫,一時不知該出去還是繼續留在屋子裏。
權衡利弊後,絕大部分人最終還是沒敢露麵,隻趴在門上暗暗留意外麵的動靜。
這聖旨,應該和他們沒關係吧?
林傾暖思緒一滯,有些驚訝。
現在不過辰正三刻,京城距文龍縣尚有半日路程,這聖旨說到就到,可以想見,江夏皇下旨的時辰,又該有多早。
思及此,她終於後知後覺的想起蘇錦逸的身份。
他是東宮太子,江夏皇如此急著尋他,莫不是朝中發生了什麽急事?
想著先前自己刻意的拖延,她頓覺懊惱。
其實她並非無故磨蹭,隻是一想到迴京後很快便要見到江夏皇,那種想要弄清真相,又害怕知道真相的矛盾心理,最終化作一絲淡淡的抗拒。
一想到她浪費的這一個多時辰裏,京城很可能發生了什麽重要的事,她的愧疚感不免又增了幾分。
但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她立馬起身,腳步略快的出了門。
可別耽誤蘇錦逸的事才好。
菱歌和洛舞連忙小碎步跟上。
不太寬敞的迴廊上,十多名威風赫赫的大內侍衛,由一名四十餘歲的內侍帶領著,正在向蘇錦逸行禮 。
內侍麵容白淨,衣著華貴,瞧著神態舉止,應是總管一級的人物。
他微微躬身,笑嗬嗬的表情似乎鑲在了臉上,率先開了口,“太子殿下,皇上對公主和三皇子殿下思念不已,得知您昨日留在文龍縣歇下,並未直接迴京,皇上甚急,一大早便遣了老奴前來催促。”
正在這時,林文淵也出了屋子,悄悄走到林傾暖身旁,看見這樣的場景,便壓低聲音問道,“姐姐,發生什麽事了?”
他在屋子裏聽到聖旨兩個字,就急匆匆出來了。
林傾暖偏頭看了他一眼,動了動朱唇,“宮中。”
林文淵瞧見,當下也不再說話,沉默的看向內侍。
那名內侍聽到動靜,忽而抬眸向這邊略略一掃,隨即又收迴目光,“太子殿下,現在是否可以動身了?”
蘇錦逸臉色依舊是尋常的溫和,沒有刻意的親近,也不曾故作高態,甚至連未及時迴京的理由都沒有解釋。
言簡意賅,“可以。”
他聽得出來,身後熟悉的腳步聲,是阿暖和阿淵。
“那太子殿下,聽旨吧!”
內侍白淨無須的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
蘇錦逸頷首,“勞煩鄭總管。”
言罷,他一撩衣袍,動作優雅如行雲般跪下,“兒臣接旨。”
謙而不卑,敬而不諂,恭而有禮,順而有度。
林傾暖和林文淵見狀,也跟著跪了下去。
自入江夏的那一刻起,他們便算是半個江夏人,自不能站著聽旨。
剛剛趕到的顧懌和其他暗衛也連忙跪下。
原本供客人行走的迴廊,頓時變得擁擠起來。
鄭公公意味深長的笑了下,款款展開手中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獲承天序,已一十有四年矣,然子嗣稀薄,人丁不興,每思及次,便覺愧對祖宗。偶得知三子文淵與愛女傾暖流落別國,得天佑之,今已長成;舔犢情深,朕心甚慰。特令太子千裏尋之,從速帶迴,即刻出發,不得有違,欽此!”
讀完,他將聖旨遞於蘇錦逸,目光卻又一次輕輕掃向林傾暖和林文淵的方向。
單看他們不大的年紀,和酷似皇上的眉眼,他輕易便猜了出來。
這二位恐怕就是讓皇上心心念念,惦記了半年之久的公主和三皇子。
隨駕侍奉多年,他從未見皇上對誰這麽上心過,包括太子殿下和二皇子。
盡管他們一個得了皇儲的身份,一個占盡多年的偏寵。
聖旨的內容不多,卻是皇上一夜未合眼,令中書省擬了又刪,刪了又擬,折折騰騰改了多少迴,又撤去了想要將旨意封駁的門下省幾位官員,才最終遞到了他的手上。
然後又令他披星戴月,連夜出城宣旨。
多少年,他第一次見古貴妃的撒嬌服軟沒了用處。
無論她使盡渾身解數,皇上這次都鐵了心不改主意。
不僅如此,皇上還一連擬了三道聖旨。
另外兩份,現在還封存在宮裏,隻待公主和三皇子迴去,便要昭告天下。
蘇錦逸麵色從容,語氣沒什麽起伏,“兒臣接旨。”
鄭公公躬身微笑,又一次言語暗示,“那老奴就不耽誤殿下趕路了。”
皇上特意安頓他,一定要當著公主和三皇子的麵朗讀聖旨。
但瞧著他們平靜無波的麵容,他微感失望。
皇上的苦心,怕是沒什麽結果了。
立於後麵的顧懌臉色冷的幾乎結冰,衣袖下的手指緊握成拳。
明明是給表兄的聖旨,裏麵提到他的,卻隻有寥寥一句話。
通篇上下,幾乎都是皇上對那雙姐弟的父子情深。
前有二皇子,後有三皇子!
皇上為何總是如此昏聵,看不到表兄的出眾?
嫡庶不分,明珠蒙塵,多少有識之士為之扼腕,他怎能不憤慨?
頒完旨,林傾暖跟著起身,暗自鬆了口氣。
原來隻是催他們盡快動身,並無什麽急事。
但不知為何,她總覺得,這份聖旨哪裏怪怪的。
還有這個鄭公公。
也許是看慣了李尚在雲頊麵前的恭敬,她竟隱隱覺得,眼前的鄭公公,對蘇錦逸的態度,似乎透著那麽一兩分虛與委蛇。
可他是江夏皇身邊的大公公,怎會糊塗至此,刻意輕慢東宮?
略作思索後,她抬步上前,溫婉開口,“哥哥,是要出發了麽?”
林文淵也跟了上來。
鄭公公下意識抬眼,就同那雙清泠如水的眸子對視上了。
那是一雙肖似皇上的鳳眸。
但又是同皇上完全不同的感覺。
皇上的鳳眸含著威嚴,讓他不敢多瞧一眼。
而眼前精致如瓷娃娃的少女,卻好似九冬時節的冰雪,周身上下透著沁入骨髓的涼意。
尤其是那雙隱含犀利的鳳眸,仿佛能穿透皮肉,看到人的骨子裏。
即便她的聲音明快婉轉,還帶著些許天真,可他還是不自覺有些腳底發涼。
一種被看透的感覺,油然而生。
他迴過神,連忙移開眼睛,躬身行禮,“老奴見過公主殿下,見過三殿下!”
好厲害的小姑娘。
他不過是想要借機示好一二,難道就被她輕易看破了?
當然,這樣更好,若是碰上個愚鈍的,倒浪費了他這份心思。
想到此,他試探的眼神又悄悄移向略靠後的林文淵,卻見他壓根就沒關注他。
他的視線,始終都在前方的林傾暖身上。
見狀,他當下便明白了。
要想走三皇子這條路,就必須過了公主這一關。
眼下他們的身份還未被公布,正是投其所好的最好時機。
錦上添花,畢竟比不上雪中送炭。
蘇錦逸側頭,清淡的目光看向她,不自覺溫和,“嗯,就出發。”
林傾暖含笑點頭,“那我讓丫頭收拾東西,哥哥稍待片刻。”
聲音比平日裏嬌軟甜糯許多。
菱歌和洛舞聞言,立即便折迴屋整理去了。
林文淵也出言吩咐,“裕煙,裕明,聽到哥哥的話了麽?”
兩個小廝應了聲,便匆匆收拾去了。
直到此時,林傾暖才淡聲道,“鄭公公請起。”
除此之外,再無多話。
連剛才麵對蘇錦逸時的笑臉都斂了去。
鄭公公一腔熱血瞬間被澆了個透心涼,不由皺眉。
公主,這是在給他下馬威?
他很快斂去情緒,麵色不變的直起身,笑著稟道,“三位殿下既已接到了聖旨,那老奴就先迴京了,還望三位殿下盡快啟程。”
盡管心裏有些不舒服,可他明白,眼前這三位,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
來日方長。
送走鄭公公後,蘇錦逸黝黑如夜的眼神看向林傾暖,神情無奈,“阿暖,這又是何必?”
陪笑跟在最後上樓的掌櫃嚇得雙腿一軟,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其他住在客棧的商旅也是心底發顫,一時不知該出去還是繼續留在屋子裏。
權衡利弊後,絕大部分人最終還是沒敢露麵,隻趴在門上暗暗留意外麵的動靜。
這聖旨,應該和他們沒關係吧?
林傾暖思緒一滯,有些驚訝。
現在不過辰正三刻,京城距文龍縣尚有半日路程,這聖旨說到就到,可以想見,江夏皇下旨的時辰,又該有多早。
思及此,她終於後知後覺的想起蘇錦逸的身份。
他是東宮太子,江夏皇如此急著尋他,莫不是朝中發生了什麽急事?
想著先前自己刻意的拖延,她頓覺懊惱。
其實她並非無故磨蹭,隻是一想到迴京後很快便要見到江夏皇,那種想要弄清真相,又害怕知道真相的矛盾心理,最終化作一絲淡淡的抗拒。
一想到她浪費的這一個多時辰裏,京城很可能發生了什麽重要的事,她的愧疚感不免又增了幾分。
但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她立馬起身,腳步略快的出了門。
可別耽誤蘇錦逸的事才好。
菱歌和洛舞連忙小碎步跟上。
不太寬敞的迴廊上,十多名威風赫赫的大內侍衛,由一名四十餘歲的內侍帶領著,正在向蘇錦逸行禮 。
內侍麵容白淨,衣著華貴,瞧著神態舉止,應是總管一級的人物。
他微微躬身,笑嗬嗬的表情似乎鑲在了臉上,率先開了口,“太子殿下,皇上對公主和三皇子殿下思念不已,得知您昨日留在文龍縣歇下,並未直接迴京,皇上甚急,一大早便遣了老奴前來催促。”
正在這時,林文淵也出了屋子,悄悄走到林傾暖身旁,看見這樣的場景,便壓低聲音問道,“姐姐,發生什麽事了?”
他在屋子裏聽到聖旨兩個字,就急匆匆出來了。
林傾暖偏頭看了他一眼,動了動朱唇,“宮中。”
林文淵瞧見,當下也不再說話,沉默的看向內侍。
那名內侍聽到動靜,忽而抬眸向這邊略略一掃,隨即又收迴目光,“太子殿下,現在是否可以動身了?”
蘇錦逸臉色依舊是尋常的溫和,沒有刻意的親近,也不曾故作高態,甚至連未及時迴京的理由都沒有解釋。
言簡意賅,“可以。”
他聽得出來,身後熟悉的腳步聲,是阿暖和阿淵。
“那太子殿下,聽旨吧!”
內侍白淨無須的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
蘇錦逸頷首,“勞煩鄭總管。”
言罷,他一撩衣袍,動作優雅如行雲般跪下,“兒臣接旨。”
謙而不卑,敬而不諂,恭而有禮,順而有度。
林傾暖和林文淵見狀,也跟著跪了下去。
自入江夏的那一刻起,他們便算是半個江夏人,自不能站著聽旨。
剛剛趕到的顧懌和其他暗衛也連忙跪下。
原本供客人行走的迴廊,頓時變得擁擠起來。
鄭公公意味深長的笑了下,款款展開手中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獲承天序,已一十有四年矣,然子嗣稀薄,人丁不興,每思及次,便覺愧對祖宗。偶得知三子文淵與愛女傾暖流落別國,得天佑之,今已長成;舔犢情深,朕心甚慰。特令太子千裏尋之,從速帶迴,即刻出發,不得有違,欽此!”
讀完,他將聖旨遞於蘇錦逸,目光卻又一次輕輕掃向林傾暖和林文淵的方向。
單看他們不大的年紀,和酷似皇上的眉眼,他輕易便猜了出來。
這二位恐怕就是讓皇上心心念念,惦記了半年之久的公主和三皇子。
隨駕侍奉多年,他從未見皇上對誰這麽上心過,包括太子殿下和二皇子。
盡管他們一個得了皇儲的身份,一個占盡多年的偏寵。
聖旨的內容不多,卻是皇上一夜未合眼,令中書省擬了又刪,刪了又擬,折折騰騰改了多少迴,又撤去了想要將旨意封駁的門下省幾位官員,才最終遞到了他的手上。
然後又令他披星戴月,連夜出城宣旨。
多少年,他第一次見古貴妃的撒嬌服軟沒了用處。
無論她使盡渾身解數,皇上這次都鐵了心不改主意。
不僅如此,皇上還一連擬了三道聖旨。
另外兩份,現在還封存在宮裏,隻待公主和三皇子迴去,便要昭告天下。
蘇錦逸麵色從容,語氣沒什麽起伏,“兒臣接旨。”
鄭公公躬身微笑,又一次言語暗示,“那老奴就不耽誤殿下趕路了。”
皇上特意安頓他,一定要當著公主和三皇子的麵朗讀聖旨。
但瞧著他們平靜無波的麵容,他微感失望。
皇上的苦心,怕是沒什麽結果了。
立於後麵的顧懌臉色冷的幾乎結冰,衣袖下的手指緊握成拳。
明明是給表兄的聖旨,裏麵提到他的,卻隻有寥寥一句話。
通篇上下,幾乎都是皇上對那雙姐弟的父子情深。
前有二皇子,後有三皇子!
皇上為何總是如此昏聵,看不到表兄的出眾?
嫡庶不分,明珠蒙塵,多少有識之士為之扼腕,他怎能不憤慨?
頒完旨,林傾暖跟著起身,暗自鬆了口氣。
原來隻是催他們盡快動身,並無什麽急事。
但不知為何,她總覺得,這份聖旨哪裏怪怪的。
還有這個鄭公公。
也許是看慣了李尚在雲頊麵前的恭敬,她竟隱隱覺得,眼前的鄭公公,對蘇錦逸的態度,似乎透著那麽一兩分虛與委蛇。
可他是江夏皇身邊的大公公,怎會糊塗至此,刻意輕慢東宮?
略作思索後,她抬步上前,溫婉開口,“哥哥,是要出發了麽?”
林文淵也跟了上來。
鄭公公下意識抬眼,就同那雙清泠如水的眸子對視上了。
那是一雙肖似皇上的鳳眸。
但又是同皇上完全不同的感覺。
皇上的鳳眸含著威嚴,讓他不敢多瞧一眼。
而眼前精致如瓷娃娃的少女,卻好似九冬時節的冰雪,周身上下透著沁入骨髓的涼意。
尤其是那雙隱含犀利的鳳眸,仿佛能穿透皮肉,看到人的骨子裏。
即便她的聲音明快婉轉,還帶著些許天真,可他還是不自覺有些腳底發涼。
一種被看透的感覺,油然而生。
他迴過神,連忙移開眼睛,躬身行禮,“老奴見過公主殿下,見過三殿下!”
好厲害的小姑娘。
他不過是想要借機示好一二,難道就被她輕易看破了?
當然,這樣更好,若是碰上個愚鈍的,倒浪費了他這份心思。
想到此,他試探的眼神又悄悄移向略靠後的林文淵,卻見他壓根就沒關注他。
他的視線,始終都在前方的林傾暖身上。
見狀,他當下便明白了。
要想走三皇子這條路,就必須過了公主這一關。
眼下他們的身份還未被公布,正是投其所好的最好時機。
錦上添花,畢竟比不上雪中送炭。
蘇錦逸側頭,清淡的目光看向她,不自覺溫和,“嗯,就出發。”
林傾暖含笑點頭,“那我讓丫頭收拾東西,哥哥稍待片刻。”
聲音比平日裏嬌軟甜糯許多。
菱歌和洛舞聞言,立即便折迴屋整理去了。
林文淵也出言吩咐,“裕煙,裕明,聽到哥哥的話了麽?”
兩個小廝應了聲,便匆匆收拾去了。
直到此時,林傾暖才淡聲道,“鄭公公請起。”
除此之外,再無多話。
連剛才麵對蘇錦逸時的笑臉都斂了去。
鄭公公一腔熱血瞬間被澆了個透心涼,不由皺眉。
公主,這是在給他下馬威?
他很快斂去情緒,麵色不變的直起身,笑著稟道,“三位殿下既已接到了聖旨,那老奴就先迴京了,還望三位殿下盡快啟程。”
盡管心裏有些不舒服,可他明白,眼前這三位,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
來日方長。
送走鄭公公後,蘇錦逸黝黑如夜的眼神看向林傾暖,神情無奈,“阿暖,這又是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