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海江縣,初家
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 作者:卿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方才,他收到飛鴿傳書,糧草竟然被劫了。
信寫的很潦草,甚至都沒來得及言明是誰幹的。
他原不敢肯定是林傾暖所為。
但聯想到先是龍千穆毀船,緊接著就是糧草出事,他便推測,這件事,十有八九跟她脫不了幹係。
他不信蘇錦逸能維護林傾暖至斯,連江山都不在乎了。
即便這江山遲早是他蘇錦遙的,可如今的東宮之位,還是在蘇錦逸手裏。
“二皇子,這籌集糧草之事,並非是由你負責吧?”
顧懌寒著臉插言,“你們瞞著太子殿下私自同倭國勾結,還自作主張向南疆借兵借糧,太子殿下沒追究你越俎代庖、隱瞞不報之罪,已是仁至義盡,你如今又以什麽身份,在這裏質疑太子殿下?”
措辭嚴厲,幾乎一點都不給蘇錦遙麵子。
林傾暖雖然不喜顧懌,但此刻也覺得他說的甚是解氣。
“顧懌,你放肆——”
蘇錦遙被氣的臉色紅一陣白一陣,難看至極。
他暗自下定決心,等以後坐上皇位,第一件事就將這個硬骨頭顧懌千刀萬剮。
這些年,他仗著是顧皇後的侄子,仗著顧家在江夏的地位,更仗著有蘇錦逸護著,明裏暗裏給他使了多少絆子?
可他偏偏卻奈何他不得。
明刺暗殺,栽贓陷害,各種手段都已用遍,他卻每次都能逢兇化吉,命比石頭還硬。
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林傾暖其實知道,蘇錦逸並非真的要在這件事上同蘇錦遙計較。
朝中古貴妃的勢力盤根錯節,若隻是收拾蘇錦遙這麽簡單,蘇錦逸又何需拖這麽久?
最重要的一點,江夏皇又是什麽態度?
畢竟,他對蘇錦遙的寵溺與縱容,才是他如此有恃無恐的最大依仗。
所以她冷笑著岔開了話題,“蘇二皇子顛倒是非的本事真厲害,無故發動戰爭、挑起兩國動亂,令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的可是你,大楚不過是正當防禦罷了。”
“還有一點,恐怕你弄錯了。”
她神色無辜,“你說的什麽糧草,我可不知,至於毀船,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事關蘇錦逸,她可不會傻傻去承認是她幹的。
蘇錦遙顯然不信她的話,輕嗤開口,“那林三小姐可否告訴本殿,你區區一介女子,為何會出現在這人跡罕至的海江縣?”
“還有你——”
他目光不懷好意的看向蘇錦逸,“我的太子皇兄,你身為一軍統帥,不在大營待著,卻暗中潛到這裏,究竟意欲何為?”
他先前私自離開邊關,到大楚京城之後的一切動靜,都瞞不過他。
“你可別告訴我,你的目的,隻是這對連父親是誰都不詳的姐弟。”
就算他們真的是蘇家子嗣,也不過是他父皇年輕時候的一時興起罷了,值得蘇錦逸這麽上心?
林文淵氣不過他話裏的輕視之意,剛要怒言反駁,卻聽蘇錦逸已沉沉開了口。
“第一,本宮是儲君,你是臣子;第二,本宮是嫡兄,你是庶弟;第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本宮已向父皇解釋過,所以本宮的行蹤,你無權過問。”
說著,他俊逸無雙的臉上罕見的浮起幾分冷冽,“至於阿暖和阿淵,他們身上流的是蘇家人的血,同你我別無二致,若你再敢狂言浪語——”
他鳳眸中殺意一閃而過,“本宮絕不輕饒。”
阿暖和阿淵姐弟的身世,不能,也不會成為他們的軟肋。
尤其是阿淵。
畢竟,江夏以後還要交到他手上。
林傾暖心中湧起幾分感動。
不管蘇錦逸是為了什麽,他能在旁人麵前如此維護他們,都是難能可貴的。
她視線隨意一移,不想卻無意間撞上了顧懌看過來的眼神。
嘲諷,不屑,還有幾分莫名的憤怒。
林傾暖……
這個顧懌,當真是同她結怨甚深。
不過她也不打算同他有什麽交集,隻要他別阻礙她行事便可。
目前看來,除去偏見,他同她的目的,基本應該算是一致的。
互不幹擾,最好不過。
蘇錦遙被蘇錦逸眼中從未有過的冷漠震了震,心裏不覺一怵。
從小到大,即便他再是無理,也不曾見蘇錦逸流露過殺意。
他的所有陰謀詭計,都隱藏在那張人畜無害的外表之下。
以至於很多人都有種錯覺,他是一個溫和好相處的太子。
可他知道,他沒那麽簡單。
所以此刻他完全相信,蘇錦逸說到做到。
就憑他有父皇和母妃護著,又在朝中精心培植勢力這麽多年,都不能奈他何,將他拉下儲君之位,他便知道,蘇錦逸看似文文弱弱,但一點都不好對付。
所以他很是識趣的,沒再拿林傾暖姐弟的身世說事兒。
但他素來傲慢慣了,又不想這麽輕易放過蘇錦逸,便抓著他的行蹤不放,“太子皇兄如此狡辯,不敢說為什麽來這裏,是因為心虛麽?”
哪怕不能奈他何,給他添添堵也是好的。
涵楓立即冷著臉斥責,“二皇子,注意你的態度,太子殿下沒有義務向你解釋什麽。”
神情冷傲,同他主子的溫潤隨和截然相反。
蘇錦遙一臉難堪。
一個顧懌倒也罷了,連蘇錦逸身邊的一個小小護衛,都敢給他臉色看了。
可見蘇錦逸平日裏的淡泊無為,果然都是裝出來的。
“二皇弟誤會了。”
蘇錦逸淡然勾唇,“雖說本宮沒必要向你解釋,但這一次,倒是可以破例。”
他視線緩緩移到白衣男子臉上,一字一頓,字字飽含深意,“本宮來這裏,是為了,海江縣,初家。”
信寫的很潦草,甚至都沒來得及言明是誰幹的。
他原不敢肯定是林傾暖所為。
但聯想到先是龍千穆毀船,緊接著就是糧草出事,他便推測,這件事,十有八九跟她脫不了幹係。
他不信蘇錦逸能維護林傾暖至斯,連江山都不在乎了。
即便這江山遲早是他蘇錦遙的,可如今的東宮之位,還是在蘇錦逸手裏。
“二皇子,這籌集糧草之事,並非是由你負責吧?”
顧懌寒著臉插言,“你們瞞著太子殿下私自同倭國勾結,還自作主張向南疆借兵借糧,太子殿下沒追究你越俎代庖、隱瞞不報之罪,已是仁至義盡,你如今又以什麽身份,在這裏質疑太子殿下?”
措辭嚴厲,幾乎一點都不給蘇錦遙麵子。
林傾暖雖然不喜顧懌,但此刻也覺得他說的甚是解氣。
“顧懌,你放肆——”
蘇錦遙被氣的臉色紅一陣白一陣,難看至極。
他暗自下定決心,等以後坐上皇位,第一件事就將這個硬骨頭顧懌千刀萬剮。
這些年,他仗著是顧皇後的侄子,仗著顧家在江夏的地位,更仗著有蘇錦逸護著,明裏暗裏給他使了多少絆子?
可他偏偏卻奈何他不得。
明刺暗殺,栽贓陷害,各種手段都已用遍,他卻每次都能逢兇化吉,命比石頭還硬。
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林傾暖其實知道,蘇錦逸並非真的要在這件事上同蘇錦遙計較。
朝中古貴妃的勢力盤根錯節,若隻是收拾蘇錦遙這麽簡單,蘇錦逸又何需拖這麽久?
最重要的一點,江夏皇又是什麽態度?
畢竟,他對蘇錦遙的寵溺與縱容,才是他如此有恃無恐的最大依仗。
所以她冷笑著岔開了話題,“蘇二皇子顛倒是非的本事真厲害,無故發動戰爭、挑起兩國動亂,令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的可是你,大楚不過是正當防禦罷了。”
“還有一點,恐怕你弄錯了。”
她神色無辜,“你說的什麽糧草,我可不知,至於毀船,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事關蘇錦逸,她可不會傻傻去承認是她幹的。
蘇錦遙顯然不信她的話,輕嗤開口,“那林三小姐可否告訴本殿,你區區一介女子,為何會出現在這人跡罕至的海江縣?”
“還有你——”
他目光不懷好意的看向蘇錦逸,“我的太子皇兄,你身為一軍統帥,不在大營待著,卻暗中潛到這裏,究竟意欲何為?”
他先前私自離開邊關,到大楚京城之後的一切動靜,都瞞不過他。
“你可別告訴我,你的目的,隻是這對連父親是誰都不詳的姐弟。”
就算他們真的是蘇家子嗣,也不過是他父皇年輕時候的一時興起罷了,值得蘇錦逸這麽上心?
林文淵氣不過他話裏的輕視之意,剛要怒言反駁,卻聽蘇錦逸已沉沉開了口。
“第一,本宮是儲君,你是臣子;第二,本宮是嫡兄,你是庶弟;第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本宮已向父皇解釋過,所以本宮的行蹤,你無權過問。”
說著,他俊逸無雙的臉上罕見的浮起幾分冷冽,“至於阿暖和阿淵,他們身上流的是蘇家人的血,同你我別無二致,若你再敢狂言浪語——”
他鳳眸中殺意一閃而過,“本宮絕不輕饒。”
阿暖和阿淵姐弟的身世,不能,也不會成為他們的軟肋。
尤其是阿淵。
畢竟,江夏以後還要交到他手上。
林傾暖心中湧起幾分感動。
不管蘇錦逸是為了什麽,他能在旁人麵前如此維護他們,都是難能可貴的。
她視線隨意一移,不想卻無意間撞上了顧懌看過來的眼神。
嘲諷,不屑,還有幾分莫名的憤怒。
林傾暖……
這個顧懌,當真是同她結怨甚深。
不過她也不打算同他有什麽交集,隻要他別阻礙她行事便可。
目前看來,除去偏見,他同她的目的,基本應該算是一致的。
互不幹擾,最好不過。
蘇錦遙被蘇錦逸眼中從未有過的冷漠震了震,心裏不覺一怵。
從小到大,即便他再是無理,也不曾見蘇錦逸流露過殺意。
他的所有陰謀詭計,都隱藏在那張人畜無害的外表之下。
以至於很多人都有種錯覺,他是一個溫和好相處的太子。
可他知道,他沒那麽簡單。
所以此刻他完全相信,蘇錦逸說到做到。
就憑他有父皇和母妃護著,又在朝中精心培植勢力這麽多年,都不能奈他何,將他拉下儲君之位,他便知道,蘇錦逸看似文文弱弱,但一點都不好對付。
所以他很是識趣的,沒再拿林傾暖姐弟的身世說事兒。
但他素來傲慢慣了,又不想這麽輕易放過蘇錦逸,便抓著他的行蹤不放,“太子皇兄如此狡辯,不敢說為什麽來這裏,是因為心虛麽?”
哪怕不能奈他何,給他添添堵也是好的。
涵楓立即冷著臉斥責,“二皇子,注意你的態度,太子殿下沒有義務向你解釋什麽。”
神情冷傲,同他主子的溫潤隨和截然相反。
蘇錦遙一臉難堪。
一個顧懌倒也罷了,連蘇錦逸身邊的一個小小護衛,都敢給他臉色看了。
可見蘇錦逸平日裏的淡泊無為,果然都是裝出來的。
“二皇弟誤會了。”
蘇錦逸淡然勾唇,“雖說本宮沒必要向你解釋,但這一次,倒是可以破例。”
他視線緩緩移到白衣男子臉上,一字一頓,字字飽含深意,“本宮來這裏,是為了,海江縣,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