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心中不置可否,麵上還是微微欠身道:“臣妾謝太後娘娘體諒。”


    太後迴正到了梳妝台的圓鏡前,輕聲道:“端淑之事——”


    看似隻待嬿婉接話,表明定為太後效犬馬之勞,對皇帝進言接迴端淑長公主,今日便可大團圓結局了。


    嬿婉卻隻對著鏡中的太後微微一笑。


    太後強行召走兩位公主是不該,接迴公主才是應該的,難道做了應該之事便要人感恩戴德嗎?


    她緩緩道:“臣妾自然也盼著太後娘娘得償所願,隻是臣妾想著宮裏規矩大,即便是端淑長公主迴京,但出嫁的公主卻是不能久居紫禁城的。如今在京的淑慎長公主亦是孀居,卻也不能日日入宮陪伴著太後娘娘。”


    淑慎長公主是先帝的養女,也如端淑、柔淑長公主一般叫太後一句母後。但太後與她不過是麵子情,因而淑慎長公主喪夫帶著獨女迴京後也甚少入宮,不過是逢年過節地入宮請安和家宴罷了。


    太後以為嬿婉會入套去替她勸皇帝,不想嬿婉又開始顧左右而言他,微微蹙眉道:“皇貴妃這是什麽意思?”


    嬿婉抬頭衝著她微微一笑道:“臣妾想清漪園甚好,樹木蔥鬱,風景幽靜,又在圓明園之西,玉泉山之東,離紫禁城算不上近也算不上遠,實在是一個極好的養老之處。”


    “端淑長公主孀居歸來是好,隻是偏偏橫生了達瓦齊這樣的亂臣賊子的是非,前朝文人的一杆筆又實在厭人,保不準真有那起子糊塗的怪端淑長公主不曾學王昭君,犧牲自己來換來暫時安定。不如端淑長公主去清漪園居住,一來不必受紫禁城的拘束,二來可以日日見湖光山色,想來心胸也能開闊些,可以早早從舊事裏舒緩出來。”


    昭君出塞的故事人人皆知,被用來教化閨中女子。可女德的書上不會寫昭君出塞後因匈奴“收繼婚”的習俗三嫁父子兄弟,返迴故土的上書被漢室屢屢駁迴,最後佳人病逝,魂斷塞外,難歸故土。


    嬿婉是想送走太後,可這法子也的確對受苦歸來的端淑長公主有好處。


    太後先是一喜,若是長女能迴京自然是比什麽都強,清漪園也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後麵聽明白了嬿婉的意思又是一驚,清漪園是個養老的好地方,難道皇貴妃要她去清漪園養老麽?


    嬿婉笑得溫和,似是對太後體貼到了十分:“太後娘娘思女心切,想來是樂意到清漪園與端淑長公主日日相對的。皇上孝順,太後娘娘若是有心如此,皇上一定會成全了您。”


    嬿婉實在不放心太後,不想讓她再在紫禁城中生事。就是永琰登基了,她也不願意自己母子頭上再有一個太皇太後處處挑撥。


    太後離了紫禁城自然就不能再幹涉前朝後宮之事,這還是太後主動的,不損皇帝的孝順名聲,兩全其美,皇帝自然樂意成全。


    他隻會將進上的好東西流水一樣地送到清漪園,再逢年過節往清漪園去請安,或是將太後接迴來顯露自己的孝心就足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之奇跡婉婉上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細雨揚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細雨揚薇並收藏如懿傳之奇跡婉婉上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