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退讓
如懿傳之奇跡婉婉上位記 作者:細雨揚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拉著嬿婉一起給婉妃抬轎子,嬿婉隻略略牽了牽唇,竟是難得的順了太後的意。
春嬋瞧著也是歎息,若非是這樣的緊要關頭,婉妃如何能沾染上宮權?她家主兒這樣退讓,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皇後和慧貴妃。
論資曆,論地位,婉妃什麽都爭不過慧貴妃,那才是本朝頭一個協領六宮的妃嬪呢。
可皇後娘娘如情形,眼瞧著便是下世之相了,對慧貴妃來說,還有什麽能比在皇後娘娘跟前守著更為要緊?她家主兒自己被拴在了這裏,卻是鐵了心要成全慧貴妃的。
一時想到,皇後娘娘這個時候還惦記著她家主兒,她家主兒更是時刻牽掛著,若是當真不得見最後一麵,不曾好好告別,豈非讓兩人抱憾終身?想到這裏,春嬋也替她家主兒和皇後娘娘愁苦起來了。
這時倒是進忠與崔善肅容進來了,身後的小太監端著一個托盤,後頭又跟著一個略顯圓潤的老太監。
春嬋一眼就認出來了,那是禦膳房年資最深的公公,人老成精,如今親自動手的時間少,多是指點下麵的小太監。但是有他老人家坐鎮,禦膳房從來沒出過亂子,還能討得了各宮大小主子們的喜歡。
因而即便年紀不小,卻也被徒子徒孫們留在宮裏,並沒有出去榮養。即使是來山東,也進了隨行的名單之中。
進忠給崔善遞了個眼色,崔善依舊是那副陰惻惻的樣子,低頭迴話道:“太醫不曾查出什麽問題,卻是禦膳房的雲公公發覺出來的不對。”
禦膳房是一個油水最足的地方,因而雲公公即便年紀並不算小,卻也不曾幹巴瘦削起來。一張圓潤的臉撐平了皺紋,常年帶笑讓臉上的笑紋都固定了起來,雖然此時並不敢笑,這張臉卻愣是叫人瞧出兩分喜意。
“迴太後娘娘、令貴妃娘娘的話,奴才發覺穎貴人燉的銀耳湯不對,味道較尋常微微發酸,湯色也略濁一分,恐怕是泡發的時候變了質。”
問題還真出在了穎貴人處,太後略略皺眉,頗為不解地問道:“你是說,皇帝現在這副模樣都是銀耳所害?”
銀耳最是滋陰潤肺,宮裏都是常喝的,也從未聽說過誰喝不對了這個就能病成這副模樣。
雲公公細細解釋道:“太後娘娘有所不知,這銀耳若是泡發久了,或是放的變了質,非但不能溫補,反而還有毒起來。隻是發作的慢些,服下幾個時辰後就會讓吃了的人上吐下瀉、惡心嘔吐,嚴重了還能害了人的性命去。”
所以查毒查不出,試菜的太監也發揮不出作用來,隻是病情發作比帝後早些罷了。
聽到了最後一句,太後的神色驟然一繃,怒意就有雷霆之勢:“如此嚴重,為何太醫從不知曉!連給皇帝診治也未曾診治出來!”
瞥見了一臉誠惶誠恐的雲公公,太後又斂去三分怒意,示意他繼續往下講。
雲公公剛剛自然是故意作態,又低眉順眼地往下講道:“太後娘娘,並非是太醫無能,而是銀耳金貴,尋常的富貴人家都用不起,所以此等案例就極少出現,知道的人自然也極少。就是奴才也是先嚐出了不對,這才想起此事。”
一小匣子尋常的幹銀耳就要十幾兩,更何況是糯耳、新鮮銀耳。底下的奴才們泡發的時候自然是小心又再添小心,誰還能泡發的時間過長了呢?
崔善也跟著道:“太後娘娘,奴才又探查了穎貴人所領用的銀耳,卻與常用的幹銀耳不同,是下頭進上來的新鮮銀耳。”
春嬋瞧著也是歎息,若非是這樣的緊要關頭,婉妃如何能沾染上宮權?她家主兒這樣退讓,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皇後和慧貴妃。
論資曆,論地位,婉妃什麽都爭不過慧貴妃,那才是本朝頭一個協領六宮的妃嬪呢。
可皇後娘娘如情形,眼瞧著便是下世之相了,對慧貴妃來說,還有什麽能比在皇後娘娘跟前守著更為要緊?她家主兒自己被拴在了這裏,卻是鐵了心要成全慧貴妃的。
一時想到,皇後娘娘這個時候還惦記著她家主兒,她家主兒更是時刻牽掛著,若是當真不得見最後一麵,不曾好好告別,豈非讓兩人抱憾終身?想到這裏,春嬋也替她家主兒和皇後娘娘愁苦起來了。
這時倒是進忠與崔善肅容進來了,身後的小太監端著一個托盤,後頭又跟著一個略顯圓潤的老太監。
春嬋一眼就認出來了,那是禦膳房年資最深的公公,人老成精,如今親自動手的時間少,多是指點下麵的小太監。但是有他老人家坐鎮,禦膳房從來沒出過亂子,還能討得了各宮大小主子們的喜歡。
因而即便年紀不小,卻也被徒子徒孫們留在宮裏,並沒有出去榮養。即使是來山東,也進了隨行的名單之中。
進忠給崔善遞了個眼色,崔善依舊是那副陰惻惻的樣子,低頭迴話道:“太醫不曾查出什麽問題,卻是禦膳房的雲公公發覺出來的不對。”
禦膳房是一個油水最足的地方,因而雲公公即便年紀並不算小,卻也不曾幹巴瘦削起來。一張圓潤的臉撐平了皺紋,常年帶笑讓臉上的笑紋都固定了起來,雖然此時並不敢笑,這張臉卻愣是叫人瞧出兩分喜意。
“迴太後娘娘、令貴妃娘娘的話,奴才發覺穎貴人燉的銀耳湯不對,味道較尋常微微發酸,湯色也略濁一分,恐怕是泡發的時候變了質。”
問題還真出在了穎貴人處,太後略略皺眉,頗為不解地問道:“你是說,皇帝現在這副模樣都是銀耳所害?”
銀耳最是滋陰潤肺,宮裏都是常喝的,也從未聽說過誰喝不對了這個就能病成這副模樣。
雲公公細細解釋道:“太後娘娘有所不知,這銀耳若是泡發久了,或是放的變了質,非但不能溫補,反而還有毒起來。隻是發作的慢些,服下幾個時辰後就會讓吃了的人上吐下瀉、惡心嘔吐,嚴重了還能害了人的性命去。”
所以查毒查不出,試菜的太監也發揮不出作用來,隻是病情發作比帝後早些罷了。
聽到了最後一句,太後的神色驟然一繃,怒意就有雷霆之勢:“如此嚴重,為何太醫從不知曉!連給皇帝診治也未曾診治出來!”
瞥見了一臉誠惶誠恐的雲公公,太後又斂去三分怒意,示意他繼續往下講。
雲公公剛剛自然是故意作態,又低眉順眼地往下講道:“太後娘娘,並非是太醫無能,而是銀耳金貴,尋常的富貴人家都用不起,所以此等案例就極少出現,知道的人自然也極少。就是奴才也是先嚐出了不對,這才想起此事。”
一小匣子尋常的幹銀耳就要十幾兩,更何況是糯耳、新鮮銀耳。底下的奴才們泡發的時候自然是小心又再添小心,誰還能泡發的時間過長了呢?
崔善也跟著道:“太後娘娘,奴才又探查了穎貴人所領用的銀耳,卻與常用的幹銀耳不同,是下頭進上來的新鮮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