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問責李朝
如懿傳之奇跡婉婉上位記 作者:細雨揚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出嬿婉所料,才到黃昏,皇後就請了後宮諸人去長春宮。
朱砂一案,如今終於要給後宮一個交代了。
皇帝麵前呈著兩份證詞。一份是來源於嘉嬪,將一切問題都推給了阿箬。一份則是貞淑的證詞,她被進忠派去的人詐供,誤以為皇帝已經認定了下朱砂是嘉嬪所為,為了頂罪將三年前的一切罪責都攬在了自己身上,隻說樁樁件件都是她借嘉嬪的名頭指使旁人。
關於朱砂一案,貞淑與阿箬的兩份供詞大差不差,互為印證,大大增強了可信度。
除此之外,啟祥宮還搜出來了如懿從前謄寫的佛經,和貞淑仿寫的內容,放在一起竟然難辨真偽。
貞淑本以為這些已經銷毀幹淨,卻不想會在慎刑司乍然見到此物,露了驚駭的神色,被乘勝追擊,問出了不少算計如懿的內情。待貞淑恢複鎮定後,雖然想明白了這恐怕是同處啟祥宮的阿箬做的手腳,卻也是已經是無力迴天。
貞淑的房中被額外仔仔細細地搜查了,連地上的一隻螞蟻也不放過。從她壓箱底兒的小櫃子裏翻出了三本書,極為特別,是用李朝的訓民正音所寫。明明李朝多用漢字表記,嘉嬪和貞淑更是習得一手好字,這幾本書就顯得更加不尋常起來。
宮中並無人能看懂此書,皇帝直接送去給鴻臚寺的人進行翻譯,發現這幾本竟然都是醫書。細究下去,一本中提及了朱砂對孕婦和胎兒之害,一本中細寫了蛇莓是如何引來蛇的。
如此貞淑的罪行便是板上釘釘了。
但她身受重刑,卻咬死了下朱砂也好,火燒冷宮也罷,都是她一人所為。嘉嬪也是被蒙在鼓中,半分不知的。
但如懿也好,白蕊姬也罷,如何肯相信她的鬼話,就這樣輕易地放過了嘉嬪,自然主張對嘉嬪也嚴懲不貸。皇後和貴妃也是同樣的意思,想要對嘉嬪也斬草除根。
一時之間,嘉嬪在宮中淪落到了人人喊打的境地。
此時嬿婉卻提醒了皇帝,貞淑禍害皇嗣,往小裏說是宮女幫著主子爭寵,往大裏說是李朝對大清的皇位傳承圖謀不軌。皇帝的阿哥明明個個尊貴,貞淑卻還要在此之上,非要給嘉嬪的阿哥爭奪一個貴子的名頭,可見其野心不小。
到底是她一人膽大包天,還是背後有人指使?李朝派這樣一個擅長醫藥、仿寫她人筆跡的侍女來大清,又有何圖謀算計?
皇帝一聽嬿婉所言,臉色遽然陰沉下來。
他這樣陰鷙的神態,連剛剛還在哭求皇帝做主的白蕊姬都啞了聲音,眾人屏息凝神,俱不敢言。
皇帝道“貞淑毒害皇嗣,證據確鑿,先關在慎刑司,不許任何人見她,也不許人死了,若有半分差錯,崔善你提頭來見。”來送證詞的慎刑司的首領太監崔善連忙領命。
皇帝又對著他道“將貞淑的證詞整理成冊,令其畫押清楚,朕要問責李朝是何居心,此事他們必當給我大清一個交代。”
看在李朝最為恭順的份兒上,自聖祖在時就著意優待這個首先臣服的藩屬國,不但歲貢一再減免,還將李朝使團列於外藩之首,對朝鮮君臣加大賞賜力度。卻不想寬縱之下,竟然滋生了野心,不想過一個彈丸之地,還敢惦記宗主國的皇位傳承麽?
皇帝繼續道“嘉嬪管束下人無方,褫奪封號,貶為答應,禁足啟祥宮。”皇帝的眼神一一落在了皇後、貴妃、嫻嬪、玫嬪的身上,令人神色一凜。
皇後忙道“臣妾等明白皇上意思,不敢稍加違背。隻是四阿哥如今還在阿哥所,這——”
皇帝沉吟片刻道“皇子皇女也未必要養於宮中,聖祖在時就有先例。十二皇叔前日又夭一子,膝下寂寞,朕就將永珹暫且交於皇叔撫養,盼著他學到些皇叔的淡泊明誌。”
阿哥與公主在宮外撫育的確不是罕見之事。康熙朝的大阿哥養於內務府總管噶祿處,三阿哥則養於內大臣綽爾濟處。如今太後的幼女柔淑長公主也交予諴親王夫婦教養。
但皇帝將永珹交予履親王撫養顯然與此不同,要知道履親王年過半百卻至今無子,皇帝如此作為似是起了過繼之意。
皇後的笑容就從嘴角蔓延開來,皇帝瞧見了,今日本就不大痛快,如此更添了一層不悅。
朱砂一案,如今終於要給後宮一個交代了。
皇帝麵前呈著兩份證詞。一份是來源於嘉嬪,將一切問題都推給了阿箬。一份則是貞淑的證詞,她被進忠派去的人詐供,誤以為皇帝已經認定了下朱砂是嘉嬪所為,為了頂罪將三年前的一切罪責都攬在了自己身上,隻說樁樁件件都是她借嘉嬪的名頭指使旁人。
關於朱砂一案,貞淑與阿箬的兩份供詞大差不差,互為印證,大大增強了可信度。
除此之外,啟祥宮還搜出來了如懿從前謄寫的佛經,和貞淑仿寫的內容,放在一起竟然難辨真偽。
貞淑本以為這些已經銷毀幹淨,卻不想會在慎刑司乍然見到此物,露了驚駭的神色,被乘勝追擊,問出了不少算計如懿的內情。待貞淑恢複鎮定後,雖然想明白了這恐怕是同處啟祥宮的阿箬做的手腳,卻也是已經是無力迴天。
貞淑的房中被額外仔仔細細地搜查了,連地上的一隻螞蟻也不放過。從她壓箱底兒的小櫃子裏翻出了三本書,極為特別,是用李朝的訓民正音所寫。明明李朝多用漢字表記,嘉嬪和貞淑更是習得一手好字,這幾本書就顯得更加不尋常起來。
宮中並無人能看懂此書,皇帝直接送去給鴻臚寺的人進行翻譯,發現這幾本竟然都是醫書。細究下去,一本中提及了朱砂對孕婦和胎兒之害,一本中細寫了蛇莓是如何引來蛇的。
如此貞淑的罪行便是板上釘釘了。
但她身受重刑,卻咬死了下朱砂也好,火燒冷宮也罷,都是她一人所為。嘉嬪也是被蒙在鼓中,半分不知的。
但如懿也好,白蕊姬也罷,如何肯相信她的鬼話,就這樣輕易地放過了嘉嬪,自然主張對嘉嬪也嚴懲不貸。皇後和貴妃也是同樣的意思,想要對嘉嬪也斬草除根。
一時之間,嘉嬪在宮中淪落到了人人喊打的境地。
此時嬿婉卻提醒了皇帝,貞淑禍害皇嗣,往小裏說是宮女幫著主子爭寵,往大裏說是李朝對大清的皇位傳承圖謀不軌。皇帝的阿哥明明個個尊貴,貞淑卻還要在此之上,非要給嘉嬪的阿哥爭奪一個貴子的名頭,可見其野心不小。
到底是她一人膽大包天,還是背後有人指使?李朝派這樣一個擅長醫藥、仿寫她人筆跡的侍女來大清,又有何圖謀算計?
皇帝一聽嬿婉所言,臉色遽然陰沉下來。
他這樣陰鷙的神態,連剛剛還在哭求皇帝做主的白蕊姬都啞了聲音,眾人屏息凝神,俱不敢言。
皇帝道“貞淑毒害皇嗣,證據確鑿,先關在慎刑司,不許任何人見她,也不許人死了,若有半分差錯,崔善你提頭來見。”來送證詞的慎刑司的首領太監崔善連忙領命。
皇帝又對著他道“將貞淑的證詞整理成冊,令其畫押清楚,朕要問責李朝是何居心,此事他們必當給我大清一個交代。”
看在李朝最為恭順的份兒上,自聖祖在時就著意優待這個首先臣服的藩屬國,不但歲貢一再減免,還將李朝使團列於外藩之首,對朝鮮君臣加大賞賜力度。卻不想寬縱之下,竟然滋生了野心,不想過一個彈丸之地,還敢惦記宗主國的皇位傳承麽?
皇帝繼續道“嘉嬪管束下人無方,褫奪封號,貶為答應,禁足啟祥宮。”皇帝的眼神一一落在了皇後、貴妃、嫻嬪、玫嬪的身上,令人神色一凜。
皇後忙道“臣妾等明白皇上意思,不敢稍加違背。隻是四阿哥如今還在阿哥所,這——”
皇帝沉吟片刻道“皇子皇女也未必要養於宮中,聖祖在時就有先例。十二皇叔前日又夭一子,膝下寂寞,朕就將永珹暫且交於皇叔撫養,盼著他學到些皇叔的淡泊明誌。”
阿哥與公主在宮外撫育的確不是罕見之事。康熙朝的大阿哥養於內務府總管噶祿處,三阿哥則養於內大臣綽爾濟處。如今太後的幼女柔淑長公主也交予諴親王夫婦教養。
但皇帝將永珹交予履親王撫養顯然與此不同,要知道履親王年過半百卻至今無子,皇帝如此作為似是起了過繼之意。
皇後的笑容就從嘴角蔓延開來,皇帝瞧見了,今日本就不大痛快,如此更添了一層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