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娘娘也知道,微臣通明律法才能任職大理寺,微臣辦事一向都是依照國法規矩,從不敢越矩。”


    大理寺卿恭敬的深彎腰揖手,意思卻很明白,蘭太後不管有什麽想法,隻要合規矩國法,他都可以照辦,否則找他沒用。


    這件事已經被告到大理寺,甚至有人證物證,就算找程遠通撤訴也沒用,那就隻能特批。特批的話如果李慕君親政一句話的事,可惜朝臣們隻認楊士誠的官文批條。


    蘭太後自己覺得和楊士誠沒有什麽過節,這點小事不算什麽,誰知道傳出去的話被楊士誠一口迴絕:“蘭庭芳身為朝廷命官包庇在前,受賄賣官脅迫同僚在後,致使朝廷風氣敗壞,百姓蒙冤身亡流離失所,因此決不能姑息。更何況太後娘娘也在朝堂上說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老臣更不敢徇私枉法毀了太後娘娘清譽。”


    這一番話不卑不亢,直接把蘭太後噎死。更要緊的是不等蘭太後再想辦法,不過兩日功夫蘭庭芳被革去官職,擼去勳爵,下了刑部大獄,判處流放五年兩千裏的的徒刑。


    不正常的緊鑼密鼓間,蘭太後才迴過味來,想必楊士誠對於這個勛貴子弟,占著吏部的實缺早就心生不滿了。蘭太後怒火之下摔碎了自己最喜歡的玉如意:誰家還沒有點齷蹉事,楊士誠你等著。


    一年最熱不過六七月,可是再熱老百姓們也是該做什麽做什麽。大江南北的農人們,頂著烈日將自己的稅糧,扛著、挑著、用車推著,送往衙門或者皇倉。各地州府衙門的官吏們也打起精神不敢出岔子,這個關係到他們的前程身家。於是大樹下屋簷下,或者打著傘的各級官吏,即便是滿臉汗扯著嗓子沒有官儀也不敢怠慢。


    相對於百姓和地方官,朝廷裏的官員就舒服許多。即便是上朝,金鑾殿既有重簷又高大朗闊還是挺涼慡的,他們神態也多為舒適,畢竟今年沒有什麽災害是個好年景。


    “陛下、太後、王爺微臣要參首輔楊大人,縱容他的堂弟楊士忠違反大夏國法,占有民田一千五百畝。”都察院一個七品的監察禦史出來參奏,當朝第一人楊士誠。


    楊士誠自幼便是孤兒,由他二叔二嬸撫養成人,和他堂弟如親兄弟一般。蘭太後就是要讓楊士誠也疼一疼。


    大夏律,民人家田不得過五百畝。


    第26章 較量


    楊士誠沉沉的看了一眼那個小小禦史,手持笏板出列啟奏:“微臣二叔本是富甲一方的儒商,他憐惜微臣家資淺薄,於是讓微臣堂弟替微臣置下千畝良田。不過微臣向來兢兢業業忙於朝政無暇經營,就托二弟代為經營。”


    “代為經營說得過去,可是據下官所知,楊大人在萬縣還有八百畝良田。根據我朝律法楊大人為從一品輔政大臣,可以擁有良田一千五百畝,免稅八百畝。”那個禦史神色得意“敢問大人那一千畝可曾交稅?大人名下總共一千八百畝,大人認還是不認?”


    楊士誠臉色沉的能滴出水,這滿朝文武有幾個沒超過律法規定?他敢說依他的身份算是最少的,幾乎可以忽略。可是被人拿到明麵上,楊士誠自然要當堂請罪。


    按理他應該向攝政王季賢達請罪,可是前段時間的朝會季賢達就想奪他的權力,自然不行。蘭太後更不用考慮,倒是皇帝對他一直尊敬撫慰。


    “陛下,老臣有罪。萬縣八百畝田地,是老臣夫人用她帶來的嫁妝置辦。老臣一心為公竟然疏於這些錢財小事,以至違反國法請陛下治罪。”楊士誠雙手抱著笏板,彎腰請罪。


    季賢達背手站在台階上,心裏冷笑:倚老賣老。


    李慕君坐在高大的龍椅上,麵色溫和:“楊愛卿為朝廷為百姓,夙興夜寐廢寢忘食,疏於家事情有可原。”


    “哀家倒是覺得,楊大人乃是先帝看重的臣子,委以輔政重責,更應該以身作則。如今這樣倒是把責任都推到朝政上……”蘭太後不緊不慢的說到這裏,頓了一下再開口聲音是一貫的溫和“既然這樣不如楊大人迴家休息一段時間,先把自家的事情理清楚,再來說國事如何。”


    這是說自家都管不好,還好意思做一朝首輔呢。楊士誠心裏冷哼一聲,聲音清晰的開口。


    “先帝把陛下和朝政託付給老臣,陛下沒有親政之前,除非老臣身亡否則絕不敢耽誤一日,以免日後無顏去見先帝。”楊士誠話音一落,撩袍跪倒在台階下:“陛下體恤,老臣感激涕零,然而老臣是百官之首敢不以身作則?請陛下責罰老臣絕無怨言。”


    季賢達麵目嚴肅,但是背在身後的手指輕鬆地動了動:老狐狸,拿先帝壓蘭慧貞呢。


    “楊大人真要請罪,也該是向攝政王季大人請罪才對,畢竟皇帝還沒有親征。”蘭太後坐在金簾後慢悠悠的說道,她相信,賢達一定不會錯過這個收拾楊士誠的機會。


    “請陛下治罪”楊士誠提高聲音。


    “既如此……”李慕君頓了一下說道“那就沒收多出來的三百畝田地,另外罰俸三個月,楊愛卿服不服?”


    這處罰實在不算重,楊士誠自然願意:“陛下聖明。”


    “剛才禦史還曾問過交稅問題,朕想楊愛卿應該都交了吧。“李慕君隨意的問道,她真的隻是隨口一問,卻不想……


    楊士誠為官其實真心不錯,除了戀權好名聲喜歡結黨外,處事還算公平,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可偏偏……


    家裏多幾百畝地不算什麽,一則真是他疏忽,二則朝中好多這樣的,可是沒交稅就太丟人了。


    楊士誠一張老臉憋得通紅,半天才說:“微臣不曾管家中庶務……”


    那個七品禦史又站出來:“啟稟陛下、太後、攝政王,楊大人萬縣的不曾交稅,他堂弟處也隻交了兩百畝地的。”言下之意有八百畝漏稅。


    韓一燝抱著笏板垂目,他都替楊士誠難堪。想楊士誠自從金榜題名,二十多年來風光無限,被先皇讚譽看重被新皇敬重,從未有過今日之恥。韓一燝知道楊士誠不是故意要賴掉糧稅,那點東西跟清名比起來實在不算什麽,蘭太後這一招太狠了。


    這個楊士誠一生中最恥辱的朝會,最後以他雙倍補交所有稅糧結束。


    天順宮西暖閣內,李慕君梳洗過後換上便服,坐到自己寢室外的明間炕上,依著炕桌繼續看以往的奏摺。


    季賢達同樣梳洗過換上半舊的家常衣服,過來找皇帝。看到安靜依坐在炕上的人兒,他的眼裏是明淨的笑意。


    “陛下,你太無趣了”季賢達抽走李慕君的摺子。


    李慕君已經懶得說他放肆,反正越說他越來勁,因此她連看都沒看,另外拿了一本摺子來看。


    “陛下看這些有什麽意思,等不到三年後陛下十八歲,就會有摺子等陛下批閱,這會能偷懶還是多偷懶。”


    連著兩本奏摺被抽走,李慕君冷淡的斜了一眼季賢達,自己走去桌邊倒水喝。季賢達跟過來,從果盤邊上拿起銀叉子,紮了塊西瓜遞到皇帝唇邊:“陛下吃這個可甜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瓜人並收藏帝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