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大將軍兼任丞相
三國網遊:獲得唯一帝王級建村令 作者:吸田螺的老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還是答應了遷都幽州。
因為脅迫他們遷都的是諸位諸侯,蕭臣反而是被諸侯們‘拖’著走的。
這讓群臣們對蕭臣倒不是很抗拒。
何況蕭臣還是燕王,劉協的親哥哥。
他都沒想著取劉協而代之,其他人也不可能給蕭臣臉色看。
而來到幽州後,對群臣來說意外的好處也有。
那就是朝廷的指令終於可以發到各州了。
不過區別是,發出去的指令都需要經過蕭臣的手,被同意後才能發走。
否則一律駁迴。
當然了這是後話了,而此時劉協的到來,蕭臣又為他修了一座稍微大一點的宮殿,作為群臣議事用。
而此時的劉辯和何太後就真正的無人問津了。
曆史又再次迴到了正軌,隻是這次該死的人都沒死,一個個活得還好好的。
……
“即日起,燕王蕭臣為當朝大將軍兼任丞相,賜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就在劉協搬入新建的宮殿第一次朝會後,蕭臣便被賜予了前世董卓相同的待遇。
有了丞相後,三公便被廢除,留下的就隻有九卿了。
不過蕭臣很快又遞上了自己的奏折。
奏折內容很簡單,就是為他手下謀取職位的。
“陛下!臣有本奏。”
“皇兄!快快說來。”
此時的劉協為人確實機靈,根本就不敢以皇帝自居。
“陛下,臣下有數人有州牧之才,他們如果成不了州牧,臣心不安。”
一句心不安,讓劉協的小心髒撲通亂跳,生怕蕭臣一怒就廢了他這個皇帝。
可沒等劉協開口,下麵的大臣有人不知死活的說話了。
“陛下不可,丞相已經位極人臣,如果再封手下,那必定功高震主。”
說話的是蔡邕。
蕭臣一看這人好歹跟自己也有善緣,便不想為難他。
蔡邕說完便有人不同意他的說法。
此時劉虞雖為幽州牧,但是依然還在跟隨蕭臣一起上朝,除了二人外,蕭臣在幽州的好些文臣武將都一起上朝議事。
不為其他,就為長長見識,壯壯膽。
劉虞說道:
“陛下!臣不同意,臣也是殿下的屬下,可殿下依舊按照大漢祖製擁護您,並沒有任何逾越的地方。”
“殿下為我大漢舉薦人才是我等應該做的事情,怎麽就成了功高震主了。”
在朝的大臣和劉協都很清楚,此時蕭臣能維持大漢這點遮羞布已經難能可貴,誰還為難他,這不是讓殿下難堪麽。
其餘人等紛紛複議道:
“劉州牧說得對,丞相做的對。”
劉協這才道:“皇兄,你這次要舉薦誰啊?”
“陛下!臣要舉薦三人。臣覺得黃忠可為冀州牧,黃蓋可為司州牧,公孫瓚可為並州牧。”
公孫瓚前些日子已經臣服於蕭臣,他竟然是一位二級武將,這讓蕭臣有了小小的驚喜。
如今他的打算是將幽州周圍都連在一起。
司州就是司隸,此時並未被朝廷任免,而黃蓋剛好在,那就讓黃蓋去主持大局。
這一點其他諸侯是沒任何意見的,隻要他們的利益不受損,都不會來反對的。
而並州此時的州牧是張楊,對於這位在曆史上聲名不顯的曆史人物,蕭臣並不在意。
並州原本就地廣人稀,何況張楊的能力也相當的一般,最後還是被部下殺了,那部下卻投靠了曹操。
如果他不放下權利,想來同樣會被手下拿了人頭,獻給自己。
此次蕭臣爭奪的焦點是冀州,如今的冀州牧韓馥。
韓馥更是以膽小著稱,愣是被袁紹戲耍了一番後失去了冀州,之後又被嚇得自殺。
這次派黃忠過去就是為了防止袁紹先一步下手。
隻要拿下冀州,蕭臣就徹底控製住了北方,如此一來,他進可攻退可守。
至於為什麽隻要這三州,那是因為以他現在的人才儲備,隻能占領北方四州,再多人手就不夠了。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將大軍集結在冀州一帶,隨時準備南下進攻其他人。
“嗯!皇兄說的很好,朕準奏。三位即刻上任。”
“謝陛下!”
……
第二日,二人帶著自己的屬下離去,蕭臣特地囑咐了他們,讓他們不要戀戰不要冒進。
……
半個月後,公孫瓚部隊一路沒有遇到任何阻礙來到上黨城,上黨作為張楊的城主府,也不是那麽的繁華。
此時的上黨城內百姓並不多,當公孫瓚突然到來,這讓守城嚇了一跳。
公孫瓚看到守衛們慌忙關閉了城牆,並不急於攻城,而是讓大軍將他們團團圍住。
並州可以說是三國最沒存在感的,無奈人數實在太少了。
“城上的人聽著,快叫張楊出來迎接新任的並州牧大人。”
城上的守衛並沒有什麽任何無禮的舉動,反而對下麵喊話道:
“張大人還沒迴來,你們等他迴來再說。請不要攻城。”
這話讓公孫瓚哭笑不得。
“張楊哪裏去了?”
“大人他去剿匪了。”
公孫瓚無語了,張楊在此地好像就沒有停止過剿匪,感覺他對剿匪相當感興趣。
“既然如此,你們先打開城門,讓我們先進去。等張楊迴來,我們再交接。”
“不行,沒有大人的命令,我們不能開門。”
……
就在他們相互喊話間,遠方塵土飛揚,看樣子有很多人來了,煙塵太大,人數看不清楚。
這些人騎馬而來,速度倒是很快。
不一會兒,已經來到公孫瓚的大軍麵前。
為首之人滿臉老腮胡,聲音粗狂,道:
“你們是何人,為何兵圍我上黨城?”
“我乃公孫瓚,奉陛下旨意前來並州上任,這是聖旨你自己看吧。”
“聖旨?”
張楊是奉何進之命來並州募兵的,他這才不停的去剿匪,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可前段時間何進已經下野了,這讓他很迷茫。
他不知道現在剿匪還有什麽意義,而留下來也沒什麽事情可做,那就隻好一直去剿匪。
接過聖旨的張楊看到眼前之人就是大漢皇帝認命的並州牧,趕緊下馬,道:
“公孫大人,既然你們來了,那我就將並州交給你了。”
“好!”
因為脅迫他們遷都的是諸位諸侯,蕭臣反而是被諸侯們‘拖’著走的。
這讓群臣們對蕭臣倒不是很抗拒。
何況蕭臣還是燕王,劉協的親哥哥。
他都沒想著取劉協而代之,其他人也不可能給蕭臣臉色看。
而來到幽州後,對群臣來說意外的好處也有。
那就是朝廷的指令終於可以發到各州了。
不過區別是,發出去的指令都需要經過蕭臣的手,被同意後才能發走。
否則一律駁迴。
當然了這是後話了,而此時劉協的到來,蕭臣又為他修了一座稍微大一點的宮殿,作為群臣議事用。
而此時的劉辯和何太後就真正的無人問津了。
曆史又再次迴到了正軌,隻是這次該死的人都沒死,一個個活得還好好的。
……
“即日起,燕王蕭臣為當朝大將軍兼任丞相,賜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就在劉協搬入新建的宮殿第一次朝會後,蕭臣便被賜予了前世董卓相同的待遇。
有了丞相後,三公便被廢除,留下的就隻有九卿了。
不過蕭臣很快又遞上了自己的奏折。
奏折內容很簡單,就是為他手下謀取職位的。
“陛下!臣有本奏。”
“皇兄!快快說來。”
此時的劉協為人確實機靈,根本就不敢以皇帝自居。
“陛下,臣下有數人有州牧之才,他們如果成不了州牧,臣心不安。”
一句心不安,讓劉協的小心髒撲通亂跳,生怕蕭臣一怒就廢了他這個皇帝。
可沒等劉協開口,下麵的大臣有人不知死活的說話了。
“陛下不可,丞相已經位極人臣,如果再封手下,那必定功高震主。”
說話的是蔡邕。
蕭臣一看這人好歹跟自己也有善緣,便不想為難他。
蔡邕說完便有人不同意他的說法。
此時劉虞雖為幽州牧,但是依然還在跟隨蕭臣一起上朝,除了二人外,蕭臣在幽州的好些文臣武將都一起上朝議事。
不為其他,就為長長見識,壯壯膽。
劉虞說道:
“陛下!臣不同意,臣也是殿下的屬下,可殿下依舊按照大漢祖製擁護您,並沒有任何逾越的地方。”
“殿下為我大漢舉薦人才是我等應該做的事情,怎麽就成了功高震主了。”
在朝的大臣和劉協都很清楚,此時蕭臣能維持大漢這點遮羞布已經難能可貴,誰還為難他,這不是讓殿下難堪麽。
其餘人等紛紛複議道:
“劉州牧說得對,丞相做的對。”
劉協這才道:“皇兄,你這次要舉薦誰啊?”
“陛下!臣要舉薦三人。臣覺得黃忠可為冀州牧,黃蓋可為司州牧,公孫瓚可為並州牧。”
公孫瓚前些日子已經臣服於蕭臣,他竟然是一位二級武將,這讓蕭臣有了小小的驚喜。
如今他的打算是將幽州周圍都連在一起。
司州就是司隸,此時並未被朝廷任免,而黃蓋剛好在,那就讓黃蓋去主持大局。
這一點其他諸侯是沒任何意見的,隻要他們的利益不受損,都不會來反對的。
而並州此時的州牧是張楊,對於這位在曆史上聲名不顯的曆史人物,蕭臣並不在意。
並州原本就地廣人稀,何況張楊的能力也相當的一般,最後還是被部下殺了,那部下卻投靠了曹操。
如果他不放下權利,想來同樣會被手下拿了人頭,獻給自己。
此次蕭臣爭奪的焦點是冀州,如今的冀州牧韓馥。
韓馥更是以膽小著稱,愣是被袁紹戲耍了一番後失去了冀州,之後又被嚇得自殺。
這次派黃忠過去就是為了防止袁紹先一步下手。
隻要拿下冀州,蕭臣就徹底控製住了北方,如此一來,他進可攻退可守。
至於為什麽隻要這三州,那是因為以他現在的人才儲備,隻能占領北方四州,再多人手就不夠了。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將大軍集結在冀州一帶,隨時準備南下進攻其他人。
“嗯!皇兄說的很好,朕準奏。三位即刻上任。”
“謝陛下!”
……
第二日,二人帶著自己的屬下離去,蕭臣特地囑咐了他們,讓他們不要戀戰不要冒進。
……
半個月後,公孫瓚部隊一路沒有遇到任何阻礙來到上黨城,上黨作為張楊的城主府,也不是那麽的繁華。
此時的上黨城內百姓並不多,當公孫瓚突然到來,這讓守城嚇了一跳。
公孫瓚看到守衛們慌忙關閉了城牆,並不急於攻城,而是讓大軍將他們團團圍住。
並州可以說是三國最沒存在感的,無奈人數實在太少了。
“城上的人聽著,快叫張楊出來迎接新任的並州牧大人。”
城上的守衛並沒有什麽任何無禮的舉動,反而對下麵喊話道:
“張大人還沒迴來,你們等他迴來再說。請不要攻城。”
這話讓公孫瓚哭笑不得。
“張楊哪裏去了?”
“大人他去剿匪了。”
公孫瓚無語了,張楊在此地好像就沒有停止過剿匪,感覺他對剿匪相當感興趣。
“既然如此,你們先打開城門,讓我們先進去。等張楊迴來,我們再交接。”
“不行,沒有大人的命令,我們不能開門。”
……
就在他們相互喊話間,遠方塵土飛揚,看樣子有很多人來了,煙塵太大,人數看不清楚。
這些人騎馬而來,速度倒是很快。
不一會兒,已經來到公孫瓚的大軍麵前。
為首之人滿臉老腮胡,聲音粗狂,道:
“你們是何人,為何兵圍我上黨城?”
“我乃公孫瓚,奉陛下旨意前來並州上任,這是聖旨你自己看吧。”
“聖旨?”
張楊是奉何進之命來並州募兵的,他這才不停的去剿匪,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可前段時間何進已經下野了,這讓他很迷茫。
他不知道現在剿匪還有什麽意義,而留下來也沒什麽事情可做,那就隻好一直去剿匪。
接過聖旨的張楊看到眼前之人就是大漢皇帝認命的並州牧,趕緊下馬,道:
“公孫大人,既然你們來了,那我就將並州交給你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