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輕歌師徒慫恿連安王篡位,也是因為這一紙金帛,名正言順的緣故麽?
宣綾靖不禁有些好奇,李輕歌師徒是如何得知連安王手中有先帝遺詔的事情的……
畢竟,就連她與阿弦,都是因為上一世曾經見連安王拿出來過,才知曉此物的存在。
“不知姑娘是?”
忽然,身前傳來一聲溫婉大方的詢問聲,聲音溫和平穩,拿捏地恰到好處,不至於驚著她,卻也剛好能喚醒她遊離的神思。
而一聽此聲音,宣綾靖便已經知曉了出自何人。
淺綠宮裝,亭亭如蓮。
果然是……李世旋。
而她,竟是不知不覺間,走到了東淵中宮——飛凰殿。
她的畫像早已在東淵張貼過多時,早已不是上一世那般人盡不知,隻是此刻她帶著麵紗,李世旋未能認出她的身份。
伶顏本是默默站在身後,此刻正要代她言明身份,卻被宣綾靖無聲攔住。
宣綾靖略作思量,便是淺聲迴道,“聽聞東帝在中宮為帝後設立了牌位,本宮與帝後熟識,特意前來見見。”
而李世旋霎那心思飛轉,通過她這一句話,瞬間明白了她的身份,不由恭順地福了一禮,“原來是北彌長公主殿下,世旋見過長公主。”
與帝後熟識,那自是北彌人,又自稱本宮,北彌而今隻有一位長公主。
可行禮的同時,李世旋卻有些疑惑地又是打量了一眼身前的兩位女子,皇上不是對北彌皇族追殺多年嗎?怎麽如今,北彌長公主卻自由在東淵宮中行走。
不過想到前些日子,她聽皇上之令,在李府發現的蕭念晴記錄的過往秘辛,東淵四公主和北彌先皇的事情,她便也無法再多想什麽。
東淵與北彌的糾葛,似乎太過複雜。
宣綾靖說這句話,本就已經料到李世旋能夠推知她的身份,故而此刻被她叫破身份,並沒有什麽詫異之色。
隻不過,她倒是有些詫異,李世旋怎會此時剛好從飛凰殿內出來。
而接下來李世旋的舉動,卻讓她明白了為何。
因為,李世旋引著她在飛凰殿內行走,一舉一動,皆是十分熟悉,可見時常出入此地。
而殿內宮人對李世旋的稱唿以及習慣,讓宣綾靖知曉了李世旋不是時常出入飛凰殿,而是長久呆在飛凰殿內。
李世旋將她帶到阿玦的牌位前,她便發現香案上一洗如鏡,就連丁點香灰都不存在,供奉的水果也是新鮮至極,可見是剛剛換過。
宣綾靖上了炷香,才道,“阿玦葬在何處?”
無論之前在北彌,還是此刻在東淵,她每每拜祭阿玦,都是在牌位前,她還是想親自去為她掃掃墓,拜祭一番。
哪知李世旋卻是搖了搖頭,“此事隻有皇上知曉。”
宣綾靖不禁詫然地愣了愣,眉眼間泛過一絲疑色。
但此刻,她並未表露出來,在阿玦的牌位前沉默了片刻,才轉身離開。
每每隻要想起阿玦,那竹林之事,就始終硌在她心裏揭不過去。
可時至此刻,那竹林之事,仍是毫無蛛絲馬跡。
此次迴東淵的途中,她也已經詢問過阿弦當初對那竹林之事的調查,可阿弦說,黑鐵衛對那竹林之事,也是毫無調查結果。
九伶樓與黑鐵衛俱是查無結果,讓宣綾靖對那竹林之事越發在意。
如果隻是一件單純的意外,怎麽可能會沒有丁點兒的線索留下!
走出飛凰殿,宣綾靖才斂了斂思緒,狀似無意地問道一句,“看姑娘的談吐舉止,不像是宮女,怎麽會長此呆著這飛凰殿中。”
李世旋麵色一怔,似乎沒料到她會突然問這些。
斟酌了片刻,李世旋才簡短地答道,“帝後於世旋有恩。”
有恩?
宣綾靖不禁一愣。
是當初……李府逼她入攝政王府之事?
宣綾靖不禁想起了剛剛所見的香案的潔淨,便也明白了李世旋此語的含義。
是怕阿玦就隻有一個牌位奉在中宮,那些宮女陽奉陰違,有所怠慢,所以親自呆在飛凰殿,伺候左右嗎?
宣綾靖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最終,隻能道,“姑娘感恩之心,阿玦必能全全感之,隻是阿玦素來心善,若知姑娘虛耗歲月如此,怕是心生愧疚。時光不怠,望姑娘自珍。”
虛耗歲月嗎?也不全然是虛耗吧。
宣綾靖的話,讓李世旋神情不禁一怔,溫和恬靜的雙眸裏,霎那泛起了絲絲波瀾。
宣綾靖見她沒有迴應,不禁迴過頭來,卻不期然瞧見了她出神的模樣。
那神情,分明是陷入了迴憶之中。
隻是……
宣綾靖忽的愣住,剛剛她若沒有瞧錯,李世旋的眉眼間,並非隻有迴味之色、感激之色,似乎……還閃過一絲女兒家的竊喜與滿足?
難道……世旋她……對阿弦……
宣綾靖眉眼間睿智風華一閃而沒,轉瞬之間,眉眼間的勸意已然漸漸退了下去,反而閃爍著無人能夠觸犯的威懾光澤,似獨掛高空的明月,清冷無雙。
可轉眼,她眉目間的神韻便又徹底消退了下去,隻餘絲絲無奈與嘆息。
她沒有再多說什麽,也沒有再等李世旋迴神,隻獨自一人緩緩離開了此地。
唯留李世旋兀自呆立在原地,久久,才迴過神來。
隻是她迴過神來之時,麵上的神情卻十分不對勁。
不像是深有感觸的感慨,反倒像是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難以置信的事情,渾身止不住地一陣輕顫。
隨後,她麵上猶豫、躑躅、矛盾又驚悸地迴頭瞧著飛凰殿良久,才兀自拂過一絲苦笑,緩緩走入了殿內。
原來……她心中,竟不知不覺存了那樣的心思。
若非北彌長公主忽然提醒,她竟是完全不曾意識到。
隻是,北彌長公主那般提醒她,不知是心存善意,還是……看出了什麽?
李世旋忽然迴想起剛剛所見的北彌長公主那雙剔透玲瓏的眸子,隻覺那雙眼仿若兩粒星辰,星輝如芒,足以洞察一切。
第二百六十九章目的,帝位更迭?
李世旋那副神情,不僅宣綾靖察覺出了端倪,伶顏以名伶的身份在東淵潛藏多年,更是早已煉就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又怎會看不出問題。
而她隨長公主從北彌前往那斷崖,再到這東淵皇宮,一路上,東帝與長公主之間的那種情誼根本從未遮掩,她自是早已看出。
她雖也滿心存疑,不懂為何長公主與東帝二人從仇人搖身一變,就成了對方命定一生的良人,但這種結果,他們這些在東淵潛藏五年,慢慢謀劃複辟,心知長公主一路艱辛的人,卻都樂見其成。
因為通過這短短幾日,東帝雖然時常麵色沉冷,但那雙如子夜幽星的瞳眸裏不時氤氳而起的薄霧漣漪,卻足以讓她判斷,東帝對長公主的情,並非一時興起,也並非逢場作戲,反倒像是一壇陳酒,早已沉澱了多年,彌久而香醇。
</br>
宣綾靖不禁有些好奇,李輕歌師徒是如何得知連安王手中有先帝遺詔的事情的……
畢竟,就連她與阿弦,都是因為上一世曾經見連安王拿出來過,才知曉此物的存在。
“不知姑娘是?”
忽然,身前傳來一聲溫婉大方的詢問聲,聲音溫和平穩,拿捏地恰到好處,不至於驚著她,卻也剛好能喚醒她遊離的神思。
而一聽此聲音,宣綾靖便已經知曉了出自何人。
淺綠宮裝,亭亭如蓮。
果然是……李世旋。
而她,竟是不知不覺間,走到了東淵中宮——飛凰殿。
她的畫像早已在東淵張貼過多時,早已不是上一世那般人盡不知,隻是此刻她帶著麵紗,李世旋未能認出她的身份。
伶顏本是默默站在身後,此刻正要代她言明身份,卻被宣綾靖無聲攔住。
宣綾靖略作思量,便是淺聲迴道,“聽聞東帝在中宮為帝後設立了牌位,本宮與帝後熟識,特意前來見見。”
而李世旋霎那心思飛轉,通過她這一句話,瞬間明白了她的身份,不由恭順地福了一禮,“原來是北彌長公主殿下,世旋見過長公主。”
與帝後熟識,那自是北彌人,又自稱本宮,北彌而今隻有一位長公主。
可行禮的同時,李世旋卻有些疑惑地又是打量了一眼身前的兩位女子,皇上不是對北彌皇族追殺多年嗎?怎麽如今,北彌長公主卻自由在東淵宮中行走。
不過想到前些日子,她聽皇上之令,在李府發現的蕭念晴記錄的過往秘辛,東淵四公主和北彌先皇的事情,她便也無法再多想什麽。
東淵與北彌的糾葛,似乎太過複雜。
宣綾靖說這句話,本就已經料到李世旋能夠推知她的身份,故而此刻被她叫破身份,並沒有什麽詫異之色。
隻不過,她倒是有些詫異,李世旋怎會此時剛好從飛凰殿內出來。
而接下來李世旋的舉動,卻讓她明白了為何。
因為,李世旋引著她在飛凰殿內行走,一舉一動,皆是十分熟悉,可見時常出入此地。
而殿內宮人對李世旋的稱唿以及習慣,讓宣綾靖知曉了李世旋不是時常出入飛凰殿,而是長久呆在飛凰殿內。
李世旋將她帶到阿玦的牌位前,她便發現香案上一洗如鏡,就連丁點香灰都不存在,供奉的水果也是新鮮至極,可見是剛剛換過。
宣綾靖上了炷香,才道,“阿玦葬在何處?”
無論之前在北彌,還是此刻在東淵,她每每拜祭阿玦,都是在牌位前,她還是想親自去為她掃掃墓,拜祭一番。
哪知李世旋卻是搖了搖頭,“此事隻有皇上知曉。”
宣綾靖不禁詫然地愣了愣,眉眼間泛過一絲疑色。
但此刻,她並未表露出來,在阿玦的牌位前沉默了片刻,才轉身離開。
每每隻要想起阿玦,那竹林之事,就始終硌在她心裏揭不過去。
可時至此刻,那竹林之事,仍是毫無蛛絲馬跡。
此次迴東淵的途中,她也已經詢問過阿弦當初對那竹林之事的調查,可阿弦說,黑鐵衛對那竹林之事,也是毫無調查結果。
九伶樓與黑鐵衛俱是查無結果,讓宣綾靖對那竹林之事越發在意。
如果隻是一件單純的意外,怎麽可能會沒有丁點兒的線索留下!
走出飛凰殿,宣綾靖才斂了斂思緒,狀似無意地問道一句,“看姑娘的談吐舉止,不像是宮女,怎麽會長此呆著這飛凰殿中。”
李世旋麵色一怔,似乎沒料到她會突然問這些。
斟酌了片刻,李世旋才簡短地答道,“帝後於世旋有恩。”
有恩?
宣綾靖不禁一愣。
是當初……李府逼她入攝政王府之事?
宣綾靖不禁想起了剛剛所見的香案的潔淨,便也明白了李世旋此語的含義。
是怕阿玦就隻有一個牌位奉在中宮,那些宮女陽奉陰違,有所怠慢,所以親自呆在飛凰殿,伺候左右嗎?
宣綾靖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最終,隻能道,“姑娘感恩之心,阿玦必能全全感之,隻是阿玦素來心善,若知姑娘虛耗歲月如此,怕是心生愧疚。時光不怠,望姑娘自珍。”
虛耗歲月嗎?也不全然是虛耗吧。
宣綾靖的話,讓李世旋神情不禁一怔,溫和恬靜的雙眸裏,霎那泛起了絲絲波瀾。
宣綾靖見她沒有迴應,不禁迴過頭來,卻不期然瞧見了她出神的模樣。
那神情,分明是陷入了迴憶之中。
隻是……
宣綾靖忽的愣住,剛剛她若沒有瞧錯,李世旋的眉眼間,並非隻有迴味之色、感激之色,似乎……還閃過一絲女兒家的竊喜與滿足?
難道……世旋她……對阿弦……
宣綾靖眉眼間睿智風華一閃而沒,轉瞬之間,眉眼間的勸意已然漸漸退了下去,反而閃爍著無人能夠觸犯的威懾光澤,似獨掛高空的明月,清冷無雙。
可轉眼,她眉目間的神韻便又徹底消退了下去,隻餘絲絲無奈與嘆息。
她沒有再多說什麽,也沒有再等李世旋迴神,隻獨自一人緩緩離開了此地。
唯留李世旋兀自呆立在原地,久久,才迴過神來。
隻是她迴過神來之時,麵上的神情卻十分不對勁。
不像是深有感觸的感慨,反倒像是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難以置信的事情,渾身止不住地一陣輕顫。
隨後,她麵上猶豫、躑躅、矛盾又驚悸地迴頭瞧著飛凰殿良久,才兀自拂過一絲苦笑,緩緩走入了殿內。
原來……她心中,竟不知不覺存了那樣的心思。
若非北彌長公主忽然提醒,她竟是完全不曾意識到。
隻是,北彌長公主那般提醒她,不知是心存善意,還是……看出了什麽?
李世旋忽然迴想起剛剛所見的北彌長公主那雙剔透玲瓏的眸子,隻覺那雙眼仿若兩粒星辰,星輝如芒,足以洞察一切。
第二百六十九章目的,帝位更迭?
李世旋那副神情,不僅宣綾靖察覺出了端倪,伶顏以名伶的身份在東淵潛藏多年,更是早已煉就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又怎會看不出問題。
而她隨長公主從北彌前往那斷崖,再到這東淵皇宮,一路上,東帝與長公主之間的那種情誼根本從未遮掩,她自是早已看出。
她雖也滿心存疑,不懂為何長公主與東帝二人從仇人搖身一變,就成了對方命定一生的良人,但這種結果,他們這些在東淵潛藏五年,慢慢謀劃複辟,心知長公主一路艱辛的人,卻都樂見其成。
因為通過這短短幾日,東帝雖然時常麵色沉冷,但那雙如子夜幽星的瞳眸裏不時氤氳而起的薄霧漣漪,卻足以讓她判斷,東帝對長公主的情,並非一時興起,也並非逢場作戲,反倒像是一壇陳酒,早已沉澱了多年,彌久而香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