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祝猛的手上的五音鈴,宣綾靖可以肯定,她所麵對的祝猛絕非這即墨郡一介商賈,而是師兄認識的人。
那尉遲信中所寫的祝猛前些日子在東淵盛都所做得事情,便能解釋得通了。
因為在宣綾靖隨慕亦弦離開東淵之後,靜穆王與連安王各自派人驗證過祝猛那晚對風水沙盤的解釋,對其他三王的解釋並無差漏,唯獨皇帝龍脈那處,因為較為模糊,學問功力不深之人都隻能應和祝猛的解釋,說隱約確有龍脈被暗渠相截之相,靜穆王與連安王隻能堪堪接受了祝猛所言如實的事實。
可後來,在太後與諸王特意盛宴祝猛的宴席上,揭露藺翔風水詛咒陰謀有功的祝猛卻拒絕了太後封賞天術官一職,當著眾王的麵,請求太後賞賜南海鎮顏珠,太後當然不樂意。
然後,就在尉遲曄想要借著這不歡的場麵挑撥些許靜穆王與連安王對之前風水沙盤裏祝猛後來為太後解圍的話的懷疑時,祝猛竟然當眾威脅了太後,聲稱“這是一場交易,還請太後不要毀約”。
交易,什麽交易,這個敏感的詞瞬間讓靜穆王與連安王產生了濃濃的懷疑!甚至直接聯想到了最近的事件,風水沙盤。
尉遲曄立時暗中布置,讓人散播謠言,說風水沙盤事件的當天傍晚,曾在宮中見過祝猛。
祝猛竟然順勢承認了這個栽贓,日複一日請求太後賞賜南海鎮顏珠,隱隱有將聲勢鬧大的事態,後來有一日,祝猛不知用了何種手段,偷走了太後的南海鎮顏珠,甚至在宮門留下一道掛簾,上書,既是毀約,我便自取。
而後,太後震怒下令通緝祝猛,靜穆王為了撇清關係,自請識人不清用人不善的罪名,自罰禁足府內月餘,而連安王則被太後以國事,派遣出使西殊。
祝猛所做的這一係列事情,張狂地毫不給自己留退路,甚至生怕無人知曉,卻明擺著應承了尉遲曄的栽贓,讓連安王與靜穆王對那晚風水沙盤之事起了疑心。
他這一切,感覺完全是在幫宣綾靖完成那晚天術府風水沙盤的本來布局。隻是因為自己想要南海鎮顏珠,才從中拖延輾轉了些許。
故而,尉遲曄最後一句是,祝猛是友非敵?問的正是收信之人宣綾靖。
怔怔迴想著信中尉遲曄那最後一句,宣綾靖微微斂了斂眉梢,心嘆道,應該是吧。
祝猛此舉,剛好完成了她最初風水沙盤的布局,靜穆王與連安王應該如芒在背,而太後卻更加如坐針氈,難怪,連安王會出使了西殊,想來,是太後怕靜穆王與連安王聯手,故意支開連安王吧。
祝猛是師兄的人,師兄知她想挑起東淵紛亂,祝猛此番作為,想必也是出自師兄之意吧。
不過師兄現如今,到底在何處呢?
費盡心思派人取走“她”的屍身,又不惜冒險停留即墨郡搶取南海鎮顏珠,師兄,又到底想做什麽呢?
難道,是想將她好好安葬麽……
第六十二章探尋,偶然所聽
入夜,月上枝頭,沉寂無風。
欣沐軒早早息了燭火,宣綾靖病體虛弱,已是疲乏地陷入了睡夢,夢中極不安穩,時不時浮現慕亦弦這一世與上一世交錯的身影,而後重疊在同樣的左腕同樣的燭心鐲上。
交錯的記憶,令得宣綾靖幾次三番目光沉痛難耐地驚醒過來,又因身體的虛弱而昏沉沉睡去。
而府書房,幽暗燈罩旁,慕亦弦卻正一瞬不瞬盯著自己左腕。
桑莫將養了大半月,在控心之陣損耗的心力也養迴了些許,麵色紅潤如常。
而此刻,桑莫不解地看著那沉默坐在案幾前的殿下,不由問道,“殿下,您怎麽了?從午時迴來,就一直看著這手鐲到現在。”
“它不叫凝洄,而叫燭心。”慕亦弦卻是頭也不抬地冷冷說道一句。
桑莫一愣,繼而想到了什麽,低唿道,“月寧郡主告訴您的?以前看見您撫摸這手鐲時,我曾問過,那時殿下說的是凝洄吧,怎麽又成了燭心?”
慕亦弦少有地茫然抬了抬頭,麵上冷峻如常,眸色更是幽沉深邃,可卻偏偏,讓人感覺有一種似有若無的激動。
桑莫卻知道慕亦弦肯定了他的迴答,不由更是驚喜道,“真是月寧郡主告訴您的啊!我記得殿下以前曾經提過,這手鐲,對你而言,說不出緣由的重要,而您,就是想將這說不出的緣由弄清楚,難怪您當時會突然改變主意接受祝猛的威脅,放任北彌餘孽離去,又不辭勞苦千裏迢迢親自護送月寧郡主迴宮救治……既然月寧郡主知道,您有沒有問到此鐲的來曆?”
慕亦弦斂了斂瞳眸裏的深沉光澤,若有所思地淡淡道,“她說是在書中看到,書中說此鐲已經失傳,無法探其來源,並且應該有兩枚,而本王這隻是其中一枚,本王細細看了,此鐲邊緣處浮出的紋飾形狀確實有些蹊蹺,若是扣合機括所在,也能說得過去,但本王還是覺得,她並未說實話……她知道這手鐲中有刻字,而且,她問所刻之字時,帶著很矛盾的情緒,本王想,她對這手鐲的了解,應該不止於此。”
桑莫不由頓了頓,麵上的驚喜之色緩緩沉澱下來,“那現在怎麽辦?繼續追問月寧郡主麽?”
慕亦弦沉吟片刻,指腹摩挲著燭心鐲上繁複的花紋,才淡淡道,“不急,先去查凝洄這兩個字,既然不是手鐲之名,也許,會是地名。”
桑莫點了點頭,剛要離開,臨門又頓住腳步,轉過頭來,追問道,“那已經探尋了十多年仍是毫無蹤跡的神匠墨辛,還要繼續尋找下落麽?”
“查。”
桑莫看著慕亦弦認真盯著燭心鐲的模樣,不由嘆了口氣,為了探清那說不出的緣由,殿下已經執著地尋了天下神匠墨辛十多年,眾人皆說東淵冷漠孤傲,除了誅殺北彌皇室再無執念,他卻知道,在殿下心中,有一個執念藏了許久許久,久到重於一切。
所以,他不驚訝於殿下為了月寧郡主的安危放走了唾手可得的北彌皇室,更不驚訝於殿下親自耗費一路內力護送月寧郡主迴宮。
桑莫緩緩收迴視線,吩咐候在門外的侍女將膳食溫著再送到書房,才大步離開。
……
時間,就在一日複一日的靜養中過去。
宣綾靖百無聊賴地讓素鳶取了些有關陣法的書籍,假裝學習,已絕日後再涉及陣法之時惹人懷疑,而桑莫聽聞她在研習陣法,取得慕亦弦的同意後,便極其熱心地帶來幾本絕本孤筆,時常出入欣沐軒與她探討,卻時不時旁敲側擊燭心鐲之事,她也從桑莫口中確認,慕亦弦手腕的那枚燭心鐲至少已經戴在他手上十多年。
就在這樣平淡的日子裏,宣綾靖的身體休養了整整一個月,終於好了。
北彌整頓完畢的兩萬禁衛軍終於也分批全全到達了東淵盛都,而這兩萬禁衛被徹底打亂,隻留了一萬給雲淩老將軍,司盛都令,護衛盛都平日的安危,雲淩將軍成了北彌降臣中唯一掌了實權之人。
可宣綾靖卻知曉,太後是無可奈何。
</br>
那尉遲信中所寫的祝猛前些日子在東淵盛都所做得事情,便能解釋得通了。
因為在宣綾靖隨慕亦弦離開東淵之後,靜穆王與連安王各自派人驗證過祝猛那晚對風水沙盤的解釋,對其他三王的解釋並無差漏,唯獨皇帝龍脈那處,因為較為模糊,學問功力不深之人都隻能應和祝猛的解釋,說隱約確有龍脈被暗渠相截之相,靜穆王與連安王隻能堪堪接受了祝猛所言如實的事實。
可後來,在太後與諸王特意盛宴祝猛的宴席上,揭露藺翔風水詛咒陰謀有功的祝猛卻拒絕了太後封賞天術官一職,當著眾王的麵,請求太後賞賜南海鎮顏珠,太後當然不樂意。
然後,就在尉遲曄想要借著這不歡的場麵挑撥些許靜穆王與連安王對之前風水沙盤裏祝猛後來為太後解圍的話的懷疑時,祝猛竟然當眾威脅了太後,聲稱“這是一場交易,還請太後不要毀約”。
交易,什麽交易,這個敏感的詞瞬間讓靜穆王與連安王產生了濃濃的懷疑!甚至直接聯想到了最近的事件,風水沙盤。
尉遲曄立時暗中布置,讓人散播謠言,說風水沙盤事件的當天傍晚,曾在宮中見過祝猛。
祝猛竟然順勢承認了這個栽贓,日複一日請求太後賞賜南海鎮顏珠,隱隱有將聲勢鬧大的事態,後來有一日,祝猛不知用了何種手段,偷走了太後的南海鎮顏珠,甚至在宮門留下一道掛簾,上書,既是毀約,我便自取。
而後,太後震怒下令通緝祝猛,靜穆王為了撇清關係,自請識人不清用人不善的罪名,自罰禁足府內月餘,而連安王則被太後以國事,派遣出使西殊。
祝猛所做的這一係列事情,張狂地毫不給自己留退路,甚至生怕無人知曉,卻明擺著應承了尉遲曄的栽贓,讓連安王與靜穆王對那晚風水沙盤之事起了疑心。
他這一切,感覺完全是在幫宣綾靖完成那晚天術府風水沙盤的本來布局。隻是因為自己想要南海鎮顏珠,才從中拖延輾轉了些許。
故而,尉遲曄最後一句是,祝猛是友非敵?問的正是收信之人宣綾靖。
怔怔迴想著信中尉遲曄那最後一句,宣綾靖微微斂了斂眉梢,心嘆道,應該是吧。
祝猛此舉,剛好完成了她最初風水沙盤的布局,靜穆王與連安王應該如芒在背,而太後卻更加如坐針氈,難怪,連安王會出使了西殊,想來,是太後怕靜穆王與連安王聯手,故意支開連安王吧。
祝猛是師兄的人,師兄知她想挑起東淵紛亂,祝猛此番作為,想必也是出自師兄之意吧。
不過師兄現如今,到底在何處呢?
費盡心思派人取走“她”的屍身,又不惜冒險停留即墨郡搶取南海鎮顏珠,師兄,又到底想做什麽呢?
難道,是想將她好好安葬麽……
第六十二章探尋,偶然所聽
入夜,月上枝頭,沉寂無風。
欣沐軒早早息了燭火,宣綾靖病體虛弱,已是疲乏地陷入了睡夢,夢中極不安穩,時不時浮現慕亦弦這一世與上一世交錯的身影,而後重疊在同樣的左腕同樣的燭心鐲上。
交錯的記憶,令得宣綾靖幾次三番目光沉痛難耐地驚醒過來,又因身體的虛弱而昏沉沉睡去。
而府書房,幽暗燈罩旁,慕亦弦卻正一瞬不瞬盯著自己左腕。
桑莫將養了大半月,在控心之陣損耗的心力也養迴了些許,麵色紅潤如常。
而此刻,桑莫不解地看著那沉默坐在案幾前的殿下,不由問道,“殿下,您怎麽了?從午時迴來,就一直看著這手鐲到現在。”
“它不叫凝洄,而叫燭心。”慕亦弦卻是頭也不抬地冷冷說道一句。
桑莫一愣,繼而想到了什麽,低唿道,“月寧郡主告訴您的?以前看見您撫摸這手鐲時,我曾問過,那時殿下說的是凝洄吧,怎麽又成了燭心?”
慕亦弦少有地茫然抬了抬頭,麵上冷峻如常,眸色更是幽沉深邃,可卻偏偏,讓人感覺有一種似有若無的激動。
桑莫卻知道慕亦弦肯定了他的迴答,不由更是驚喜道,“真是月寧郡主告訴您的啊!我記得殿下以前曾經提過,這手鐲,對你而言,說不出緣由的重要,而您,就是想將這說不出的緣由弄清楚,難怪您當時會突然改變主意接受祝猛的威脅,放任北彌餘孽離去,又不辭勞苦千裏迢迢親自護送月寧郡主迴宮救治……既然月寧郡主知道,您有沒有問到此鐲的來曆?”
慕亦弦斂了斂瞳眸裏的深沉光澤,若有所思地淡淡道,“她說是在書中看到,書中說此鐲已經失傳,無法探其來源,並且應該有兩枚,而本王這隻是其中一枚,本王細細看了,此鐲邊緣處浮出的紋飾形狀確實有些蹊蹺,若是扣合機括所在,也能說得過去,但本王還是覺得,她並未說實話……她知道這手鐲中有刻字,而且,她問所刻之字時,帶著很矛盾的情緒,本王想,她對這手鐲的了解,應該不止於此。”
桑莫不由頓了頓,麵上的驚喜之色緩緩沉澱下來,“那現在怎麽辦?繼續追問月寧郡主麽?”
慕亦弦沉吟片刻,指腹摩挲著燭心鐲上繁複的花紋,才淡淡道,“不急,先去查凝洄這兩個字,既然不是手鐲之名,也許,會是地名。”
桑莫點了點頭,剛要離開,臨門又頓住腳步,轉過頭來,追問道,“那已經探尋了十多年仍是毫無蹤跡的神匠墨辛,還要繼續尋找下落麽?”
“查。”
桑莫看著慕亦弦認真盯著燭心鐲的模樣,不由嘆了口氣,為了探清那說不出的緣由,殿下已經執著地尋了天下神匠墨辛十多年,眾人皆說東淵冷漠孤傲,除了誅殺北彌皇室再無執念,他卻知道,在殿下心中,有一個執念藏了許久許久,久到重於一切。
所以,他不驚訝於殿下為了月寧郡主的安危放走了唾手可得的北彌皇室,更不驚訝於殿下親自耗費一路內力護送月寧郡主迴宮。
桑莫緩緩收迴視線,吩咐候在門外的侍女將膳食溫著再送到書房,才大步離開。
……
時間,就在一日複一日的靜養中過去。
宣綾靖百無聊賴地讓素鳶取了些有關陣法的書籍,假裝學習,已絕日後再涉及陣法之時惹人懷疑,而桑莫聽聞她在研習陣法,取得慕亦弦的同意後,便極其熱心地帶來幾本絕本孤筆,時常出入欣沐軒與她探討,卻時不時旁敲側擊燭心鐲之事,她也從桑莫口中確認,慕亦弦手腕的那枚燭心鐲至少已經戴在他手上十多年。
就在這樣平淡的日子裏,宣綾靖的身體休養了整整一個月,終於好了。
北彌整頓完畢的兩萬禁衛軍終於也分批全全到達了東淵盛都,而這兩萬禁衛被徹底打亂,隻留了一萬給雲淩老將軍,司盛都令,護衛盛都平日的安危,雲淩將軍成了北彌降臣中唯一掌了實權之人。
可宣綾靖卻知曉,太後是無可奈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