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飛馳如電,他在烈風之中彎身撿起破了個洞的銀黑大旗,扛在肩上,揮鞭垂直於城牆角向北奔去。
小宮女漲紅著臉,“殿下,您抬一抬腳,這靴子才穿得上。”
謝鸞隻聽著外麵的風,似乎隱約聽見了城外的喊殺,但其實並沒有。黎駿歸咳嗽了一聲,謝鸞這才稍微側了側臉,但也沒迴頭。
國丈張開手臂讓宮人為自己換上麻衣,不耐道:“不穿就算了,帶他去前頭。”
四五個宮人侍衛推推搡搡地把謝鸞送到前殿,門窗洞開,滿是唿唿的風,階上的龍椅都幾乎要凍出裂縫。
朝臣隱約躁動,見服孝的太子到了,才隱約壓下一些聲音。
謝鸞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歪門邪道最多的三哥謝息為了磕磣謝懷,給他講了好些關於壞老虎的故事。
他現在能想起來兩個——一個是“三人成虎”,一個是“狐假虎威”。
他是人是狐,唯獨不是虎。
虎在他身後,一個是放棄了皇位守城的謝懷,一個是要推他上位的黎駿歸。
他穿過人群,聽得見窸窸窣窣的衣衫輕響。
城中各處都有暴動,隻是被鎮壓得悄無聲息。謝鸞知道,這些人都知道,隻不過一半人選擇閉目塞聽,另外一半人提起玉筆,寫下五個字:“暴民為稻鼠”,呈進朝中。
燕燕跟著林頒洛奔走了許多天,焦頭爛額之上就被砸了這麽五個輕飄飄的字。
他想像得出來,燕燕八成並不會哭,隻是習以為常地托著下巴自言自語一句:“憑什麽?”
憑什麽?
憑大周朝每一寸泥土、每一縷血脈裏的自由神魂,早已被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剝除,盡數富艷難蹤。
就像成千上萬刀緩慢的淩遲,後世的人們不帶苦楚地仰望這個時代,正如本朝人略帶譏諷地談笑前朝——所有人都忘了,自己原來可以不匍匐於地,也可以不做帶笑的螻蟻,甚至可以是飛鳥。
朝臣盡著白衣,不合時宜的念頭無處不在。
金陵城中上一次有這般景象,是三年前,袁謁削權南下,數千士子在攝山之上,白衣冠以相送。
他的父親和袁謁曾經攜手托舉出過一個全新的朝廷,剜杵痼疾,重填血肉。可惜新血被“古已有之”的詩樂熏得再次腐臭,一切發乎真情都止於禮義,止於此。
文人的辭藻浮華而高遠,“當年盛世之不再”,可當年盛世豈止是不再。“玉石同碎”,碎的又豈止僅僅是玉石。
他會變成第二個吳微,明知骨橫朔野,隻能患上雪盲,在金鑾殿的頂端寸步難行。
謝鸞從來沒覺得這麽疲倦過。
——就在這未央殿外,謝懷曾經捏著一隻藥丸,意圖解佩出朝,一去不返。當時他覺得大哥猖狂得不可理喻,現在他希望自己手中有同樣的解脫。
直到進殿之前,他還在埋怨謝懷為什麽不迴來。
設身處地,如果他是謝懷,他也寧願跟那些滿身汗臭的單衣塞客一起,痛痛快快戰到最後一場,也算另一種“一去不返”。
禮官把皇帝的詔書念得頓挫激揚,宦官捧過托盤,裏麵是那塊謝鸞偷偷看了很多年的玉璽,青黑交纏,順著玉塊本身的勢頭雕成龍纏麟繞,頂端打著硃砂色的絡子,無風自蕩,垂下風中。
謝鸞不大想碰,隻是木然抬起手,牽過了那條穗子,提在眼前,又看了看堅硬的青石地板,突然冒出一個荒誕的念頭。
黎駿歸皺了皺眉頭,“陛下怕沉?”
他伸過手來接,謝鸞卻沒放開,反而一翻手掌,突然用了十二分力,緊緊握住了朱穗。
隻聽殿外傳來一陣騷亂,有宮人在暮色中飛跑著靠近,“咣當”被門檻絆倒,慌忙爬起來,“王城、王城破了!”
虎賁軍無令不會自反,巡防營已敗給隴青二軍,北濟軍猶在城外,高唐軍更是遠遠沒到。金陵城都沒破,誰破王城?
城中□□蜂起,宮人風聲鶴唳成性,黎駿歸併不在意,重複了一遍:“小陛下,當心摔了,老臣來拿。”
謝鸞澄明如小鹿的眼睛突然抬了起來,剛剛過了變聲期的少年聲音帶著一點陌生的清亮,“國丈,自重。”
風聲唿嘯,雪霰砸了滿臉,宿羽後背上一點知覺都沒有,就像一柄磨得過薄的舊刀,毫無滯澀地伏在馬背上疾奔向前,提著粗壯旗杆的左手掌心滲出了濕滑冷汗。
異國的旗幟就在前方飄蕩,金銀相間,灑滿落霞,比野狐嶺的暮色更加嬌艷。
一如多年前的清晨,他推開天窗,望向街市——黃土捲起奧雲的哭叫,這片國土浩蕩遼闊,瘡疤無處不在。
北濟合圍越來越緊,宿羽恍若不見,遽然出手,一把將試圖與他並行的一個北濟兵拽了下來。那人被“砰”地摔下了馬,宿羽順勢從他手中捏過馬刀,另一手抹了一把蜇得視線通紅的血。
刀尖打了個輕巧的旋,長刃對上了前方的旗杆,宿羽傾身向前,將長刀狠狠擲去——
“叮”的一聲,一束尖銳銀亮如疾風般猛穿進了擁堵的殿堂,準如穿針地鑽過了玉璽之上的絳紅絡子。劍尖帶著玉璽深深沒入了階上龍椅,玄黑的尾穗猶在顫動,劍鋒上這才滴下一滴沉滯已久的陳血。
兩列滿是血腥土腥氣味的軍隊分開巡防營的拱衛,如同大船分海一般行進上殿,冷鐵之聲嘈雜明烈。
殿前的人吊兒郎當地拄著把細長的劍鞘站著,雖然戰甲破得不堪入目,但雄邊殺氣打不斷風流骨頭,從腰線到下巴,所有線條明暗通通不可一世,正是謝懷!
謝鸞猛地咬住了下唇。
似乎是想看看自己穿針引線紮龍椅的手藝如何,謝懷眯著眼,半天沒動。
燕於飛得過馬屁科狀元郭單皮的指點,稍一猶豫,在他身後矯揉造作不甚熟練地咳了一嗓子。謝懷果然迴過神來,拍了拍手,一抬腿……然後被半膝高的門檻絆了一下。
燕於飛連忙扶了他一把,他習以為常地換了個角度,邁過門檻走了進來,還拿腳後跟踩了踩那高度,嘀咕道:“迴迴絆人,明兒就給你拆了。”
他個高腿長,走路帶風,宦官手中的諭旨還沒收起,被這陣風扯廢紙似的扯了過去,一目十行地看完。
階下寂寂無聲,上百雙眼睛看著他。
謝懷抬起目光,側過身,居然給階下抿嘴的謝鸞擠了擠眼睛。
隨即,他往杵著根長劍掛著塊玉璽的破龍椅上一坐,習慣性地把長腿一翹,手裏的東西被他卷吧卷吧信手扔了下去。
墨跡未幹的紙片亂飛,燕於飛連忙伸手抓住,畢恭畢敬地遞到了謝鸞手裏。
謝懷摸著下巴思索道:“你還當太子,下迴還能用。收著吧。”
黎駿歸沒有出聲,自有門客怒叱道:“小陛下已經登基!懷王殿下,速——”
謝懷像是聽得十分仔細,表情近乎誠懇。
……誠懇得有點不敢認。
</br>
小宮女漲紅著臉,“殿下,您抬一抬腳,這靴子才穿得上。”
謝鸞隻聽著外麵的風,似乎隱約聽見了城外的喊殺,但其實並沒有。黎駿歸咳嗽了一聲,謝鸞這才稍微側了側臉,但也沒迴頭。
國丈張開手臂讓宮人為自己換上麻衣,不耐道:“不穿就算了,帶他去前頭。”
四五個宮人侍衛推推搡搡地把謝鸞送到前殿,門窗洞開,滿是唿唿的風,階上的龍椅都幾乎要凍出裂縫。
朝臣隱約躁動,見服孝的太子到了,才隱約壓下一些聲音。
謝鸞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歪門邪道最多的三哥謝息為了磕磣謝懷,給他講了好些關於壞老虎的故事。
他現在能想起來兩個——一個是“三人成虎”,一個是“狐假虎威”。
他是人是狐,唯獨不是虎。
虎在他身後,一個是放棄了皇位守城的謝懷,一個是要推他上位的黎駿歸。
他穿過人群,聽得見窸窸窣窣的衣衫輕響。
城中各處都有暴動,隻是被鎮壓得悄無聲息。謝鸞知道,這些人都知道,隻不過一半人選擇閉目塞聽,另外一半人提起玉筆,寫下五個字:“暴民為稻鼠”,呈進朝中。
燕燕跟著林頒洛奔走了許多天,焦頭爛額之上就被砸了這麽五個輕飄飄的字。
他想像得出來,燕燕八成並不會哭,隻是習以為常地托著下巴自言自語一句:“憑什麽?”
憑什麽?
憑大周朝每一寸泥土、每一縷血脈裏的自由神魂,早已被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剝除,盡數富艷難蹤。
就像成千上萬刀緩慢的淩遲,後世的人們不帶苦楚地仰望這個時代,正如本朝人略帶譏諷地談笑前朝——所有人都忘了,自己原來可以不匍匐於地,也可以不做帶笑的螻蟻,甚至可以是飛鳥。
朝臣盡著白衣,不合時宜的念頭無處不在。
金陵城中上一次有這般景象,是三年前,袁謁削權南下,數千士子在攝山之上,白衣冠以相送。
他的父親和袁謁曾經攜手托舉出過一個全新的朝廷,剜杵痼疾,重填血肉。可惜新血被“古已有之”的詩樂熏得再次腐臭,一切發乎真情都止於禮義,止於此。
文人的辭藻浮華而高遠,“當年盛世之不再”,可當年盛世豈止是不再。“玉石同碎”,碎的又豈止僅僅是玉石。
他會變成第二個吳微,明知骨橫朔野,隻能患上雪盲,在金鑾殿的頂端寸步難行。
謝鸞從來沒覺得這麽疲倦過。
——就在這未央殿外,謝懷曾經捏著一隻藥丸,意圖解佩出朝,一去不返。當時他覺得大哥猖狂得不可理喻,現在他希望自己手中有同樣的解脫。
直到進殿之前,他還在埋怨謝懷為什麽不迴來。
設身處地,如果他是謝懷,他也寧願跟那些滿身汗臭的單衣塞客一起,痛痛快快戰到最後一場,也算另一種“一去不返”。
禮官把皇帝的詔書念得頓挫激揚,宦官捧過托盤,裏麵是那塊謝鸞偷偷看了很多年的玉璽,青黑交纏,順著玉塊本身的勢頭雕成龍纏麟繞,頂端打著硃砂色的絡子,無風自蕩,垂下風中。
謝鸞不大想碰,隻是木然抬起手,牽過了那條穗子,提在眼前,又看了看堅硬的青石地板,突然冒出一個荒誕的念頭。
黎駿歸皺了皺眉頭,“陛下怕沉?”
他伸過手來接,謝鸞卻沒放開,反而一翻手掌,突然用了十二分力,緊緊握住了朱穗。
隻聽殿外傳來一陣騷亂,有宮人在暮色中飛跑著靠近,“咣當”被門檻絆倒,慌忙爬起來,“王城、王城破了!”
虎賁軍無令不會自反,巡防營已敗給隴青二軍,北濟軍猶在城外,高唐軍更是遠遠沒到。金陵城都沒破,誰破王城?
城中□□蜂起,宮人風聲鶴唳成性,黎駿歸併不在意,重複了一遍:“小陛下,當心摔了,老臣來拿。”
謝鸞澄明如小鹿的眼睛突然抬了起來,剛剛過了變聲期的少年聲音帶著一點陌生的清亮,“國丈,自重。”
風聲唿嘯,雪霰砸了滿臉,宿羽後背上一點知覺都沒有,就像一柄磨得過薄的舊刀,毫無滯澀地伏在馬背上疾奔向前,提著粗壯旗杆的左手掌心滲出了濕滑冷汗。
異國的旗幟就在前方飄蕩,金銀相間,灑滿落霞,比野狐嶺的暮色更加嬌艷。
一如多年前的清晨,他推開天窗,望向街市——黃土捲起奧雲的哭叫,這片國土浩蕩遼闊,瘡疤無處不在。
北濟合圍越來越緊,宿羽恍若不見,遽然出手,一把將試圖與他並行的一個北濟兵拽了下來。那人被“砰”地摔下了馬,宿羽順勢從他手中捏過馬刀,另一手抹了一把蜇得視線通紅的血。
刀尖打了個輕巧的旋,長刃對上了前方的旗杆,宿羽傾身向前,將長刀狠狠擲去——
“叮”的一聲,一束尖銳銀亮如疾風般猛穿進了擁堵的殿堂,準如穿針地鑽過了玉璽之上的絳紅絡子。劍尖帶著玉璽深深沒入了階上龍椅,玄黑的尾穗猶在顫動,劍鋒上這才滴下一滴沉滯已久的陳血。
兩列滿是血腥土腥氣味的軍隊分開巡防營的拱衛,如同大船分海一般行進上殿,冷鐵之聲嘈雜明烈。
殿前的人吊兒郎當地拄著把細長的劍鞘站著,雖然戰甲破得不堪入目,但雄邊殺氣打不斷風流骨頭,從腰線到下巴,所有線條明暗通通不可一世,正是謝懷!
謝鸞猛地咬住了下唇。
似乎是想看看自己穿針引線紮龍椅的手藝如何,謝懷眯著眼,半天沒動。
燕於飛得過馬屁科狀元郭單皮的指點,稍一猶豫,在他身後矯揉造作不甚熟練地咳了一嗓子。謝懷果然迴過神來,拍了拍手,一抬腿……然後被半膝高的門檻絆了一下。
燕於飛連忙扶了他一把,他習以為常地換了個角度,邁過門檻走了進來,還拿腳後跟踩了踩那高度,嘀咕道:“迴迴絆人,明兒就給你拆了。”
他個高腿長,走路帶風,宦官手中的諭旨還沒收起,被這陣風扯廢紙似的扯了過去,一目十行地看完。
階下寂寂無聲,上百雙眼睛看著他。
謝懷抬起目光,側過身,居然給階下抿嘴的謝鸞擠了擠眼睛。
隨即,他往杵著根長劍掛著塊玉璽的破龍椅上一坐,習慣性地把長腿一翹,手裏的東西被他卷吧卷吧信手扔了下去。
墨跡未幹的紙片亂飛,燕於飛連忙伸手抓住,畢恭畢敬地遞到了謝鸞手裏。
謝懷摸著下巴思索道:“你還當太子,下迴還能用。收著吧。”
黎駿歸沒有出聲,自有門客怒叱道:“小陛下已經登基!懷王殿下,速——”
謝懷像是聽得十分仔細,表情近乎誠懇。
……誠懇得有點不敢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