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山水跋涉·問天
與聞人恭書及靳肅遠簽訂休戰協議之時,魏堂胥自始至終相伴妍安左右。直到三國之事完結,又護送了妍安迴京。
丞相將周禮桓一早便留在了宮中的聖旨宣告天下,亦即傳位於嵐邑十公主妍安,望眾大臣竭力相佐。
魏堂胥又在朝助妍安平息了一切阻礙,待朝政穩定,方辭京離去。同年,魏堂胥受眾人推崇,坐鎮武林盟主一位,由武當弟子昱陽輔佐左右。
嵐邑開始呈現出武林與朝廷異常和諧的反常情形,三國亦自此互不幹涉內政,和平共處,愈發繁榮。
嵐邑先帝周禮桓卻如同人間蒸發,再也沒有人見過他。
——*——
周禮桓消失的第六年,溫蘇夌已經一馬一劍從鄞暹輾轉至琨鈐,又迴到了嵐邑,重返蕭山。他重複做著每日清晨起來要做的第一件事,端正下跪,橫劍於手,拜道:“師父、太師父、離大哥,見我一麵可好?告訴我,他在哪裏。”
一如既往地,毫無迴應。
——*——
引月修長的食指輕敲著玉案,道:“你那師父尚在時空旅行,太師父被人纏上了,離大哥……已經死了。”他揮袖散去幻像,朝身後喚道,“右護法,你覺得,方才那人如何。”
身後的白衣男子神色漠然,他的主人魔尊,每日都會帶著他看一個普普通通,毫無特別之處的凡人重複同一件事,同一句話。他眼中毫無波瀾,道:“不如何。”
引月朗聲大笑:“不如何?”他惡趣味地撐著腮,若有所思地道,“不如何。”
良久,他拂了拂袖起身,心情頗好地道:“既然這個不如何,我們便去瞧瞧別的如不如何。”
——*——
溫蘇夌投宿於蕭山的一間江湖客棧。
此時的嵐邑,江湖與朝廷不再相互忌諱,而是和睦共處,武林盟主與嵐邑天子合作亦已不是稀奇事,武林盟主與當今陛下以前的夫妻關係更是令人津津樂道。溫蘇夌沉默地聽著。
鄰桌的人忽然轉了話題,道:“大哥,聽說朝廷的侍衛隊副統領要親自出馬,率兵圍剿在嵐邑西境占林為王的陳於淮一夥。這陳於淮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冒出來的,仗著西境天高皇帝遠,占林為王,肆意□□擄掠過往商旅,無惡不作。當真該死。近來想來是鬧得兇了,傳到了朝廷那裏,那副統領當即便請兵出戰,聽說明日便將啟程。”
另一人道:“侍衛隊副統領?”
那率先發話的人便道:“大哥有所不知,這侍衛隊副統領常年率兵周轉於嵐邑邊境或是一些常有人作惡的地方,幾乎未曾迴過京都。此次方被侍衛長徐大人召迴京都,得知了西境狀況,他便當即又請兵前往了。這副統領為人低調,不爭名不奪利,真真是一心為百姓做實事的好官吶。”
溫蘇夌微微抬眼。他以前尚在宮中時,侍衛隊得徐席硯一人統率,並無副統領。正奇怪這侍衛隊何時添了副統領一職,冒出這麽一號人物,便又聽那人接著說道:“這位副統領人稱俠義將軍,據傳姓溫名亦華……乃是桑穰族人。不錯。說來這桑穰倒也神奇,分明已經被抹名於江湖,六年前,卻現善族傳人不惜魂飛魄散用天蠱退了琨鈐大軍,令百姓免遭屠戮;六年後,又出了一位俠義將軍,鋤強扶弱,救百姓於水火。”
溫蘇夌眼眸微闔,扔了銀子在桌上,攜劍離去。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一月有半溫蘇夌方至嵐邑西境。
境西村落有人聽他打探萬楓林的情況,便七嘴八舌地勸起他來。此處本是這村落的茶寮,日落而息的村民們都聚在了一起拉家常,見溫蘇夌青衫白馬,手中攜劍,作江湖劍客打扮,還詢問萬楓林,便談論了起來。
一位長者直接沖溫蘇夌道:“這萬楓林可是萬萬去不得。我看這位公子想必是江湖人士,身懷武藝,隻是這萬楓林已遭惡人搶占,這群山匪無惡不作,歹毒至極,公子雙拳難敵四掌,現下是萬萬不可過萬楓林,以免白白丟了性命。”
此前溫蘇夌忙於趕路,並未過多打探具體情況,此刻便趁機了解,道:“敢問老伯,這萬楓林究竟是何狀況?境西總有朝廷駐軍,區區一群山匪,方生事端便該知會駐軍將他們剿了去才是,怎會拖到如今,還讓他們占山為王了呢?”
那老者道:“公子有所不知,自流沙關休戰以來,的確太平了好幾年。卻在去年開始,西關忽然開始遭到來曆不明的蠻夷騎兵攻擊,這些外族善騎,善遊擊,善偷襲,無法根除。朝廷駐隊便盡數被調至西關防禦去了。萬楓林的山匪如此一來便更肆無忌憚,官府衙門那幾個捕快,便無需提及了。”
溫蘇夌微微皺眉。見了他神情,便有個年輕人道:“兄台也無需過於擔心,聽聞朝廷已經有軍隊被派過來除匪了。領軍者乃是大名鼎鼎的俠義將軍,定能將這匪患一網打盡。公子大可再等幾日,待匪患除盡再行過林。”
溫蘇夌微微點頭,謝過眾人便找了個地方投宿。夜幕降臨,溫蘇夌換上夜行衣,準備去探一探虛實,瞧瞧地形地勢、山匪幾何、烏合之眾還是有心者蓄謀,也免得溫亦華率軍到來,以身涉險。
</br>
與聞人恭書及靳肅遠簽訂休戰協議之時,魏堂胥自始至終相伴妍安左右。直到三國之事完結,又護送了妍安迴京。
丞相將周禮桓一早便留在了宮中的聖旨宣告天下,亦即傳位於嵐邑十公主妍安,望眾大臣竭力相佐。
魏堂胥又在朝助妍安平息了一切阻礙,待朝政穩定,方辭京離去。同年,魏堂胥受眾人推崇,坐鎮武林盟主一位,由武當弟子昱陽輔佐左右。
嵐邑開始呈現出武林與朝廷異常和諧的反常情形,三國亦自此互不幹涉內政,和平共處,愈發繁榮。
嵐邑先帝周禮桓卻如同人間蒸發,再也沒有人見過他。
——*——
周禮桓消失的第六年,溫蘇夌已經一馬一劍從鄞暹輾轉至琨鈐,又迴到了嵐邑,重返蕭山。他重複做著每日清晨起來要做的第一件事,端正下跪,橫劍於手,拜道:“師父、太師父、離大哥,見我一麵可好?告訴我,他在哪裏。”
一如既往地,毫無迴應。
——*——
引月修長的食指輕敲著玉案,道:“你那師父尚在時空旅行,太師父被人纏上了,離大哥……已經死了。”他揮袖散去幻像,朝身後喚道,“右護法,你覺得,方才那人如何。”
身後的白衣男子神色漠然,他的主人魔尊,每日都會帶著他看一個普普通通,毫無特別之處的凡人重複同一件事,同一句話。他眼中毫無波瀾,道:“不如何。”
引月朗聲大笑:“不如何?”他惡趣味地撐著腮,若有所思地道,“不如何。”
良久,他拂了拂袖起身,心情頗好地道:“既然這個不如何,我們便去瞧瞧別的如不如何。”
——*——
溫蘇夌投宿於蕭山的一間江湖客棧。
此時的嵐邑,江湖與朝廷不再相互忌諱,而是和睦共處,武林盟主與嵐邑天子合作亦已不是稀奇事,武林盟主與當今陛下以前的夫妻關係更是令人津津樂道。溫蘇夌沉默地聽著。
鄰桌的人忽然轉了話題,道:“大哥,聽說朝廷的侍衛隊副統領要親自出馬,率兵圍剿在嵐邑西境占林為王的陳於淮一夥。這陳於淮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冒出來的,仗著西境天高皇帝遠,占林為王,肆意□□擄掠過往商旅,無惡不作。當真該死。近來想來是鬧得兇了,傳到了朝廷那裏,那副統領當即便請兵出戰,聽說明日便將啟程。”
另一人道:“侍衛隊副統領?”
那率先發話的人便道:“大哥有所不知,這侍衛隊副統領常年率兵周轉於嵐邑邊境或是一些常有人作惡的地方,幾乎未曾迴過京都。此次方被侍衛長徐大人召迴京都,得知了西境狀況,他便當即又請兵前往了。這副統領為人低調,不爭名不奪利,真真是一心為百姓做實事的好官吶。”
溫蘇夌微微抬眼。他以前尚在宮中時,侍衛隊得徐席硯一人統率,並無副統領。正奇怪這侍衛隊何時添了副統領一職,冒出這麽一號人物,便又聽那人接著說道:“這位副統領人稱俠義將軍,據傳姓溫名亦華……乃是桑穰族人。不錯。說來這桑穰倒也神奇,分明已經被抹名於江湖,六年前,卻現善族傳人不惜魂飛魄散用天蠱退了琨鈐大軍,令百姓免遭屠戮;六年後,又出了一位俠義將軍,鋤強扶弱,救百姓於水火。”
溫蘇夌眼眸微闔,扔了銀子在桌上,攜劍離去。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一月有半溫蘇夌方至嵐邑西境。
境西村落有人聽他打探萬楓林的情況,便七嘴八舌地勸起他來。此處本是這村落的茶寮,日落而息的村民們都聚在了一起拉家常,見溫蘇夌青衫白馬,手中攜劍,作江湖劍客打扮,還詢問萬楓林,便談論了起來。
一位長者直接沖溫蘇夌道:“這萬楓林可是萬萬去不得。我看這位公子想必是江湖人士,身懷武藝,隻是這萬楓林已遭惡人搶占,這群山匪無惡不作,歹毒至極,公子雙拳難敵四掌,現下是萬萬不可過萬楓林,以免白白丟了性命。”
此前溫蘇夌忙於趕路,並未過多打探具體情況,此刻便趁機了解,道:“敢問老伯,這萬楓林究竟是何狀況?境西總有朝廷駐軍,區區一群山匪,方生事端便該知會駐軍將他們剿了去才是,怎會拖到如今,還讓他們占山為王了呢?”
那老者道:“公子有所不知,自流沙關休戰以來,的確太平了好幾年。卻在去年開始,西關忽然開始遭到來曆不明的蠻夷騎兵攻擊,這些外族善騎,善遊擊,善偷襲,無法根除。朝廷駐隊便盡數被調至西關防禦去了。萬楓林的山匪如此一來便更肆無忌憚,官府衙門那幾個捕快,便無需提及了。”
溫蘇夌微微皺眉。見了他神情,便有個年輕人道:“兄台也無需過於擔心,聽聞朝廷已經有軍隊被派過來除匪了。領軍者乃是大名鼎鼎的俠義將軍,定能將這匪患一網打盡。公子大可再等幾日,待匪患除盡再行過林。”
溫蘇夌微微點頭,謝過眾人便找了個地方投宿。夜幕降臨,溫蘇夌換上夜行衣,準備去探一探虛實,瞧瞧地形地勢、山匪幾何、烏合之眾還是有心者蓄謀,也免得溫亦華率軍到來,以身涉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