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就幫你這一迴。」
看了這截手臂,垂絲君也認為茶叟做得有些過,便不再與常留瑟計較,直接從取來的秘籍中抽出一張皮紙,交代他接下來的事。
常留瑟偏過頭去看那張紙,原來是整片宅院的瞰圖。
「這裏麵標著號子的十二間屋子,被我用不同的方法鎖住。」垂絲君伸手在圖上指點,「裏麵都放了不同的珍寶。你每推開一間,裏麵的物品就盡數歸你。此外推開南麵首間,我帶你出遊三日,推開北首,放你獨自出山一次,推開西首,我便告知你為誰複仇,且滿足一你一個願望。推開東首,贈你一柄神兵。」
話尚不及聽完,常留瑟整個人幾乎就要發出光芒來。
他從垂絲君手裏搶過瞰圖,捧著仔細端詳了一陣子,接著滿足地嘆息一聲,小心迭好了貼肉收藏起來。
其鄭重的模樣,反而讓有心為難他的垂絲君哭笑不得。
第三天垂絲君果然出發去了西陵峽,常留瑟依言取出瞰圖在宅裏四處走動,最後攀到了後院地勢最高的瀑布龍嘴上,這才將幾個號子與房屋一個一個對起來。
十二間屋子呈十字星勻婷分布,除去東向四間搭建在後山水泊之上,另八間都依地形而建。從外麵看不出什麽特別。
「主人吩咐,常公於開門時一定需要老朽在場,否則打開的一律不作數。」
棋叟和書叟自從垂絲君走後便跟著常留瑟,茶叟則被垂絲君有意支開。
這兩位老僕,人手一簿一筆,就等著記錄常留瑟如何破開那主人布下的關卡。
「這四麵頭裏的屋子定是最難解決。如此便從十字中心開始。」
常留瑟自言自語,在心裏規定自己每天至少打開一扇門。
不過實際的情形,卻比預期糟糕了許多。
東邊水閣考驗輕功,南麵考驗劍術,西方考驗智力,餘下北向考驗體能。
垂絲君分別在這四麵屋子裏下了不同類型、不同輕重的機拓。
常留瑟試了兩天才打開西邊第一個機關,屋子裏端正放著個沉檀木的小匣,迫不及特地過去打開,滿滿一匣東珠琥珀,直看得常留瑟怔在了原地。
「這是我,是我這輩子的第一件財產!」良久,他小心翼翼地抱起了匣子,手還有些微微的顫。
「主人說,這是常公子辛苦練功應得的,更大的甜頭還在後麵。」棋叟在一旁笑道。
西陵峽下確有蛤蟆碚。
垂絲君原本要在「放生」後去尋那泉水,然而早了兩日抵達西陵,做完必要的打點,便突然起了興,要沿那明月峽腳下一路尋來。
他去時晨光熹微,路上隻遇見幾個擔水的老嫗,有的手上還拿著些香燭供果,想來是還要到附近的緣覺寺裏去聽早課。
漸行漸遠,行人便不見了。
蛤蟆碚生在一個天然溶洞中,是塊通缽青綠的奇石,因酷肖蛤蟆而得名。
那掛清泉便由蛤蜞背上流出,在其後形成溫潤清冽一泓小潭。
洞外分明江風獵獵,洞內卻意外溫暖宜人。
洞中有人。
垂絲君在洞壁邊上見到了堆燃過的枯葉,杏黃色一個包袱,缽盂及聲杖。
這些總總的邊上,蒲團上坐著個不到三十歲的和尚。
和尚雖未上年紀,但麵容清格出塵、凝重沉穩,眉心一點銀硃天目,甚有莊嚴肅穆之相,再看那身軀,顯然經過武學的曆練,勻實而健美,絕非一般吃菜人的瘦弱。
他袈裟襤褸,仿佛行了很長的路,蛤蟆碚或許隻是他歇腳過夜之地。
垂絲君不意在洞中遇見這等人物,腳下硌了塊石子,發出輕微「嗑辣「一聲。
和尚聽見響動,便緩緩睜開了炯炯的眼。
垂絲君點頭行禮,關懷道:「大師為何不去緣覺寺休憩。」
和尚同樣頓了首,開口卻是反詰:「貧僧與施主素未謀麵,遑論傳授禪意,施主為何喚貧僧為大師?」
垂絲君略一思付,明白話中有禪不宜直接做答,也是反問道:「我不曾布施過香火與大師,大師又為何喚我『施主』?」
和尚聽了,點頭微笑道:「施主今日這靈思間的迴答,在十年之前曾花去了貧僧一月有尋求答案。」
垂絲君道:「那是大師佛性高深,認真治學。方才我隻是答不上來,勉強作些搪塞,算不上解答。」
和尚輕籲,嘆道:「過多的認真乃是我執。自溺於所囚定的樊籠,反失卻了至性的真。不複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最終迴頭感嘆。卻是白白行了好大一段歧路。」
這句話說得深奧,垂絲君一時不能了悟。
低頭思索之間和尚已從蒲團上立起,他雙手合十,宜一聲佛號道:「施主慧根獨具,隻是眉宇間肅殺之氣鬱結。若能夠靜思得悟,僅三世輪迴即能得證阿羅漢果。」
聽到這裏,垂絲君心中「咯噔」一響,修果位須得出家。
原來說了半天,這和尚隻是要拉人入教,想到這裏沉思的心情立刻煙散了去。
他斂住不悅的神情道:「明日之事在下尚未能窺見,更不敢奢望三生後的福祉。唯眼前三丈軟紅之中尤在纏縛,隻怕要拂了大師的一番美意。」
那和尚也是耳聰目明的,見垂絲君如此也不強求,反而收拾了東西拿著聲杖要走。臨行前告訴垂絲君自己法號「摩訶」。
摩訶乃梵語,意即「大」。之所以用梵語作為法號,乃是因為和尚的度牒領自獸心崖下摩尼寺,是三百年前由十位天竺那爛陀寺的高僧西行建造的名剎。
出於禮節,垂絲君也化名商人崔思君自報了家門,二人在蛤蟆碚邊道別。
和尚轉身行走時候身上響起一陣細碎的金石音。
卻非是那聲杖,垂絲君低頭,查見那聲響來自於和尚足踝,是一掛暗紅色、鏽跡斑斑的鐵鏈。
自從打開了頭間屋子,常留瑟就像找到了訣竅,後麵五天接連破開六扇大門,其中東西二麵分占其兒,南北邊則僅各開一間。
而棋叟給他的評價,卻是「智力有餘,風吹得跑,體力不足,繡花稻糙。」
常留瑟表麵對上老頭子的譏誚不屑一顧,然而心裏還是恨得癢癢。倒不是小肚雞腸去計較口舌,反而是因為明白老頭子踩住了他的痛腳。
於是他決計狠下心來練功,就算是為了那剩下六間屋子裏的寶貝,幾個許諾的條件,以及垂絲君驚訝或讚許的神情。
常留瑟本是絲毫不懂精進之道的人,隻以為將武學沒日沒夜的操練,再加上牛嚼那些十全大補丸便能成事。
豈料任性胡來了七日之後,竟自覺內息紊亂氣血上湧。
第二天清早又堅持耍了一套劍招後,口裏突然疾噴出鮮血來。
棋書二叟趕忙上前將青年架下竹捧,幾個老頭中有通醫理的,一番診斷後才知道是藥猛血熱,急火攻心,這樣一折騰,非但沒有任何長進,反而將已精進的修為倒退掉了三成。
於是原本有條不紊的修習,被常留瑟硬生生掰成了臥床靜養。
一個月時間很快便過去,西陵那邊飛鴿來說垂絲君已經迴程。
常留瑟明白這下自己絕不會攤上什麽好事,加上棋書茶三個老頭在他耳邊攛掇,說垂絲君最恨人浪費他的靈藥,茶棋書叟之外原來還有個琴叟,就是因為浪費了兩粒丹藥而被垂絲君錯手擊殺。
於是剩下的幾天裏,青年除了吃睡休養,就是想著如何緊緊皮肉,好挨過垂絲君的懲罰。
兩天後,垂絲君果然帶著一個烏木箱與一壇泉水返迴了山中。
迴來正是未時,卻沒有看見常留瑟在水泊上練功的影子。
問棋叟後才知道出了這麽迴事。
他猜到常留瑟必定會提心弔膽的等候自己迴來,卻反倒不急著去問罪,而是悠然飲盡一壺香茗,又沐浴滌塵。
末了方悠然往常留瑟的住處去了。
從迴來到現在,不下大半個時辰。
棋叟和書叟想必已經將稍息支給了常留瑟。
垂絲君料想依照青年狡詐的性格,絕不會乖乖兒俯首帖耳。還不知道會耍出什麽花樣逃避責罰。
可就算是有了準備,卻還是被推門見到的景象怔了一怔。
常留瑟躺屍似的仰在床上,周邊一片珠光。
他竟然把得手的六箱寶貝盡數鋪在身邊,這其中還有些是能穿戴的對象,於是垂絲君就看見常留瑟頭戴獬豸冠、身披紫金深衣,下圍湘夫人水火裙,就連足趾上都套了亮閃閃的戒指。
那模樣,非但不好看,反而像足了趣怪的一隻大粽子。
垂絲君心中雖然好笑,表麵上卻不動聲色道:「這是做什麽?」
常留瑟見來的是垂絲君,硬梆梆就要挺著身子站起來。無奈身上壓的寶貝太重,隻能扁了扁嘴,哀聲道:「我知道我急功近利,我知道我任性妄為,你要為那些十全大補丹報仇,但請給我留個全屍,我還要拿這些來陪葬,好歹也算是這些月的辛苦錢。」
</br>
看了這截手臂,垂絲君也認為茶叟做得有些過,便不再與常留瑟計較,直接從取來的秘籍中抽出一張皮紙,交代他接下來的事。
常留瑟偏過頭去看那張紙,原來是整片宅院的瞰圖。
「這裏麵標著號子的十二間屋子,被我用不同的方法鎖住。」垂絲君伸手在圖上指點,「裏麵都放了不同的珍寶。你每推開一間,裏麵的物品就盡數歸你。此外推開南麵首間,我帶你出遊三日,推開北首,放你獨自出山一次,推開西首,我便告知你為誰複仇,且滿足一你一個願望。推開東首,贈你一柄神兵。」
話尚不及聽完,常留瑟整個人幾乎就要發出光芒來。
他從垂絲君手裏搶過瞰圖,捧著仔細端詳了一陣子,接著滿足地嘆息一聲,小心迭好了貼肉收藏起來。
其鄭重的模樣,反而讓有心為難他的垂絲君哭笑不得。
第三天垂絲君果然出發去了西陵峽,常留瑟依言取出瞰圖在宅裏四處走動,最後攀到了後院地勢最高的瀑布龍嘴上,這才將幾個號子與房屋一個一個對起來。
十二間屋子呈十字星勻婷分布,除去東向四間搭建在後山水泊之上,另八間都依地形而建。從外麵看不出什麽特別。
「主人吩咐,常公於開門時一定需要老朽在場,否則打開的一律不作數。」
棋叟和書叟自從垂絲君走後便跟著常留瑟,茶叟則被垂絲君有意支開。
這兩位老僕,人手一簿一筆,就等著記錄常留瑟如何破開那主人布下的關卡。
「這四麵頭裏的屋子定是最難解決。如此便從十字中心開始。」
常留瑟自言自語,在心裏規定自己每天至少打開一扇門。
不過實際的情形,卻比預期糟糕了許多。
東邊水閣考驗輕功,南麵考驗劍術,西方考驗智力,餘下北向考驗體能。
垂絲君分別在這四麵屋子裏下了不同類型、不同輕重的機拓。
常留瑟試了兩天才打開西邊第一個機關,屋子裏端正放著個沉檀木的小匣,迫不及特地過去打開,滿滿一匣東珠琥珀,直看得常留瑟怔在了原地。
「這是我,是我這輩子的第一件財產!」良久,他小心翼翼地抱起了匣子,手還有些微微的顫。
「主人說,這是常公子辛苦練功應得的,更大的甜頭還在後麵。」棋叟在一旁笑道。
西陵峽下確有蛤蟆碚。
垂絲君原本要在「放生」後去尋那泉水,然而早了兩日抵達西陵,做完必要的打點,便突然起了興,要沿那明月峽腳下一路尋來。
他去時晨光熹微,路上隻遇見幾個擔水的老嫗,有的手上還拿著些香燭供果,想來是還要到附近的緣覺寺裏去聽早課。
漸行漸遠,行人便不見了。
蛤蟆碚生在一個天然溶洞中,是塊通缽青綠的奇石,因酷肖蛤蟆而得名。
那掛清泉便由蛤蜞背上流出,在其後形成溫潤清冽一泓小潭。
洞外分明江風獵獵,洞內卻意外溫暖宜人。
洞中有人。
垂絲君在洞壁邊上見到了堆燃過的枯葉,杏黃色一個包袱,缽盂及聲杖。
這些總總的邊上,蒲團上坐著個不到三十歲的和尚。
和尚雖未上年紀,但麵容清格出塵、凝重沉穩,眉心一點銀硃天目,甚有莊嚴肅穆之相,再看那身軀,顯然經過武學的曆練,勻實而健美,絕非一般吃菜人的瘦弱。
他袈裟襤褸,仿佛行了很長的路,蛤蟆碚或許隻是他歇腳過夜之地。
垂絲君不意在洞中遇見這等人物,腳下硌了塊石子,發出輕微「嗑辣「一聲。
和尚聽見響動,便緩緩睜開了炯炯的眼。
垂絲君點頭行禮,關懷道:「大師為何不去緣覺寺休憩。」
和尚同樣頓了首,開口卻是反詰:「貧僧與施主素未謀麵,遑論傳授禪意,施主為何喚貧僧為大師?」
垂絲君略一思付,明白話中有禪不宜直接做答,也是反問道:「我不曾布施過香火與大師,大師又為何喚我『施主』?」
和尚聽了,點頭微笑道:「施主今日這靈思間的迴答,在十年之前曾花去了貧僧一月有尋求答案。」
垂絲君道:「那是大師佛性高深,認真治學。方才我隻是答不上來,勉強作些搪塞,算不上解答。」
和尚輕籲,嘆道:「過多的認真乃是我執。自溺於所囚定的樊籠,反失卻了至性的真。不複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最終迴頭感嘆。卻是白白行了好大一段歧路。」
這句話說得深奧,垂絲君一時不能了悟。
低頭思索之間和尚已從蒲團上立起,他雙手合十,宜一聲佛號道:「施主慧根獨具,隻是眉宇間肅殺之氣鬱結。若能夠靜思得悟,僅三世輪迴即能得證阿羅漢果。」
聽到這裏,垂絲君心中「咯噔」一響,修果位須得出家。
原來說了半天,這和尚隻是要拉人入教,想到這裏沉思的心情立刻煙散了去。
他斂住不悅的神情道:「明日之事在下尚未能窺見,更不敢奢望三生後的福祉。唯眼前三丈軟紅之中尤在纏縛,隻怕要拂了大師的一番美意。」
那和尚也是耳聰目明的,見垂絲君如此也不強求,反而收拾了東西拿著聲杖要走。臨行前告訴垂絲君自己法號「摩訶」。
摩訶乃梵語,意即「大」。之所以用梵語作為法號,乃是因為和尚的度牒領自獸心崖下摩尼寺,是三百年前由十位天竺那爛陀寺的高僧西行建造的名剎。
出於禮節,垂絲君也化名商人崔思君自報了家門,二人在蛤蟆碚邊道別。
和尚轉身行走時候身上響起一陣細碎的金石音。
卻非是那聲杖,垂絲君低頭,查見那聲響來自於和尚足踝,是一掛暗紅色、鏽跡斑斑的鐵鏈。
自從打開了頭間屋子,常留瑟就像找到了訣竅,後麵五天接連破開六扇大門,其中東西二麵分占其兒,南北邊則僅各開一間。
而棋叟給他的評價,卻是「智力有餘,風吹得跑,體力不足,繡花稻糙。」
常留瑟表麵對上老頭子的譏誚不屑一顧,然而心裏還是恨得癢癢。倒不是小肚雞腸去計較口舌,反而是因為明白老頭子踩住了他的痛腳。
於是他決計狠下心來練功,就算是為了那剩下六間屋子裏的寶貝,幾個許諾的條件,以及垂絲君驚訝或讚許的神情。
常留瑟本是絲毫不懂精進之道的人,隻以為將武學沒日沒夜的操練,再加上牛嚼那些十全大補丸便能成事。
豈料任性胡來了七日之後,竟自覺內息紊亂氣血上湧。
第二天清早又堅持耍了一套劍招後,口裏突然疾噴出鮮血來。
棋書二叟趕忙上前將青年架下竹捧,幾個老頭中有通醫理的,一番診斷後才知道是藥猛血熱,急火攻心,這樣一折騰,非但沒有任何長進,反而將已精進的修為倒退掉了三成。
於是原本有條不紊的修習,被常留瑟硬生生掰成了臥床靜養。
一個月時間很快便過去,西陵那邊飛鴿來說垂絲君已經迴程。
常留瑟明白這下自己絕不會攤上什麽好事,加上棋書茶三個老頭在他耳邊攛掇,說垂絲君最恨人浪費他的靈藥,茶棋書叟之外原來還有個琴叟,就是因為浪費了兩粒丹藥而被垂絲君錯手擊殺。
於是剩下的幾天裏,青年除了吃睡休養,就是想著如何緊緊皮肉,好挨過垂絲君的懲罰。
兩天後,垂絲君果然帶著一個烏木箱與一壇泉水返迴了山中。
迴來正是未時,卻沒有看見常留瑟在水泊上練功的影子。
問棋叟後才知道出了這麽迴事。
他猜到常留瑟必定會提心弔膽的等候自己迴來,卻反倒不急著去問罪,而是悠然飲盡一壺香茗,又沐浴滌塵。
末了方悠然往常留瑟的住處去了。
從迴來到現在,不下大半個時辰。
棋叟和書叟想必已經將稍息支給了常留瑟。
垂絲君料想依照青年狡詐的性格,絕不會乖乖兒俯首帖耳。還不知道會耍出什麽花樣逃避責罰。
可就算是有了準備,卻還是被推門見到的景象怔了一怔。
常留瑟躺屍似的仰在床上,周邊一片珠光。
他竟然把得手的六箱寶貝盡數鋪在身邊,這其中還有些是能穿戴的對象,於是垂絲君就看見常留瑟頭戴獬豸冠、身披紫金深衣,下圍湘夫人水火裙,就連足趾上都套了亮閃閃的戒指。
那模樣,非但不好看,反而像足了趣怪的一隻大粽子。
垂絲君心中雖然好笑,表麵上卻不動聲色道:「這是做什麽?」
常留瑟見來的是垂絲君,硬梆梆就要挺著身子站起來。無奈身上壓的寶貝太重,隻能扁了扁嘴,哀聲道:「我知道我急功近利,我知道我任性妄為,你要為那些十全大補丹報仇,但請給我留個全屍,我還要拿這些來陪葬,好歹也算是這些月的辛苦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