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試試怎麽知道?」他也笑,學著我說話的語氣。


    盡管如此,我還是久久不能釋懷。總想開口說些什麽,問詢也好,訴苦也罷,但都被我情麵難卻的自尊抑製住了。我遠比自己想像中要堅強或卑微。不過好在我們還有一個無論鬧到怎樣一個難堪的局麵都有機會順勢收手的「反義詞」遊戲從中協助。


    於是我突然問他「你的反義詞是誰?」


    「是我」他毫不猶豫的迴答。


    這無疑讓我心安。


    「你的反義詞是誰?」他又緊接著問。


    「是我」我心滿意足的迴答。


    他掐掉香菸,撫過我的臉吻上我的唇。我閉上雙眼,自願配合,可心中卻百感交集,因為我依舊不敢確認我是否已經真的原諒他?還是隻是因為自己太過依賴,一點點甜頭便讓我迴心轉意?


    隨著接下來幾天的適應,我終於開始感受到遮擋在眼前的那道陰霾逐漸散開,我的世界開始慢慢恢複成晴天。我們住在了同一間屋子,吸同一根香菸,抱在一起取暖。這是我久違的真實感。但是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麽一到夜深人靜這種真實感就會變得模糊,每每深夜醒來時我都會處於極為不安和倍感空洞的狀態,必須要緩和一會,才能夠慢慢分辨出他已經迴到我身邊的事實。


    於是我將耿旭東的迴來比喻成一種失而複得。失而複得總會帶給人一種美好的不切實際的感覺,這種感覺總會讓我質疑重新迴到我身邊的那個人還是否和以前一樣?而究竟哪裏不同,我根本就說不清楚。後來我逐漸明白,所謂的不同好像不過就是我們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隔閡,而這個隔閡是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其打破的,就算我不在意,就算他不在意,但是我們的記憶會留存,我們身體的細胞會永久銘記那段令它們憂傷的日子。


    我不知道這樣的感覺何時會消失,也不確定它究竟是否能夠消失。所以我隻能盡我所能保持和我以前一樣的狀態。不過好在耿旭東是天生的樂觀派,他總是能夠製造合適的話題讓我們保持溝通,找到合適的契機讓我們維持互動。


    比如在接下來某天晴空萬裏的早晨耿旭東突然把臉湊到我眼前,屏氣凝神的看著我「你知道你的眼睛多麽迷人嗎?」


    我愣了兩秒鍾,隨後躲開他,下意識的點起一支煙「少給我來這套!」


    「你緊張了?」他繼續挑逗我。


    我抬起腿,企圖踹他一腳,卻被他一把抓住「我可不想錯過這麽好的模特,我帶你去798拍照吧?」


    「沒興趣」我故作冷淡。


    「再悶在屋子裏我估計我們快長毛了,今天天氣這麽好,不出去就浪費了」


    「我還有篇稿子沒寫」


    「出去透透風,說不定靈感就來了」


    我掐掉香菸,抖抖肩「走吧!」我從來不會真正拒絕他。


    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圍脖。出門前耿旭東去櫃子裏翻找那雙黑皮手套,我告訴他「我把它藏了起來」


    他疑惑的看著我。


    「我還從裏麵發現了一個秘密」


    「哦?」


    「我看到了十幾年前的你」


    「嗬嗬」他搖頭輕笑,笑容帶著點憂傷「那是我媽生前最喜歡的一張照片,隻不過後來弄丟了,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張底片,所以一直帶在身邊。說實話,從東京離開後,我有想過迴來把它取走,但是……」他嘆了口氣,擺擺手。


    如今「東京」二字早已敏感到輕而易舉的便可以挑撥起我的神經,但是我們談起的正是一個沉重而憂傷的話題,我沒有辦法逃避。


    「這是你喜歡攝影的原因嗎?」我隻能這樣問。


    「算是吧」他迴答「其實攝影和文字有很多共同之處,它們都是記錄生活,記錄過往,無論好的壞的都能接納,隻有真正感性的人才會喜歡這些,這大概也是我們能夠走到一起的原因」


    「兩個感性的人在一起恐怕不是什麽好事?」


    「放心,比起感性,我更理性!」他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好了,手套就送給你了,不過底片要還給我」


    「那就要看你的表現嘍!」我終於開始像以前一樣沾沾自喜。


    時隔幾個月,我們再次騎著自行車橫跨京城。除了天氣和溫度,仿佛和以往並沒有什麽不同。


    和夏天不一樣的是我很討厭冬天,並且能夠十分準確說出討厭它的原因,比如幹燥渾濁的空氣、冷冽刺骨的寒風、太陽的背叛和疏遠。總之,關於冬天的一切,我都喜歡不來。但此時此刻,我們戴著加厚口罩逆著風飛奔,看著汽車尾氣在公路上喘息,我竟然開始莫名的喜歡上這種感覺,沒有過度,沒有原因。和耿旭東在一起總會有太多太多奇妙的事情無法解釋。


    我們都已經不再年輕,他甚至快要到了而立之年,如果我們足夠世俗,他可能早已為人父,我也可能正在為即將到達的婚期而奔波。但奇怪的是當下的我們心靈並未衰老,準確的來說我曾衰老過,至少我這樣認為。但是因為他,那顆已經處在半夢半醒的心再次被喚醒,他讓我保持著對一切新鮮事物的期待和熱情,他讓我敢於說出一句「我還年輕」。就仿佛一下子穿迴到了校園時代,我們會大笑,我們會放肆,同樣也會為了所謂的自由奔不顧身。


    這一切的源頭我想歸結於一種化學反應,靈魂和靈魂的碰撞催生出的愛讓這一切都變得與眾不同。】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毫無徵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董先生的菸灰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董先生的菸灰缸並收藏毫無徵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