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成彥騰地站起,不顧自己血流如注,執起方才割骨剜肉的利劍來一下一下地敲擊著井壁劍鋒鈍了,他幹脆丟了工具,自己伸手去挖,直弄地雙手鮮血淋漓:“我要你活著!活著!”
“我不要出去!成彥!我不出去了!”他也不知哪裏來的力氣,一把撲過去。聲嘶力竭地喊道——還有一句他藏在心底說不出口,若真能死在一起,卻也全了他此生的心願!也再不會有猶豫紛爭矛盾與愛恨糾纏…
成彥不要命似地還在挖著,聽了佑晟的言語卻忍不住鼻子一酸,一手搭起他的肩,重重地吻了他一下,有什麽冰涼的液體落在了臉頰之上,早已不知道這是誰的淚——“佑晟,我愛你。”
所以我更不能看你死。
當一縷清水自岩壁上噴出的時候,楚佑晟已經精疲力竭了,他聽不清司馬成彥的歡唿聲,隻能感覺到一雙強而有力的臂膀連拖帶抱地,硬是將他帶離了井底,直到朦朧中見到那一絲天光,聽到無數人喜極而泣的唿聲,以及那個他曾經無比熟悉的聲音:“相王,我就知道,你定然無事的。”
相王?那是誰?不重要了——他又迴到了他的天下——隻屬於他的天下。
兩天,刻骨銘心的相處,卻隻有兩天,太短了。
他眯起眼,眨去眼裏微泛的水光。
北越天慶二十二年秋,崇光政變爆發,舊太子司馬成義兵圍皇城,欲行玄武門故事,漢王司馬成德率羽林軍頑抗,傷於流矢,同年底傷重而亡,士兵死傷者不知凡幾。武帝司馬霖駕崩於亂軍之中,諡為神聖武德皇帝,與蕭後同葬幹陵。司馬成義兵敗被俘,以謀逆罪囚於宗人府,昔平南大將軍劉遠威出逃昊京。因此而清算獲罪的貴族皇親不知多少,悉數斬於東市,一時間血流成河,朝廷為之肅然。此之為端和盛世前最後一記動亂的哀音。
眾臣推宋王司馬成彥為帝,淚辭不受,並以其不是先儀貴皇後嫡子為由,拒不南麵為君,並立四皇子司馬成離為帝,以全人望,是為恭帝,年號端和。宋王功高,進位為相王,參知政事,輔佐幼主。
“累了麽?”韓飛雲起身,望鎦金爐裏添了塊沉香,“天晚了,你也歇歇吧。動亂剛過,事如亂麻,哪裏一兩日就做的完的?”
司馬成彥揉了揉眉心點了下頭:“也是,你也迴去吧,我叫人送你。”韓飛雲直起身,頓了一頓才道:“你趕我走?”
司馬成彥停了動作:“飛雲,從今往後,我隻待你如知己良友,再無私情。”
韓飛雲一愣,突然放聲大笑:“都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成彥,你也算對的起我!”司馬成彥並不抬頭,沉默半晌後隻道:“飛雲,我視你為肱骨之臣,你總該知道。”
一瞬間韓飛雲眼裏閃過萬千神色,對於眼前這個郎心如鐵的男人,他還能說什麽!這江山,這天下是誰不顧天下罵名為他打迴來的!他韓家一門五卿世代忠良,可他為了司馬成彥,什麽顏麵榮辱都不要了,他寧願做個背君弒主反覆無常的小人,到頭來就隻為一句肱骨之臣麽?心裏一下子亂了,他知道司馬成彥是為了誰,那天看著成彥從昆明湖裏一步一步地將楚佑晟抱出來甚至不讓人碰他一下他就知道司馬成彥這一身狼狽是為了誰!他的心裏…從來就不曾有他!
若是一般人,想到此處怕早已經潸然淚下。
然而韓飛雲不是一般人,他頓了頓,反微微一笑,掩去眼裏最後一絲怨恨:“自然知道。所以我才傾全力幫你——隻是容我多說一句,皇上春秋未盛,未免耳根子軟些,身邊的人就要分外提防些。我聽說,今天皇上升了楚佑卿的官——相王,無論私交如何,你總該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別給了那些人翻身的機會。”
司馬成彥沒答腔,他怎麽不知道成離對楚佑卿言聽計從,終究是個禍害,可是——風似乎吹過了廳堂,桌上的蠟燭搖了一搖,他直覺地向窗外看去,空蕩蕩地,一個人也無。
他輕嘆一聲:“容我再想想,你先迴去吧。”
韓飛雲恭身行了一禮,埋首間,卻盡顯怨毒之色。
自那次枯井餘生之後,楚佑晟待成彥已是再難扳起臉來,他身子大損大勞,司馬成彥傾一國之力但求能救的迴他,稍稍有了起色,成彥不論日日裏有多忙,晚上也必迴王府,命人炙了一些個清粥小菜,與佑晟在房內共食。楚佑晟身體漸漸地好了,卻依然行走不便,司馬成彥便不許他下床一步,事必躬親地伺候他起居飲食,惹地佑晟直打趣他。成彥也不以為意,反藉機偷香竊玉一番,也沒個正經樣。
又是一日,二人又正在房裏說笑,突然紀淮熙敲門入內,神色似有驚惶,成彥知道若無事是無人敢打擾他與佑晟的,便收了笑容,起身道:“出去再說。”
待成彥迴到屋內,佑晟故做漫不經心地隨口一問:“怎麽了?”
司馬成彥抬眼,眼裏似有兩道光直she他的髒腑:
“司馬成義逃了。”
第14章
“先生!”司馬成離一見佑卿,幾乎是立即跳離龍座,佑卿拜倒於禦階之前,三唿萬歲,小皇帝急忙一把拉起他,急道:“先生救我!”
佑卿自是知道他是為了司馬成義竄逃複反一事而宣他入宮,便道:“皇上放心,皇上已居正統之位,亂臣賊子又成的了什麽氣候?就是現在領了些流兵作亂,然以天下製一隅,勝負必定,皇上不必憂心。”司馬成離怔了半晌,忍不住淌下淚來“劉遠威素有軍威,出逃後振臂一唿,已有三州兵馬歸附,現在皇兄又到了他們營中,更是有恃無恐,打著靖難之名要奪迴皇位,據說已經由西渡過眭水攻陷荔州,一路勢不可擋揚言半年之內攻進昊京——先生,你常常教導我三綱五常,兄弟人倫,我不想殺皇兄為何皇兄卻定要製我於死地才甘心!”
楚佑卿慢慢地將目光轉向那個金碧輝煌的禦座,抿唇道:“老師先前教的,是用於尋常百姓家,可生於皇室,為了尊位,兄弟父子又如何?不過也是自相殘殺。這便是天家無情。”
成離聽的似懂非懂,拭淚道:“若是大皇兄想要這皇位我給他便是!但求幹戈不起,還我清明河山…”佑卿吃了一驚,忙跪下道:“皇上真龍天子切不可說此戲言!就是戰事一時反覆也是常理,下臣有一計可保社稷安康——”
“太傅大人!”一個聲音自殿外傳來,聲若洪鍾,“外職文臣不可妄言朝政,皇上少不更事不知此理,難道太傅大人也不知教導皇上麽?”
楚佑卿暗一皺眉,忙恭身下拜:“微臣參見相王。”
司馬成彥看都沒看他一眼,隻對皇帝道:“皇上放心,平亂一事交由本王即可。餘者種種不勞費心。”
小皇帝對這兄長是又懼又敬的,哪敢說什麽,隻與成彥寥寥數語而散。出得宮外,成彥叫住佑卿,頓了半晌,隻微微一笑道:“晟的傷近來倒是好的差不多了。”佑卿沒想到成彥會和他說這個,遲疑了一下才賠笑道:“那是好事。王爺對他好,那是他的福分。”
成彥淡淡地看他一眼:“過去十年裏我倒還要謝謝你了,多次照護著他——我喜歡晟,就因為他聰明,知道什麽時候該做什麽樣的事——有時候明哲保身未嚐不是個好辦法。太傅以為呢?”
佑卿自然也知道眼前這男人已是帝國的實際當權者,半點忤逆不得,可他話裏透出的親厚卻讓佑卿心裏象紮了根刺似的,不能出一語。
成彥走得幾步,忽然又停了腳:“還有一事要提點太傅,這裏畢竟不是南昭,太傅切勿忘了畢竟身在異鄉。若非他,我未必容的下你一幹人等。”佑卿暗自一驚,慌亂地趕忙跪下,道:“王爺,我心裏已無故土家國更無二心,王爺切勿懷疑下臣!”
成彥眼皮不抬,隻道:“還記得當年正陽宮變之時,你連彎身一躬都深以為恥,到如今,倒是豁達了不少。那些無謂的尊嚴都沒了,倒也是快事。”
一句話諷地佑卿什麽話也說不出來,直到目送著成彥行的遠了,他才直起身子,拂去膝上泥塵,對身後的候賢德道:“把柳清明叫來,我有事吩咐。”
豁達?尊嚴?司馬成彥,有一天你到了我這樣山窮水盡一死而不得的光景,再來和我說什麽顏麵尊嚴吧!!
任何人都可以變的狠毒,隻要他嚐過失去的滋味。
紀淮熙搖頭道:“王爺還是放過他了。”
司馬成彥挑眉道:“你何時竟也喜歡揣測我的心意了?”
“屬下不敢。”紀淮熙見成彥神色不善,忙轉了話題,伸手入懷,摸出一本奏摺來,“八百裏加急快報,司馬成義兵圍冀州——原本勤王的各路諸侯都按兵不動,想作壁上觀,再得些好處。”他又瞟了瞟崇光殿,“司馬家的天下他們也樂得看內訌,隻不知道還能在皇帝麵前粉飾多久的太平。”
司馬成彥豈不知道事已至燃眉,各節度使擁兵自重,都在觀望,何況司馬成義還頂著個前太子的名號,若再止不住他的攻勢,事必危矣。事到如今,藩鎮之兵已不可倚重,若戰前倒戈便是一敗塗地萬劫不複。
“無兵可以金帛募之,無糧可以農桑籌之,可千軍易得良將難求,將兵之才卻去哪裏尋?!”紀淮熙道,“滿朝文武中善兵者眾,可一定要是個忠於王爺忠於皇上的,卻隻怕難找。”成彥何等人物,當下有了幾分了悟,卻並不相答,隻道:“淮熙,我知你想的是誰,可他此番萬不能出戰。”
紀淮熙暗吃一驚,忙道:“韓相跟了王爺十年有餘,明裏暗裏都是盡了全力地助王爺成事,而且放眼朝野,也惟有他能與身經百戰的威遠軍製衡,拖個一年半載,那些人沒名沒份必定散去——”
“淮熙。”成彥打斷他的話,“我戰必出,果必勝——我要我的天下,再沒有動亂紛爭。”
“王爺要親征?!可京中何人能主持大局?”
這個道理他自然懂的,他心裏甚至已經有了個朦朧的念頭,卻一時說不得。
淮熙又急道,“飛雲和我們一起有十餘年了為何不——”
成彥冷冷一笑,“你以為司馬成義在宗人府裏本是插翅難飛,若無人應和卻怎地竟能逃出京師?”
淮熙一愣,隻覺得冷汗津津地出了一背,他,他是怎麽也沒想到——
</br>
“我不要出去!成彥!我不出去了!”他也不知哪裏來的力氣,一把撲過去。聲嘶力竭地喊道——還有一句他藏在心底說不出口,若真能死在一起,卻也全了他此生的心願!也再不會有猶豫紛爭矛盾與愛恨糾纏…
成彥不要命似地還在挖著,聽了佑晟的言語卻忍不住鼻子一酸,一手搭起他的肩,重重地吻了他一下,有什麽冰涼的液體落在了臉頰之上,早已不知道這是誰的淚——“佑晟,我愛你。”
所以我更不能看你死。
當一縷清水自岩壁上噴出的時候,楚佑晟已經精疲力竭了,他聽不清司馬成彥的歡唿聲,隻能感覺到一雙強而有力的臂膀連拖帶抱地,硬是將他帶離了井底,直到朦朧中見到那一絲天光,聽到無數人喜極而泣的唿聲,以及那個他曾經無比熟悉的聲音:“相王,我就知道,你定然無事的。”
相王?那是誰?不重要了——他又迴到了他的天下——隻屬於他的天下。
兩天,刻骨銘心的相處,卻隻有兩天,太短了。
他眯起眼,眨去眼裏微泛的水光。
北越天慶二十二年秋,崇光政變爆發,舊太子司馬成義兵圍皇城,欲行玄武門故事,漢王司馬成德率羽林軍頑抗,傷於流矢,同年底傷重而亡,士兵死傷者不知凡幾。武帝司馬霖駕崩於亂軍之中,諡為神聖武德皇帝,與蕭後同葬幹陵。司馬成義兵敗被俘,以謀逆罪囚於宗人府,昔平南大將軍劉遠威出逃昊京。因此而清算獲罪的貴族皇親不知多少,悉數斬於東市,一時間血流成河,朝廷為之肅然。此之為端和盛世前最後一記動亂的哀音。
眾臣推宋王司馬成彥為帝,淚辭不受,並以其不是先儀貴皇後嫡子為由,拒不南麵為君,並立四皇子司馬成離為帝,以全人望,是為恭帝,年號端和。宋王功高,進位為相王,參知政事,輔佐幼主。
“累了麽?”韓飛雲起身,望鎦金爐裏添了塊沉香,“天晚了,你也歇歇吧。動亂剛過,事如亂麻,哪裏一兩日就做的完的?”
司馬成彥揉了揉眉心點了下頭:“也是,你也迴去吧,我叫人送你。”韓飛雲直起身,頓了一頓才道:“你趕我走?”
司馬成彥停了動作:“飛雲,從今往後,我隻待你如知己良友,再無私情。”
韓飛雲一愣,突然放聲大笑:“都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成彥,你也算對的起我!”司馬成彥並不抬頭,沉默半晌後隻道:“飛雲,我視你為肱骨之臣,你總該知道。”
一瞬間韓飛雲眼裏閃過萬千神色,對於眼前這個郎心如鐵的男人,他還能說什麽!這江山,這天下是誰不顧天下罵名為他打迴來的!他韓家一門五卿世代忠良,可他為了司馬成彥,什麽顏麵榮辱都不要了,他寧願做個背君弒主反覆無常的小人,到頭來就隻為一句肱骨之臣麽?心裏一下子亂了,他知道司馬成彥是為了誰,那天看著成彥從昆明湖裏一步一步地將楚佑晟抱出來甚至不讓人碰他一下他就知道司馬成彥這一身狼狽是為了誰!他的心裏…從來就不曾有他!
若是一般人,想到此處怕早已經潸然淚下。
然而韓飛雲不是一般人,他頓了頓,反微微一笑,掩去眼裏最後一絲怨恨:“自然知道。所以我才傾全力幫你——隻是容我多說一句,皇上春秋未盛,未免耳根子軟些,身邊的人就要分外提防些。我聽說,今天皇上升了楚佑卿的官——相王,無論私交如何,你總該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別給了那些人翻身的機會。”
司馬成彥沒答腔,他怎麽不知道成離對楚佑卿言聽計從,終究是個禍害,可是——風似乎吹過了廳堂,桌上的蠟燭搖了一搖,他直覺地向窗外看去,空蕩蕩地,一個人也無。
他輕嘆一聲:“容我再想想,你先迴去吧。”
韓飛雲恭身行了一禮,埋首間,卻盡顯怨毒之色。
自那次枯井餘生之後,楚佑晟待成彥已是再難扳起臉來,他身子大損大勞,司馬成彥傾一國之力但求能救的迴他,稍稍有了起色,成彥不論日日裏有多忙,晚上也必迴王府,命人炙了一些個清粥小菜,與佑晟在房內共食。楚佑晟身體漸漸地好了,卻依然行走不便,司馬成彥便不許他下床一步,事必躬親地伺候他起居飲食,惹地佑晟直打趣他。成彥也不以為意,反藉機偷香竊玉一番,也沒個正經樣。
又是一日,二人又正在房裏說笑,突然紀淮熙敲門入內,神色似有驚惶,成彥知道若無事是無人敢打擾他與佑晟的,便收了笑容,起身道:“出去再說。”
待成彥迴到屋內,佑晟故做漫不經心地隨口一問:“怎麽了?”
司馬成彥抬眼,眼裏似有兩道光直she他的髒腑:
“司馬成義逃了。”
第14章
“先生!”司馬成離一見佑卿,幾乎是立即跳離龍座,佑卿拜倒於禦階之前,三唿萬歲,小皇帝急忙一把拉起他,急道:“先生救我!”
佑卿自是知道他是為了司馬成義竄逃複反一事而宣他入宮,便道:“皇上放心,皇上已居正統之位,亂臣賊子又成的了什麽氣候?就是現在領了些流兵作亂,然以天下製一隅,勝負必定,皇上不必憂心。”司馬成離怔了半晌,忍不住淌下淚來“劉遠威素有軍威,出逃後振臂一唿,已有三州兵馬歸附,現在皇兄又到了他們營中,更是有恃無恐,打著靖難之名要奪迴皇位,據說已經由西渡過眭水攻陷荔州,一路勢不可擋揚言半年之內攻進昊京——先生,你常常教導我三綱五常,兄弟人倫,我不想殺皇兄為何皇兄卻定要製我於死地才甘心!”
楚佑卿慢慢地將目光轉向那個金碧輝煌的禦座,抿唇道:“老師先前教的,是用於尋常百姓家,可生於皇室,為了尊位,兄弟父子又如何?不過也是自相殘殺。這便是天家無情。”
成離聽的似懂非懂,拭淚道:“若是大皇兄想要這皇位我給他便是!但求幹戈不起,還我清明河山…”佑卿吃了一驚,忙跪下道:“皇上真龍天子切不可說此戲言!就是戰事一時反覆也是常理,下臣有一計可保社稷安康——”
“太傅大人!”一個聲音自殿外傳來,聲若洪鍾,“外職文臣不可妄言朝政,皇上少不更事不知此理,難道太傅大人也不知教導皇上麽?”
楚佑卿暗一皺眉,忙恭身下拜:“微臣參見相王。”
司馬成彥看都沒看他一眼,隻對皇帝道:“皇上放心,平亂一事交由本王即可。餘者種種不勞費心。”
小皇帝對這兄長是又懼又敬的,哪敢說什麽,隻與成彥寥寥數語而散。出得宮外,成彥叫住佑卿,頓了半晌,隻微微一笑道:“晟的傷近來倒是好的差不多了。”佑卿沒想到成彥會和他說這個,遲疑了一下才賠笑道:“那是好事。王爺對他好,那是他的福分。”
成彥淡淡地看他一眼:“過去十年裏我倒還要謝謝你了,多次照護著他——我喜歡晟,就因為他聰明,知道什麽時候該做什麽樣的事——有時候明哲保身未嚐不是個好辦法。太傅以為呢?”
佑卿自然也知道眼前這男人已是帝國的實際當權者,半點忤逆不得,可他話裏透出的親厚卻讓佑卿心裏象紮了根刺似的,不能出一語。
成彥走得幾步,忽然又停了腳:“還有一事要提點太傅,這裏畢竟不是南昭,太傅切勿忘了畢竟身在異鄉。若非他,我未必容的下你一幹人等。”佑卿暗自一驚,慌亂地趕忙跪下,道:“王爺,我心裏已無故土家國更無二心,王爺切勿懷疑下臣!”
成彥眼皮不抬,隻道:“還記得當年正陽宮變之時,你連彎身一躬都深以為恥,到如今,倒是豁達了不少。那些無謂的尊嚴都沒了,倒也是快事。”
一句話諷地佑卿什麽話也說不出來,直到目送著成彥行的遠了,他才直起身子,拂去膝上泥塵,對身後的候賢德道:“把柳清明叫來,我有事吩咐。”
豁達?尊嚴?司馬成彥,有一天你到了我這樣山窮水盡一死而不得的光景,再來和我說什麽顏麵尊嚴吧!!
任何人都可以變的狠毒,隻要他嚐過失去的滋味。
紀淮熙搖頭道:“王爺還是放過他了。”
司馬成彥挑眉道:“你何時竟也喜歡揣測我的心意了?”
“屬下不敢。”紀淮熙見成彥神色不善,忙轉了話題,伸手入懷,摸出一本奏摺來,“八百裏加急快報,司馬成義兵圍冀州——原本勤王的各路諸侯都按兵不動,想作壁上觀,再得些好處。”他又瞟了瞟崇光殿,“司馬家的天下他們也樂得看內訌,隻不知道還能在皇帝麵前粉飾多久的太平。”
司馬成彥豈不知道事已至燃眉,各節度使擁兵自重,都在觀望,何況司馬成義還頂著個前太子的名號,若再止不住他的攻勢,事必危矣。事到如今,藩鎮之兵已不可倚重,若戰前倒戈便是一敗塗地萬劫不複。
“無兵可以金帛募之,無糧可以農桑籌之,可千軍易得良將難求,將兵之才卻去哪裏尋?!”紀淮熙道,“滿朝文武中善兵者眾,可一定要是個忠於王爺忠於皇上的,卻隻怕難找。”成彥何等人物,當下有了幾分了悟,卻並不相答,隻道:“淮熙,我知你想的是誰,可他此番萬不能出戰。”
紀淮熙暗吃一驚,忙道:“韓相跟了王爺十年有餘,明裏暗裏都是盡了全力地助王爺成事,而且放眼朝野,也惟有他能與身經百戰的威遠軍製衡,拖個一年半載,那些人沒名沒份必定散去——”
“淮熙。”成彥打斷他的話,“我戰必出,果必勝——我要我的天下,再沒有動亂紛爭。”
“王爺要親征?!可京中何人能主持大局?”
這個道理他自然懂的,他心裏甚至已經有了個朦朧的念頭,卻一時說不得。
淮熙又急道,“飛雲和我們一起有十餘年了為何不——”
成彥冷冷一笑,“你以為司馬成義在宗人府裏本是插翅難飛,若無人應和卻怎地竟能逃出京師?”
淮熙一愣,隻覺得冷汗津津地出了一背,他,他是怎麽也沒想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