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看向司馬睿的眼光,


    依舊是不信。


    司馬睿擺了擺手,


    說道,


    “罷了,


    連你們都不信,


    這事情隻能慢慢來了。


    還有個小事,


    和你們四個說一下 ,


    原本定下的二十二日甲辰登基,


    改到了二十四日丙午。”


    四人一愣,


    三人看向刁協,


    刁協問道,


    “大王,


    這個日子,


    可是學貫古今,


    活了快一百年的太史令陳卓推算的。


    怎麽能隨便就改了哪?”


    司馬睿示意刁協不要激動,


    說道,


    “我也是聽了茂弘的建議,


    見了一位神人,


    說起來和若思還是本家,


    茂弘的頑疾,


    就是他一句話給治好的。”


    戴淵一聽是和自己同姓的,


    就猜出了八九,


    心想,


    多半是那個吳興妖人戴洋戴國流。


    據說他小時候曾經死而複生,


    從此就有了溝通天地之能。


    而且還先後預言了,


    顧榮、周玘的死期,


    世人皆以為神。


    聽說最近不知道怎麽,


    和王導又攀上了關係,


    都搬到西園裏去住了。


    戴淵欠了欠身子,


    問道,


    “大王說的,


    可是吳興戴洋戴國流?”


    司馬睿點了點頭,


    說道,


    “正是此人。”


    戴淵見自己猜對,


    繼續說道,


    “大王,


    這戴國流就是風水看客,


    怎麽能比得了當了幾十年太史令的陳卓哪?”


    司馬睿又示意戴淵不用起身,


    說道,


    “若思還記得陳令是怎麽說的嘛?”


    戴淵點了點頭,


    說道,


    “陳令說,


    當年越王勾踐反國複位,


    範蠡說,


    甲辰日陽位在前,


    意味著君主出行,


    上下皆空,


    德行出郊,


    刑罰入宮。


    正好對應著郊祀天地。”


    司馬睿隨即說道,


    “陳令說的在理,


    但戴先生說得更合當下。


    陳令畢竟是孫吳舊吏,


    雖沐王化多年,


    但身上的怨憤還是難除。


    這就和當年臥薪嚐膽的勾踐一樣,


    也是對吳國心懷怨恨的,


    他這才要將那些刑罰留在吳國,


    把德行帶迴越國。


    如今朕上順天意,


    下承民情,


    又何須按照越國的舊例哪?”


    戴淵聽完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說道,


    “大王英明。”


    司馬睿擺了擺手,


    說道,


    “不是我英明,


    是戴洋看破了這些孫吳舊人的心思,


    他們到現在還心懷怨恨,


    那種情感就和當年勾踐對吳國一樣。


    那我豈能遂了他們的願?


    好了,


    這件事情,


    我已經和西陽王、荀司徒、茂弘,


    商議好了,


    你們迴去通知一下台閣的郎官,


    改動一下。”


    這事情,


    既然說道孫吳舊人,


    四人也就不能再爭下去了,


    否則就是惹了一身騷。


    司馬睿說完了登基的事情,


    又把話題拐迴田地的事情,


    說道,


    “這還有十幾天就到大典的日子了,


    大典之後,


    今天談的這些新政,


    該鋪開的就要鋪開了。


    你們說,


    這第一仗,


    在哪裏打響比較合適?”


    三人看看尚書仆射刁協,


    刁協說道,


    “陛下,


    戰鬥已經開始了,


    太子二傅都稱病不出,


    琅琊王、烏程公殞命。


    臣以為,


    這首戰之地,


    必在烏程縣。”


    司馬睿聽後點了點頭,


    說道,


    “玄亮和朕想到一處去了,


    現在烏程公絕嗣,


    朕準備發一條詔令,


    廢省掉這些絕嗣的王公,


    將這些王公名下的田地,


    都一律抄沒入庫。”


    刁協也誇讚道,


    “陛下英明,


    這樣一來,


    削掉了江南最大的豪族,


    其他世族也會有所收斂。”


    司馬睿擺了擺手,


    說道,


    “這可不是朕英明,


    是茂弘又快了朕一步,


    一早就給朕想好了。


    連新的烏程令,


    也幫朕物色好了。


    朕得茂弘,


    如漢高帝得留侯。”


    三人麵麵相覷,


    唯有周伯仁又飲了一口酒,


    劉隗還是提醒道,


    “陛下,


    這幾條新政,


    可就是要抑齊豪強,


    這江南的最大的豪強,


    可就是琅琊王氏。”


    司馬睿擺了擺手,


    說道,


    “哎,


    你們不了解,


    朕和茂弘自小就相識,


    他和王家那些人不一樣,


    朕是要抑齊豪強,


    不是要打壓茂弘,


    這點,


    你們可要記住了。”


    劉隗還想再說什麽,


    被刁協拽了拽袖子。


    隻聽司馬睿繼續說道,


    “台閣的事情,


    也要多征求茂弘的意見,


    怎麽說,


    茂弘也是中書監,錄尚書事。


    台閣有什麽事情,


    瞞著他不好。


    就這樣吧,


    朕還要去東宮看看安國。


    這可是朕的第一個孫子,


    就這麽夭折了。”


    四人從宮中出來,


    劉隗埋怨道,


    “玄亮兄,


    剛才怎麽不讓,


    我和大王把話說清楚?”


    刁協笑了笑,


    說道,


    “你想說什麽?


    是你了解王茂弘,


    還是陛下了解?


    陛下現在是覺得我們有用,


    想法和他一樣,


    才重用我們。


    但,


    這不意味著,


    我們四人在陛下心中的份量,


    會比王茂弘重。


    大連兄,


    還沒聽出來嘛?


    陛下是讓我們擺正位置,


    切莫恃寵而驕。”


    劉隗的汗滲了出來,


    抽出塊手帕擦了擦,


    說道,


    “那今天說的這些,


    也要和王茂弘講嘛?”


    刁協點了點頭,


    說道,


    “那是自然,


    就說的這些事情,


    要是少了王茂弘的配合,


    哪一件能辦得成?”


    劉隗還是沒轉過彎來,


    說道,


    “可我們不是要抑製豪強嘛?


    怎麽還先和最大的豪強透露消息?”


    刁協沒有迴答,


    而是看了看周伯仁。


    周伯仁也笑了笑,


    說道,


    “大連兄,


    就算我們不說,


    這消息難道茂弘就不知道嘛?


    大王不是講了?


    要抑製的是琅琊王氏,


    不是驃騎將軍。


    大連兄,


    可不要光聽不領會。”


    刁協附和道,


    “伯仁兄,


    我們三個這脾氣,


    時不時的參劾王家人,


    這趟苦差事,


    還得麻煩你。”


    周伯仁擺了擺手,


    說道,


    “也沒那麽苦,


    你可不知道,


    茂弘家裏的酒哪,


    好得很,


    都是上等的女兒紅。”


    周伯仁和三人出了宮門就分了路,


    不多時,


    周伯仁就到了西園。


    他剛到門口,


    就見到當初他分給牛心的王羲之。


    王羲之推著王悅,


    左右各站著王恬、桓溫。


    周伯仁剛一下馬車,


    王悅就說道,


    “周尚書,


    家父有請到東宅一敘。”


    周伯仁胡子一吹,


    說道,


    “我和他沒什麽好敘的,


    趕緊給我上酒啊,


    我這都戒酒半天了。”


    說完,


    周伯仁就要往西園闖,


    剛進了門,


    就被嚇了出來,


    仔細一看,


    一條斑斕猛虎,


    橫臥在門檻旁。


    周伯仁抱怨道,


    “不是,


    誰家好人,


    用老虎堵門口?


    茂弘這辦得是人事嗎?”


    王悅笑了笑,


    說道,


    “周尚書誤會了,


    這老虎啊,


    是家養的,


    他不吃人。”


    周伯仁看向那隻趴在門旁的猛虎,


    正舔著它那血淋淋的爪子,


    脖子又是一縮,


    說道,


    “頭前帶路吧,


    還真讓他猜到了不少。”


    王羲之推著王悅,


    從東邊的門進去,


    三拐兩拐的來到了王導的東舍。


    周伯仁也不客氣,


    直接大腳開路,


    吐沫探臉,


    說道,


    “茂弘,


    你也忒小氣了,


    不就是多喝你點酒嘛,


    至於嘛,


    防我還和防賊一樣,


    你說你,


    那麽多錢花不了,


    好朋友幫你花花,


    怎麽了?”


    裏麵馬上傳來了王導不耐煩的聲音,


    “你們都先到西園去吧,


    這裏沒你們的事情了,


    不要偷聽,


    不然,


    我再做幾個四輪車。”


    本來已經占好位置的四人,


    隻能悻悻的離開書房,


    來到西園。


    王導在書房,王敦在武昌。


    這宴會自然是有在家裏的王廙、王彬兄弟二人招唿。


    王羲之到的時候,


    王廙正在把戴洋介紹給大家,


    隻聽王廙說道,


    “各位同僚,


    這位國流兄,


    可就不簡單了,


    一番言語,


    連太史令陳卓都佩服不已。


    還說自己空活九十年,


    到今日方見神人在世。”


    戴洋連忙擺了擺手,


    說道,


    “世將兄,


    謬讚了,


    都是江湖上的朋友捧著,


    我不過是會一些風水小術,


    胸中再無半分塊壘,


    比起列位公卿,


    就是會些小孩子的把戲。


    何足道哉,


    何足道哉?”


    王廙給旁邊的華譚使了一個眼神,


    華譚連忙說道,


    “國流又過謙了,


    誰不知道你能溝通天地,


    預言將來,


    那周宣佩,顧彥先,


    哪個不是一開始不信你的話,


    要找你來強推他們的壽數,


    哪個又逃過國流看到的命運了。


    顧不及臘,


    周不見八月,


    彥先死在了臘日十九的前兩天,


    宣佩死在了七月。


    哪個沒有應驗?”


    戴洋一看,


    這可是個好捧哏的,


    把來迴都說清楚,


    其實吧,


    也沒那麽懸,


    尤其是,


    你背後站著一位能定人生死的超級大佬。


    戴洋還沒自謙辯解


    新任的晉陵太守張闓就說話了,


    端起一杯酒,


    敬向戴洋,


    說道,


    “國流,


    你不讓我說,


    我也得說了。


    這兩個月前哪,


    我還想著家裏窮,


    一直做京官,


    妻子的臉色都蠟黃了。


    本來想賣掉祖宅,


    疏通疏通關係,


    外放一個縣令,


    足此一生。


    多虧了國流,


    攔住了我,


    還告訴我,


    兩個月之內,


    必守大郡。


    算算時間,


    這不正好差三天,


    兩個月嘛?”


    戴洋這就更不好意思了,


    這個卦算得就更簡單了,


    特別是,


    你背後的大佬是揚州刺史。


    “這都是敬緒兄福德所至,


    陛下唯才是舉,


    我隻不過是窺得了一線天機。”


    張闓那邊坐下,


    顧颺又站了起來,


    說道,


    “我比不了張太守,


    就是個烏程令,


    這餘杭的濕氣重,


    我這兩個腿又不聽使喚。


    要不是國流兄讓我耐心等待,


    轉機就在月內。


    我現在,


    隻能跑到山林裏避世了。”


    戴洋連忙又擺了擺手,


    這就更加不是自己的功勞了,


    誰讓人家姓顧哪?


    誰讓人家的兄長又是顧眾哪?


    從一個縣調到另一個縣,


    其他縣令不敢想的事情,


    在人家這裏,


    根本就不是問題。


    實際上,


    這條消息,


    還是顧颺親自和他講的,


    就隻是為了借給他造勢,


    來參加西園這個宴會。


    戴洋哪,


    也不能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


    自然也就順手把顧颺引薦給了王導。


    這顧颺也是有趣,


    來見王導,


    不帶金銀,


    不帶美人,


    帶了一個野人來。


    現在這個叫郭文的野人,


    就住在這西園裏,


    負責給園裏的虎豹麋鹿醫治傷病。


    對於這樣的人情,


    戴洋自然要拿出些真本事來,


    仔細盯著顧颺看了看,


    說道,


    “顧令雖說離了餘杭,


    不過還是要提防小人,


    尤其是小心屬下的官吏。”


    顧颺再次感謝,


    他不過是給戴洋吹捧了兩句,


    戴洋就是帶他來見了這麽大的世麵。


    剛才他甚至都和西陽王共飲,


    和荀司徒同賦。


    這對他一個縣令來說,


    可以說,


    不可遇,


    也不可求了。


    大家正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談論著,


    戴洋的那些預言神跡的時候,


    王導和周伯仁從東舍走來,


    剛剛入席,


    王導就說道,


    “這個我最有資格說話,


    我啊,


    自來了這建康,


    就落下個頭風的毛病,


    是遍訪名醫,


    一直就是好不了。


    但國流就這麽一看,


    發現是我本命在申,


    而這建康城的申地,


    正是石頭城,


    是石頭城下的冶鑄廠,


    獨占金火,


    還輔以長江之水,群山之土,


    使我的本命地,


    水火相侵、金土相克。


    這才讓我把冶鑄廠都搬到城東,


    還將這原來的冶城,


    打造成了如今的西園。


    這西園剛剛落成,


    我就頭風就再也不犯了。”


    眾人更覺神奇,


    戴洋心裏好笑,


    這算卦掙個錢也不容易,


    你還不但得會看卦,


    還得會看病。


    其實哪,


    也不是什麽大事,


    就是中了冶煉廠吹來的金毒,


    一般人哪,


    不會有什麽反應,


    糟糕就糟糕在,


    王導這個摳門上了,


    他老是自己去吃一些壞掉的水果,


    而這些壞水果,


    加上這些金毒氣,


    就引發了王導的頭風。


    過去也有醫者和王導講過,


    讓他不要再吃那些壞掉的水果。


    可王導愣是沒聽。


    既然這壞水果扔不掉,


    那就隻有把這冶煉廠遷走了。


    按道理說哪,


    這冶煉廠是武庫的,


    要搬起來不容易。


    但是哪,


    道理有時候也沒那麽硬,


    第二天,


    冶煉廠的新址就選好了,


    第二天下午,


    冶煉廠就全搬走了。


    一個月後,


    冶煉廠舊址,


    就成了西園。


    這下,


    沒了金毒,


    再來幾味藥,


    王導可不就好了嘛。


    當然了,


    其實不吃爛掉的水果,


    也能解決。


    但那些提出這個辦法的人,


    現在都在監牢裏徒刑著哪,


    這可是王導,


    辛辛苦苦給自己立起來的節儉人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語新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重疑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重疑路並收藏新語新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