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一聽到這個話,
就感覺到這又是坑裏套著坑,
指不定有什麽大事又在昨夜發生了哪?
晉王不再理會虞潭,
而是直接問身旁的司馬紹,
“太子,虞宗正說的事情,
你有耳聞嘛?”
司馬紹點了點頭,
說道,
“父王,昨天東宮發生了一點事情,
有幾個兄弟宗親犯了些錯,
他們深感罪孽深重,
連夜就到宗正府自首了,
還請父王看在他們誠心改錯上,
放他們一馬。”
晉王一斜眼睛,
這黃須兒又給自己上藥,
一點事情?
犯了些錯誤?
就那些宗親,
他還不了解嘛?
大街上強幸個良家女都不覺得自己有錯,
這能讓他們主動認錯的,
一定不是什麽一點事情。
晉王又轉向虞潭,
這個家夥也是,
一直幫他們瞞著捂著,
讓他們膽子越來越大,
現在真闖出了禍來,
虞潭又要撤梯子跑路了。
“虞愛卿,
你說,
到底他們去自首什麽?”
虞潭還是不接招,
說道,
“臣老邁昏聵,
自覺不足擔宗正一職,
還請大王降罪。”
晉王騰得站了起來,
問道,
“誰?
誰哪告訴孤,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都齊刷刷的把頭低了下去。
最後,
還是太子司馬紹說道,
“昨天兒臣宴請京中郎官名士,
阿衝喝多了,
帶著一些宗親走錯了路,
正好走到琅琊王住處,
兒臣趕到的時候,
琅琊王安國已經命隕,
阿衝也欲自盡,
經兒臣勸服,
阿衝領著這些宗親們,
到宗正府把事情說清楚。
事情就是這樣。”
司馬紹又是說了一半,
留了一半,
給事情留下了足夠迴轉的空間。
晉王點了點頭,
他注意到太子的謹慎用詞,
也從這份謹慎裏,
讀出了詭異。
然後就問道,
“你宮裏的左右衛率哪?
他們去哪裏了?”
司馬紹又把含在嘴裏的另一半話,
放出來一些,
說道,
“昨天有人假冒舞團,
混入了宴會,
欲行刺朝廷大臣,
兒臣的衛率與之周旋,
護衛朝廷官員,
一時放鬆了戒備,
還請父王責罰。”
晉王繼續盯著司馬紹,
問道,
“舞團不都是你東宮的人嘛?
外人怎麽能混進來?”
司馬紹解釋道,
“父王容稟,
兒臣知道父王一向節儉,
連鄭夫人都沒幾件新衣服,
兒臣自然以父王為榜樣,
這舞團也不是常備宮人,
都是有重大宴會,
臨時去京中各大船舫酒肆挑選。
這才出了紕漏。”
晉王心想,
真是我的好大兒啊,
連退路都想好了,
我現在讓你去找人,
你也能說中間人跑了,
聯係不到那些人了,
是吧?
這些舞團要不是你的人 ,
我就真是牛睿。
晉王想來想去,
還是決定把那幾個逆子拉上來問問,
揉了揉眼眶後,
司馬睿坐迴去,
說道,
“那就讓宗正府把那幾個逆子帶上來,
問問清楚。”
不多時,
司馬衝這些人被帶了上來。
晉王問道,
“說一說吧?
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麽?”
司馬衝也是和司馬紹一樣的說法,
到了以後,
安國已經死了。
晉王拍打著扶手,
說道,
“逆子,
朝堂之上,
你還膽敢欺君?
說,
說實話。”
司馬衝脖子一挺,
說道,
”兒臣說得就是實話,
兒臣昨夜是喝多了,
但兒臣沒殺人。”
晉王正欲發怒,
譙王承站了起來,
說道,
“大王不要動怒,
也許情況就是那樣哪?
總不能還沒有審問,
就定阿衝的罪吧?”
晉王不依不饒的說道,
“你看他那個樣子,
孤問他,
他都不服。
這案子嚇得宗正卿要稱病迴家。
讓誰問能問出個實情來?”
譙王承趕緊說,
“大王若是相信,
臣願意代宗正府問上一問。”
晉王見總算有人來接鍋,
態度才緩和了一些,
說道,
“王叔要是能來詢問,
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譙王承轉身看向司馬衝,
問道,
“東海王,
你說你到安國住處的時候,
安國已經死了。
那在場的除了你們幾個,
還有其他人看到嘛?”
司馬衝迴想著,
他們幾人衝進去後,
偌大的屋子裏,
就隻擱著一個搖籃,
搖籃裏就隻有一個沒了氣息的安國。
搖了搖頭,
說道,
“沒有,
那屋裏沒有別人了,
連侍候的仆人都沒有一個,
房子很空,
裏麵什麽也沒擺著。”
譙王承轉身又問司馬紹,
說道,
“太子殿下,
琅琊王的起居 ,
是東宮在負責,
應該在屋子裏的侍女仆役哪?”
司馬紹又玩起了舊把戲,
說道,
“本來按照禮製,
琅琊王那邊也有七八個侍女,
兩個奶娘的,
但故琅琊王妃山氏,
說故琅琊王裒罪大莫贖,
她也能隻能親力親為,
才能贖罪於萬一。”
譙王承點了點頭,
算是比較認可這個說法,
繼續問道,
“那故琅琊王妃山氏哪?
她又為何不在屋中。”
司馬紹長歎一聲,
說道,
“這個怪我,
沒有照顧好太子妃,
讓太子妃生疾,
府中的侍女又剛剛辭退,
這沒了辦法,
山氏哄睡了安國後,
就去照顧太子妃了。”
譙王承見在太子這裏問不出話來,
再轉到司馬衝這邊,
問道,
“剛才太子說的,
你也聽見了,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東宮辭退侍女的事情?
故意製造了混亂,
吸引走衛率,
襲擊了琅琊王的住處?”
司馬衝脖子一挺,
說道,
“我許久沒見安國了,
就是去看一看安國。
這也是罪過嘛?”
譙王承再問道,
“既然你說你沒有錯,
那為什麽要到宗正府認罪?”
司馬衝解釋道,
“說句糙話,
當時那種情況,
黃泥落褲襠,
不是屎也是屎了,
要不先把罪認了,
都不一定能走出東宮。”
譙王承點了點頭,
問道,
“虞宗正,
他們在罪狀上,
是怎麽說的?”
虞潭擦了一把汗,
將那些罪狀遞上去,
說道,
“這上麵說,
是東海王親手掐死了琅琊王。
連那些舞團也是東海王安插的人,
就為了潛入東宮,
製造機會,
要是機會好,
就讓太子殿下也死於非命。”
譙王承看了看遞上來的罪狀,
說道,
“就是說,
東海王,
現在你準備要翻供了?”
司馬衝脖子又一挺,
好懸沒給孩子脖子擰了,
用手扶了一下,
說道,
“譙王祖,
孫兒實在沒有理由殺安國啊?
大家都知道,
孫兒是出繼到了故東海王越一脈,
就算琅琊王位空懸,
也和孫兒無關啊?
孫兒又為什麽,
要做這種百害無一利的事情哪?”
譙王承又點了點頭,
覺得司馬衝說的有道理,
這事情看起來就像是誤會一樣,
轉身又問司馬紹,
“太子殿下怎麽看?”
司馬紹說道,
“孫兒想問一下衝王弟,
自從安國到了東宮,
你來東宮看過他幾次?”
司馬衝眼珠子轉來轉去,
說道,
“這個嘛,
我好幾次都想去來著,
殿下也知道,
臣弟協管著五軍六校,
還有建康的治安,
實在是沒抽出時間來。
但禮物我可沒少送。”
司馬紹早就料到司馬衝會翻供,
畢竟他當時答應的太過痛快了,
說道,
“那就是一次也沒有了?
既然之前沒有去過,
昨天怎麽就想起來了哪?
而且還是午夜時分,
你是去看安國,
還是山氏?
你到底安得什麽心?”
司馬衝總不好說,
他就是去殺安國,
但安國已經死了。
隻能咬著牙,
說道,
“這個罪,
臣弟認,
臣弟當時喝多了,
想起了山氏的美色,
一時之間沒控製住自己。”
司馬紹掃了一下司馬播那幾個人,
說道,
“你們哪?
不能是去站腳助威的吧?”
司馬播慌忙說道,
“殿下,
臣勸了東海王,
他愣是不聽,
還要讓臣等見識見識,
說臣等要是敢不跟著他去,
他就和殿下說,
是臣等私闖後宮。
反正他才七八歲,
沒人會往那上麵想他。”
司馬播的這番話,
讓司馬衝震驚了一番,
他剛才還以為,
眾人會共進退,
結果轉身就賣他個幹幹淨淨。
直接一頂好色盜嫂的帽子就扣了上來。
隻聽司馬紹繼續說道,
”好,既然你自己也承認了,
還有這麽多的人證,
你總不能和昨夜一樣,
再次出爾反爾吧?
剛才你說,
你是管著建康的治安,
才沒時間看安國,
沒有說錯吧?”
司馬衝點了點頭,
天知道,
自己本來就是想荒謬一點的理由,
然後逼著父王親自去查,
最後一定能把司馬紹這個圈套查清楚。
可誰想到,
昨天還和他拍胸脯的同盟宗親,
一個晚上全都倒戈了,
翻迴來就往自己身上捅刀子,
一個個都變成了太子的證人。
“是,臣弟剛才說過的話,
不可能不認。”
殊不知,
司馬紹等得就是他這句話,
立刻發難,
問道,
“好,
你承認就好 ,
我來問你,
既然你管理治安,
那為什麽太子太傅會被下毒?
又為什麽太子少傅會被滅門?
好,
就算你忙,
不能麵麵俱到,
那我來問你,
出了這樣的事情,
你為什麽要瞞報?
我知道你對我不服氣,
總覺得太子之位該是你的,
所以才脅迫這些宗親,
先玷汙山氏,
來嫁禍給我。
來達到你那不可告人的目的,
好,
這些,
我都不怪你,
你有帝王心機嘛,
也不全是壞事?
可你為什麽連父王也瞞著?
你到底想幹什麽?
你說。”
司馬紹這一連串的發問,
直接把司馬衝嚇得愣在了原地,
這下可就不是人品問題了,
最難解釋的是——
賀太傅、薛少傅的事情,
他真的沒和晉王講,
不但他沒講,
還不讓其他人講。
晉王沉著臉,
問向戴淵,
“若思,
太子說的是不是真的?
賀太傅和薛少傅真的出事了?”
戴淵連忙說道,
“稟大王,這案子來得突然,
又牽涉到東宮,
臣以為……”
晉王擺了擺手,
說道,
“好了,
現在還輪不到你以為。
你隻管說有還是沒有?”
戴淵一咬牙,
說道,
“有,
臣有確鑿的證據,
這事情就是周仲智做的,
至於他有沒有受伯仁的指派,
就還得交由大理寺審問了。”
晉王盡力壓著火,
這一個個沒有一個省心的,
問道,
“好,你說,
什麽證據?”
戴淵從懷裏掏出一份奏疏,
說道,
“臣探查到此事和東宮有關,
怕走漏風聲,就先控製了起來。
但不知道,
太子殿下是從何得知的?”
司馬紹看了看戴淵,
說道,
“孤怎麽知道的,
還需要告訴你嘛?”
晉王出聲解圍,
說道,
“太子,可以說一說,
為父也想聽一聽。”
司馬紹點頭稱是,
說道,
“是昨天夜裏逸少告訴兒臣的。
他還責問兒臣隻關心朝臣,
怠慢了二位師傅,
這些逸少都可以作證。”
晉王看了一眼王導身後的王羲之,
問道,
“逸少,太子說的確有其事嗎?”
王羲之點頭稱是,
說道,
“臣確實昨晚知道了此事,
又告訴了殿下。
還懷疑殿下與此事有關,
現在看來是臣錯怪了殿下,
還望殿下原諒。”
司馬紹擺了擺手,
說道,
“逸少,
孤知道你也是好心嘛,
的確,
孤之前太過疏忽了 ,
隻把二傅當做臣子,
沒有當做師傅,
這事是孤做錯了,
還要感謝逸少的直諫。”
戴淵還是不死心,
問道,
“那王秘書又是怎麽知道的?”
王羲之看著眾人的眼光,
說道,
“哎,這可不怪我啊,
不是我主動打聽的,
華監(華譚任秘書監)、戴軍司(戴邈)和下官三人飲酒,
酒到酣處,
華監罵了兩句戴尚書,
又誇了兩句戴軍司後,
戴軍司為戴尚書叫屈,
說出了這件事情。”
戴淵明知道對方在胡說八道,
但又無法反駁,
因為三人確實是一起喝了酒,
那倆確實也是喝蒙圈了,
被王羲之送迴來的。
他就這麽合情合理的,
迴避了他們王家又在護軍裏,
滲透了探子。
關鍵最讓戴淵生氣的是,
戴邈知道這事情,
還是他故意透露的,
不過本意是把周嵩拉下來,
順便把周伯仁也拉下來,
現在看來進展的還不錯,
起碼周嵩的那些諷刺朝廷、臧否大臣的話,
晉王都看到了,
再加上今天司馬衝鬧了這麽大的事 ,
晉王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自己再努努力,
說不定就把周伯仁踢下去,
沒了周伯仁,
什麽劉大連、刁玄亮,
都沒有自己的根基深。
到時候台閣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就感覺到這又是坑裏套著坑,
指不定有什麽大事又在昨夜發生了哪?
晉王不再理會虞潭,
而是直接問身旁的司馬紹,
“太子,虞宗正說的事情,
你有耳聞嘛?”
司馬紹點了點頭,
說道,
“父王,昨天東宮發生了一點事情,
有幾個兄弟宗親犯了些錯,
他們深感罪孽深重,
連夜就到宗正府自首了,
還請父王看在他們誠心改錯上,
放他們一馬。”
晉王一斜眼睛,
這黃須兒又給自己上藥,
一點事情?
犯了些錯誤?
就那些宗親,
他還不了解嘛?
大街上強幸個良家女都不覺得自己有錯,
這能讓他們主動認錯的,
一定不是什麽一點事情。
晉王又轉向虞潭,
這個家夥也是,
一直幫他們瞞著捂著,
讓他們膽子越來越大,
現在真闖出了禍來,
虞潭又要撤梯子跑路了。
“虞愛卿,
你說,
到底他們去自首什麽?”
虞潭還是不接招,
說道,
“臣老邁昏聵,
自覺不足擔宗正一職,
還請大王降罪。”
晉王騰得站了起來,
問道,
“誰?
誰哪告訴孤,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都齊刷刷的把頭低了下去。
最後,
還是太子司馬紹說道,
“昨天兒臣宴請京中郎官名士,
阿衝喝多了,
帶著一些宗親走錯了路,
正好走到琅琊王住處,
兒臣趕到的時候,
琅琊王安國已經命隕,
阿衝也欲自盡,
經兒臣勸服,
阿衝領著這些宗親們,
到宗正府把事情說清楚。
事情就是這樣。”
司馬紹又是說了一半,
留了一半,
給事情留下了足夠迴轉的空間。
晉王點了點頭,
他注意到太子的謹慎用詞,
也從這份謹慎裏,
讀出了詭異。
然後就問道,
“你宮裏的左右衛率哪?
他們去哪裏了?”
司馬紹又把含在嘴裏的另一半話,
放出來一些,
說道,
“昨天有人假冒舞團,
混入了宴會,
欲行刺朝廷大臣,
兒臣的衛率與之周旋,
護衛朝廷官員,
一時放鬆了戒備,
還請父王責罰。”
晉王繼續盯著司馬紹,
問道,
“舞團不都是你東宮的人嘛?
外人怎麽能混進來?”
司馬紹解釋道,
“父王容稟,
兒臣知道父王一向節儉,
連鄭夫人都沒幾件新衣服,
兒臣自然以父王為榜樣,
這舞團也不是常備宮人,
都是有重大宴會,
臨時去京中各大船舫酒肆挑選。
這才出了紕漏。”
晉王心想,
真是我的好大兒啊,
連退路都想好了,
我現在讓你去找人,
你也能說中間人跑了,
聯係不到那些人了,
是吧?
這些舞團要不是你的人 ,
我就真是牛睿。
晉王想來想去,
還是決定把那幾個逆子拉上來問問,
揉了揉眼眶後,
司馬睿坐迴去,
說道,
“那就讓宗正府把那幾個逆子帶上來,
問問清楚。”
不多時,
司馬衝這些人被帶了上來。
晉王問道,
“說一說吧?
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麽?”
司馬衝也是和司馬紹一樣的說法,
到了以後,
安國已經死了。
晉王拍打著扶手,
說道,
“逆子,
朝堂之上,
你還膽敢欺君?
說,
說實話。”
司馬衝脖子一挺,
說道,
”兒臣說得就是實話,
兒臣昨夜是喝多了,
但兒臣沒殺人。”
晉王正欲發怒,
譙王承站了起來,
說道,
“大王不要動怒,
也許情況就是那樣哪?
總不能還沒有審問,
就定阿衝的罪吧?”
晉王不依不饒的說道,
“你看他那個樣子,
孤問他,
他都不服。
這案子嚇得宗正卿要稱病迴家。
讓誰問能問出個實情來?”
譙王承趕緊說,
“大王若是相信,
臣願意代宗正府問上一問。”
晉王見總算有人來接鍋,
態度才緩和了一些,
說道,
“王叔要是能來詢問,
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譙王承轉身看向司馬衝,
問道,
“東海王,
你說你到安國住處的時候,
安國已經死了。
那在場的除了你們幾個,
還有其他人看到嘛?”
司馬衝迴想著,
他們幾人衝進去後,
偌大的屋子裏,
就隻擱著一個搖籃,
搖籃裏就隻有一個沒了氣息的安國。
搖了搖頭,
說道,
“沒有,
那屋裏沒有別人了,
連侍候的仆人都沒有一個,
房子很空,
裏麵什麽也沒擺著。”
譙王承轉身又問司馬紹,
說道,
“太子殿下,
琅琊王的起居 ,
是東宮在負責,
應該在屋子裏的侍女仆役哪?”
司馬紹又玩起了舊把戲,
說道,
“本來按照禮製,
琅琊王那邊也有七八個侍女,
兩個奶娘的,
但故琅琊王妃山氏,
說故琅琊王裒罪大莫贖,
她也能隻能親力親為,
才能贖罪於萬一。”
譙王承點了點頭,
算是比較認可這個說法,
繼續問道,
“那故琅琊王妃山氏哪?
她又為何不在屋中。”
司馬紹長歎一聲,
說道,
“這個怪我,
沒有照顧好太子妃,
讓太子妃生疾,
府中的侍女又剛剛辭退,
這沒了辦法,
山氏哄睡了安國後,
就去照顧太子妃了。”
譙王承見在太子這裏問不出話來,
再轉到司馬衝這邊,
問道,
“剛才太子說的,
你也聽見了,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東宮辭退侍女的事情?
故意製造了混亂,
吸引走衛率,
襲擊了琅琊王的住處?”
司馬衝脖子一挺,
說道,
“我許久沒見安國了,
就是去看一看安國。
這也是罪過嘛?”
譙王承再問道,
“既然你說你沒有錯,
那為什麽要到宗正府認罪?”
司馬衝解釋道,
“說句糙話,
當時那種情況,
黃泥落褲襠,
不是屎也是屎了,
要不先把罪認了,
都不一定能走出東宮。”
譙王承點了點頭,
問道,
“虞宗正,
他們在罪狀上,
是怎麽說的?”
虞潭擦了一把汗,
將那些罪狀遞上去,
說道,
“這上麵說,
是東海王親手掐死了琅琊王。
連那些舞團也是東海王安插的人,
就為了潛入東宮,
製造機會,
要是機會好,
就讓太子殿下也死於非命。”
譙王承看了看遞上來的罪狀,
說道,
“就是說,
東海王,
現在你準備要翻供了?”
司馬衝脖子又一挺,
好懸沒給孩子脖子擰了,
用手扶了一下,
說道,
“譙王祖,
孫兒實在沒有理由殺安國啊?
大家都知道,
孫兒是出繼到了故東海王越一脈,
就算琅琊王位空懸,
也和孫兒無關啊?
孫兒又為什麽,
要做這種百害無一利的事情哪?”
譙王承又點了點頭,
覺得司馬衝說的有道理,
這事情看起來就像是誤會一樣,
轉身又問司馬紹,
“太子殿下怎麽看?”
司馬紹說道,
“孫兒想問一下衝王弟,
自從安國到了東宮,
你來東宮看過他幾次?”
司馬衝眼珠子轉來轉去,
說道,
“這個嘛,
我好幾次都想去來著,
殿下也知道,
臣弟協管著五軍六校,
還有建康的治安,
實在是沒抽出時間來。
但禮物我可沒少送。”
司馬紹早就料到司馬衝會翻供,
畢竟他當時答應的太過痛快了,
說道,
“那就是一次也沒有了?
既然之前沒有去過,
昨天怎麽就想起來了哪?
而且還是午夜時分,
你是去看安國,
還是山氏?
你到底安得什麽心?”
司馬衝總不好說,
他就是去殺安國,
但安國已經死了。
隻能咬著牙,
說道,
“這個罪,
臣弟認,
臣弟當時喝多了,
想起了山氏的美色,
一時之間沒控製住自己。”
司馬紹掃了一下司馬播那幾個人,
說道,
“你們哪?
不能是去站腳助威的吧?”
司馬播慌忙說道,
“殿下,
臣勸了東海王,
他愣是不聽,
還要讓臣等見識見識,
說臣等要是敢不跟著他去,
他就和殿下說,
是臣等私闖後宮。
反正他才七八歲,
沒人會往那上麵想他。”
司馬播的這番話,
讓司馬衝震驚了一番,
他剛才還以為,
眾人會共進退,
結果轉身就賣他個幹幹淨淨。
直接一頂好色盜嫂的帽子就扣了上來。
隻聽司馬紹繼續說道,
”好,既然你自己也承認了,
還有這麽多的人證,
你總不能和昨夜一樣,
再次出爾反爾吧?
剛才你說,
你是管著建康的治安,
才沒時間看安國,
沒有說錯吧?”
司馬衝點了點頭,
天知道,
自己本來就是想荒謬一點的理由,
然後逼著父王親自去查,
最後一定能把司馬紹這個圈套查清楚。
可誰想到,
昨天還和他拍胸脯的同盟宗親,
一個晚上全都倒戈了,
翻迴來就往自己身上捅刀子,
一個個都變成了太子的證人。
“是,臣弟剛才說過的話,
不可能不認。”
殊不知,
司馬紹等得就是他這句話,
立刻發難,
問道,
“好,
你承認就好 ,
我來問你,
既然你管理治安,
那為什麽太子太傅會被下毒?
又為什麽太子少傅會被滅門?
好,
就算你忙,
不能麵麵俱到,
那我來問你,
出了這樣的事情,
你為什麽要瞞報?
我知道你對我不服氣,
總覺得太子之位該是你的,
所以才脅迫這些宗親,
先玷汙山氏,
來嫁禍給我。
來達到你那不可告人的目的,
好,
這些,
我都不怪你,
你有帝王心機嘛,
也不全是壞事?
可你為什麽連父王也瞞著?
你到底想幹什麽?
你說。”
司馬紹這一連串的發問,
直接把司馬衝嚇得愣在了原地,
這下可就不是人品問題了,
最難解釋的是——
賀太傅、薛少傅的事情,
他真的沒和晉王講,
不但他沒講,
還不讓其他人講。
晉王沉著臉,
問向戴淵,
“若思,
太子說的是不是真的?
賀太傅和薛少傅真的出事了?”
戴淵連忙說道,
“稟大王,這案子來得突然,
又牽涉到東宮,
臣以為……”
晉王擺了擺手,
說道,
“好了,
現在還輪不到你以為。
你隻管說有還是沒有?”
戴淵一咬牙,
說道,
“有,
臣有確鑿的證據,
這事情就是周仲智做的,
至於他有沒有受伯仁的指派,
就還得交由大理寺審問了。”
晉王盡力壓著火,
這一個個沒有一個省心的,
問道,
“好,你說,
什麽證據?”
戴淵從懷裏掏出一份奏疏,
說道,
“臣探查到此事和東宮有關,
怕走漏風聲,就先控製了起來。
但不知道,
太子殿下是從何得知的?”
司馬紹看了看戴淵,
說道,
“孤怎麽知道的,
還需要告訴你嘛?”
晉王出聲解圍,
說道,
“太子,可以說一說,
為父也想聽一聽。”
司馬紹點頭稱是,
說道,
“是昨天夜裏逸少告訴兒臣的。
他還責問兒臣隻關心朝臣,
怠慢了二位師傅,
這些逸少都可以作證。”
晉王看了一眼王導身後的王羲之,
問道,
“逸少,太子說的確有其事嗎?”
王羲之點頭稱是,
說道,
“臣確實昨晚知道了此事,
又告訴了殿下。
還懷疑殿下與此事有關,
現在看來是臣錯怪了殿下,
還望殿下原諒。”
司馬紹擺了擺手,
說道,
“逸少,
孤知道你也是好心嘛,
的確,
孤之前太過疏忽了 ,
隻把二傅當做臣子,
沒有當做師傅,
這事是孤做錯了,
還要感謝逸少的直諫。”
戴淵還是不死心,
問道,
“那王秘書又是怎麽知道的?”
王羲之看著眾人的眼光,
說道,
“哎,這可不怪我啊,
不是我主動打聽的,
華監(華譚任秘書監)、戴軍司(戴邈)和下官三人飲酒,
酒到酣處,
華監罵了兩句戴尚書,
又誇了兩句戴軍司後,
戴軍司為戴尚書叫屈,
說出了這件事情。”
戴淵明知道對方在胡說八道,
但又無法反駁,
因為三人確實是一起喝了酒,
那倆確實也是喝蒙圈了,
被王羲之送迴來的。
他就這麽合情合理的,
迴避了他們王家又在護軍裏,
滲透了探子。
關鍵最讓戴淵生氣的是,
戴邈知道這事情,
還是他故意透露的,
不過本意是把周嵩拉下來,
順便把周伯仁也拉下來,
現在看來進展的還不錯,
起碼周嵩的那些諷刺朝廷、臧否大臣的話,
晉王都看到了,
再加上今天司馬衝鬧了這麽大的事 ,
晉王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自己再努努力,
說不定就把周伯仁踢下去,
沒了周伯仁,
什麽劉大連、刁玄亮,
都沒有自己的根基深。
到時候台閣還不是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