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澄望了一眼佛像,
又看了看石勒,
說道,
“佛家講眾生平等,
既然眾生都一樣,
那華族和胡羯也沒有分別。”
石勒點了點頭,
說道,
“大和尚說得好,
這次大和尚去冀、並各地,
建佛寺、修石窟,
有什麽新鮮事情嗎?”
佛圖澄撚了撚佛珠,
說道,
“貧僧這次出行,
多蒙主公關照,
所到之處也都是黃土墊道、淨水潑街,
各地的太守縣令,
都把貧僧奉為上使,
一飲一食,
也好得太過分了。
這都是主公禮佛之心虔誠,
上有所行、下必效仿。
但主公若是能把用在貧僧身上的心,
分一些出來,
放在百姓身上,
那才是真的善行,
遠比塑幾個金身,
鑿幾個石窟,
更有功德。”
石勒聽後也沒急著反駁,
而是指著麵前的佛像,
說道,
“大和尚,
你以為我讓你去各地修佛寺,
隻是為了這些泥塑佛陀嘛?
”
佛圖澄笑了笑,說道,
“貧僧還請主公開示。”
石勒也笑了笑,
指了指佛圖澄,
說道,
“你這個大和尚,
你不老實,
心裏和明鏡似的,
卻裝糊塗。
佛門也是門,
我立佛門,弘佛法,
都不是本心。
說白了,
我是想用佛門,
來對抗名門。”
佛圖澄低頭頌佛,
說道,
“主公,
佛,
聽得到。”
石勒擺了擺手,
說道,
“大和尚,
你不用給我傳法,
我這一生,
崎嶇坎坷,
再也信不了什麽,
我隻是敬大和尚,
身在亂世,
還能保一顆善心。
對大和尚身後的佛,
敬而遠之吧。”
佛圖澄撚著佛珠,
說道,
“主公要是能行善事、施善政,
使百姓安居樂業,
那比燒香禮佛,
還無上功德。”
石勒擺了擺手,
說道,
“大和尚,
你隻知道佛心,
不了解人心。
即便我做的再好,
也是夷狄有賢君,
不如諸夏的庸主。”
佛圖澄聽到這話,
眉頭皺了一下,
問道,
“主公現在的談吐學識,
已經在尋常儒生之上了,
怎麽,
主公還裝出一副不識大字的大老粗模樣?”
石勒笑了笑,
說道,
“大和尚,
這,
就是人心。
跟著我起事的那些人,
都是些連自己名字都寫不來的泥腿子。
不說這些了,
免得擾了大和尚的清修。
大和尚這次雲遊,
有沒有帶迴來衣缽傳人,
我好讓大雅跟著一起熏一熏。”
佛圖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說道,
“佛曰,
不可說。
佛子已經降世,
但緣分還未到,
二十年後,
他自然會從此門進來。
到時候,
貧僧自會將畢生所學,
傳授於他。”
石勒噗嗤一樂,
說道,
“二十年?
這話不好聽啊,
但大和尚現在都耄耋之年了,
還有二十年的活頭嘛?”
佛圖澄沒有迴話,
隻是低頭敲了敲木魚。
石勒又繼續追問,
“要我看,
你不如趁著現在身體還好,
把你這一身本領,
傳給法佐,
或是其他有佛緣弟子,
哪怕是張良這種肯給佛寺花錢的施主哪?
也總好過,
這種二十年的等待吧?”
佛圖澄敲了敲木魚,
說道,
“佛,
看得到。
張良那樣的施主,
雖是大度,
卻不是佛門正途,
富貴,
不是貧僧所求。
請主公下詔令,
禁止張良這種借佛像之名,
行斂財之實,
利用百姓良善,
搜刮百姓錢財的事情,
不要讓佛門走上了邪路。”
石勒搖了搖頭,
說道,
“大和尚,
這些,
我就不能答應你了。
我不但不會處罰張良這些施主,
還要表彰他們,
非但如此,
我還要按照一品門第的標準,
給寺廟配給土地、山澤、僧戶、僧客,
好讓大和尚不受外物所困,
專研佛法。”
佛圖澄撚了撚佛珠,
說道,
“是非因果,
今日因,明日果。
主公今日興佛門之因,
也埋下了日後滅佛門之果。”
石勒擺了擺手,
說道,
“我這些年,
一有時間就會去讀春秋看史記,
可看來看去,
我才發現,
就算我是從小啟蒙,
專研四書五經,
講起道理來,
也講不贏一個世家名門的稚童。
這是為什麽?
因為這些經書,
本來就是這些世家名門注解的,
是什麽意思,
完全都是他們說了算。
這公平嘛?
這是大和尚講的眾生平等嘛?
”
佛圖澄默然,
石勒很直白的和他說,
他對佛法不感興趣,
隻是把它作為製衡世家名門的武器而已。
這和佛圖澄的初心是相背離的——
他隻是想讓石勒石虎這些人,
多聽一些佛法,
少造一些殺業。
現在看來,
石勒不但沒聽進去,
還準備把他的佛門打造成一把斬向儒道的利劍,
和這天下的名士爭個高低勝負。
石勒這邊借著休養生息的幾個月,
開始布局胡華分治。
劉粲這邊獲得了久違的勝利,
在絕對優勢之下,
劉粲把趙固一路趕迴了洛陽,
而他也停到了洛陽以北的孟津口,
建立營帳,
準備最後的進攻。
被揍得爹媽都不認識的趙固,
剛剛逃迴洛陽,
將身上的戰甲撕下去,
牽動著傷口又崩裂開來,
疼得隻想把眼前的醫者踹死。
換得了一身寬鬆的衣服後,
有下屬來報,
說李矩親自登門了。
趙固大喜過望,
光著腳就跑出門去迎接,
“李太守,
危難見真俠義,
過去人人都捧著我,
現在恨不得人人都踩我一腳,
我給幾百家塢主發了信,
就隻有李太守一個,
願意在這時候幫我,
快,
裏麵請。”
兩人落座,
趙固趴在案前,
探著身子,
問道,
“李太守這次帶了多少兵來?”
李矩看了看趙固,
反問道,
“劉粲這次帶了多少兵來?”
趙固搖了搖頭,
說道,
“旌旗連天,
一眼望不到邊,
少說也有十萬眾。”
李矩繼續說道,
“那趙將軍覺得,
就憑洛陽這點兵力還能支撐多久?”
趙固一呲牙,
說道,
“攢一攢、湊一湊,
還有個萬餘人,
硬頂的話,
勉強能支撐一個月。”
李矩點了點頭,
表示同意他的判斷,
繼續說道,
“那有沒有可能渡河與劉粲決戰?”
趙固腦袋搖得和撥浪鼓似的,
說道,
“李太守別開玩笑了,
這次劉聰是精銳盡出,
騎兵將軍劉勳領兩萬騎,
貝丘王劉翼光領兩萬眾據厘城,
征北將軍領兩萬為前鋒,
劉粲自己還領著四萬做中軍。
咱們三家就算是擰成一股繩,
也就是兩三萬人,
拿什麽和他們決戰?”
李矩繼續問道,
“那要是加上劉曜哪?”
趙固想了片刻,
說道,
“劉曜?
他一直想當洛陽王,
劉聰給他攆到長安了,
他會幫我們?”
李矩點了點頭,
說道,
“實不相瞞,
我這次就是從潼關迴來,
也和劉曜借到了兵。”
趙固捋著胡須,在屋中來迴踱步,
許久之後,
才重新坐下,
問道,
“條件,
條件哪?
劉曜這個家夥,
我最了解不過,
沒有好處,
他不會這麽大方。”
李矩也沒有隱瞞,
說道,
“洛陽,
和你的命。”
趙固擺了擺手,
說道,
“李太守,
這個玩笑開得太大了,
這絕無可能。
洛陽和我的命,
我一個都不答應。”
李矩看了一眼有些亢奮的趙固,
繼續說道,
“趙將軍別急,
先坐下來,
聽我說完。”
趙固走在李矩麵前,
吐沫星子都濺到對方臉上,
說道,
“洛陽就是我的命,
你要我兩條命,
我能不急嘛?”
李矩一把將趙固拉迴座位上,
說道,
“這洛陽,
你守得住嘛?”
趙固拍了拍胸脯,
說道,
“隻有將不怕死,士不畏戰,
洛陽之地,
守一兩個月沒問題。”
李矩又問道,
“那一兩月之後哪?”
趙固看了看李矩,
舔了一下幹裂的嘴唇,
說道,
“隻要我們能把劉粲的十萬大軍拖在洛陽,
那朝廷總不會不管吧?”
李矩盯著趙固的眼睛,
反問道,
“那要是朝廷就是不管哪?”
趙固眼睛瞪得更大了,
問道,
“咱們這麽賣命,
還不是為了朝廷,
朝廷怎麽會坐視不管?”
李矩手指輕彈幾案,
問道,
“那麽敢問趙將軍,
你是遵了誰的令,
去奇襲平陽哪?”
趙固一下子倒坐迴去,
說道,
“這……
這不是也是為了給朝廷報仇嗎?”
李矩又問道,
“報仇?
報什麽仇?
是衛將軍華薈的被殺之仇?
還是報司徒荀組被逐之恥?”
趙固眼神遊移,
說道,
“李太守,
你知道的,
那都是我逼不得已,
誰讓他們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要是他們不走不死,
哪有我們的天地?
我這也是為了咱們大家嘛。”
李矩一拍幾案站了起來,
指著趙固的鼻子說道,
“趙將軍,
你還不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啊?
就連和你一起攻打絳邑的郭默都躲起來不見你,
你還妄想著巴不得你今天就死的朝廷派兵來救你?”
趙固一下子就縮到座裏,
仰起頭說道,
“李太守,
這洛陽我可以退出來,
但我的命,
可不能給啊。”
李矩見趙固認清了眼下的形勢,
不再做著火中取栗的美夢,
態度也緩和了下來,
說道,
“你在劉聰那邊這麽多年了,
對他們那邊可以說是了解甚多,
現在能救你的,
隻有你自己了。”
趙固一聽這話,
眼睛重新有了神采,
說道,
“李太守隻管說,
隻要能活命,
我什麽都能做。”
李矩點了點頭,
問道,
“這次劉粲率劉勳、劉翼光、劉雅三路大軍來襲,
你有沒有辦法,
能讓劉雅來攻洛陽?”
趙固捋了捋胡須,
說道,
“劉雅一直是劉曜的親信,
攻取洛陽這種功勞,
劉粲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給劉雅的,
當然,
他現在也不會自己來冒險,
他自己一定會固守孟津口的大營,
將三路大軍品字形展開,
一路在左,一路在右,
還有一路向前直撲洛陽。”
趙固邊說,
邊拿著幾個酒杯擺了起來,
“劉曜的教訓還在眼前,
劉粲不可能派貝丘王,
所以,
就會在劉勳和劉雅之間二選一,
我覺得,
劉粲會傾向於劉勳。”
李矩點了點頭,
趙固和自己的看法一樣,
又問道,
“那怎麽樣才能讓劉粲不選劉勳哪?”
趙固敲了敲腦袋,
說道,
“哎,到了這個時候了,
我也就不藏著了,
實不相瞞,
我從絳邑敗退的時候,
把五千多人留給了耿稚,
讓他在河東郡藏匿了起來,
等待著再次渡河時,
有個接應。
現在就讓耿稚從劉粲背後開花,
劉勳一定會請纓出戰的。”
李矩眼睛一亮,
問道,
“你有如此信心?”
趙固笑了笑,
說道,
“耿稚這家夥長得好,
拐帶走了劉勳的妻女,
還盜走了騎兵將軍麾下的三萬牧馬,
要是知道耿稚的下落,
那就誰也攔不住劉勳了,
隻是,
這樣一來,
未免對不住耿稚了。”
李矩又問道,
“那這麽說,
你是打算犧牲自己了?
要用自己當誘餌,
把劉勳引開?”
趙固擺了擺手,
說道,
“哎,
我就是說一說,
我這就寫信給耿稚,
告訴他,
我們準備反攻了,
讓他去截斷劉粲的糧道,
再派人把這些消息送給劉勳。”
李矩擺了擺手,
說道,
“後麵這個不用,
我親自去一趟厘城,
穩住貝丘王,
也順便刺探一下敵情。”
趙固有些擔心,
問道,
“劉家這些人十個有九個是變態,
剩下一下是惡心加變態,
你這樣一個人去厘城,
合適嘛?”
李矩搖了搖頭,
說道,
“現在這不是沒有辦法了嘛?
要以小博大,
可不就得賭命嘛,
你要是嫌我去危險,
你去也行,
反正你和他們也挺熟。”
趙固急忙搖起了花手,
說道,
“別,可別,
我斬了漢國派到洛陽的長史周振,
我要一去,
可就真死了。”
李矩笑了笑,
說道,
“既然趙將軍也知道自己的處境,
還是要多想一想退路。”
趙固點了點頭,
說道,
“退路?
早想好了,
要是洛陽實在守不住,
我就效仿幾年前的你,
往這陽城山裏一鑽,
躲他個十年八年的。”
李矩又笑了笑,
說道,
“那就祝趙將軍,
能保住小命,
我這就去厘城賭命了。”
李矩從洛陽城中出來,
沒敢耽擱立刻就去了厘城。
貝丘王劉翼光一聽是李矩來訪,
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但還是讓人請了進來。
剛剛入座,
貝丘王就問道,
“李太守,
你這是打算向漢國投誠了?”
李矩搖了搖頭,
說道,
“在下前來,
是給貝丘王指一條生路。”
又看了看石勒,
說道,
“佛家講眾生平等,
既然眾生都一樣,
那華族和胡羯也沒有分別。”
石勒點了點頭,
說道,
“大和尚說得好,
這次大和尚去冀、並各地,
建佛寺、修石窟,
有什麽新鮮事情嗎?”
佛圖澄撚了撚佛珠,
說道,
“貧僧這次出行,
多蒙主公關照,
所到之處也都是黃土墊道、淨水潑街,
各地的太守縣令,
都把貧僧奉為上使,
一飲一食,
也好得太過分了。
這都是主公禮佛之心虔誠,
上有所行、下必效仿。
但主公若是能把用在貧僧身上的心,
分一些出來,
放在百姓身上,
那才是真的善行,
遠比塑幾個金身,
鑿幾個石窟,
更有功德。”
石勒聽後也沒急著反駁,
而是指著麵前的佛像,
說道,
“大和尚,
你以為我讓你去各地修佛寺,
隻是為了這些泥塑佛陀嘛?
”
佛圖澄笑了笑,說道,
“貧僧還請主公開示。”
石勒也笑了笑,
指了指佛圖澄,
說道,
“你這個大和尚,
你不老實,
心裏和明鏡似的,
卻裝糊塗。
佛門也是門,
我立佛門,弘佛法,
都不是本心。
說白了,
我是想用佛門,
來對抗名門。”
佛圖澄低頭頌佛,
說道,
“主公,
佛,
聽得到。”
石勒擺了擺手,
說道,
“大和尚,
你不用給我傳法,
我這一生,
崎嶇坎坷,
再也信不了什麽,
我隻是敬大和尚,
身在亂世,
還能保一顆善心。
對大和尚身後的佛,
敬而遠之吧。”
佛圖澄撚著佛珠,
說道,
“主公要是能行善事、施善政,
使百姓安居樂業,
那比燒香禮佛,
還無上功德。”
石勒擺了擺手,
說道,
“大和尚,
你隻知道佛心,
不了解人心。
即便我做的再好,
也是夷狄有賢君,
不如諸夏的庸主。”
佛圖澄聽到這話,
眉頭皺了一下,
問道,
“主公現在的談吐學識,
已經在尋常儒生之上了,
怎麽,
主公還裝出一副不識大字的大老粗模樣?”
石勒笑了笑,
說道,
“大和尚,
這,
就是人心。
跟著我起事的那些人,
都是些連自己名字都寫不來的泥腿子。
不說這些了,
免得擾了大和尚的清修。
大和尚這次雲遊,
有沒有帶迴來衣缽傳人,
我好讓大雅跟著一起熏一熏。”
佛圖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說道,
“佛曰,
不可說。
佛子已經降世,
但緣分還未到,
二十年後,
他自然會從此門進來。
到時候,
貧僧自會將畢生所學,
傳授於他。”
石勒噗嗤一樂,
說道,
“二十年?
這話不好聽啊,
但大和尚現在都耄耋之年了,
還有二十年的活頭嘛?”
佛圖澄沒有迴話,
隻是低頭敲了敲木魚。
石勒又繼續追問,
“要我看,
你不如趁著現在身體還好,
把你這一身本領,
傳給法佐,
或是其他有佛緣弟子,
哪怕是張良這種肯給佛寺花錢的施主哪?
也總好過,
這種二十年的等待吧?”
佛圖澄敲了敲木魚,
說道,
“佛,
看得到。
張良那樣的施主,
雖是大度,
卻不是佛門正途,
富貴,
不是貧僧所求。
請主公下詔令,
禁止張良這種借佛像之名,
行斂財之實,
利用百姓良善,
搜刮百姓錢財的事情,
不要讓佛門走上了邪路。”
石勒搖了搖頭,
說道,
“大和尚,
這些,
我就不能答應你了。
我不但不會處罰張良這些施主,
還要表彰他們,
非但如此,
我還要按照一品門第的標準,
給寺廟配給土地、山澤、僧戶、僧客,
好讓大和尚不受外物所困,
專研佛法。”
佛圖澄撚了撚佛珠,
說道,
“是非因果,
今日因,明日果。
主公今日興佛門之因,
也埋下了日後滅佛門之果。”
石勒擺了擺手,
說道,
“我這些年,
一有時間就會去讀春秋看史記,
可看來看去,
我才發現,
就算我是從小啟蒙,
專研四書五經,
講起道理來,
也講不贏一個世家名門的稚童。
這是為什麽?
因為這些經書,
本來就是這些世家名門注解的,
是什麽意思,
完全都是他們說了算。
這公平嘛?
這是大和尚講的眾生平等嘛?
”
佛圖澄默然,
石勒很直白的和他說,
他對佛法不感興趣,
隻是把它作為製衡世家名門的武器而已。
這和佛圖澄的初心是相背離的——
他隻是想讓石勒石虎這些人,
多聽一些佛法,
少造一些殺業。
現在看來,
石勒不但沒聽進去,
還準備把他的佛門打造成一把斬向儒道的利劍,
和這天下的名士爭個高低勝負。
石勒這邊借著休養生息的幾個月,
開始布局胡華分治。
劉粲這邊獲得了久違的勝利,
在絕對優勢之下,
劉粲把趙固一路趕迴了洛陽,
而他也停到了洛陽以北的孟津口,
建立營帳,
準備最後的進攻。
被揍得爹媽都不認識的趙固,
剛剛逃迴洛陽,
將身上的戰甲撕下去,
牽動著傷口又崩裂開來,
疼得隻想把眼前的醫者踹死。
換得了一身寬鬆的衣服後,
有下屬來報,
說李矩親自登門了。
趙固大喜過望,
光著腳就跑出門去迎接,
“李太守,
危難見真俠義,
過去人人都捧著我,
現在恨不得人人都踩我一腳,
我給幾百家塢主發了信,
就隻有李太守一個,
願意在這時候幫我,
快,
裏麵請。”
兩人落座,
趙固趴在案前,
探著身子,
問道,
“李太守這次帶了多少兵來?”
李矩看了看趙固,
反問道,
“劉粲這次帶了多少兵來?”
趙固搖了搖頭,
說道,
“旌旗連天,
一眼望不到邊,
少說也有十萬眾。”
李矩繼續說道,
“那趙將軍覺得,
就憑洛陽這點兵力還能支撐多久?”
趙固一呲牙,
說道,
“攢一攢、湊一湊,
還有個萬餘人,
硬頂的話,
勉強能支撐一個月。”
李矩點了點頭,
表示同意他的判斷,
繼續說道,
“那有沒有可能渡河與劉粲決戰?”
趙固腦袋搖得和撥浪鼓似的,
說道,
“李太守別開玩笑了,
這次劉聰是精銳盡出,
騎兵將軍劉勳領兩萬騎,
貝丘王劉翼光領兩萬眾據厘城,
征北將軍領兩萬為前鋒,
劉粲自己還領著四萬做中軍。
咱們三家就算是擰成一股繩,
也就是兩三萬人,
拿什麽和他們決戰?”
李矩繼續問道,
“那要是加上劉曜哪?”
趙固想了片刻,
說道,
“劉曜?
他一直想當洛陽王,
劉聰給他攆到長安了,
他會幫我們?”
李矩點了點頭,
說道,
“實不相瞞,
我這次就是從潼關迴來,
也和劉曜借到了兵。”
趙固捋著胡須,在屋中來迴踱步,
許久之後,
才重新坐下,
問道,
“條件,
條件哪?
劉曜這個家夥,
我最了解不過,
沒有好處,
他不會這麽大方。”
李矩也沒有隱瞞,
說道,
“洛陽,
和你的命。”
趙固擺了擺手,
說道,
“李太守,
這個玩笑開得太大了,
這絕無可能。
洛陽和我的命,
我一個都不答應。”
李矩看了一眼有些亢奮的趙固,
繼續說道,
“趙將軍別急,
先坐下來,
聽我說完。”
趙固走在李矩麵前,
吐沫星子都濺到對方臉上,
說道,
“洛陽就是我的命,
你要我兩條命,
我能不急嘛?”
李矩一把將趙固拉迴座位上,
說道,
“這洛陽,
你守得住嘛?”
趙固拍了拍胸脯,
說道,
“隻有將不怕死,士不畏戰,
洛陽之地,
守一兩個月沒問題。”
李矩又問道,
“那一兩月之後哪?”
趙固看了看李矩,
舔了一下幹裂的嘴唇,
說道,
“隻要我們能把劉粲的十萬大軍拖在洛陽,
那朝廷總不會不管吧?”
李矩盯著趙固的眼睛,
反問道,
“那要是朝廷就是不管哪?”
趙固眼睛瞪得更大了,
問道,
“咱們這麽賣命,
還不是為了朝廷,
朝廷怎麽會坐視不管?”
李矩手指輕彈幾案,
問道,
“那麽敢問趙將軍,
你是遵了誰的令,
去奇襲平陽哪?”
趙固一下子倒坐迴去,
說道,
“這……
這不是也是為了給朝廷報仇嗎?”
李矩又問道,
“報仇?
報什麽仇?
是衛將軍華薈的被殺之仇?
還是報司徒荀組被逐之恥?”
趙固眼神遊移,
說道,
“李太守,
你知道的,
那都是我逼不得已,
誰讓他們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要是他們不走不死,
哪有我們的天地?
我這也是為了咱們大家嘛。”
李矩一拍幾案站了起來,
指著趙固的鼻子說道,
“趙將軍,
你還不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啊?
就連和你一起攻打絳邑的郭默都躲起來不見你,
你還妄想著巴不得你今天就死的朝廷派兵來救你?”
趙固一下子就縮到座裏,
仰起頭說道,
“李太守,
這洛陽我可以退出來,
但我的命,
可不能給啊。”
李矩見趙固認清了眼下的形勢,
不再做著火中取栗的美夢,
態度也緩和了下來,
說道,
“你在劉聰那邊這麽多年了,
對他們那邊可以說是了解甚多,
現在能救你的,
隻有你自己了。”
趙固一聽這話,
眼睛重新有了神采,
說道,
“李太守隻管說,
隻要能活命,
我什麽都能做。”
李矩點了點頭,
問道,
“這次劉粲率劉勳、劉翼光、劉雅三路大軍來襲,
你有沒有辦法,
能讓劉雅來攻洛陽?”
趙固捋了捋胡須,
說道,
“劉雅一直是劉曜的親信,
攻取洛陽這種功勞,
劉粲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給劉雅的,
當然,
他現在也不會自己來冒險,
他自己一定會固守孟津口的大營,
將三路大軍品字形展開,
一路在左,一路在右,
還有一路向前直撲洛陽。”
趙固邊說,
邊拿著幾個酒杯擺了起來,
“劉曜的教訓還在眼前,
劉粲不可能派貝丘王,
所以,
就會在劉勳和劉雅之間二選一,
我覺得,
劉粲會傾向於劉勳。”
李矩點了點頭,
趙固和自己的看法一樣,
又問道,
“那怎麽樣才能讓劉粲不選劉勳哪?”
趙固敲了敲腦袋,
說道,
“哎,到了這個時候了,
我也就不藏著了,
實不相瞞,
我從絳邑敗退的時候,
把五千多人留給了耿稚,
讓他在河東郡藏匿了起來,
等待著再次渡河時,
有個接應。
現在就讓耿稚從劉粲背後開花,
劉勳一定會請纓出戰的。”
李矩眼睛一亮,
問道,
“你有如此信心?”
趙固笑了笑,
說道,
“耿稚這家夥長得好,
拐帶走了劉勳的妻女,
還盜走了騎兵將軍麾下的三萬牧馬,
要是知道耿稚的下落,
那就誰也攔不住劉勳了,
隻是,
這樣一來,
未免對不住耿稚了。”
李矩又問道,
“那這麽說,
你是打算犧牲自己了?
要用自己當誘餌,
把劉勳引開?”
趙固擺了擺手,
說道,
“哎,
我就是說一說,
我這就寫信給耿稚,
告訴他,
我們準備反攻了,
讓他去截斷劉粲的糧道,
再派人把這些消息送給劉勳。”
李矩擺了擺手,
說道,
“後麵這個不用,
我親自去一趟厘城,
穩住貝丘王,
也順便刺探一下敵情。”
趙固有些擔心,
問道,
“劉家這些人十個有九個是變態,
剩下一下是惡心加變態,
你這樣一個人去厘城,
合適嘛?”
李矩搖了搖頭,
說道,
“現在這不是沒有辦法了嘛?
要以小博大,
可不就得賭命嘛,
你要是嫌我去危險,
你去也行,
反正你和他們也挺熟。”
趙固急忙搖起了花手,
說道,
“別,可別,
我斬了漢國派到洛陽的長史周振,
我要一去,
可就真死了。”
李矩笑了笑,
說道,
“既然趙將軍也知道自己的處境,
還是要多想一想退路。”
趙固點了點頭,
說道,
“退路?
早想好了,
要是洛陽實在守不住,
我就效仿幾年前的你,
往這陽城山裏一鑽,
躲他個十年八年的。”
李矩又笑了笑,
說道,
“那就祝趙將軍,
能保住小命,
我這就去厘城賭命了。”
李矩從洛陽城中出來,
沒敢耽擱立刻就去了厘城。
貝丘王劉翼光一聽是李矩來訪,
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但還是讓人請了進來。
剛剛入座,
貝丘王就問道,
“李太守,
你這是打算向漢國投誠了?”
李矩搖了搖頭,
說道,
“在下前來,
是給貝丘王指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