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直到這時,才算真正懂了當初王悅不讓他深究的真意。
就聽司馬紹繼續說道,
“其實哪,也不是不行。
我聽說那位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
每次說話前,都要咳一陣,
這咳多了傷氣。
就看阿羲怎麽選了。”
王羲之罵了一句,轉身就往甘卓的行館走去。
留下司馬紹,望著他的背影,和眾太子府的幕僚說道,
“他最後是什麽意思?
是答應,還是沒答應?”
太傅少傅都不在場,
先說話的是庾亮,
“我看他是答應了,
不然依照他的性子,
不可能沒搞到錢,就幫殿下辦事。”
周莚也走過來,聚在一起,表示讚同,說道,
“元規兄說的在理,
這不隻是他一個人的心思,
還是很多人的仇怨。
殿下,
是時候下決心了。”
司馬紹看了看這兩個報仇心切的家夥,
他嚴重懷疑這兩人肯來太子府,
就是想攛掇自己弑君,
至於奪不奪權,他倆好像不在乎。
司馬紹迴頭看去,
識相的、又不想參與紛爭的熊遠、褚翜和阮放三人頭對頭的醉倒在一起。
看來是指望不上了,
就剩下又去了一次茅廁,
趕迴來還不知道什麽情況的溫嶠,
懵愣愣的看著三人,說道,
“不是,
你們仨是魔鬼嘛?
我就去了兩趟廁所,
你們仨又把逸少也擠兌走了?
你知道,
我花了多少錢才請來的嘛?”
司馬紹和溫嶠簡單一說,
然後,溫嶠就翻臉了,
一腳踹翻熊遠三人共眠的幾案,
說道,
“起來,起來,
都別裝醉。
他們仨瘋,
你們仨就看著他們瘋?
那要你們這些中庶子,庶子幹什麽?
真是庶子不相與謀。”
熊遠也不再裝醉,伸了伸懶腰,說道,
“你這不是連自己也罵了嘛?
誰還不是個中庶子?”
溫嶠更來勁了,指著熊遠繼續說道,
“孝文(熊遠的字),
你怎麽好意思叫孝文的。
你哪一點文了?”
熊遠也知道他這個逮誰咬誰的狗脾氣,
沒和他一般見識,說道,
“這不是一切有太真兄嘛,
別急嘛,
好歹兄弟還兼領著尚書左丞,
在策試裏,
對付個把秀才,
還不是手到擒來。”
溫嶠擺了擺手,說道,
“不用啊,
許咱做,就得許人說,
不管是形勢所迫,
還是上位強召,
說到底事情還是咱自己做出來的。
嶠雖然不是什麽大度的人,
但也沒那麽小心眼。
現在朝廷裏溜須拍馬的人太多,
想這樣敢說真話、願說真話、會說真話的人,
求還求不來哪。”
司馬紹也順著說道,
“看看,我就說太真兄的氣度非凡吧,
你們非要說為太真兄出頭,
太真兄的心境已經高出了一層樓。”
溫嶠擺了擺手,說道,
“剛才盡說他了,
說他,是隻為了說他嗎?
你是一點沒往心裏去。
你還當現在是從前哪,
現在人們可不拿你當小孩子看了,
謀劃這麽大的事情,
怎麽都和兒戲似的,
一拍腦袋就決定了?
不怪逸少罵了句娘就走了,
真不知道和你們這些瘋子待下去,
還和說出什麽話來。”
司馬紹被溫嶠數落的頭都不敢抬,
臉是紅一陣、白一陣,
恨不得,順著船縫,鑽船肚子裏去。
一旁的周莚解圍道,
“太真兄,
你這話言重了,
這裏都是太子府的自己人,
說什麽話也傳不出去。
有什麽好怕的哪?”
溫嶠看了眼周莚,說道,
“不怪你們周家兩次叛亂都搞不成,
我來問你,
這開船的是太子府的人嘛?
行,就算也是你周家的仆人,
船上的這些舞女歌姬也都是周家的人嘛?
就算都是你周家的人,
以你們周家這麽窩裏反的習性,
你就敢保證沒人會通風報信?”
周莚想發作,但一想人家溫嶠說得完全在理,畢竟剛才商量的可是大事,是有些草率了,
連忙問道,
“還請太真兄教我,該怎麽處理這些人。”
溫嶠眼睛一瞪,說道,
“怎麽?
你第一天到朝廷來啊?
這種事情也要我來教?”
周莚立刻明白了溫嶠的意思,就要告退去處理這件事情,
看著周莚的急色,溫嶠一把拉住了對方,說道,
“我該說你狠,還是蠢?
你一下子換掉這麽多人,
豈不是不打自招?
告訴所有人,
太子殿下,今天謀劃了一件大事?”
周莚這下可急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要怎麽辦?”
溫嶠拿出一枚擲箸來,敲了敲周莚的腦門,說道,
“今天殿下不是把人都得罪了嗎?”
司馬紹還爭辯,說道,
“我沒有啊?
我都和他平坐論交了,
還要怎麽樣?”
溫嶠斜了司馬紹一眼,司馬紹趕緊縮到庾亮身後,
溫嶠繼續說道,
“你把這些舞女歌姬,
送一些出去,
就說今天不歡而散,
掃了大家的雅興,
全當賠禮了。”
周莚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賠禮方式,說道,
“啊?
這不是將把柄,送給別人了嗎?”
溫嶠又敲了敲周莚的腦門,說道,
“你不送一點好處過去,
人家憑什麽上咱們的船?
尤其是逸少,
王家的船,又大又穩。”
周莚有點明白,但還有點糊塗,繼續問道,
“可這些好處,
人家能要嗎?”
溫嶠笑了笑,說道,
“你不會換種方式啊?”
周莚摸了摸被溫嶠敲起個包來的腦門,說道,
“什麽方式?”
溫嶠無奈的皺了皺眉,說道,
“這不是郎官秀才都到了不少嘛,
你們周家也想和這些人打交道吧?”
周莚點了點頭,說道,
“那是自然,
多個朋友,總歸是好的。”
溫嶠點了點頭,
看來這個周莚還是很靈活的,
說道,
“這不就行了,
你就說知道大家舟車勞頓,
身體疲乏,
給大家送點舞女歌姬,
放鬆放鬆心情,解解乏,
大家要是覺得好,
以後就多來周家的買賣捧場。”
周莚立馬給溫嶠挑了個大拇指,說道,
“太真兄,你真是厲害。
這一下子,既把人散出去了,
還把事給辦成了。”
溫嶠擺了擺手,說道,
“嗐,這不算什麽,
當年在晉陽,
和鮮卑拓跋交往可比這費勁多了,
你得先教他們禮儀。”
周莚聽了溫嶠的計策,
把船上的舞女歌姬都用馬車送到各個郎官秀才下榻的旅館去。
司馬紹這邊還是想聽聽溫嶠的意見,
從庾亮身後露出半個頭來,說道,
“太真兄,那件事,你怎麽看?”
溫嶠也沒多客氣,說道,
“好,既然殿下非要問。
那容臣先問幾個問題?”
司馬紹一看溫嶠的火消了,扒開庾亮,走上前來,說道,
“請講。”
溫嶠看了看其他庶子,說道,
“六軍五校,在殿下手裏嗎?”
司馬紹搖了搖頭。
溫嶠繼續發問,
“那殿下必然是外有強藩?”
司馬紹又搖了搖頭。
溫嶠最後拷問,
“這麽說,是掖庭之內,殿下都掌控了?”
司馬紹再次搖了搖頭。
溫嶠這時候才說,
“所以說,
殿下現在是在賭,
其他人都是傻子?”
司馬紹又被溫嶠的話訓得抬不起頭來,
早知道是這樣,
就躲在庾亮身後挨罵了。
溫嶠繼續說道,
“臣知道殿下胸有大誌,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現在還是殿下該喝酒喝酒,
該樗蒲樗蒲的時候。”
司馬紹點了點頭,問道,
“那,阿羲那邊,
他會不會幫我啊?”
溫嶠點了點頭,說道,
“既然王茂弘肯為殿下儲位,
和大王據理力爭,
那殿下就不要太擔心,
他就算是不高興,
事情他也得先辦了。”
正如溫嶠說得那樣,
王羲之今天確實不太高興,
本來就是抹不開溫嶠的再三邀請,
去露個麵,
代表王家支持一下東宮,
打壓一些還有其他想法的宗室。
誰知道,
這太子殿下,
竟然想把天給捅漏了。
當然了,
不爽歸不爽,
該辦的事情,
還是要辦的。
王羲之還是在行館外徘徊良久後,去見了甘卓和穀儉。
相比於穀儉的吃驚,
甘卓倒是顯得很平常,
甚至連碗筷他都提前準備下了。
“逸少,來,就等你了,
折騰了一天,餓了吧,
先吃。”
三人先是一頓造,
把盤中碗中,吃了個精光。
撤下飯菜,上了酒席後,
甘卓這才說道,
“逸少,
我這個人,
你也了解,
就是個大老粗。
搞不來那麽多的彎彎繞,
有話我就直說了,
船上那位,
做事太急躁,
我不喜歡。”
王羲之點了點頭,
他也正是為這件事情來的,
說道,
“甘刺史,
你這麽痛快,
當我是自己人,
那我也就直說了,
你有這個治理一州的能力,
但你現在不敢展現,
你怕你把湘州治理好了,
成了他人的嫁衣裳。
我說的對不對?”
甘卓端起一杯酒,敬向王羲之,說道,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逸少。
這六州刺史,都個頂個的有背景靠山,
可就我,沒什麽後台,
要不是湘州匪患未平,
這刺史根本就輪不到我。”
王羲之又說道,
“你想要個保障?
那何不結交太子哪?
太子現在東宮初建,
正是需要外藩來撐腰的時候,
我聽說蔡豹、祖逖,甚至是陶侃,
早就行動開了,
甘刺史這都算晚了。”
甘卓笑了笑,說道,
“這不是,
今天還有你在場嗎?
我要是和太子過分熟絡,
豈不是寒了故人的心,
畢竟拔我於行伍之中,
可是王家。
我不能放下碗就罵廚子吧?
雖然今天這菜是淡出個鳥了。”
王羲之笑了笑,說道,
“聽說甘刺史喜歡對弈,
那甘刺史一定知道,
旗鼓相當的對手,
下棋才有意思。”
甘卓略微一驚,問道,
“這是你的想法,
還是茂弘的意思?”
王羲之沒正麵迴答,而是說道,
“甘刺史,是不是真得罪了廚子,
這菜不是菜味,
酒也不是酒味。”
甘卓滿意的點了點頭,問道,
“那驃騎將軍需要我做什麽?”
王羲之還是不接茬,說道,
“這菜啊,酒啊,
別看著簡單,
這背後的功夫可做不了一點假。
你就說這酒,
少一年,
就不是那個滋味,
世廉兄說,
是不是這個道理?”
穀儉這時候才感覺到這位王公子的鋒芒,順著話補了一句,說道,
“王公子,
學生對酒不太了解,
不敢品評。”
王羲之點了點頭,
看來,這頭倔驢,隻是倔。
“甘刺史,
你看,像世廉兄這樣的人,
就很好嘛,
知道自己什麽能幹,什麽不能幹。
就怕有些人哪,
知道自己不能幹,
還非要逞強。
你說對不對啊?”
甘卓立馬明白了話中的意思,
揮手送上一箱銀子的同時,
也把一封請罪折子遞了過來。
王羲之沒有翻看,
因為那不是給他看的。
而是問道,
“甘刺史,這是什麽啊?
還需要我這個小小的秘書郎看嗎?”
甘卓連忙表示,說道,
“逸少,你這就見外了不是,
愚兄肚子裏這點墨水,
旁人不知道,
你還不知道嘛?
之前的奏疏,
不都是賢弟幫愚兄潤色的嘛。”
王羲之順著說道,
“你是說,那份奏疏不是出自你手?”
甘卓連忙繼續說道,
“是,是,
實不相瞞,
那份請免秀才策試的奏疏,
正是世廉的手筆。”
王羲之這才點了點頭,說道,
“這可是個不小的過錯啊?
罰起來哪,
可大可小,
本來哪,
咱們這關係,
是吧,
但是哪,
你也知道,
是吧,
所以吧,
你知道該怎麽辦?
是吧?”
穀儉聽了一頭霧水,
甘卓聽了倒是笑出了花來。
說完了話,王羲之就起身離開,
看著遠去的身影,
憋了一頓酒席的穀儉忍不住開口問道,
“刺史大人,
剛才那位王公子雲山霧罩的說了些什麽?
學生怎麽看你那麽開心?”
甘卓迴頭看著穀儉,問道,
“你沒聽明白?”
穀儉搖了搖頭,問道,
“學生是喝了一碗難得酒,盡剩糊塗了。”
甘卓耐心的解釋道,
“少一年,不是那個味,
是讓我甩開袖子幹,
幹好了,把我調到想去的州還當刺史。”
穀儉點了點頭,又問,
“那王公子,
說什麽能幹不能幹的,
又是什麽?”
甘卓繼續解釋道,
“這句話是說給你聽的,
是告訴你,不要留在建康當官,
跟我迴湘州去治學。”
穀儉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畢竟自己這個性子,
當官還真不合適。
“那最後說的那些是吧,是吧,又是什麽?”
甘卓挑了挑眉毛,問道,
“你真想知道?
給我倒一杯酒。”
就聽司馬紹繼續說道,
“其實哪,也不是不行。
我聽說那位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
每次說話前,都要咳一陣,
這咳多了傷氣。
就看阿羲怎麽選了。”
王羲之罵了一句,轉身就往甘卓的行館走去。
留下司馬紹,望著他的背影,和眾太子府的幕僚說道,
“他最後是什麽意思?
是答應,還是沒答應?”
太傅少傅都不在場,
先說話的是庾亮,
“我看他是答應了,
不然依照他的性子,
不可能沒搞到錢,就幫殿下辦事。”
周莚也走過來,聚在一起,表示讚同,說道,
“元規兄說的在理,
這不隻是他一個人的心思,
還是很多人的仇怨。
殿下,
是時候下決心了。”
司馬紹看了看這兩個報仇心切的家夥,
他嚴重懷疑這兩人肯來太子府,
就是想攛掇自己弑君,
至於奪不奪權,他倆好像不在乎。
司馬紹迴頭看去,
識相的、又不想參與紛爭的熊遠、褚翜和阮放三人頭對頭的醉倒在一起。
看來是指望不上了,
就剩下又去了一次茅廁,
趕迴來還不知道什麽情況的溫嶠,
懵愣愣的看著三人,說道,
“不是,
你們仨是魔鬼嘛?
我就去了兩趟廁所,
你們仨又把逸少也擠兌走了?
你知道,
我花了多少錢才請來的嘛?”
司馬紹和溫嶠簡單一說,
然後,溫嶠就翻臉了,
一腳踹翻熊遠三人共眠的幾案,
說道,
“起來,起來,
都別裝醉。
他們仨瘋,
你們仨就看著他們瘋?
那要你們這些中庶子,庶子幹什麽?
真是庶子不相與謀。”
熊遠也不再裝醉,伸了伸懶腰,說道,
“你這不是連自己也罵了嘛?
誰還不是個中庶子?”
溫嶠更來勁了,指著熊遠繼續說道,
“孝文(熊遠的字),
你怎麽好意思叫孝文的。
你哪一點文了?”
熊遠也知道他這個逮誰咬誰的狗脾氣,
沒和他一般見識,說道,
“這不是一切有太真兄嘛,
別急嘛,
好歹兄弟還兼領著尚書左丞,
在策試裏,
對付個把秀才,
還不是手到擒來。”
溫嶠擺了擺手,說道,
“不用啊,
許咱做,就得許人說,
不管是形勢所迫,
還是上位強召,
說到底事情還是咱自己做出來的。
嶠雖然不是什麽大度的人,
但也沒那麽小心眼。
現在朝廷裏溜須拍馬的人太多,
想這樣敢說真話、願說真話、會說真話的人,
求還求不來哪。”
司馬紹也順著說道,
“看看,我就說太真兄的氣度非凡吧,
你們非要說為太真兄出頭,
太真兄的心境已經高出了一層樓。”
溫嶠擺了擺手,說道,
“剛才盡說他了,
說他,是隻為了說他嗎?
你是一點沒往心裏去。
你還當現在是從前哪,
現在人們可不拿你當小孩子看了,
謀劃這麽大的事情,
怎麽都和兒戲似的,
一拍腦袋就決定了?
不怪逸少罵了句娘就走了,
真不知道和你們這些瘋子待下去,
還和說出什麽話來。”
司馬紹被溫嶠數落的頭都不敢抬,
臉是紅一陣、白一陣,
恨不得,順著船縫,鑽船肚子裏去。
一旁的周莚解圍道,
“太真兄,
你這話言重了,
這裏都是太子府的自己人,
說什麽話也傳不出去。
有什麽好怕的哪?”
溫嶠看了眼周莚,說道,
“不怪你們周家兩次叛亂都搞不成,
我來問你,
這開船的是太子府的人嘛?
行,就算也是你周家的仆人,
船上的這些舞女歌姬也都是周家的人嘛?
就算都是你周家的人,
以你們周家這麽窩裏反的習性,
你就敢保證沒人會通風報信?”
周莚想發作,但一想人家溫嶠說得完全在理,畢竟剛才商量的可是大事,是有些草率了,
連忙問道,
“還請太真兄教我,該怎麽處理這些人。”
溫嶠眼睛一瞪,說道,
“怎麽?
你第一天到朝廷來啊?
這種事情也要我來教?”
周莚立刻明白了溫嶠的意思,就要告退去處理這件事情,
看著周莚的急色,溫嶠一把拉住了對方,說道,
“我該說你狠,還是蠢?
你一下子換掉這麽多人,
豈不是不打自招?
告訴所有人,
太子殿下,今天謀劃了一件大事?”
周莚這下可急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要怎麽辦?”
溫嶠拿出一枚擲箸來,敲了敲周莚的腦門,說道,
“今天殿下不是把人都得罪了嗎?”
司馬紹還爭辯,說道,
“我沒有啊?
我都和他平坐論交了,
還要怎麽樣?”
溫嶠斜了司馬紹一眼,司馬紹趕緊縮到庾亮身後,
溫嶠繼續說道,
“你把這些舞女歌姬,
送一些出去,
就說今天不歡而散,
掃了大家的雅興,
全當賠禮了。”
周莚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賠禮方式,說道,
“啊?
這不是將把柄,送給別人了嗎?”
溫嶠又敲了敲周莚的腦門,說道,
“你不送一點好處過去,
人家憑什麽上咱們的船?
尤其是逸少,
王家的船,又大又穩。”
周莚有點明白,但還有點糊塗,繼續問道,
“可這些好處,
人家能要嗎?”
溫嶠笑了笑,說道,
“你不會換種方式啊?”
周莚摸了摸被溫嶠敲起個包來的腦門,說道,
“什麽方式?”
溫嶠無奈的皺了皺眉,說道,
“這不是郎官秀才都到了不少嘛,
你們周家也想和這些人打交道吧?”
周莚點了點頭,說道,
“那是自然,
多個朋友,總歸是好的。”
溫嶠點了點頭,
看來這個周莚還是很靈活的,
說道,
“這不就行了,
你就說知道大家舟車勞頓,
身體疲乏,
給大家送點舞女歌姬,
放鬆放鬆心情,解解乏,
大家要是覺得好,
以後就多來周家的買賣捧場。”
周莚立馬給溫嶠挑了個大拇指,說道,
“太真兄,你真是厲害。
這一下子,既把人散出去了,
還把事給辦成了。”
溫嶠擺了擺手,說道,
“嗐,這不算什麽,
當年在晉陽,
和鮮卑拓跋交往可比這費勁多了,
你得先教他們禮儀。”
周莚聽了溫嶠的計策,
把船上的舞女歌姬都用馬車送到各個郎官秀才下榻的旅館去。
司馬紹這邊還是想聽聽溫嶠的意見,
從庾亮身後露出半個頭來,說道,
“太真兄,那件事,你怎麽看?”
溫嶠也沒多客氣,說道,
“好,既然殿下非要問。
那容臣先問幾個問題?”
司馬紹一看溫嶠的火消了,扒開庾亮,走上前來,說道,
“請講。”
溫嶠看了看其他庶子,說道,
“六軍五校,在殿下手裏嗎?”
司馬紹搖了搖頭。
溫嶠繼續發問,
“那殿下必然是外有強藩?”
司馬紹又搖了搖頭。
溫嶠最後拷問,
“這麽說,是掖庭之內,殿下都掌控了?”
司馬紹再次搖了搖頭。
溫嶠這時候才說,
“所以說,
殿下現在是在賭,
其他人都是傻子?”
司馬紹又被溫嶠的話訓得抬不起頭來,
早知道是這樣,
就躲在庾亮身後挨罵了。
溫嶠繼續說道,
“臣知道殿下胸有大誌,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現在還是殿下該喝酒喝酒,
該樗蒲樗蒲的時候。”
司馬紹點了點頭,問道,
“那,阿羲那邊,
他會不會幫我啊?”
溫嶠點了點頭,說道,
“既然王茂弘肯為殿下儲位,
和大王據理力爭,
那殿下就不要太擔心,
他就算是不高興,
事情他也得先辦了。”
正如溫嶠說得那樣,
王羲之今天確實不太高興,
本來就是抹不開溫嶠的再三邀請,
去露個麵,
代表王家支持一下東宮,
打壓一些還有其他想法的宗室。
誰知道,
這太子殿下,
竟然想把天給捅漏了。
當然了,
不爽歸不爽,
該辦的事情,
還是要辦的。
王羲之還是在行館外徘徊良久後,去見了甘卓和穀儉。
相比於穀儉的吃驚,
甘卓倒是顯得很平常,
甚至連碗筷他都提前準備下了。
“逸少,來,就等你了,
折騰了一天,餓了吧,
先吃。”
三人先是一頓造,
把盤中碗中,吃了個精光。
撤下飯菜,上了酒席後,
甘卓這才說道,
“逸少,
我這個人,
你也了解,
就是個大老粗。
搞不來那麽多的彎彎繞,
有話我就直說了,
船上那位,
做事太急躁,
我不喜歡。”
王羲之點了點頭,
他也正是為這件事情來的,
說道,
“甘刺史,
你這麽痛快,
當我是自己人,
那我也就直說了,
你有這個治理一州的能力,
但你現在不敢展現,
你怕你把湘州治理好了,
成了他人的嫁衣裳。
我說的對不對?”
甘卓端起一杯酒,敬向王羲之,說道,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逸少。
這六州刺史,都個頂個的有背景靠山,
可就我,沒什麽後台,
要不是湘州匪患未平,
這刺史根本就輪不到我。”
王羲之又說道,
“你想要個保障?
那何不結交太子哪?
太子現在東宮初建,
正是需要外藩來撐腰的時候,
我聽說蔡豹、祖逖,甚至是陶侃,
早就行動開了,
甘刺史這都算晚了。”
甘卓笑了笑,說道,
“這不是,
今天還有你在場嗎?
我要是和太子過分熟絡,
豈不是寒了故人的心,
畢竟拔我於行伍之中,
可是王家。
我不能放下碗就罵廚子吧?
雖然今天這菜是淡出個鳥了。”
王羲之笑了笑,說道,
“聽說甘刺史喜歡對弈,
那甘刺史一定知道,
旗鼓相當的對手,
下棋才有意思。”
甘卓略微一驚,問道,
“這是你的想法,
還是茂弘的意思?”
王羲之沒正麵迴答,而是說道,
“甘刺史,是不是真得罪了廚子,
這菜不是菜味,
酒也不是酒味。”
甘卓滿意的點了點頭,問道,
“那驃騎將軍需要我做什麽?”
王羲之還是不接茬,說道,
“這菜啊,酒啊,
別看著簡單,
這背後的功夫可做不了一點假。
你就說這酒,
少一年,
就不是那個滋味,
世廉兄說,
是不是這個道理?”
穀儉這時候才感覺到這位王公子的鋒芒,順著話補了一句,說道,
“王公子,
學生對酒不太了解,
不敢品評。”
王羲之點了點頭,
看來,這頭倔驢,隻是倔。
“甘刺史,
你看,像世廉兄這樣的人,
就很好嘛,
知道自己什麽能幹,什麽不能幹。
就怕有些人哪,
知道自己不能幹,
還非要逞強。
你說對不對啊?”
甘卓立馬明白了話中的意思,
揮手送上一箱銀子的同時,
也把一封請罪折子遞了過來。
王羲之沒有翻看,
因為那不是給他看的。
而是問道,
“甘刺史,這是什麽啊?
還需要我這個小小的秘書郎看嗎?”
甘卓連忙表示,說道,
“逸少,你這就見外了不是,
愚兄肚子裏這點墨水,
旁人不知道,
你還不知道嘛?
之前的奏疏,
不都是賢弟幫愚兄潤色的嘛。”
王羲之順著說道,
“你是說,那份奏疏不是出自你手?”
甘卓連忙繼續說道,
“是,是,
實不相瞞,
那份請免秀才策試的奏疏,
正是世廉的手筆。”
王羲之這才點了點頭,說道,
“這可是個不小的過錯啊?
罰起來哪,
可大可小,
本來哪,
咱們這關係,
是吧,
但是哪,
你也知道,
是吧,
所以吧,
你知道該怎麽辦?
是吧?”
穀儉聽了一頭霧水,
甘卓聽了倒是笑出了花來。
說完了話,王羲之就起身離開,
看著遠去的身影,
憋了一頓酒席的穀儉忍不住開口問道,
“刺史大人,
剛才那位王公子雲山霧罩的說了些什麽?
學生怎麽看你那麽開心?”
甘卓迴頭看著穀儉,問道,
“你沒聽明白?”
穀儉搖了搖頭,問道,
“學生是喝了一碗難得酒,盡剩糊塗了。”
甘卓耐心的解釋道,
“少一年,不是那個味,
是讓我甩開袖子幹,
幹好了,把我調到想去的州還當刺史。”
穀儉點了點頭,又問,
“那王公子,
說什麽能幹不能幹的,
又是什麽?”
甘卓繼續解釋道,
“這句話是說給你聽的,
是告訴你,不要留在建康當官,
跟我迴湘州去治學。”
穀儉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畢竟自己這個性子,
當官還真不合適。
“那最後說的那些是吧,是吧,又是什麽?”
甘卓挑了挑眉毛,問道,
“你真想知道?
給我倒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