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決戰之始
第一百九十九章決戰之始
明朝東南沿海也經常上報十萬倭寇犯境,攻城略地的事情。不過這種戰報大都是經過了層層藝術加工的。十萬倭寇那是什麽概念,這次征朝鮮傾日本島全力也不過十一二萬,這還是織田信長名義上統一了日本全境之後的事情。實際上去東南沿海騷擾邊境的最多不過幾千倭寇,這還是些在日本國內戰敗了混不下去的野武士。主要還是明朝海禁弄得大部份漁民不能下海捕魚,隻能淪為海賊,這樣的不管是不是日本人明朝一律都叫做倭寇。像王直那樣的就不必說了,其實他和倭寇也沒什麽大的區別了。
江南是魚米之鄉,素來富裕,這也造成了部隊極不堪戰。自古以來就是有窮山惡水刁民潑婦的地方才出強兵。按照以前的慣例,十萬倭寇就需要百萬大軍去抵擋才可以。這次朝鮮有幾十萬倭寇,朝中大員們分析,估計要幾百萬兵馬才能打退。這問題就大了,幾百萬兵馬明朝不是沒有,但是,根本調不來。明朝的軍製是很奇怪的,就是從廣東四川調兵去遼東,這些地方部隊也要千裏迢迢帶著口糧去,去幾個月帶幾個月的糧草,這麽奇怪的做法後麵答案是不得騷擾地方。同時明朝中央政府也不會調撥一粒糧草,原因很簡單,就算朝廷撥發一百萬石糧草到遼東前線分到前線將士碗中也就剩下一萬石了,真調撥的話不用出北京城就和那些賑災的糧食一樣,大部分就被王公大臣太監官吏們在原地層層瓜分了。這事誰都知道,也不用說。
百萬大軍,糧草為先。可是這沒有糧草又怎麽打仗。反對出兵朝鮮的大臣們就拿這說事,反而是沒有一個主和派,主和既是漢奸的道理大家還是明白的。打倭寇是好事,可是,一要有兵,二要有糧。
經過數月的反複爭論最後收了朝鮮國厚禮的張居正和高拱兩個宰輔在朝堂上形成了統一意見,仗還是要打的。暫時沒有百萬大軍,遼東河北山東山西四省湊出二十萬大軍還是有的,倭寇在各地分兵布防,二十萬大軍完全可以形成局部優勢。最後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宰輔張居正大人親自掛帥印,總兵戚繼光,李成梁為副帥統領遼東河北山東山西四省兵馬東征朝鮮,剿滅倭寇。這是穆宗皇帝朱載垕即位以來第一次對外大規模出兵。出兵之日時值明朝隆慶四年七月。(1570年七月)這時朝鮮平壤,開城,漢城三都失陷已達一年之久,朝鮮三都八道絕大部分地方被倭寇統治,境內隻有少量義軍在山上打遊擊和全羅道的一部分仍被全羅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控製。這一年時間李舜臣也不是白做的,收編了不少殘兵敗將和義軍部隊,聲勢越來越壯大,幾次出海打擊日本的海上補給線也略見成效,現在日本本土送三船補給來朝鮮,總有一船要被風浪或者朝鮮水師打掉。不過太出風頭總是要倒黴的,倭寇中路軍總大將池田恆興從三國演義中學了一招反間計,讓手那幫從大牢裏麵出來的朝鮮人去各地散播李舜臣要自立為王的謠言,要說國王大臣們都跑了,一個最後在本土堅持抵抗的大臣確實很有機會這麽做,而且現在各地義軍中李舜臣官職和地盤最大,名義上也聽從李舜臣的指揮。雖然朝鮮國王宣宗李昖身在北京鴻臚寺和王後以及大院君天天吃泡菜,但是還是得到了消息,盛怒之下,下了旨意免除李舜臣一切官職。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毒,就這一招並不華麗的反間計就把抗倭名將李舜臣送下台去。不過李舜臣也不傻的,雖然下了台,但還是在幕後操控全羅道的水陸部隊和各地義軍抗擊倭寇。
明國二十萬大軍渡過鴨綠江,一戰而勝,重創羽柴秀吉備隊,打開了通往平壤的門戶。
上次戰役西路軍的猴子占.了明軍不明敵情,渡江立足未穩的便宜。這次卻是在同一個地方被明軍下了一個套。
這次羽柴秀吉又得到消息,一萬.多明**隊還在原先的渡口過江。羽柴秀吉連忙集結散落在各地的部隊,隻湊了兩萬多人就迫不及待的去打擊渡江明軍了。羽柴秀吉暗自分析,上次是趁敵人立足未穩,結陣未果突襲成功,這次明軍應該吸收了教訓了。上岸後會馬上結陣的,這次不如來個古書中說的半渡而擊。一萬多人背水一戰,自己還真未必吃得下去。隻是這次突襲明軍的戰役剛開始,西麵數萬明軍突然掩殺過來,羽柴秀吉備隊陣腳大亂,兩萬多人隻抵抗了一會,在明軍後方的大炮響起時,兩萬多部隊瞬間潰散,日本人沒見過這玩意的,而且明軍大炮使用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開花彈大炮,不是後世滿清那種一個鐵球砸死一個的退化過的土炮。占領平安道,黃海道大部分的地方的羽柴秀吉此時已經無力迴天,帶著殘兵敗將去投東麵鹹鏡道,江原道的柴田勝家。雖然猴子和柴田平時有點分歧,不過總比投明軍要強,自己一家老小還在日本。
羽柴秀吉吃了敗仗,自然有人.去落井下石。不過一時間島上倭寇人心浮動,這大炮落地開花,山搖地動,大家都是血肉之軀誰也擋不住這個,這可怎辦。平安道的前田慶次想起當年老主公說的,‘平壤不可守,漢城不可失。’此時迴味,大有道理,既然鴨綠江和羽柴秀吉的兩萬多人都擋不住明軍,自己門口這大同江和兩千多人怎麽看也不是明軍的對手。當即帶了財物和抓到的朝鮮大臣退到京畿道的開城一線。
開城在三八線附近,五十年代的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就在這附近。不過前田慶次可不是指著上甘嶺五聖山能擋住明軍進軍的腳步,而是這裏離漢城更近一些,中路軍總大將池田恆興還是可以依靠的。
這次渡江戰役張居正戰爭生涯中的一個亮點,出.將入相可能是很多讀書人一輩子最大的夢想。黃粱美夢上的書生不也做得這個夢嗎。大部隊先從大連登船,在鴨綠江附近潛伏先來,等待倭寇主力,然後派副總兵祖承訓帶領一支做誘餌的部隊繼續從上次渡江的地方繼續渡江,果不其然,倭寇上了當。這一役上報朝廷的數字是殲滅倭寇十萬,俘虜萬餘。當然了把死去的人救活然後再殺掉反複二十次,以及把俘虜一個當五個用確實有這種效果。
張居正親手削了幾個長得歪瓜裂棗的倭寇腦.袋和送到京城幾百倭寇俘虜上湊朝廷,被挑選出來送往京城的俘虜基本上都是帶著極深的倭寇色彩的那種——五短身材羅圈腿長得大白天出來能夠嚇死貞子小姐的那種。張居正對這個倭寇統領的評價是,‘這個白癡,沒聽說過人生不能兩次落進同一條河流的道理嗎?
張居正等大軍.輜重全部渡江之後,二十萬大軍並分兩路,戚繼光帶領東路軍解決鹹鏡道,江原道盤踞的倭寇,李成梁帶領西路軍收複平安道黃海道以及朝鮮首都平壤。兩路大軍在大炮這種具有壓倒性威力的武器幫助下一路攻城略地。最後,柴田勝家和猴子退守到金剛山一線。池田恆興申斥了首先後退的前田慶次一番,後聽前方的殘兵敗將迴來解說過大炮的威力後,池田恆興命開城的部隊全速後退到漢城,集結兵力準備於與明軍決戰。
現在兩方都要求速戰速決來解決朝鮮問題。歸根結底原因隻有一個,糧草。朝鮮全境經過去年的戰火之後,糧食產量大幅降低,各地收上的糧食遠不夠十萬大軍使用。如果再失去北方四道,那更不夠用了。自從明國參戰以來,明國水師配合朝鮮水師封鎖海上補給線。日本現在輸送過來的糧食能有一半不去海底喂魚就要謝謝菩薩保佑了。所以大後方的援助也不可能長時間指望。
明國現在的情形也差不多,收複了朝鮮北四道之後糧草也沒有弄到多少,朝鮮北四道原本就不是朝鮮主要的產糧區,而撤退的那些倭寇能帶走的都帶走了,帶不走的也燒掉了。戰略物資是一分一毫也不能留給敵人的。張居正算了算,現在大軍的糧草還夠三月用。等秋收後北四道的糧食收上來,也能緩解兩個月的問題。不過這已經是到了極限了。也就是說,明軍半年內不能打退倭寇,就要撤軍。實際情況是,如果半年內真的不能解決問題,那二十萬大軍大部分都要餓死。但是留給明軍的時間遠沒有半年這麽長,考慮到各種因素,四個月內一定要把倭寇請下海然後班師迴朝。
既然大家都耗不下去,那就隻能開打。朝鮮第一次大規模的會戰就此拉開序幕——史稱中日朝鮮戰役。可是在朝鮮領土上作戰的雙方卻是明國人和日本人。就像日俄戰爭既不是在日本打,也不是在俄國打一樣。這個世界本來就很瘋狂。
雙方兵力對比,日軍方麵,中路軍池田恆興手下日朝部隊四萬餘人。東路軍的柴田勝家加上西路軍羽柴秀吉的殘部五萬餘人。合計九萬餘人。(附注,釜山港那幾千殘部現在守備慶尚道這次沒有參戰,日本陸軍在朝鮮共計十萬人左右)
明國方麵,戚繼光帶領東路軍共計八萬人,其中四千人是戚繼光一首訓練出來的戚家軍。全部裝備火銃大炮。這裏名朝軍隊使用的大炮是仿製的紅衣大炮和弗朗機大炮,全部使用開花彈。
大帥張居正總兵李成梁帶領的西路軍官兵共計十萬人,其中李成梁的私兵李家軍也是大部分配備了火銃大炮。明軍共計十八萬部隊。(過江的二十萬大軍中剩下兩萬人在後方各地鎮守,也沒有參戰)
召集眾將開會的池田恆興直勾勾的盯著前田慶次,‘這先手眾……’
前田慶次一看這情況是躲不過去了,隻能硬著頭皮接下來,反正這大炮不長眼睛的,誰知道打在哪,‘工藤家前田慶次願帶本部人馬做先手眾。’
大家一聽都鬆了口氣。總算有人當那出頭鳥。近畿織田信長手下諸將大家打仗都養成了習慣,那就是跟著工藤家走是不會錯的。
這邊還算很和諧了,金剛山那邊的柴田勝家和猴子就沒這麽好相處了。猴子非要做副大將,而柴田勝家非要把猴子推到先手眾的位置上。兩個人就此爭吵不停,最後猴子一狠心,下令撤退到釜山港,這樣柴田勝家才服了軟,把副大將的位置給了猴子。雖然猴子現在手下隻有八千多人,但總歸是一股力量不是。雖然迴國後猴子肯定是要被申斥甚至退仕的,被要求切腹謝罪也不是沒可能,畢竟三萬多大軍丟了一大半迴來怎麽說也交代不過去。
猴子看柴田勝家服軟之後,就開始變本加厲,要軍糧,要武器。猴子的西路軍潰散時大部分人把武器丟了,弄的現在兩三個人抗一把竹槍,雖說是八千人,但是有戰鬥力的不足三千。就這種狀態不要說做先手眾,做輜重兵倒是合格。
戰役也是一開始從戚繼光和柴田勝家這邊的金剛山附近東路開始的。麵對紅衣大炮和弗朗機子母炮倭寇手中為數不多的鐵炮就和小孩子過家家酒用的玩具一樣幼稚,先手眾,次鋒將很快在大炮的轟擊下潰退,柴田勝家和猴子一看大事不妙,也學那三十六計腳底抹油帶本部人馬溜之大吉。戰役剛剛開始就結束了。其實遭到明軍大炮轟擊而死的人沒有多少人,還及不上撤退時潰散的十分之一。畢竟明軍火炮測量距離基本靠眼,裝多少火藥基本靠手,隻是這大炮一響驚天動地,炮彈落下來附近也是血肉橫飛地動山搖,日本人壓根沒見過這玩意。心理上已經輸了,戰場上沒有不輸的道理。要知道鐵炮剛傳進日本的那幾年,島津家隻要向城上打幾槍城裏就投降了。柴田勝家會同羽柴秀吉的殘部退守全羅道,和當年尾張美濃八將兵合一處,加起來也有三萬多人,刨去對明國大炮恐懼的心理因素三萬多人說出去還是很能唬人的。隻是羽柴秀吉鬱悶的發現,從柴田勝家那裏勒索來的武器軍糧大部分又丟了,這年頭逃跑的時候大家都講究輕裝前進,所以又成了兩三個人抗一把竹槍的尷尬地步。不過這次柴田勝家那邊也好不到哪裏去,就算是迴國被申斥也有做伴的了。
由於沒有無線電,手機,電台。西線作戰的池田恆興和張居正李成梁這一方還不知道東線戚繼光的大捷。雙方的會戰仍然在有條不紊的開始著。
前田慶次開戰前指著黑鬱金香軍旗對手下將士說道,‘這一戰,事關工藤家的顏麵。不管遇到什麽情況,我都不允許有一人,哪怕一個人撤退。就算是我們全部戰死了,那也是無上的榮耀,我等受工藤家大恩多年,現在是我們迴報的時候了!’
兩千將士凝視著風中獵獵飛舞的黑鬱金香軍旗,一起狂熱的高舉手中的鐵炮高喊道,‘玉碎,玉碎…’
前田慶次看著士氣高昂的部隊點點頭,‘很好,你們有這份心。我就放心了。剩下的就靠菩薩保佑把。全軍成四列陣型,擊鼓進軍。’
鐵炮的命中率低,單個的鐵炮開火難以形成有效殺傷。工藤家現在流行的是三排鐵炮同時開火,形成一層鉛丸彈雨來打傷敵人。而第四排是作為預備隊,前三排有人倒下,第四排馬上跟進替補,這樣就能形成持續的火力壓製。
就這樣,在前田慶次部開始擊鼓進軍之後,西線戰役也拉開了帷幕。
‘轟’第一發炮彈落進前田慶次備隊當中,看見被開花彈炸死炸傷十幾人的前田慶次眼睛都沒眨一下,高喊道,‘不要慌,繼續踩著鼓點走。傷亡由第四備隊頂上。’前田慶次算了算對麵的明軍還有五百步的距離,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到達那裏。這大炮的射程實在太遠了。看著明軍那些擺在陣前的大炮前田慶次心中有些癢,‘要是能搶幾門來就好了。這東西見慣了也就不怕了。’
有主將跟著大家心裏多少踏實了一些,把對大炮的恐懼拋之腦後。第四隊的人聞令跟進,補上傷亡的空缺。兩翼和後麵的近畿部隊看到工藤家居然在炮火下沒有陣型散亂,也就奓著膽子跟上前去。
等前田慶次不斷穩定著部隊到達離明軍八十步距離的時候,整個工藤家的隊形隻剩下三隊殘破的陣列。這五百步的距離,傷亡高達六百多人,還沒開槍,三分之一的部隊就這麽沒了。明軍的開花彈裏麵填裝的是硫磺砒霜等毒物,被彈片打傷和死去沒什麽太大的區別。
‘全軍瞄準,射擊。’
在前田慶次下令開火的同時對麵的明軍也停止了火炮射擊,大炮的炮管太燙了,再射擊就會發生炸膛。一隊隊手持火銃的明軍在大炮前列陣,準備等倭寇到了五十步的距離開槍。不過他們等來的卻是倭寇成排射來的鉛丸彈雨,看著自己訓練出來一排排火銃手倒下,遼東總兵李成梁馬上意識到一個問題,日軍的鐵炮打得比自己的火銃遠,而且速度奇快。
第一百九十九章決戰之始
明朝東南沿海也經常上報十萬倭寇犯境,攻城略地的事情。不過這種戰報大都是經過了層層藝術加工的。十萬倭寇那是什麽概念,這次征朝鮮傾日本島全力也不過十一二萬,這還是織田信長名義上統一了日本全境之後的事情。實際上去東南沿海騷擾邊境的最多不過幾千倭寇,這還是些在日本國內戰敗了混不下去的野武士。主要還是明朝海禁弄得大部份漁民不能下海捕魚,隻能淪為海賊,這樣的不管是不是日本人明朝一律都叫做倭寇。像王直那樣的就不必說了,其實他和倭寇也沒什麽大的區別了。
江南是魚米之鄉,素來富裕,這也造成了部隊極不堪戰。自古以來就是有窮山惡水刁民潑婦的地方才出強兵。按照以前的慣例,十萬倭寇就需要百萬大軍去抵擋才可以。這次朝鮮有幾十萬倭寇,朝中大員們分析,估計要幾百萬兵馬才能打退。這問題就大了,幾百萬兵馬明朝不是沒有,但是,根本調不來。明朝的軍製是很奇怪的,就是從廣東四川調兵去遼東,這些地方部隊也要千裏迢迢帶著口糧去,去幾個月帶幾個月的糧草,這麽奇怪的做法後麵答案是不得騷擾地方。同時明朝中央政府也不會調撥一粒糧草,原因很簡單,就算朝廷撥發一百萬石糧草到遼東前線分到前線將士碗中也就剩下一萬石了,真調撥的話不用出北京城就和那些賑災的糧食一樣,大部分就被王公大臣太監官吏們在原地層層瓜分了。這事誰都知道,也不用說。
百萬大軍,糧草為先。可是這沒有糧草又怎麽打仗。反對出兵朝鮮的大臣們就拿這說事,反而是沒有一個主和派,主和既是漢奸的道理大家還是明白的。打倭寇是好事,可是,一要有兵,二要有糧。
經過數月的反複爭論最後收了朝鮮國厚禮的張居正和高拱兩個宰輔在朝堂上形成了統一意見,仗還是要打的。暫時沒有百萬大軍,遼東河北山東山西四省湊出二十萬大軍還是有的,倭寇在各地分兵布防,二十萬大軍完全可以形成局部優勢。最後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宰輔張居正大人親自掛帥印,總兵戚繼光,李成梁為副帥統領遼東河北山東山西四省兵馬東征朝鮮,剿滅倭寇。這是穆宗皇帝朱載垕即位以來第一次對外大規模出兵。出兵之日時值明朝隆慶四年七月。(1570年七月)這時朝鮮平壤,開城,漢城三都失陷已達一年之久,朝鮮三都八道絕大部分地方被倭寇統治,境內隻有少量義軍在山上打遊擊和全羅道的一部分仍被全羅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控製。這一年時間李舜臣也不是白做的,收編了不少殘兵敗將和義軍部隊,聲勢越來越壯大,幾次出海打擊日本的海上補給線也略見成效,現在日本本土送三船補給來朝鮮,總有一船要被風浪或者朝鮮水師打掉。不過太出風頭總是要倒黴的,倭寇中路軍總大將池田恆興從三國演義中學了一招反間計,讓手那幫從大牢裏麵出來的朝鮮人去各地散播李舜臣要自立為王的謠言,要說國王大臣們都跑了,一個最後在本土堅持抵抗的大臣確實很有機會這麽做,而且現在各地義軍中李舜臣官職和地盤最大,名義上也聽從李舜臣的指揮。雖然朝鮮國王宣宗李昖身在北京鴻臚寺和王後以及大院君天天吃泡菜,但是還是得到了消息,盛怒之下,下了旨意免除李舜臣一切官職。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毒,就這一招並不華麗的反間計就把抗倭名將李舜臣送下台去。不過李舜臣也不傻的,雖然下了台,但還是在幕後操控全羅道的水陸部隊和各地義軍抗擊倭寇。
明國二十萬大軍渡過鴨綠江,一戰而勝,重創羽柴秀吉備隊,打開了通往平壤的門戶。
上次戰役西路軍的猴子占.了明軍不明敵情,渡江立足未穩的便宜。這次卻是在同一個地方被明軍下了一個套。
這次羽柴秀吉又得到消息,一萬.多明**隊還在原先的渡口過江。羽柴秀吉連忙集結散落在各地的部隊,隻湊了兩萬多人就迫不及待的去打擊渡江明軍了。羽柴秀吉暗自分析,上次是趁敵人立足未穩,結陣未果突襲成功,這次明軍應該吸收了教訓了。上岸後會馬上結陣的,這次不如來個古書中說的半渡而擊。一萬多人背水一戰,自己還真未必吃得下去。隻是這次突襲明軍的戰役剛開始,西麵數萬明軍突然掩殺過來,羽柴秀吉備隊陣腳大亂,兩萬多人隻抵抗了一會,在明軍後方的大炮響起時,兩萬多部隊瞬間潰散,日本人沒見過這玩意的,而且明軍大炮使用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開花彈大炮,不是後世滿清那種一個鐵球砸死一個的退化過的土炮。占領平安道,黃海道大部分的地方的羽柴秀吉此時已經無力迴天,帶著殘兵敗將去投東麵鹹鏡道,江原道的柴田勝家。雖然猴子和柴田平時有點分歧,不過總比投明軍要強,自己一家老小還在日本。
羽柴秀吉吃了敗仗,自然有人.去落井下石。不過一時間島上倭寇人心浮動,這大炮落地開花,山搖地動,大家都是血肉之軀誰也擋不住這個,這可怎辦。平安道的前田慶次想起當年老主公說的,‘平壤不可守,漢城不可失。’此時迴味,大有道理,既然鴨綠江和羽柴秀吉的兩萬多人都擋不住明軍,自己門口這大同江和兩千多人怎麽看也不是明軍的對手。當即帶了財物和抓到的朝鮮大臣退到京畿道的開城一線。
開城在三八線附近,五十年代的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就在這附近。不過前田慶次可不是指著上甘嶺五聖山能擋住明軍進軍的腳步,而是這裏離漢城更近一些,中路軍總大將池田恆興還是可以依靠的。
這次渡江戰役張居正戰爭生涯中的一個亮點,出.將入相可能是很多讀書人一輩子最大的夢想。黃粱美夢上的書生不也做得這個夢嗎。大部隊先從大連登船,在鴨綠江附近潛伏先來,等待倭寇主力,然後派副總兵祖承訓帶領一支做誘餌的部隊繼續從上次渡江的地方繼續渡江,果不其然,倭寇上了當。這一役上報朝廷的數字是殲滅倭寇十萬,俘虜萬餘。當然了把死去的人救活然後再殺掉反複二十次,以及把俘虜一個當五個用確實有這種效果。
張居正親手削了幾個長得歪瓜裂棗的倭寇腦.袋和送到京城幾百倭寇俘虜上湊朝廷,被挑選出來送往京城的俘虜基本上都是帶著極深的倭寇色彩的那種——五短身材羅圈腿長得大白天出來能夠嚇死貞子小姐的那種。張居正對這個倭寇統領的評價是,‘這個白癡,沒聽說過人生不能兩次落進同一條河流的道理嗎?
張居正等大軍.輜重全部渡江之後,二十萬大軍並分兩路,戚繼光帶領東路軍解決鹹鏡道,江原道盤踞的倭寇,李成梁帶領西路軍收複平安道黃海道以及朝鮮首都平壤。兩路大軍在大炮這種具有壓倒性威力的武器幫助下一路攻城略地。最後,柴田勝家和猴子退守到金剛山一線。池田恆興申斥了首先後退的前田慶次一番,後聽前方的殘兵敗將迴來解說過大炮的威力後,池田恆興命開城的部隊全速後退到漢城,集結兵力準備於與明軍決戰。
現在兩方都要求速戰速決來解決朝鮮問題。歸根結底原因隻有一個,糧草。朝鮮全境經過去年的戰火之後,糧食產量大幅降低,各地收上的糧食遠不夠十萬大軍使用。如果再失去北方四道,那更不夠用了。自從明國參戰以來,明國水師配合朝鮮水師封鎖海上補給線。日本現在輸送過來的糧食能有一半不去海底喂魚就要謝謝菩薩保佑了。所以大後方的援助也不可能長時間指望。
明國現在的情形也差不多,收複了朝鮮北四道之後糧草也沒有弄到多少,朝鮮北四道原本就不是朝鮮主要的產糧區,而撤退的那些倭寇能帶走的都帶走了,帶不走的也燒掉了。戰略物資是一分一毫也不能留給敵人的。張居正算了算,現在大軍的糧草還夠三月用。等秋收後北四道的糧食收上來,也能緩解兩個月的問題。不過這已經是到了極限了。也就是說,明軍半年內不能打退倭寇,就要撤軍。實際情況是,如果半年內真的不能解決問題,那二十萬大軍大部分都要餓死。但是留給明軍的時間遠沒有半年這麽長,考慮到各種因素,四個月內一定要把倭寇請下海然後班師迴朝。
既然大家都耗不下去,那就隻能開打。朝鮮第一次大規模的會戰就此拉開序幕——史稱中日朝鮮戰役。可是在朝鮮領土上作戰的雙方卻是明國人和日本人。就像日俄戰爭既不是在日本打,也不是在俄國打一樣。這個世界本來就很瘋狂。
雙方兵力對比,日軍方麵,中路軍池田恆興手下日朝部隊四萬餘人。東路軍的柴田勝家加上西路軍羽柴秀吉的殘部五萬餘人。合計九萬餘人。(附注,釜山港那幾千殘部現在守備慶尚道這次沒有參戰,日本陸軍在朝鮮共計十萬人左右)
明國方麵,戚繼光帶領東路軍共計八萬人,其中四千人是戚繼光一首訓練出來的戚家軍。全部裝備火銃大炮。這裏名朝軍隊使用的大炮是仿製的紅衣大炮和弗朗機大炮,全部使用開花彈。
大帥張居正總兵李成梁帶領的西路軍官兵共計十萬人,其中李成梁的私兵李家軍也是大部分配備了火銃大炮。明軍共計十八萬部隊。(過江的二十萬大軍中剩下兩萬人在後方各地鎮守,也沒有參戰)
召集眾將開會的池田恆興直勾勾的盯著前田慶次,‘這先手眾……’
前田慶次一看這情況是躲不過去了,隻能硬著頭皮接下來,反正這大炮不長眼睛的,誰知道打在哪,‘工藤家前田慶次願帶本部人馬做先手眾。’
大家一聽都鬆了口氣。總算有人當那出頭鳥。近畿織田信長手下諸將大家打仗都養成了習慣,那就是跟著工藤家走是不會錯的。
這邊還算很和諧了,金剛山那邊的柴田勝家和猴子就沒這麽好相處了。猴子非要做副大將,而柴田勝家非要把猴子推到先手眾的位置上。兩個人就此爭吵不停,最後猴子一狠心,下令撤退到釜山港,這樣柴田勝家才服了軟,把副大將的位置給了猴子。雖然猴子現在手下隻有八千多人,但總歸是一股力量不是。雖然迴國後猴子肯定是要被申斥甚至退仕的,被要求切腹謝罪也不是沒可能,畢竟三萬多大軍丟了一大半迴來怎麽說也交代不過去。
猴子看柴田勝家服軟之後,就開始變本加厲,要軍糧,要武器。猴子的西路軍潰散時大部分人把武器丟了,弄的現在兩三個人抗一把竹槍,雖說是八千人,但是有戰鬥力的不足三千。就這種狀態不要說做先手眾,做輜重兵倒是合格。
戰役也是一開始從戚繼光和柴田勝家這邊的金剛山附近東路開始的。麵對紅衣大炮和弗朗機子母炮倭寇手中為數不多的鐵炮就和小孩子過家家酒用的玩具一樣幼稚,先手眾,次鋒將很快在大炮的轟擊下潰退,柴田勝家和猴子一看大事不妙,也學那三十六計腳底抹油帶本部人馬溜之大吉。戰役剛剛開始就結束了。其實遭到明軍大炮轟擊而死的人沒有多少人,還及不上撤退時潰散的十分之一。畢竟明軍火炮測量距離基本靠眼,裝多少火藥基本靠手,隻是這大炮一響驚天動地,炮彈落下來附近也是血肉橫飛地動山搖,日本人壓根沒見過這玩意。心理上已經輸了,戰場上沒有不輸的道理。要知道鐵炮剛傳進日本的那幾年,島津家隻要向城上打幾槍城裏就投降了。柴田勝家會同羽柴秀吉的殘部退守全羅道,和當年尾張美濃八將兵合一處,加起來也有三萬多人,刨去對明國大炮恐懼的心理因素三萬多人說出去還是很能唬人的。隻是羽柴秀吉鬱悶的發現,從柴田勝家那裏勒索來的武器軍糧大部分又丟了,這年頭逃跑的時候大家都講究輕裝前進,所以又成了兩三個人抗一把竹槍的尷尬地步。不過這次柴田勝家那邊也好不到哪裏去,就算是迴國被申斥也有做伴的了。
由於沒有無線電,手機,電台。西線作戰的池田恆興和張居正李成梁這一方還不知道東線戚繼光的大捷。雙方的會戰仍然在有條不紊的開始著。
前田慶次開戰前指著黑鬱金香軍旗對手下將士說道,‘這一戰,事關工藤家的顏麵。不管遇到什麽情況,我都不允許有一人,哪怕一個人撤退。就算是我們全部戰死了,那也是無上的榮耀,我等受工藤家大恩多年,現在是我們迴報的時候了!’
兩千將士凝視著風中獵獵飛舞的黑鬱金香軍旗,一起狂熱的高舉手中的鐵炮高喊道,‘玉碎,玉碎…’
前田慶次看著士氣高昂的部隊點點頭,‘很好,你們有這份心。我就放心了。剩下的就靠菩薩保佑把。全軍成四列陣型,擊鼓進軍。’
鐵炮的命中率低,單個的鐵炮開火難以形成有效殺傷。工藤家現在流行的是三排鐵炮同時開火,形成一層鉛丸彈雨來打傷敵人。而第四排是作為預備隊,前三排有人倒下,第四排馬上跟進替補,這樣就能形成持續的火力壓製。
就這樣,在前田慶次部開始擊鼓進軍之後,西線戰役也拉開了帷幕。
‘轟’第一發炮彈落進前田慶次備隊當中,看見被開花彈炸死炸傷十幾人的前田慶次眼睛都沒眨一下,高喊道,‘不要慌,繼續踩著鼓點走。傷亡由第四備隊頂上。’前田慶次算了算對麵的明軍還有五百步的距離,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到達那裏。這大炮的射程實在太遠了。看著明軍那些擺在陣前的大炮前田慶次心中有些癢,‘要是能搶幾門來就好了。這東西見慣了也就不怕了。’
有主將跟著大家心裏多少踏實了一些,把對大炮的恐懼拋之腦後。第四隊的人聞令跟進,補上傷亡的空缺。兩翼和後麵的近畿部隊看到工藤家居然在炮火下沒有陣型散亂,也就奓著膽子跟上前去。
等前田慶次不斷穩定著部隊到達離明軍八十步距離的時候,整個工藤家的隊形隻剩下三隊殘破的陣列。這五百步的距離,傷亡高達六百多人,還沒開槍,三分之一的部隊就這麽沒了。明軍的開花彈裏麵填裝的是硫磺砒霜等毒物,被彈片打傷和死去沒什麽太大的區別。
‘全軍瞄準,射擊。’
在前田慶次下令開火的同時對麵的明軍也停止了火炮射擊,大炮的炮管太燙了,再射擊就會發生炸膛。一隊隊手持火銃的明軍在大炮前列陣,準備等倭寇到了五十步的距離開槍。不過他們等來的卻是倭寇成排射來的鉛丸彈雨,看著自己訓練出來一排排火銃手倒下,遼東總兵李成梁馬上意識到一個問題,日軍的鐵炮打得比自己的火銃遠,而且速度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