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蟾道:「我隻是養過孩子。」


    「在我年輕時,曾收養過三個幼童。他們長到七八歲時,像是一群飢腸轆轆的雛鳥,仿佛永遠也吃不飽。」


    「從前,我認為憑我的本事,天下間沒有難得住我的事情。直到養了他們,方才覺得人力有盡,人生多艱。」


    秋鳴被阿蟾的形容,逗得笑了起來。


    裴戎聽著窗外清脆的笑聲,收迴目光,定定地與碟子中梅子對望半晌,執箸一顆一顆夾起,送入口中。


    當他沉默地吃完粥菜,秋鳴推門而入。


    「小裴施主,早膳用好了?你大病初癒,身子虛弱,且躺一躺,碗筷交給小僧收拾便是。」


    矮蘿蔔踮起腳尖,來端木盤,裴戎喚道:「秋鳴師傅。」


    秋鳴疑惑仰頭:「小裴施主?」


    裴戎垂頭,盯著他的眼睛道:「你該喚他裴施主,或者裴大哥。」


    秋鳴想了想,道:「阿彌陀佛,小裴施主這是吃幹醋,還是撒嬌?」


    裴戎斬釘截鐵道:「都不是。」


    秋鳴道:「嗯。」


    阿蟾進屋,瞧見兩人古怪的氣氛,問道:「怎麽了?」


    裴戎不自在地別過臉,生怕秋鳴道出什麽「撒嬌」的話來,接口道:「沒什麽……」


    忽然,寺裏鍾響三下,兩長一短,久久迴蕩,似在警示寺中之人。


    秋鳴嘆道:「唉,那群人又來了。」


    裴戎問:「何人?」


    秋鳴道:「赤甲軍。」


    「據說他們已經將整個東川所有符合條件之人抓盡,逼得幸存之人紛紛逃難到靈均寺這個最後的安全之所。」


    「但照著他們遣兵來犯的頻率來看,這裏很快也要不安全了。」


    秋鳴收起碗筷與木盤,道:「阿蟾、小裴施主,你們待在這裏不要走動,我去前殿看看情況。」


    阿蟾道:「秋鳴師傅,請。」


    兩人目送對方矮小的身影離開。


    阿蟾忽然將手伸向裴戎,裴戎看了看,微微一笑,默契地握住。


    十指相扣,阿蟾微一用力,令裴戎翻身而起,落在他的背上。


    攜著裴戎,踏上屋頂,幾番蹬落,往靈均寺前殿而去。


    阿蟾踩著飛簷,輕輕一翻。修長雙腿盤住拱鬥,以倒掛金鉤的姿勢,將自己與裴戎拋入殿中,如同一片隨風而來的飛葉,輕巧落於樑上。


    裴戎攀著阿蟾腰背,穩當得不行,仿佛一出生便長在對方背上似的。胸膛與脊背貼得很緊,隔著一層薄薄的衣料。能感覺到肌肉、經骨的起伏,仿若悍烈的雪豹,矯健,富有力道。


    頭從阿蟾背後探出,目光一掃,見到兩個半的光頭。


    兩個光頭,是一名長須雪白的年老僧人,與一名斜裹袈裟,露出半截肌肉糾結臂膀的武僧。


    半個光頭是位紅袍戎裝的男子,觀其裝束,應是一名朝廷武官,想必便是秋鳴口中的赤甲軍。但中年謝頂,頂著半個禿瓢,看來是個與佛有緣之人。


    紅袍武官與老僧相對而坐,各自身下墊著一張蒲團。武僧則守在老僧身後,一瞬不瞬地盯著武官。


    裴戎沒能觀察多久,便被阿蟾貓腰帶離。


    阿蟾順著房梁疾走,如飛鴻踏雪,不聞絲毫聲響。背著一個大活人,殿內無一人察覺。


    行至橫樑盡頭,身形高拋,一個燕躍,落在一尊千手觀音像的身後。


    這尊千手觀音高四丈有餘,幾乎要頂住殿宇。全身漆金彩,一雙妙眸由純金鑲嵌,身佩七寶,明淨莊嚴。


    製作他的工匠十分匠心獨運,將其塑成一尊兩麵佛。


    正麵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背麵卻是盤腿坐蓮的大勢至菩薩。


    阿蟾身法精準,帶著裴戎,穩穩噹噹落入菩薩攤開交握的雙手之中。


    裴戎從阿蟾肩頭翻下,靠著菩薩的胸口,偷聽武官與老僧交談。


    視線被佛像遮蔽,隻聞其聲,不見其人。但聽兩人寒暄話語,竟十分平靜,不見絲毫火/藥氣。


    老僧道:「小寺地處偏僻,山路崎嶇,有勞傅統領每隔四、五日,便看望貧僧。」


    武官道:「王主十分掛念大師,常常在卑職麵前提起,與大師聽雨弈棋,共論詩畫的日子。」


    「王主待大師的情深義重,大師隻要肯前往王都,便是護國聖師。寒林鬧市,仙山紅塵,何處不是修行地?大師又何必非要守在這深山老林中,與猿猴說經解悶?」


    老僧道口誦佛號:「閑庭聽雨如煙雲,幽窗棋罷難追憶。貧僧是曾與一摯友聽雨弈棋,共論詩畫,但那名摯友非是毗那夜迦。莊周夢蝶,蝶夢莊周,他既將自己認作夢中之蝶,又何必提及前塵往事?」


    傅慶不懂老僧所言何意,隻訕訕道:「王主聽聞大師收留逃犯,不但沒有動怒,更命我們不得騷擾,足見王主對大師的厚情。大師若因一些小事,與王主生出嫌隙,卻是傷了王主之心。」


    ------------


    第57章 紅塵不染


    裴戎耐心聽了一會兒,想到赤甲軍既然稱之為軍,其人手應不下一萬,分出數千人攻打靈均寺當不成問題。


    寺中僧人縱使武功高強,也難以抵擋一隻軍隊的圍剿。


    這老僧必然有些獨特手段,令赤甲軍不敢冒然進犯,因而才以其與毗那夜迦故交之誼,細細相勸。


    這樣的勸降方式,以苦海刺主的角度看來,委實效率低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誆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咩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咩哥並收藏誆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