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道器現世
不僅是苦海與慈航,九州八荒,千派萬教,各方勢力地盤皆被突生的天地異象波及,城樓崩毀,山嶺塌陷,遭受了不少損失。
人們驚疑不定,不知這異象根源為何。
寥寥精通卜筮術數者,追溯異象源頭算出道器現世,無不驚愕。或起貪念,或生疑竇,皆不約而同隱瞞真相,不叫旁人知曉。
孰料,有人暗中散播消息,推波助瀾。不出三日,道器現世之訊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傳遍天下,各方反應迥異——
荒林野渡,一蓬廬。
細葦蒲團,墨冠道人盤膝而坐,手卷金經細閱。
道服綴鶴,容止若思,濃黑墨發用鬆枝挽成一個道髻,多餘部分仿若玄瀑傾落滿地,發尾隱隱散成流煙。
本是仙風道骨,名士風姿。
但似眼神不好,總虛著眼睛,曲起脖子,以一種古怪而吃力的姿勢去撈紙頁上的字句,像是一隻被人拎住脖子的大白鵝。
蓬廬外響起一陣急促腳步,於門外駐步,喘勻氣息,挽袖敲門。
指節未及門扉,便聽屋內喚道:「進來。」
匆匆趕來的璿璣雲閣弟子左思童,輕輕推開房門,正欲踏入,便見墨冠道人將手中經卷嘩啦翻了一頁,斬釘截鐵道:「左腳。」
左思童微微一頓,將要踏下的右足懸於半空。默默收迴,退出蓬廬,邁出左足,重新跨過門檻。
覆掌一揖,正欲稟話。
墨冠道人又是嘩啦翻了一頁,道:「發冠。」
左思童迷茫地伸手去摸頭頂,這才發現自己跑得過於匆忙,是以發髻鬆散,墨冠歪到了後腦勺上。
麵頰微微一紅,趕忙打理好頭發,手指沿著線縫,仔仔細細檢查一番衣襟、袖口、下裾。從懷中摸出一塊琉璃小鏡,用寬大的袖子遮著,對自己一通猛瞧,見並無疏漏,方才小心翼翼地再次見禮。
墨冠道人將金經卷了卷,收入袖中。麵對來者,雙手揣袖,將本就宛如淺眠的雙目眯得更細。
微笑道:「童兒,所來何事?」
左思童強壓激動的心情,以一種沉穩凝端的神情,躬身稟告:「閣主,山外傳言道器現世!」
「前些天那一場將我閣震塌,害得我等隻能租借山民茅舍應急的地震,正是道器出世的異象。」
墨冠道人托著長長的調子「哦」了一聲:「你來遲了,為師已經算出來了。」
左思童微微一怔,輕拍額頭,笑道:「是弟子失態了。竟忘記這天下間若論卜卦術數,師尊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
「想必在徒兒驚慌失措的這段時間,師尊您已有所籌謀。」
說罷,長身一揖:「弟子恭聽師尊吩咐。」
墨冠道人眼眯眯,笑眯眯,看不出有何計較,隻慢悠悠的說道:「為師的吩咐便是……該吃的吃,該喝的喝,晚上不要蹬被子。山林不比閣裏,夜寒霜重,容易著涼。」
左思童頓時一口氣噎在胸口,痛苦道:「閣、閣主,道器現世,天下格局亦將為之改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您這樣……會不會太無為了一點?」
墨冠道人道:「我璿璣雲閣也非毫無作為。」
「談玄不是在外邊兒浪跡江湖麽?」
「依著他那好奇、愛熱鬧的性子,此等好戲,想必不會願意錯過,交與他便是。」
聽聞師尊提及那個曾是自己師兄的師門叛徒,左思童麵露驚色,隨即浮上一層怒氣,忿忿不平:「您說崇光談玄那個叛徒?他勾結妖孽,欺師滅祖……」
墨冠道人閉著眼睛,豎起一掌,做出一個住口的手勢。
左思童雖有憤懣,師命之下,不得不停止叱罵。
墨冠道人微笑:「欸,童兒,此言謬矣。」
「我閣多出史官、謀士與命師,又被世人稱為王佐閣。行天命,擇明主,以謀士之身,輔佐君主成就霸業。」
「談玄隻是選擇了與為師不同效忠對象,不過各為其主而已,談不上背叛。」
說著,慈愛看向左思童:「若有朝一日,你學成出山,亦是選擇與我敵對,為師也會為你找到自己的天命之主而感到欣然。」
說著他微微傾身,玄煙墨發流瀉身前,令二人之間瀰漫起氤氳霧氣。
伸出食指,在左思童額上溫柔一點:「若那日到來,你我對陣沙場,輸得一敗塗地,你可不要揪著師尊的袖子哭鼻子呀。」
左思童身軀猛然一僵,聲音微顫:「師、師尊,您的話讓我、我很感動……但是,若您得閑,還是隨徒兒下山,買一副琉璃鏡吧?」
太上蒼迷茫地眨了眨眼睛:「為何?」
左思童道:「您、您戳我胸、胸上了。」
太上蒼口中輕咦,捏了捏指下硬果。左思童微微咬牙,麵色發紅地捂胸後退。
太上蒼曲指抵唇,側臉輕咳,「我還以為是童兒你今日食辛熱重,額上長痘哩。」
奇峰高峻,萬佛窟。
震蕩過後,須彌山上亦遭劫難,穿山鑿石而築的萬佛石窟中,一萬六千尊佛像,竟然垮塌了一半。
一名虎背熊腰,肌肉糾結的赤腳僧人,頂著烈日,指揮打著精赤胳膊和尚們攀上攀下,修補佛像。數萬顆光溜溜的腦袋,映著日頭,晃得人睜不開眼睛。仿若神跡現世,佛窟之中籠罩一片聖潔佛光。
</br>
第22章 道器現世
不僅是苦海與慈航,九州八荒,千派萬教,各方勢力地盤皆被突生的天地異象波及,城樓崩毀,山嶺塌陷,遭受了不少損失。
人們驚疑不定,不知這異象根源為何。
寥寥精通卜筮術數者,追溯異象源頭算出道器現世,無不驚愕。或起貪念,或生疑竇,皆不約而同隱瞞真相,不叫旁人知曉。
孰料,有人暗中散播消息,推波助瀾。不出三日,道器現世之訊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傳遍天下,各方反應迥異——
荒林野渡,一蓬廬。
細葦蒲團,墨冠道人盤膝而坐,手卷金經細閱。
道服綴鶴,容止若思,濃黑墨發用鬆枝挽成一個道髻,多餘部分仿若玄瀑傾落滿地,發尾隱隱散成流煙。
本是仙風道骨,名士風姿。
但似眼神不好,總虛著眼睛,曲起脖子,以一種古怪而吃力的姿勢去撈紙頁上的字句,像是一隻被人拎住脖子的大白鵝。
蓬廬外響起一陣急促腳步,於門外駐步,喘勻氣息,挽袖敲門。
指節未及門扉,便聽屋內喚道:「進來。」
匆匆趕來的璿璣雲閣弟子左思童,輕輕推開房門,正欲踏入,便見墨冠道人將手中經卷嘩啦翻了一頁,斬釘截鐵道:「左腳。」
左思童微微一頓,將要踏下的右足懸於半空。默默收迴,退出蓬廬,邁出左足,重新跨過門檻。
覆掌一揖,正欲稟話。
墨冠道人又是嘩啦翻了一頁,道:「發冠。」
左思童迷茫地伸手去摸頭頂,這才發現自己跑得過於匆忙,是以發髻鬆散,墨冠歪到了後腦勺上。
麵頰微微一紅,趕忙打理好頭發,手指沿著線縫,仔仔細細檢查一番衣襟、袖口、下裾。從懷中摸出一塊琉璃小鏡,用寬大的袖子遮著,對自己一通猛瞧,見並無疏漏,方才小心翼翼地再次見禮。
墨冠道人將金經卷了卷,收入袖中。麵對來者,雙手揣袖,將本就宛如淺眠的雙目眯得更細。
微笑道:「童兒,所來何事?」
左思童強壓激動的心情,以一種沉穩凝端的神情,躬身稟告:「閣主,山外傳言道器現世!」
「前些天那一場將我閣震塌,害得我等隻能租借山民茅舍應急的地震,正是道器出世的異象。」
墨冠道人托著長長的調子「哦」了一聲:「你來遲了,為師已經算出來了。」
左思童微微一怔,輕拍額頭,笑道:「是弟子失態了。竟忘記這天下間若論卜卦術數,師尊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
「想必在徒兒驚慌失措的這段時間,師尊您已有所籌謀。」
說罷,長身一揖:「弟子恭聽師尊吩咐。」
墨冠道人眼眯眯,笑眯眯,看不出有何計較,隻慢悠悠的說道:「為師的吩咐便是……該吃的吃,該喝的喝,晚上不要蹬被子。山林不比閣裏,夜寒霜重,容易著涼。」
左思童頓時一口氣噎在胸口,痛苦道:「閣、閣主,道器現世,天下格局亦將為之改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您這樣……會不會太無為了一點?」
墨冠道人道:「我璿璣雲閣也非毫無作為。」
「談玄不是在外邊兒浪跡江湖麽?」
「依著他那好奇、愛熱鬧的性子,此等好戲,想必不會願意錯過,交與他便是。」
聽聞師尊提及那個曾是自己師兄的師門叛徒,左思童麵露驚色,隨即浮上一層怒氣,忿忿不平:「您說崇光談玄那個叛徒?他勾結妖孽,欺師滅祖……」
墨冠道人閉著眼睛,豎起一掌,做出一個住口的手勢。
左思童雖有憤懣,師命之下,不得不停止叱罵。
墨冠道人微笑:「欸,童兒,此言謬矣。」
「我閣多出史官、謀士與命師,又被世人稱為王佐閣。行天命,擇明主,以謀士之身,輔佐君主成就霸業。」
「談玄隻是選擇了與為師不同效忠對象,不過各為其主而已,談不上背叛。」
說著,慈愛看向左思童:「若有朝一日,你學成出山,亦是選擇與我敵對,為師也會為你找到自己的天命之主而感到欣然。」
說著他微微傾身,玄煙墨發流瀉身前,令二人之間瀰漫起氤氳霧氣。
伸出食指,在左思童額上溫柔一點:「若那日到來,你我對陣沙場,輸得一敗塗地,你可不要揪著師尊的袖子哭鼻子呀。」
左思童身軀猛然一僵,聲音微顫:「師、師尊,您的話讓我、我很感動……但是,若您得閑,還是隨徒兒下山,買一副琉璃鏡吧?」
太上蒼迷茫地眨了眨眼睛:「為何?」
左思童道:「您、您戳我胸、胸上了。」
太上蒼口中輕咦,捏了捏指下硬果。左思童微微咬牙,麵色發紅地捂胸後退。
太上蒼曲指抵唇,側臉輕咳,「我還以為是童兒你今日食辛熱重,額上長痘哩。」
奇峰高峻,萬佛窟。
震蕩過後,須彌山上亦遭劫難,穿山鑿石而築的萬佛石窟中,一萬六千尊佛像,竟然垮塌了一半。
一名虎背熊腰,肌肉糾結的赤腳僧人,頂著烈日,指揮打著精赤胳膊和尚們攀上攀下,修補佛像。數萬顆光溜溜的腦袋,映著日頭,晃得人睜不開眼睛。仿若神跡現世,佛窟之中籠罩一片聖潔佛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