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茗來不及收迴視線被人家給逮了個正著,對上的一雙十分銳利的眼睛,驚得她的心沒由來一陣猛跳,下意識的想要移開自己的視線。


    隻是還沒等她移開視線,對方就低下了頭,繼續和身邊的人低聲的交談了起來。


    “顧茗,你幹什麽呢?”白芳芳用手肘輕輕的撞了一下顧茗。


    “沒什麽。”顧茗故作平靜的迴道。


    “是嗎?”白芳芳對著顧茗擠了擠眼睛,壓低了聲音道:“長得不錯哦!我看挺符合你的胃口的。”


    顧茗橫了白芳芳一眼,不做理會。


    此時,一個中年男人捧著一個黑漆漆的木製盒子小心翼翼的從後堂走了進來,他的身後則是跟著一個長得很是粗狂的男人。


    在中年男人出現的那一瞬間,屋子裏的人全都將視線集中到了那個男人身上,準確的來說是集中到了那個男人手中捧著的盒子上。


    “張教授,那盒子裏裝的是什麽?”顧茗覺得氣氛有些不太對勁,不禁悄聲問道。


    張教授緊緊的盯著中年男人手中的盒子,一個眨眼的功夫也捨不得移開視線,輕聲道:“據說是康熙年間的琺瑯彩瓷碗。”


    “琺瑯彩瓷碗?”顧茗和白芳芳同時低唿出聲。


    琺瑯彩瓷器是中國彩繪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種,是中國製瓷工藝發展到清代康熙、雍正、幹隆頂峰時期的產物。


    它起始於康熙後期,鼎盛時為雍正期至幹隆期。但雍正期的琺瑯彩水平最高,工藝最美。幹隆時期慢慢轉向粉彩,故琺瑯彩終止於幹隆後期。


    琺瑯彩瓷和粉彩極不容易區分,通俗了就是油畫和水彩畫的區別,不過兩者都十分的珍貴,現存數量不多。


    特別是琺瑯彩,琺瑯彩的製作是由景德鎮燒製的上好素白瓷送進宮中再由宮中畫上琺瑯彩釉烘烤而成。畫工技藝特高,加工水平嚴格控製,如有缺陷即刻打碎處理。而且由於琺瑯彩器是專供宮延皇室玩賞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數量特少,又被稱為官窯中的“官窯”。


    琺瑯彩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曆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製的技術上來看,幾乎是最精湛的,所以這些器物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準,是當時極為名貴的宮廷禦器,少數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


    每一件琺瑯彩瓷都是獨有的,它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禦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裝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絕對不會有重複。


    因為太過於珍貴,每次拍賣會上出現琺瑯彩瓷都會引起轟動,成交價均在千萬以上。


    顧茗以前還從來沒有見過琺瑯彩瓷,最多就是在書上或者網上看看圖片。她怎麽也想不到在這麽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店裏,居然會有這麽珍貴的東西。


    當然,前提是這琺瑯彩瓷碗是真的。


    其實不止是顧茗,就連張教授在今天之前也沒有見到過幾個琺瑯彩瓷,北京故宮博物館倒有,不過這種珍貴的瓷器卻是隻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的。


    那個吸引了眾多視線的中年男人將手中的盒子輕輕的放在了一張結實的木桌之上,對於突然出現在店裏的顧茗和白芳芳也沒有太過於關注,隻是對著身後的粗狂男道:“去把門關好。”


    粗狂男點頭,迅速的走到門邊將門給關了起來,並且守在了那裏。


    “今天能來這裏,相信各位也是有自己的消息來源的,這東西不是小店所有,而是一位客人在此寄賣,如果有人有興趣,盡可出價。”中年男人語畢,輕撫桌子上的木盒,靜靜的看著在場的人。


    “陶老闆放心,隻要東西是好的,定會給出一個合適的價錢。”之前站在櫃檯邊的那個小個子男人頗為急切的開口道。


    陶老闆對著小個子男點了點頭,便將視線轉向了其他人。


    之前坐在右手邊的那兩個男人也表達了和小個子男人一樣的意思,張教授則是直接聲明了他是來長見識的。


    顧茗和白芳芳則是直接被那中年男人忽視了。


    “既然如此,請各位上前。”那中年男人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打開了盒子,將裏麵裝著的東西拿了出來。


    一個主體為藍色,大約一隻手掌來寬的碗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此碗敞口,弧腹,圈足。器型規整、敦厚。器內施白釉,外壁藍地外用紅、黃兩色繪對稱牡丹紋,花朵設色嬌艷,繪工精細。


    黃花邊沿微染桃紅,紅花則襯淡白,立體感強,栩栩如生。每朵花心紅彩書有一字,分別為“萬”、“壽”、“長”、“春”,寓意吉祥。


    花間生發出枝葉,用綠彩本色表現。整體表現出花大葉小之特徵,具有明顯的早期琺瑯彩特徵。


    一時之間,眾人就這麽直愣愣的盯著眼前的瓷碗,沒有一個人上前詳看。


    第十章 真假


    第十章 真假


    (這麽熱的天,貓咪卻覺得好冷~~~~各位親啊,能不能讓貓咪不要這麽冷啊,看了文能不能留點腳印啊,至少也讓貓咪知道這本書還是有人看的啊~~~~冷場的感覺特別的苦逼啊~~~新書沖榜中,繼續求推薦票,求收藏,求長評~~)


    這種時候,就算張教授再怎麽心癢癢也是不會先出頭的,畢竟他已經事先說明了隻是來開開眼界而已。


    顧茗敏銳的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看不見的硝煙,她緊緊的抓住白芳芳的手,就怕那丫頭這時候鬧出亂子來。


    最後還是那個一直跟穿著格子襯衫男人交談的人先上前,拿出一個放大鏡,仔細的觀察了起來。


    而那位穿著格子襯衫的男人則是靜靜的站在一邊,雖說注意力也集中在了那隻琺瑯彩瓷碗上麵,但也分出了一些注意力在旁邊等著的那個小個子男人身上。


    從這短暫的觀察中,顧茗發現那個穿著格子襯衫的男人應該是做主的人,而那個正在仔細觀的人則應該是一位專業的鑑定師。


    古玩這一行也是有自己的規矩的,別人上前觀察鑑定的時候,旁邊的人不能隨便上前插嘴,免得影響別人的判斷,最後鬧得說不清楚。


    先上前觀察的那位專業鑑定師並沒有看太久,畢竟旁邊還有人等著的,待他剛一退開,小個子男人便飛快的湊了過去,同樣拿出一個放大鏡仔仔細細的觀察了起來。


    張教授耐著性子等在一邊,顧茗則是不由自主的朝著格子襯衫男那邊看了過去。鑑定師這會兒正在格子襯衫男的耳邊輕聲嘀咕,格子襯衫男站在那裏,側耳靜靜的聽著,什麽話也沒有說,眉眼間的神色也毫無變化,讓人看不出他此時在想些什麽。


    顧茗隔得遠,盡管心中有些好奇,可始終聽不見那鑑定師說了些什麽。


    “顧茗,你看那個。”白芳芳輕輕的扯了顧茗一下,朝著右下方的一個架子指了指。


    白芳芳一向活潑好動,這種頗為嚴肅的氣氛對她來說不太好受,雖說對那所謂的琺瑯彩瓷碗很是好奇,可安靜的待了一會兒之後便耐不住了,兩隻眼睛滴溜溜的轉個不停。


    “幹什麽?”顧茗看了張教授一眼,發現張教授根本沒有注意到白芳芳的小動作,便迴頭輕聲問道。


    “你看架子上擺的那個,是不是元青花?”白芳芳壓低了聲音道。


    元青花?


    顧茗聞言望去,在她們倆右下方處的一個架子的第三層上的確擺著一個瓷盤,隻是那瓷盤有些破損,有明顯的修複痕跡。


    白芳芳被瓷盤勾住了心神,見這一時半會兒的還輪不到張教授上前觀察,便拉著顧茗去了架子邊。


    顧茗也覺得在這邊傻站著沒意思,便順著白芳芳的意思過去看看。


    兩人都沒有注意到,在她們去架子那邊看瓷盤的時候,格子襯衫男朝著她們的方向望了一眼。


    “看樣子應該是飛鳳麒麟紋盤,隻是破得也太厲害了,把它修複成這樣也挺不容易的。”白芳芳嘖嘖出聲,語氣中有說不出的惋惜:“不過若是真的元青花,就算破成這樣,那也是值不少錢的。”


    “發色不穩定,青花色澤暈散,這倒是符合元青花瓷的特點,看看上手是什麽感覺。”顧茗臉上一片淡然,說著就習慣性的伸出了左手,輕輕的撫上了瓷盤。


    她並不認為架子上這麽隨便擺放的是真的元青花,隻不過瓷盤上修複的痕跡又讓她有了一些不確定。


    青花料分為兩種,一種是進口“蘇泥勃青”料,另外一種是國產料,前者發色濃重鮮麗呈青翠濃艷,濃厚處有黑色鏽斑,俗稱“黑疵”,濃處用手撫摸時青花釉麵上呈凹凸不平之感,後者青花發色呈藍中泛灰,有的色澤呈青藍偏灰或青花發色藍中閃灰,這是鑑別景德鎮元青花瓷的基本要點之一。


    隻是顧茗沒有來得及感受手指帶給她的觸感,就發覺左手挨著瓷盤的地方開始發熱,並且熱度不低,心底隱隱傳出敲打青花瓷器發出的清脆之聲,足以說明這瓷盤的是真正的古董。


    顧茗心中大驚,這可是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了,沒有想到她這左手除了對玉器和銅器有感覺之外,對瓷器也是有感覺的,更沒想到這破損得厲害的元青花還是真的!


    唯一讓她奇怪的一點就是那熱度居然是斷斷續續的,特別是她的手指撫到修複處的時候,那種斷斷續續之感更加強烈。


    難不成是因為修複地方加了其他的東西,不屬於古物的原因?


    顧茗心跳加快,下意識的朝著還被人圍著的琺瑯彩瓷碗望了過去,這麽說她豈不是可以判斷出那個據說是康熙年間琺瑯彩瓷碗的真假?


    退一步來說,就算她無法憑著手中的熱度準確的判斷出琺瑯彩瓷碗的年代,至少她也能判斷它是不是現代的高仿的假貨。


    白芳芳不知道顧茗心中所想,見顧茗在那瓷盤上摸了半天也沒開口說話,自己也將手伸了過去:“你覺得怎麽樣?”


    “兩位小姐,架子上的東西不能隨便碰的。”隻是還沒等白芳芳的手碰到瓷盤,原本守在門口的粗狂男便走過來阻止了她。


    “對不起,我們隻是一時好奇。”顧茗立馬迴神,縮迴了自己的手。


    白芳芳見狀也不敢多說什麽,迫於粗狂男帶來的壓力,還悄悄的往顧茗的身邊靠近了幾分。


    那粗狂男嗯了一聲,便用眼神示意兩人離開架子。


    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隨便動手的確是她們不對,所以麵對粗狂男這種類似於趕人的做法也硬氣不起來,隻能灰溜溜的跑迴了張教授的身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珠光寶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貓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貓咪並收藏珠光寶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