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來大碗羊肉餛飩,兩條羊蹄,再來一壺‘桃花露’!”


    依舊是東京城浚儀街的馮四餛飩店,新任的歸德侯武鬆穿一身常服,隨意撿了張桌子坐下。


    武鬆此前的爵位是二等寧陵伯,寧陵縣在前宋屬於南京應天府管轄,到了新朝建立後,就變為了商丘府管轄。


    前宋乃至五代時期,在商丘府曾設歸德節度使,所以這裏也稱“歸德軍”,可以說王倫為武鬆挑選的爵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武”姓的一個重要起源,就是出自子姓,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時的武丁。


    周朝封商朝王族後裔為宋國,王倫便封了武鬆為歸德侯。


    滅金之戰結束後,王倫召迴了大部分在外領兵的將領,升官賜爵,讓他們在京師好好休息一下,畢竟從開國之初,許多將領就一直領兵在外,少有與家人團聚的時候。


    武鬆於是以一等侯爵的身份領京師禁軍北衙左金吾衛將軍,王倫要求他總結一番步人甲重裝步兵的作戰經驗,這讓武鬆頓時犯了難,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動筆啊。


    但是不寫又不行,王倫已經發了話,要將前宋遺留、被軍器監維護、修繕的所有步人甲都放下去,打造一支至少兩萬人以上的重裝步兵,武鬆什麽時候寫得滿意了,就什麽時候接手操練事宜。


    這是王倫為了讓梁山眾兄弟們不斷進步,特意逼著他們不斷學習的,而且王倫交待,不需要虛飾文辭,要寫得直白易懂。


    沒辦法,武鬆隻能跟搭檔王彥兩個討論了許久,又與同樣接到任務的雷橫商議了幾迴,這才艱難地寫了一篇文章,準備先請尚書令許貫忠幫忙過目一下。


    忙碌的許貫忠抽空與武鬆聊了聊,便要留他吃飯,但武鬆拒絕了,都知道軍師是個大忙人,自己還是不要耽擱他辦公了。


    新漢繼承了前宋的許多官衙,尚書等三省以及一半的部寺衙門都坐落在浚儀街附近,許貫忠堂堂宰相,辦公地點十分狹小,一張大辦公桌,屋裏擺滿了書架,偏那窗戶開得又高,於是白天也要時常點燈。


    所以對於遷都一事,許貫忠也很支持,實在是前宋遺留的這些官衙太狹窄了,尤其是夏天時,又悶又熱,簡直就是煎熬。


    其實前宋本就有的諸部寺還算好的,新朝建立後的幾個部的衙門,比如驛部,隻在浚儀街有一處小小的院子當作聯絡處,本部衙門卻選在了東京城的北麵。


    甚至王倫最早在前宋皇宮辦公,宮殿同樣狹小,後來搬到了延福宮居住,才勉強開闊了起來。


    武鬆沒有在尚書省的官辦食堂吃飯,當初新漢初建,許貫忠便邀了武大郎主管省衙的三餐,無他,信得過而已。


    作為親弟弟,武鬆也去尚書省的食堂吃過一迴,畢竟這可是尚書省的食堂。但去了一次後,他就再沒有去過,實在是食堂也很小,且尚書省的小官、書吏眾多,他堂堂一個侯爵,也不好再去蹭官家免費的午餐不是?


    所以他得一個書吏推薦,就到了馮四餛飩店。


    與此前相比,馮四餛飩店依舊很是幹淨整潔,屋角多了兩個鐵皮蜂窩煤爐,都坐著熱水壺,牆上掛著整整齊齊的流水牌,各色餛飩、小吃、酒水的名稱字體很是古樸。


    牆壁上最顯眼的地方,依舊掛著“天子親嚐”四個裱糊好的字,小店裏多了一座灶台,上麵架一口大鍋,煮著小羊腿、羊蹄等。


    等到點的飯菜上桌,武鬆先倒了一杯“桃花露”,滿意地不住點頭,看著手中精致的玻璃杯,笑著放在了一邊。


    朝廷收迴了天下山林水澤的所有權,百姓人等皆可承包,並由官府發放承包契約書,除了禁止濫砍濫伐之外,官府還會引導百姓種植許多果樹等。


    北方多桃樹,所以大名府那邊就有許多百姓以桃釀酒,這種果酒的度數很低,與其說是酒,不如說是飲料。


    至於玻璃製器,哪怕王倫親自示範,依舊沒能夠帶動起來風靡天下,百姓們仍舊“頑固”地喜歡多彩的琉璃製品,認為玻璃色澤太純,便少了許多風味。


    但玻璃杯卻在果酒行業迅速流行起來,畢竟飲葡萄酒是中原的傳統,唐朝詩人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玻璃杯雖然算不上夜光杯,但酒入杯中,可見色澤,便添了一分別致。


    受限於采摘後的冷藏保鮮技術以及運輸困難,天下諸行省的果酒在新朝大量湧現了出來,比如嶺南地區,便依托甘蔗榨糖出現了甘蔗渣釀酒的技術。


    由於壓榨技術限製,廣西行省的蔗糖作坊,多以人力配合牛力進行榨汁,殘存的甘蔗渣也含有糖分,一些工匠們舍不得就此丟了,便嚐試釀酒,再添加一些質量較差的甘蔗糖漿,於是“欽漿”就此出現。


    欽州已經被改名寧越府,這裏也是朝廷與大越李朝貿易的最重要的港口,故而廣西行省的許多甘蔗收割後都會運到這裏壓榨製糖,民間便將這種飲料以“欽州”為名。


    “欽漿”原本隻是底層百姓們解渴的飲料,但嶺南水師都督李俊偶然發現了之後,頓時如獲至寶,因為“欽漿”可以存放相當長的時間,正適合作為航海的淡水補充。


    “欽漿”送到京師後,王倫也曾品嚐過,這酒的色澤是黑褐色的,看上去不怎麽幹淨,帶著一絲甜意,王倫不知道這與朗姆酒的製作工藝是否一致,但李俊大力推薦,那就值得朝廷推廣一下。


    於是廣西、廣東乃至四川三個主要產甘蔗的行省,都出現了這種利用甘蔗製糖餘料釀酒的作坊。


    這是最讓王倫歡喜的一件事,因為再次證明了漢人的聰明才智。


    可以說新漢開國以來,朝廷的重心都放在了如何消滅金國、平定北方上麵,但在王倫的不斷要求之下,地方官員和民間百姓的積極性也被逐漸調動了起來。


    武鬆就著羊蹄、喝著果酒、吃著羊肉餛飩,隻覺得好不暢快,有些小官吏前來用餐,看到堂堂歸德侯居然也在這裏,絲毫不顧及形象地大快朵頤,有些人就來打招唿,武鬆也笑嗬嗬地迴應。


    朝廷官員尤其是武將們,都是梁山好漢出身,本就出身不高,來自社會的底層,哪怕到了新朝開國,在王倫的嚴厲管教下,這幫將領們始終未曾脫離百姓,還沒有學會所謂的貴族那一套裝模作樣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