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最終說服了反對的諸多官員們,因為洛陽有一個好處,人口不多,在籍人口戶數隻有開封府的一半左右。


    而且王倫也明說了,不會立即就征發民夫、廣修宮殿以及諸辦事衙門,而是先做一個整體規劃,逐年修建,絕對不耗費民力。


    他打算在十年之內將洛陽城建設為新都,同時還要將東京城向南擴建,將一些人口引流到周邊的縣城或者鄉村,從而形成一些小規模的衛星城鎮。


    隻是東京城的人口容量已經到了頂點,周邊也實在不好開發,洛陽那裏好歹還有個伊陽縣,下轄的欒川冶鎮至少能承擔鐵器冶煉的功能,開封府周邊,幾乎隻有依托農業為基礎的加工業。


    所以王倫即便是對東京城整治,那也是縫縫補補,旁的不說,中書省需要修建一個大會堂,但是城內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土地。


    若要征用民間百姓的房屋住宅,這筆錢連財大氣粗的前宋皇室都舍不得,更何況是王倫這麽個在某些事務上摳摳索索的皇帝呢?


    這種事情隻需要計算一下經濟賬就一目了然,朝廷若要擴建東京城,征用土地的補償款,都足夠再修建一座新城了。


    於是洛陽知府、西京尹張浚,便被緊急召迴,王倫打算由他主導,負責在洛陽挑選一處適合修建宮殿的地方,同時調張擇端、陶宗旺為副手,協助繪製地形、圖紙。


    王倫也難得地大肆宣揚,表示東京城宮殿狹小,自己住不慣,打算遷都洛陽。


    得知王倫要遷都,西夏興慶府的國主李乾順鬆了一口氣,在漢金大戰爆發後,李乾順其實是很想趁機出兵,將被新漢占據的土地奪迴來的。


    但是韓世忠突然兵出漠南,徹底截斷了金國與西夏的聯係,緊接著河東、河北的大戰爆發,李乾順也被嚇壞了。


    兩個巨人在那裏生死搏鬥,掀起的風浪就影響到了西夏,漠南諸部之中,與女真有仇的部落紛紛派出族中青壯跟隨漢軍進攻金國,那一段時間裏李乾順連覺都睡不好。


    因為他生怕漠南諸部突然調個頭,從北麵向西夏入寇騷擾而來,漠南諸部對漢軍的響應,也讓李乾順意識到,漢軍是有能力在與金國大戰的同時對西夏產生威脅的。


    河東、河北大戰的戰報也傳到了西夏,李乾順簡直不敢相信,西夏可是體會到女真人的兇殘的,完顏婁室以萬餘人擊破西夏三萬餘大軍,這種事情他怎麽可能這麽快就忘記?


    雖然他覺得從新漢那裏傳來的戰報,對金國的殺傷造假誇大了,但戰線不會騙人,眼睜睜地看著漢軍一路將金國反推到大定府,在王倫親征出發後,西夏變得十分老實。


    等到黃龍府被擊破,李乾順連忙派遣使者入東京城祝賀,並各種打探口風,因為他很確信,漢軍的腳步不會就此停下來的。


    但他並沒有打探到任何有用的情報,哪怕史文恭突然被調迴,李乾順也覺得,這是王倫調史文恭迴京商議攻打自己的對策去了,於是在西北又拚命布設重兵。


    直到王倫想要遷都的消息傳來,李乾順才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短時間內王倫不會對西夏用兵了!


    可以說王倫以遷都為名,對西夏來了一次戰術欺詐,果然欺騙到了一部分西夏高層貴族和官員們。


    這些年吳用在西寧府對青海周邊不斷梳理和開發,青海北道的出現,就是在西夏這個已經衰弱的小強身上又開了一道小小的傷口,傷口不大,但西夏卻沒辦法堵住。


    偏偏吳用的對策又不止於此,除了開辟新的商道截流絲綢之路外,吳用還專門對西夏的支柱型產業進行了針對性的打擊,這幾年西夏的白瓷生產已經漸漸衰落,被邢窯、汝窯擠壓得貿易份額越來越低。


    最讓李乾順揪心的是食鹽,解鹽以及青海附近的鹽湖土鹽,被新漢的商人們通過祁連山南麓大肆向西夏境內走私傾銷,西夏本土的鹽州青鹽已經快要從市麵上消失了。


    西夏仍舊能夠靠著臨近絲綢之路的東端,以轉手售賣的二道販子的行為賺取大量金錢,但耐不住吳用不停用小刀來放血啊!


    此時的李乾順還不知道,石秀已經派了得力的部下,正在從陰山向金山進發,一旦這條草原商道被中原走順了,西夏的身體上又要多出一條止不住血的傷口!


    是被中原王朝持續放血而死還是奮力拚命反抗一下,李乾順甚至來不及考慮太多,因為他現在又頭疼於國內的另外一件事。


    金國被消滅,李乾順第一時間驅逐、扣押了國內的金國商人、使者,並打擊了國內的一批“親金派”,權力出現的空缺便在國內引發了再一次的爭奪,這讓李乾順自顧不暇,隻覺得倒黴透了。


    當初他驚懼於金國的強悍武力,逼死了皇後與太子,就此徹底得罪了遼國,得罪了契丹人,本以為可以趁著金國崛起休養生息一番,哪知道金國被王倫拚著半條命也要打的強硬態度活活揍翻。


    於是短短數年之間,西夏先後向前宋、遼國、金國稱臣,現在又不得不向新漢稱臣,變換門庭之快,比從新漢流傳過來的說書人口中講的“三姓家奴呂布”還不如!


    貴族們爭奪權力,李乾順又頭疼於儲君的問題,他有三個兒子,長子被逼死,於是一部分官員支持次子李仁孝,因為李仁孝的生母出身歸義軍敦煌曹氏,是漢人;另外一部分官員則支持三子李仁友,因為李仁友的母親是黨項貴族出身。


    總之,因為金國敗亡,導致西夏國內政局動蕩了起來,李乾順所有的雄心壯誌都被無休止的權力內鬥給徹底磨滅了。


    讓他更感覺到厭惡的,是祁連山南麓對西夏的持續騷擾。西夏既已經求和,吳用也就沒有繼續組織吐蕃諸部翻越祁連山入侵西夏,但這種事情一旦開了頭就停不下來了。


    沒有漢軍的支持無所謂,吐蕃貴族們主動接手,並積極聯絡了黃頭迴鶻,甚至將一部分羌人從蜀地的西麵誘來,趁著春夏之際,以千餘人規模對西夏發起了不停歇的騷擾。


    西夏的抗議到了西北,吳用表示:這些吐蕃人都是青海以西、以南未受天朝羈縻的部落,我大漢可以幫忙譴責,但是下命令要求吐蕃人不得妄動,不好意思,辦不到,有心無力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