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迅速接管了會寧府城,先派出傳令兵,接著命漢軍士兵將城內幸存的百姓都驅趕到一處,分發糧食。
吃了一頓飯後,幸存的數千百姓們一下子活了過來,流著淚哭訴完顏宗翰的殘暴,有些人摳著喉嚨不住嘔吐,然後放聲大哭了起來。
漢軍占領的糧倉、庫房裏空空蕩蕩的,連隻老鼠都沒有,想來都是被完顏宗翰搜刮得幹幹淨淨打包帶走了,盧俊義不得不繼續派出傳令兵,請求調運糧草前來。
在簡單的訓話、表示漢軍接管了這裏後,盧俊義便讓百姓們各迴家中,等待漢軍放糧,不得隨意走動,隻是第二天,城中卻多了十多個夜裏上吊自殺的百姓。
這些百姓多是從西京道、南京道被遷徙而來的富戶之家,到了會寧府雖然沒有成為女真人的奴仆,但家財多被搶劫勒索,本是讀了些詩書的知書達理之人,被迫為了生存吃起了人肉。
若是無人見證,或許他們還會繼續渾渾噩噩地生活下去,但漢軍來到後,表現出一副王師天兵的和藹態度,許多人就受不了,羞愧難當,於是選擇了自盡。
會寧府的慘況傳到王倫那裏,王倫沉默了一小會兒,便下令繼續追擊完顏宗翰與完顏斜也。
天氣轉暖後,道路恢複,王倫便迫不及待地下達了命令,嶽飛領兵向東清剿完顏宗弼,這隻是名義上的,王倫的實際要求是讓嶽飛對長白山脈一帶進行梳理,若有生活在山林之間的部落,都遷徙出來,安置在黃龍府與沈陽府之間。
韓世忠繼續坐鎮泰定府,防止完顏斜也逃到塔塔兒部北方,北進的大軍則由林衝、郝思文分別統帥,林衝繼續追殺完顏宗翰,郝思文則對黑龍江南北的五國部來一次掃蕩,讓完顏斜也徹底沒有退路。
至於完顏宗磐,王倫很期望他殺到高麗的西京去,這樣他就有借口,以清剿女真餘孽的名義殺入高麗去了。
可惜完顏宗磐盤踞在鴨綠江東岸、高麗的西北,並未向大同江進發,而是派兵向北與東海女真取得了聯絡,開始招兵買馬了起來。
在確認了王倫對高麗沒有想法後,高麗國主王楷也發了狠,抽調了五萬大軍,準備將完顏宗磐徹底殲滅在鴨綠江東岸。
金國胡裏改路東部的一個山林間的小部落,高寵領本部騎兵已經殺散了數百名膽敢反抗的野人,順勢占據了這裏。
會寧府大致在後世的哈爾濱市一帶,跟隨著郝思文負責掃蕩五國部的高寵,大約已經進至依蘭縣,他們的行進路線,自然是沿著束沫水鬆花江而下的。
會寧府雖然殘破,但好歹還有人煙,沿著束沫水進發,還沒完全出會寧府管轄的土地,一眼望去,到處都是被未消融的冰雪覆蓋的原始森林。
這是高寵遇到的第四個山林部落,到目前為止,這些部落的自稱沒有一個重複的,有所謂的“迴跋部”,有盆奴裏部、還有個自稱是東丹國遺民的小部落,至於眼下高寵擊敗並占據的這個部落,則自稱是黑水靺鞨部。
難怪遼國要將這些部落統一稱唿為生女真,任誰也很難記住這麽多怪異的部落名,況且所見諸部的服飾、生活習俗大同小異,外人很難看出其中的區別來。
自會寧府向北,山林眾多,道路難通,這讓一向行進迅疾的漢軍也吃了癟,尤其是進入山嶺之間後,抬眼望去,到處都是叢林和山頭,很難分辨出具體的方位。
從占據會寧府一個月以來,高寵眼下大概是推進最遠的一支漢軍,林衝、郝思文兩人那裏都沒有傳來什麽好消息,完顏宗翰與完顏斜也似乎一下子就消失在了小興安嶺地區的茫茫叢林之中了。
王倫也頭疼了起來,漢軍搶占了金國的會寧府皇宮,搶迴了一批遼國與阿骨打時代的圖冊,王倫仔細研究了遼國與金國的地圖、行政區劃、附屬部落、附屬國之後,才知道,會寧府以北實在太混亂了。
就連生女真出身的女真人都不清楚,山嶺之間到底生活著多少個部落,讓漢軍對這一片地區進行梳理,難度實在太大了。
於是王倫果斷調整了對策,命林衝繼續對黑龍江中遊地區進行掃蕩並追蹤完顏宗翰的消息,命郝思文招撫並行,先將黑龍江下遊三江平原一帶的部落安撫了。
王倫的本意,是將會寧府調整為未來大漢的黑水行省的首府,但目前看來,這個設想太過於理想化了,他隻能效仿唐朝,在這裏設都督府,對諸多部落實行羈縻。
說來說去,還是東北的漢人太少了,鬆嫩平原、三江平原在這個時代的開荒成本實在太高,高到已經讓王倫有心無力了。
在自己任皇帝期間,能夠充實遼東行省的人口,能夠讓吉林行省的漢人達到四成以上,王倫就心滿意足了,他不能奢望太多。
因此王倫打算,將會寧府並入吉林行省管轄,設會寧都督府,管理會寧府以西、黑龍江上遊的諸多山林部落;在會寧府以東,設鎮東都督府,管轄黑龍江中下遊的廣大地區。
隻要消滅了金國殘部,朝廷就可以通過貿易往來,在羈縻的基礎之上,讓東北諸部落與中原王朝建立地對等的交流,並最終被融入到華夏大家庭之中。
而隨著林衝向小興安嶺地區的不斷推進,不斷有山林間的部落被漢軍發現,隨著更多的情報傳來,王倫發現,會寧府以北的不少部落,居然是要向金國進貢的。
上遊部落民向女真進貢一種黑龍江產的魚, 中下遊的部落民則進貢野豬、山豬,王倫也延續了這一政策,隻是減少了進貢的份額,並就此與諸部展開了貿易。
對於黑龍江沿岸的部落而言,他們並沒有國家的概念,尤其是在漢軍展示了武力之後,諸部落紛紛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羈縻,在納貢的基礎上建立穩定的互市。
於是到了四月初,天色基本迴暖,春色再次降臨,由王倫親自主持的互市,就在會寧府北麵舉辦,從山林之間鑽出來至少三十多個部落,頗有不少部落民與女真人的服飾類似,隻是語言完全不通。
這次互市,王倫秉持著公平的原則,目的也是為了消除部落民對漢軍的戒備心,讓彼此起碼有個溝通的機會。
在見識到了漢軍的紀律、中原王朝物產的豐富後,有個小部落來的頭領向漢軍上報了一個重要的消息:他知道完顏宗翰躲到哪裏去了!
吃了一頓飯後,幸存的數千百姓們一下子活了過來,流著淚哭訴完顏宗翰的殘暴,有些人摳著喉嚨不住嘔吐,然後放聲大哭了起來。
漢軍占領的糧倉、庫房裏空空蕩蕩的,連隻老鼠都沒有,想來都是被完顏宗翰搜刮得幹幹淨淨打包帶走了,盧俊義不得不繼續派出傳令兵,請求調運糧草前來。
在簡單的訓話、表示漢軍接管了這裏後,盧俊義便讓百姓們各迴家中,等待漢軍放糧,不得隨意走動,隻是第二天,城中卻多了十多個夜裏上吊自殺的百姓。
這些百姓多是從西京道、南京道被遷徙而來的富戶之家,到了會寧府雖然沒有成為女真人的奴仆,但家財多被搶劫勒索,本是讀了些詩書的知書達理之人,被迫為了生存吃起了人肉。
若是無人見證,或許他們還會繼續渾渾噩噩地生活下去,但漢軍來到後,表現出一副王師天兵的和藹態度,許多人就受不了,羞愧難當,於是選擇了自盡。
會寧府的慘況傳到王倫那裏,王倫沉默了一小會兒,便下令繼續追擊完顏宗翰與完顏斜也。
天氣轉暖後,道路恢複,王倫便迫不及待地下達了命令,嶽飛領兵向東清剿完顏宗弼,這隻是名義上的,王倫的實際要求是讓嶽飛對長白山脈一帶進行梳理,若有生活在山林之間的部落,都遷徙出來,安置在黃龍府與沈陽府之間。
韓世忠繼續坐鎮泰定府,防止完顏斜也逃到塔塔兒部北方,北進的大軍則由林衝、郝思文分別統帥,林衝繼續追殺完顏宗翰,郝思文則對黑龍江南北的五國部來一次掃蕩,讓完顏斜也徹底沒有退路。
至於完顏宗磐,王倫很期望他殺到高麗的西京去,這樣他就有借口,以清剿女真餘孽的名義殺入高麗去了。
可惜完顏宗磐盤踞在鴨綠江東岸、高麗的西北,並未向大同江進發,而是派兵向北與東海女真取得了聯絡,開始招兵買馬了起來。
在確認了王倫對高麗沒有想法後,高麗國主王楷也發了狠,抽調了五萬大軍,準備將完顏宗磐徹底殲滅在鴨綠江東岸。
金國胡裏改路東部的一個山林間的小部落,高寵領本部騎兵已經殺散了數百名膽敢反抗的野人,順勢占據了這裏。
會寧府大致在後世的哈爾濱市一帶,跟隨著郝思文負責掃蕩五國部的高寵,大約已經進至依蘭縣,他們的行進路線,自然是沿著束沫水鬆花江而下的。
會寧府雖然殘破,但好歹還有人煙,沿著束沫水進發,還沒完全出會寧府管轄的土地,一眼望去,到處都是被未消融的冰雪覆蓋的原始森林。
這是高寵遇到的第四個山林部落,到目前為止,這些部落的自稱沒有一個重複的,有所謂的“迴跋部”,有盆奴裏部、還有個自稱是東丹國遺民的小部落,至於眼下高寵擊敗並占據的這個部落,則自稱是黑水靺鞨部。
難怪遼國要將這些部落統一稱唿為生女真,任誰也很難記住這麽多怪異的部落名,況且所見諸部的服飾、生活習俗大同小異,外人很難看出其中的區別來。
自會寧府向北,山林眾多,道路難通,這讓一向行進迅疾的漢軍也吃了癟,尤其是進入山嶺之間後,抬眼望去,到處都是叢林和山頭,很難分辨出具體的方位。
從占據會寧府一個月以來,高寵眼下大概是推進最遠的一支漢軍,林衝、郝思文兩人那裏都沒有傳來什麽好消息,完顏宗翰與完顏斜也似乎一下子就消失在了小興安嶺地區的茫茫叢林之中了。
王倫也頭疼了起來,漢軍搶占了金國的會寧府皇宮,搶迴了一批遼國與阿骨打時代的圖冊,王倫仔細研究了遼國與金國的地圖、行政區劃、附屬部落、附屬國之後,才知道,會寧府以北實在太混亂了。
就連生女真出身的女真人都不清楚,山嶺之間到底生活著多少個部落,讓漢軍對這一片地區進行梳理,難度實在太大了。
於是王倫果斷調整了對策,命林衝繼續對黑龍江中遊地區進行掃蕩並追蹤完顏宗翰的消息,命郝思文招撫並行,先將黑龍江下遊三江平原一帶的部落安撫了。
王倫的本意,是將會寧府調整為未來大漢的黑水行省的首府,但目前看來,這個設想太過於理想化了,他隻能效仿唐朝,在這裏設都督府,對諸多部落實行羈縻。
說來說去,還是東北的漢人太少了,鬆嫩平原、三江平原在這個時代的開荒成本實在太高,高到已經讓王倫有心無力了。
在自己任皇帝期間,能夠充實遼東行省的人口,能夠讓吉林行省的漢人達到四成以上,王倫就心滿意足了,他不能奢望太多。
因此王倫打算,將會寧府並入吉林行省管轄,設會寧都督府,管理會寧府以西、黑龍江上遊的諸多山林部落;在會寧府以東,設鎮東都督府,管轄黑龍江中下遊的廣大地區。
隻要消滅了金國殘部,朝廷就可以通過貿易往來,在羈縻的基礎之上,讓東北諸部落與中原王朝建立地對等的交流,並最終被融入到華夏大家庭之中。
而隨著林衝向小興安嶺地區的不斷推進,不斷有山林間的部落被漢軍發現,隨著更多的情報傳來,王倫發現,會寧府以北的不少部落,居然是要向金國進貢的。
上遊部落民向女真進貢一種黑龍江產的魚, 中下遊的部落民則進貢野豬、山豬,王倫也延續了這一政策,隻是減少了進貢的份額,並就此與諸部展開了貿易。
對於黑龍江沿岸的部落而言,他們並沒有國家的概念,尤其是在漢軍展示了武力之後,諸部落紛紛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羈縻,在納貢的基礎上建立穩定的互市。
於是到了四月初,天色基本迴暖,春色再次降臨,由王倫親自主持的互市,就在會寧府北麵舉辦,從山林之間鑽出來至少三十多個部落,頗有不少部落民與女真人的服飾類似,隻是語言完全不通。
這次互市,王倫秉持著公平的原則,目的也是為了消除部落民對漢軍的戒備心,讓彼此起碼有個溝通的機會。
在見識到了漢軍的紀律、中原王朝物產的豐富後,有個小部落來的頭領向漢軍上報了一個重要的消息:他知道完顏宗翰躲到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