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局勢下,女真人內鬥就是要將自己的生路徹底斷絕,完顏斜也與完顏宗翰也明白這一點,但他們卻不得不這麽做。


    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千多年前漢武帝滅箕子朝鮮、設遼東四郡,中原漢人第一次將農耕文明和技術帶到了遼東,從高句麗、前燕、北魏一直到渤海國,再到遼國,這些華夏境內的割據政權也在不斷對遼東進行著開發。


    但文明和技術的傳播擴散是有路徑的,遼東半島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農耕化,並沿著遼河向北,將農耕擴散到了鬆嫩平原。


    漢軍占據了黃龍府,也就意味著開發程度更高的鬆嫩平原南部被大漢占領,完顏宗翰盤踞的會寧府,在後世哈爾濱一帶,位於鬆嫩平原的東北部。


    會寧府周邊的土地開發是遠不如黃龍府的,東北諸族多為漁獵,也兼有遊牧,或者說畜牧,在生活上仍舊屬於半定居,所以他們也需要土地獲得糧食產出來彌補人類對食物的需求。


    土地開發有限,意味著能夠容納的人口數量是有限的,這也是阿骨打時代拚命將漢人、契丹人向東北遷徙的重要原因。


    所以完顏宗翰不願意完顏斜也進入會寧府,他必須保證支持自己的女真人的切身利益,為了生存,他必須阻止完顏斜也侵占自己手下的生存空間。


    而對於完顏斜也而言,他帶領的殘部連個穩定的地盤都沒有,空頂著吳乞買弟弟的名頭,也要在嚴冬時節尋找一處可以安身的地方。


    所以這個冬天,縮在黃龍府熬冬的漢軍過得很舒坦,從泰定府沿長春府一直到黃龍府的防線,徹底將金國的兩支殘部鎖死在了小興安嶺以南,他們隻需要躲在木屋裏,湊在溫暖的火爐旁,看完顏斜也與完顏宗翰打生打死就好了。


    王倫也難得空閑了許多,東北開始下起了大雪,從東京城傳來的政務便不那麽及時,許貫忠已經數次請求皇帝南歸,但王倫覺得不能急,再等一等。


    他並不擔心許貫忠大權在握後將自己架空,因為新漢製度下,許貫忠作為尚書令,擁有行政權力,但政事堂改組內閣會議後,諸部寺的權力明確,尤其是傳統的六個大部,諸部尚書也是有實權的。


    而且許貫忠這個人,也從來不是個弄權的,他多少有些隱士情結,屬於傳統華夏文化中少有的品質高潔之士,偶像也是武侯諸葛亮那樣的人。


    王倫信任許貫忠,也同樣信任蕭嘉穗,因為他們都有同樣的抱負,那就是期望天下百姓生活得更好,中原王朝變得足夠強大,不再忍受各種外來的屈辱。


    大家都有著一個崇高的遠大目標,也願意為這個理想而奮鬥,這就足夠了。


    為了盡量避免君臣互相猜疑,王倫在親征出發前,將京師禁軍的大權交給了晁蓋。晁蓋有很多小毛病,甚至他這種性格根本就不適合混官場,但晁蓋講義氣,頗有綠林豪傑的風氣。


    上一個類似晁蓋一般的人物,王倫覺得是唐末時期的晉王李克用,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有擔當,有責任心。


    所以王倫隻是寫信要求許、蕭等重臣替自己守好家,又給妻子、後妃、子女們都寫了家書,細細叮囑了一番。


    此刻王倫的案頭,擺放著兩份昨日送達的情報,其中一份是長春府出動的“夜不收”上報的,完顏斜也與完顏宗翰在長春府北麵、會寧府西麵打了起來,交戰規模不大,不過數千人,但廝殺得很是激烈。


    完顏斜也艱難地獲得了一場小勝,占據了五個軍砦,完顏宗翰雖然小敗,但仍舊領兵在數十裏外監視著。


    “這麽冷的天,也真難為這二人了!”


    聽出了陛下語氣中的調笑之意,幾個梁山舊將都笑了起來,大冷的天圍觀女真人內鬥,就是這麽爽!


    王倫又拿起了另外一份情報:“鄧飛領騎兵至桓仁府以北巡哨,發現了完顏宗弼的蹤跡,這廝倒是能逃,跑到長白山那裏躲著了!”


    在唐斌與嶽飛南北合圍、對從柳河縣逃出去的金國貴族來了一次包圓後,這些人絕大部分都被王倫下令處斬,總之是留不得的。


    隻是王倫在處決名單之中唯獨沒有找到完顏宗弼的名字,本以為這家夥在混亂中已經戰死了,哪曾想完顏宗弼卻領著幾十騎逃到了長白山中。


    長白山那裏生活著許多生女真、東海女真諸部,還有許多部落各有名稱,並不認可自己是女真人。


    完顏宗弼靠著女真人的兇名,強行占據了一個小部落,或者說小村子,卻發現由於漢金國戰過程中,金國對東北諸部的剝削和壓迫過甚,他的部下很難在這裏熬過冬天。


    沒奈何,完顏宗弼隻得聚了一二百青壯,想要出山搶劫一番,卻被派往前來負責這一片區域巡哨的鄧飛遇上,鄧飛也沒想到這裏會躲藏著一條大魚,殺了二十多個馬匪後,完顏宗弼轉身就逃,靠著對地形的熟悉再一次躲迴到了山中。


    鄧飛對幾個受傷被擒的“馬匪”們一審問,才知道領頭的居然是金兀術!原來完顏宗弼憤恨漢軍“侵占”女真領土,便再也不肯用自己的漢名,而是化名用了金兀術。


    對於完顏宗弼,王倫並不在意,吳乞買戰死後,女真人對東北諸族的威壓已經消失了,一個金兀術,真翻不起什麽浪花來,他現在更頭疼的是,該如何治理遼東。


    遼東地區最大的問題是,部落、族群實在太多,偏偏沒有任何一個族群能夠在人口和勢力上占據優勢,阿骨打強行遷徙了這麽多漢人,連同遼國遷徙的漢人在內,東北漢人的人口還占據不到一半。


    王倫可以在遼東半島乃至鬆嫩平原南部的農耕區域強迫要求諸族變為漢人,是因為這些地區的百姓多已經適應了農耕生活,於是在生活習慣、習俗上不由自主地向漢人靠攏。


    用遼國與前宋的劃分,這些諸部百姓就屬於“熟人”,是可以通過教化讓他們產生漢民族的認同感的。


    但是諸如生女真、東海女真乃至嶺北野人這些部落民,生活方式與漢人大相徑庭,社會組織程度仍舊保留了大量的奴隸製殘餘,又信仰原始的薩滿教義,所以“漢化”起來難度極大。


    因此擊敗金國、消滅女真的難度,相比之下並不大,王倫甚至可以預見,東北地區將有很長一段時間會陷入治安戰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