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文最終還是被楊誌攔了下來,實在是他的狀態連楊誌都被唬了一跳,一騎當先,不管不顧地追在最前麵,全然不似漠南遼東行軍副總管的樣子。
郝思文停下馬來,仰天長嘯,似乎要把憋屈了許久的悶氣全部發泄出來。楊誌就這麽靜靜地在一旁看著,他很清楚郝思文的壓力。
若論運氣,他楊誌也是個天生的壞運氣,花石綱墜河、生辰綱被劫、堂堂天波府的後人,淪落到街頭賣刀被潑皮作弄,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入梁山之後楊誌兢兢業業、奮力廝殺,攻打東京城時他衝殺在前,積功受封繁畤侯,繁畤縣隸屬於前宋河東道代州、新漢河東行省雁門府。
因為楊誌的祖先楊業在入宋後雁門關一戰重創遼軍,因而威名大震,遼兵為之膽寒,所以楊誌對這個侯爵名號相當滿意。
郝思文同樣是侯爵,二等的榆次侯,他們兩個都是戰功積累得侯,新漢的爵位是五等十五級,除了三國公外,其餘將領基本都是二等縣侯以下。
王倫話也與眾人說得明白,如今天下未定,戰事不休,眾將宜以軍功為念,功勞到了,便是國公、郡公也可得,就看眾人的表現了。
所以雖然開國初次封爵,梁山頭領們的爵位高低不等,但並不意味著爵位就此不再上升了。
“榆次侯,可以緩一緩了!”楊誌開口安慰地說。
這一次郝思文自請領兵突襲,逼得金國徹底從媯州撤離,從任何一個方麵看都是功勞一件,故而楊誌覺得,郝思文也該轉運了。
郝思文有些尷尬地笑了笑,他確實壓力太大了,難得有個宣泄的機會,若非楊誌攔住,他說什麽也要繼續追下去的。
於是洪武四年漢金兩國的大戰,在燕山府方向,便以漢軍主動出擊、在懷來縣打了一場惡戰、金兵主動退出媯州,暫時停了下來。
在河東行省方向,領兵的完顏宗翰一直在尋找著機會。
完顏阿骨打可稱英雄,而且他是個信守承諾的人,阿骨打或許有南侵大宋的想法,但畢竟並沒有付諸行動,而且他臨死前告誡弟弟,守好遼東老家。
阿骨打之所以選定弟弟吳乞買為繼承人,除了女真人的習俗和傳統外,最看重的是這個弟弟知進退、有威望、講仁義,能夠調和諸部,安撫國內。
完顏吳乞買其實也不想南下入侵中原,西京道、南京道的百姓大量被遷徙遼東,需要他花費巨大的精力去治理地方,但金國的軍事貴族們已經等不及了。
完顏宗翰是吳乞買的侄子,也是金國宗室諸將中對南侵最為積極的一個人,其次不是完顏宗望,而是完顏吳乞買的兒子完顏宗磐。
完顏宗磐是覺得,若自家老爹能夠南下消滅漢國、一統天下,便可以獲得巨大的威望,那麽就可以不遵照女真的習俗,而按照漢人的製度,以嫡子繼承,這樣一來,他完顏宗磐豈不是可以順利繼位稱帝了麽?
完顏宗翰則期望著能夠擠進金國的勃極烈當中,好男兒最怕無權,他憑什麽不能是金國皇帝之下五個話事人之一?
怎麽擠進勃極烈呢,戰功就是最好的階梯!
但完顏宗翰在大同府卻一反此前對新漢喊打喊殺的態度,反而以整頓諸軍為名,縮在了城中。
因為漢軍的主動出擊讓他意識到,新漢不同於前宋,不能仍舊以老眼光看待。
於是完顏宗翰龜縮後,很快就收到了好消息:完顏宗望兵敗!
要知道以完顏宗望的能力,是完顏宗翰躋身勃極烈最大的競爭對手,現在競爭對手表現不好,那就該輪到自己表演了!
但完顏宗翰這裏還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占據了寧邊州的韓世忠,在等到多變的天氣結束後,也再一次率先用兵。
韓世忠用兵的方向仍舊是河套平原方向,他要徹底攻奪雲內州,讓新漢與漠南草原之間的道路更加順暢。
朝廷現在也沒有更多的兵力派向河東行省,畢竟旁邊還有一個西夏要防備,所以韓世忠打算趁著完顏宗翰在大同府發呆的機會,完成此前樞密院的作戰計劃。
使新漢與漠南草原變得更加順暢,除了朝廷需要大量購入漠南馬匹、牛羊外,河東行省的商人們也早就迫不及待了。
在前宋時期,河東路的漢人商隊們就通過走私,途經遼國境內,與漠南草原諸部做起了生意。
此後河東行省被吳用、張孝純等來迴梳理,一部分大商人被消滅,另外一部分心向朝廷的商人們又再次出現。
對於韓世忠用兵北麵,河東行省的商人們比誰都歡迎,畢竟可以直接跟漠南諸部貿易,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要受遼國一道盤剝了。
而且還可以通過漠南與西夏的黑水城方向建立商路,甚至還可以遠到仍舊打著遼國名號的西北招討司那裏,用粗布、小鐵鍋、鹽、茶葉、糖,就能換迴大量的馬、牛、羊、皮革等,這等暴利行當,誰幹誰知道!
王倫雖然鼓勵商業,但他也知道,商人嘛都是逐利的,隻要有利可圖,連國家都敢賣,故而他對商人一直都很防備,對商稅的征收很是嚴格。
雖然新漢此時還沒有晉商名號,但他絲毫不敢大意,對韓世忠新開辟的道路,朝廷也作了相當多的限製,比如嚴禁走私、鐵器等必須經官府認可才能貿易、私自貿易兵器鐵器鎧甲者,誅族。
韓世忠就在發兵前,接見了一夥號稱要勞軍的商人,送來了許多牛羊醬醋等,但韓世忠也清楚,這些商人求得是什麽,於是擺出一副大老粗的麵孔來,來者不拒,但有所求,那就含混過去。
然後他對著石秀抱怨:“此輩逐利之人,朝廷用兵北方,卻好似給他們打通商路一般,教灑家心中百般不喜!”
石秀頓時笑了起來:“金國減丁漠南,草原帳口大減,將軍不如這般想,咱們領著好兒郎廝殺,便將漠南作了我漢家的牧場,官兵人等,立得功勞都得利,豈是為彼輩做事?”
韓世忠轉念一想,是這麽個道理,也大笑了起來,朝廷派了石秀與他配合,他韓良臣也要去漠南草原浪上一浪!
陛下視那嶽鵬舉為衛霍,我老韓便先去陰山逛一逛!
郝思文停下馬來,仰天長嘯,似乎要把憋屈了許久的悶氣全部發泄出來。楊誌就這麽靜靜地在一旁看著,他很清楚郝思文的壓力。
若論運氣,他楊誌也是個天生的壞運氣,花石綱墜河、生辰綱被劫、堂堂天波府的後人,淪落到街頭賣刀被潑皮作弄,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入梁山之後楊誌兢兢業業、奮力廝殺,攻打東京城時他衝殺在前,積功受封繁畤侯,繁畤縣隸屬於前宋河東道代州、新漢河東行省雁門府。
因為楊誌的祖先楊業在入宋後雁門關一戰重創遼軍,因而威名大震,遼兵為之膽寒,所以楊誌對這個侯爵名號相當滿意。
郝思文同樣是侯爵,二等的榆次侯,他們兩個都是戰功積累得侯,新漢的爵位是五等十五級,除了三國公外,其餘將領基本都是二等縣侯以下。
王倫話也與眾人說得明白,如今天下未定,戰事不休,眾將宜以軍功為念,功勞到了,便是國公、郡公也可得,就看眾人的表現了。
所以雖然開國初次封爵,梁山頭領們的爵位高低不等,但並不意味著爵位就此不再上升了。
“榆次侯,可以緩一緩了!”楊誌開口安慰地說。
這一次郝思文自請領兵突襲,逼得金國徹底從媯州撤離,從任何一個方麵看都是功勞一件,故而楊誌覺得,郝思文也該轉運了。
郝思文有些尷尬地笑了笑,他確實壓力太大了,難得有個宣泄的機會,若非楊誌攔住,他說什麽也要繼續追下去的。
於是洪武四年漢金兩國的大戰,在燕山府方向,便以漢軍主動出擊、在懷來縣打了一場惡戰、金兵主動退出媯州,暫時停了下來。
在河東行省方向,領兵的完顏宗翰一直在尋找著機會。
完顏阿骨打可稱英雄,而且他是個信守承諾的人,阿骨打或許有南侵大宋的想法,但畢竟並沒有付諸行動,而且他臨死前告誡弟弟,守好遼東老家。
阿骨打之所以選定弟弟吳乞買為繼承人,除了女真人的習俗和傳統外,最看重的是這個弟弟知進退、有威望、講仁義,能夠調和諸部,安撫國內。
完顏吳乞買其實也不想南下入侵中原,西京道、南京道的百姓大量被遷徙遼東,需要他花費巨大的精力去治理地方,但金國的軍事貴族們已經等不及了。
完顏宗翰是吳乞買的侄子,也是金國宗室諸將中對南侵最為積極的一個人,其次不是完顏宗望,而是完顏吳乞買的兒子完顏宗磐。
完顏宗磐是覺得,若自家老爹能夠南下消滅漢國、一統天下,便可以獲得巨大的威望,那麽就可以不遵照女真的習俗,而按照漢人的製度,以嫡子繼承,這樣一來,他完顏宗磐豈不是可以順利繼位稱帝了麽?
完顏宗翰則期望著能夠擠進金國的勃極烈當中,好男兒最怕無權,他憑什麽不能是金國皇帝之下五個話事人之一?
怎麽擠進勃極烈呢,戰功就是最好的階梯!
但完顏宗翰在大同府卻一反此前對新漢喊打喊殺的態度,反而以整頓諸軍為名,縮在了城中。
因為漢軍的主動出擊讓他意識到,新漢不同於前宋,不能仍舊以老眼光看待。
於是完顏宗翰龜縮後,很快就收到了好消息:完顏宗望兵敗!
要知道以完顏宗望的能力,是完顏宗翰躋身勃極烈最大的競爭對手,現在競爭對手表現不好,那就該輪到自己表演了!
但完顏宗翰這裏還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占據了寧邊州的韓世忠,在等到多變的天氣結束後,也再一次率先用兵。
韓世忠用兵的方向仍舊是河套平原方向,他要徹底攻奪雲內州,讓新漢與漠南草原之間的道路更加順暢。
朝廷現在也沒有更多的兵力派向河東行省,畢竟旁邊還有一個西夏要防備,所以韓世忠打算趁著完顏宗翰在大同府發呆的機會,完成此前樞密院的作戰計劃。
使新漢與漠南草原變得更加順暢,除了朝廷需要大量購入漠南馬匹、牛羊外,河東行省的商人們也早就迫不及待了。
在前宋時期,河東路的漢人商隊們就通過走私,途經遼國境內,與漠南草原諸部做起了生意。
此後河東行省被吳用、張孝純等來迴梳理,一部分大商人被消滅,另外一部分心向朝廷的商人們又再次出現。
對於韓世忠用兵北麵,河東行省的商人們比誰都歡迎,畢竟可以直接跟漠南諸部貿易,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要受遼國一道盤剝了。
而且還可以通過漠南與西夏的黑水城方向建立商路,甚至還可以遠到仍舊打著遼國名號的西北招討司那裏,用粗布、小鐵鍋、鹽、茶葉、糖,就能換迴大量的馬、牛、羊、皮革等,這等暴利行當,誰幹誰知道!
王倫雖然鼓勵商業,但他也知道,商人嘛都是逐利的,隻要有利可圖,連國家都敢賣,故而他對商人一直都很防備,對商稅的征收很是嚴格。
雖然新漢此時還沒有晉商名號,但他絲毫不敢大意,對韓世忠新開辟的道路,朝廷也作了相當多的限製,比如嚴禁走私、鐵器等必須經官府認可才能貿易、私自貿易兵器鐵器鎧甲者,誅族。
韓世忠就在發兵前,接見了一夥號稱要勞軍的商人,送來了許多牛羊醬醋等,但韓世忠也清楚,這些商人求得是什麽,於是擺出一副大老粗的麵孔來,來者不拒,但有所求,那就含混過去。
然後他對著石秀抱怨:“此輩逐利之人,朝廷用兵北方,卻好似給他們打通商路一般,教灑家心中百般不喜!”
石秀頓時笑了起來:“金國減丁漠南,草原帳口大減,將軍不如這般想,咱們領著好兒郎廝殺,便將漠南作了我漢家的牧場,官兵人等,立得功勞都得利,豈是為彼輩做事?”
韓世忠轉念一想,是這麽個道理,也大笑了起來,朝廷派了石秀與他配合,他韓良臣也要去漠南草原浪上一浪!
陛下視那嶽鵬舉為衛霍,我老韓便先去陰山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