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金國境內出現並蔓延到新漢境內的蝗災,一部分文人又開始叫囂了起來,有官員上書要求朝廷祭祀蝗神,並罷北伐兵事,理由也很充分,就是因為北伐戰死的將士太多,所以這些冤魂化為蝗蟲警示了!
上書的官員被王倫直接罷官,流放黔中,王倫雖然不願意效仿唐太宗生吃蝗蟲,但他有其他辦法,於是一道聖旨很快下達至河北行省的滄州橫海府、雄州易陽府等地,要求本地官員組織百姓所養雞鴨,送到燕山府。
滄州橫海府等府縣多沼澤、灘塗、池塘,故而百姓多養鴨鵝,而且朝廷鼓勵百姓多飼養雞,山東、河北等行省,各個府幾乎都有一處官辦養雞場,圈養雞鴨鵝等,而且為了防備瘟疫,養雞場也與弄學堂、醫學堂合作。
雞鴨啄食蝗蟲的效率顯然比人工打殺快多了,依靠著遠超大宋的行政效率,燕山府的蝗災被及時控製,並沒有進一步向黃河南岸蔓延。
這一場持續了一個多月的蝗災,讓漢金兩國都損失慘重,金國西京道數個州縣的牧場變成禿地,燕山府今年的夏糧收成徹底沒了指望。
新漢朝廷內部多有聲音,覺得今年不宜動兵戈,不如暫時穩定局麵,而金國內部同樣有這樣的少量聲音。
但這樣的國戰,並不是一次範圍不大的蝗災就能夠阻止的,況且對於金國來說,從去年八月底派兵南侵,到現在不曾對漢國占得半點便宜,怎麽能夠停下來?
完顏吳乞買用了一件小事就徹底再次統一了金國內部的思想,五月中,中京道獻嘉禾,於是準備妥當的完顏宗望再次領兵進至居庸關附近。
這個時候,王倫突然很羨慕完顏吳乞買,金國人心齊,行動迅速,他卻要跟國內一幫守舊勢力派搞論戰,簡直焦頭爛額。
王倫很清楚原因,因為他靠著武力強行推行均田製度,觸動了大宋遺留的大地主、大商人階層的利益,此前他可以靠著以態度和手腕都強硬的官員坐鎮地方、派大軍進駐,強行將反對的所有聲音和行為壓製。
但這些人一旦尋到機會,就要反撲,比如現在就想利用武州蝗災作文章。他娘的蝗災是從金國境內出現的,殃及燕山府,關我新漢何事?
但守舊文人、既得利益群體可不管,蝗災隻要在新漢境內發生,那就是皇帝治理天下出了差錯,皇帝必須按照他們的建議,祭祀蝗神、罷兵、休養生息、與民無爭,這才是聖賢天子該幹的事情!
至於他們口中所說的“民”,自然不是平頭百姓,而是他們這樣的讀書人、有錢群體。
王倫於是一邊提起了筆,一邊提起了刀。
翰林院的學士們便從《史記》《漢書》翻起,發現自秦漢以來,平均九年就發生一次蝗災,其中唐朝四年半發生一次,大宋三年半發生一次。
新一期的《民報》便例舉了自宋神宗以來曆年的蝗災,證明了一件事:蝗災跟皇帝賢愚沒有任何關係,唐太宗“貞觀之治”出名吧,一樣有蝗災。
雖然無法用科學解釋蝗災的起源和發生,但詳實的數據已經證明了,蝗蟲跟迷信全無半點關係。
提筆完畢,王倫的一刀也正式砍了下來,對天下富戶進行財產統計,按照階梯稅征收財產稅,首先就從民議最為沸騰的江南、江西、浙江三行省開始。
不願接受官府統計財富?要知道孫安、李逵等將領可是一直留在江南的,殺人誰不會呢?
對此王倫又下了一道聖旨,全文重點解釋了《道德經》的一句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句話其實跟《聖經》中引申出來的所謂“馬太效應”一模一樣,王倫的要求從來不高,有錢人、大地主們隻要稍微吐出一口肉,讓百姓們有肉湯喝,他也不會大動幹戈。
但如果大地主、富戶們連肉湯都不肯讓出來,還要將百姓手裏的菜葉子也要奪走,那麽不好意思,我王倫手中這把寶劍,從此就再也沒有插迴劍鞘的機會了!
江西行省洪州豫章府知府趙鼎首先動手,派官吏領衙役強行進入本城一家富戶統計家資,被家主領著奴仆驅趕,一名衙役被毆傷麵門。
趙鼎立刻請求調動江西行省兵馬,讓江西巡察指揮司的軍隊進駐豫章府時,城中的富戶頓時慌了,朝廷這是要動真格了啊!
王倫一向覺得,漢太祖劉邦所設的“陵邑搬遷製度”配合天下百姓家產統計製度,實在是太厲害了。大宋雖然表麵上沒有了世家,但真正的世家仍舊存在,隻是換了個名號,給自己裝飾以“耕讀傳家”的美名。
老子連孔家都敢拆散了分散各地,還怕了爾等江南讀書世家麽?
於是三行省的大地主、富戶們在朝廷武力的壓製下,不得不接受財產統計,上交了一筆高額的財產稅,這筆錢被王倫下令,留給本地一部分,負責道路、橋梁的修繕維護,以及官驛、民驛的維護。
豫章知府趙鼎又做了一件殺人誅心的事情,他在鄱陽湖修繕碼頭,立石碑銘記,隻說本府士紳心思百姓,特意集資協助官府推行利民之舉。
搶了錢,還要被打臉,這讓豫章府的富戶們心中又氣又恨,卻也無可奈何。
消息傳迴東京城,王倫難得有了愉悅的心情,誇讚地說:“趙鼎真宰相之才也!”
新漢的官員們也漸漸摸清了王倫的脾氣,這位新皇帝不怕臣子做事,哪怕做錯了,皇帝也願意為臣子分擔責任,怕的就是臣子不做事。
雖然新漢不像前宋那樣,刑不上士大夫,官員一樣會被罷免、接受各種刑罰,但肯做事沒做好、與故意做錯事那是兩碼事不是?
洪武四年六月,王倫一家正式從前宋的舊皇宮搬遷到了趙佶修建的延福宮,實在是趙佶過於奢侈,延福宮若是當作別用,王倫又舍不得,畢竟皇室最大的開銷,就是維護延福宮,那幹脆搬過去住得了。
他這個舉動讓一部分官員心下稍安,都知道王倫想要遷都,而且屬意洛陽,甚至派了宗澤坐鎮西京,但王倫搬家至少釋放了一個信號:皇帝短時間內並沒有打算遷都。
就在漢、金兩國的夏糧征收完畢、蝗災的影響大致過去後,拖延了大半年的居庸關大戰,終於爆發了。
上書的官員被王倫直接罷官,流放黔中,王倫雖然不願意效仿唐太宗生吃蝗蟲,但他有其他辦法,於是一道聖旨很快下達至河北行省的滄州橫海府、雄州易陽府等地,要求本地官員組織百姓所養雞鴨,送到燕山府。
滄州橫海府等府縣多沼澤、灘塗、池塘,故而百姓多養鴨鵝,而且朝廷鼓勵百姓多飼養雞,山東、河北等行省,各個府幾乎都有一處官辦養雞場,圈養雞鴨鵝等,而且為了防備瘟疫,養雞場也與弄學堂、醫學堂合作。
雞鴨啄食蝗蟲的效率顯然比人工打殺快多了,依靠著遠超大宋的行政效率,燕山府的蝗災被及時控製,並沒有進一步向黃河南岸蔓延。
這一場持續了一個多月的蝗災,讓漢金兩國都損失慘重,金國西京道數個州縣的牧場變成禿地,燕山府今年的夏糧收成徹底沒了指望。
新漢朝廷內部多有聲音,覺得今年不宜動兵戈,不如暫時穩定局麵,而金國內部同樣有這樣的少量聲音。
但這樣的國戰,並不是一次範圍不大的蝗災就能夠阻止的,況且對於金國來說,從去年八月底派兵南侵,到現在不曾對漢國占得半點便宜,怎麽能夠停下來?
完顏吳乞買用了一件小事就徹底再次統一了金國內部的思想,五月中,中京道獻嘉禾,於是準備妥當的完顏宗望再次領兵進至居庸關附近。
這個時候,王倫突然很羨慕完顏吳乞買,金國人心齊,行動迅速,他卻要跟國內一幫守舊勢力派搞論戰,簡直焦頭爛額。
王倫很清楚原因,因為他靠著武力強行推行均田製度,觸動了大宋遺留的大地主、大商人階層的利益,此前他可以靠著以態度和手腕都強硬的官員坐鎮地方、派大軍進駐,強行將反對的所有聲音和行為壓製。
但這些人一旦尋到機會,就要反撲,比如現在就想利用武州蝗災作文章。他娘的蝗災是從金國境內出現的,殃及燕山府,關我新漢何事?
但守舊文人、既得利益群體可不管,蝗災隻要在新漢境內發生,那就是皇帝治理天下出了差錯,皇帝必須按照他們的建議,祭祀蝗神、罷兵、休養生息、與民無爭,這才是聖賢天子該幹的事情!
至於他們口中所說的“民”,自然不是平頭百姓,而是他們這樣的讀書人、有錢群體。
王倫於是一邊提起了筆,一邊提起了刀。
翰林院的學士們便從《史記》《漢書》翻起,發現自秦漢以來,平均九年就發生一次蝗災,其中唐朝四年半發生一次,大宋三年半發生一次。
新一期的《民報》便例舉了自宋神宗以來曆年的蝗災,證明了一件事:蝗災跟皇帝賢愚沒有任何關係,唐太宗“貞觀之治”出名吧,一樣有蝗災。
雖然無法用科學解釋蝗災的起源和發生,但詳實的數據已經證明了,蝗蟲跟迷信全無半點關係。
提筆完畢,王倫的一刀也正式砍了下來,對天下富戶進行財產統計,按照階梯稅征收財產稅,首先就從民議最為沸騰的江南、江西、浙江三行省開始。
不願接受官府統計財富?要知道孫安、李逵等將領可是一直留在江南的,殺人誰不會呢?
對此王倫又下了一道聖旨,全文重點解釋了《道德經》的一句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句話其實跟《聖經》中引申出來的所謂“馬太效應”一模一樣,王倫的要求從來不高,有錢人、大地主們隻要稍微吐出一口肉,讓百姓們有肉湯喝,他也不會大動幹戈。
但如果大地主、富戶們連肉湯都不肯讓出來,還要將百姓手裏的菜葉子也要奪走,那麽不好意思,我王倫手中這把寶劍,從此就再也沒有插迴劍鞘的機會了!
江西行省洪州豫章府知府趙鼎首先動手,派官吏領衙役強行進入本城一家富戶統計家資,被家主領著奴仆驅趕,一名衙役被毆傷麵門。
趙鼎立刻請求調動江西行省兵馬,讓江西巡察指揮司的軍隊進駐豫章府時,城中的富戶頓時慌了,朝廷這是要動真格了啊!
王倫一向覺得,漢太祖劉邦所設的“陵邑搬遷製度”配合天下百姓家產統計製度,實在是太厲害了。大宋雖然表麵上沒有了世家,但真正的世家仍舊存在,隻是換了個名號,給自己裝飾以“耕讀傳家”的美名。
老子連孔家都敢拆散了分散各地,還怕了爾等江南讀書世家麽?
於是三行省的大地主、富戶們在朝廷武力的壓製下,不得不接受財產統計,上交了一筆高額的財產稅,這筆錢被王倫下令,留給本地一部分,負責道路、橋梁的修繕維護,以及官驛、民驛的維護。
豫章知府趙鼎又做了一件殺人誅心的事情,他在鄱陽湖修繕碼頭,立石碑銘記,隻說本府士紳心思百姓,特意集資協助官府推行利民之舉。
搶了錢,還要被打臉,這讓豫章府的富戶們心中又氣又恨,卻也無可奈何。
消息傳迴東京城,王倫難得有了愉悅的心情,誇讚地說:“趙鼎真宰相之才也!”
新漢的官員們也漸漸摸清了王倫的脾氣,這位新皇帝不怕臣子做事,哪怕做錯了,皇帝也願意為臣子分擔責任,怕的就是臣子不做事。
雖然新漢不像前宋那樣,刑不上士大夫,官員一樣會被罷免、接受各種刑罰,但肯做事沒做好、與故意做錯事那是兩碼事不是?
洪武四年六月,王倫一家正式從前宋的舊皇宮搬遷到了趙佶修建的延福宮,實在是趙佶過於奢侈,延福宮若是當作別用,王倫又舍不得,畢竟皇室最大的開銷,就是維護延福宮,那幹脆搬過去住得了。
他這個舉動讓一部分官員心下稍安,都知道王倫想要遷都,而且屬意洛陽,甚至派了宗澤坐鎮西京,但王倫搬家至少釋放了一個信號:皇帝短時間內並沒有打算遷都。
就在漢、金兩國的夏糧征收完畢、蝗災的影響大致過去後,拖延了大半年的居庸關大戰,終於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