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宋開國以來,就不曾與草原接壤,故而草原諸部對於所謂的中原王朝,認知很是淺薄,隻覺得能夠與遼、金這樣的大國對峙,應該很強吧?


    當初王倫選定漢為國號,傳到漠南草原時,引發了不少嘲笑,畢竟被遼太宗耶律德光唿為“兒”的劉知遠建立過一個後漢,後漢與大遼是父子之國,難道王漢也要與金國建立這樣的關係?


    然後新漢便用保寧砦的大戰告訴漠南歸順金國的草原諸部,時代變了!


    保寧砦之戰還不足以打殘漠南草原諸部,但忽兒劄胡思搞了一次大遊行,一直對陰山東南諸部有戒備之心的金國趁機將許多小部落東遷,陰山一帶就出現了權力真空。


    石秀找到汪古部時,這個小部落名義上的頭領並不願意摻和進來。


    前次耶律延禧西逃、以大遼皇帝的名義號召草原諸部會兵一處,汪古部實力弱小,連被大遼征召的資格都沒有。


    況且忽兒劄胡思剛剛在漠南逛了一大圈,汪古部名義上已經臣服克烈部,忽兒劄胡思都不敢與金國為敵,小小的汪古部哪裏來的這般膽量?


    作為“草原通”,石秀很清楚這些部落牧民的思維習慣和想法,當即表示,若汪古部願意出兵騷擾,我大漢朝廷,便可以將陰山以東的牧場劃歸你們,而且封你部為護陰山校尉,得授爵位,協助朝廷管理漠南諸部。


    汪古部的頭領一盤算,中原王朝的冊封還是很管用的,眼下陰山以南諸部被打殘,克烈部的手又伸不到漠南地區,金國也打不到汪古部遊牧的陰山以北,萬一這個新漢失利,自己也不會損失什麽。


    但若是新漢得勝,汪古部就可以一飛衝天了!難道我汪古部就不能出一個被認可的可汗嗎?


    於是汪古部便正式接過了新漢的任命,石秀則又遊說了四五個與汪古部相鄰的小部落,拚湊了一萬騎兵,便越過陰山,參與到了漢金的大戰之中。


    在保寧砦之戰結束後,由於西夏轉入戰略收縮,新漢榮河府的北麵、西夏河套地區、原遼國天德軍轄區之間,就被新漢扯開一個小口子,隻要越過一段金國的巡邏區,就可以直接深入草原。


    汪古部以及其餘諸小部落拚湊的一萬騎兵,便謹慎地到了陰山東南、天德軍的北麵方向。


    石秀的任務並不是讓汪古部參與大戰,而是要讓漠南草原更加混亂起來,忽兒劄胡思的克烈部實力還是太弱,金國派出了世仇塔塔兒部,就能夠牽扯他在漠北的所有精力。


    韓世忠一旦正式出兵越過長城,有汪古部在側翼騷擾金國的後方,哪怕牽製些歸順金國的草原部落,也能夠減輕漢軍正麵戰場的壓力。


    於是在所有工作準備妥當後,韓世忠便提兵自岢嵐府出發,向金國西京道的寧邊州攻去,他的作戰目的是占領雲內州,搶占這一處金國在西麵最重要的鐵礦區。


    與飛狐峪之戰的情況類似,完顏吳乞買任命的南征右都元帥完顏宗翰還在從上京道臨潢府趕來大同府的路上,韓世忠再次發揮了漢軍的機動性,迅速包圍了寧邊州最重要的唐隆城。


    前漢時,這裏屬於定襄郡駱縣古城,北魏時設太洛城,到了唐末五代時,府州折氏為西夏奪取了此處,設唐龍城,後來隨折家歸宋,遼興宗時奪迴,改為唐隆城,是西夏、宋、遼三國接壤處的戰略要地。


    這也是為什麽當初漠南草原諸部“叛亂”、引兵南下入侵保寧砦時,新漢認為必定是金國在背後支持的原因。


    金承部分遼國製度,故而寧邊州屬於西南招討司,這裏還設了鎮西軍,坐鎮的還是完顏婁室這樣的金國重臣、名將,你說完顏婁室打不過一盤散沙的草原諸部聯軍,不得不後撤,還能更假一些嗎?


    韓世忠出兵的時機也恰到好處,完顏婁室要負責巡視、安撫陰山東南諸部,此時他正在慶州巡視,並在那裏視察金國剛剛組建的大鹽爍群牧司。


    完顏阿骨打固然可稱英雄,但是在金國取代遼國的過程中,他治理一個龐大國家的經驗並不足,當初半賣半送南京道給梁山,阿骨打就忽略了一個小小的事情:南京道是產遼鹽的主要區域。


    漢金兩國互市,金國也能從新漢那裏買到並不算貴的蓬萊鹽,故而吳乞買也一直沒有特別關注金國的產鹽業。


    等到決意與新漢翻臉前,他才發現,我堂堂大金,居然連一塊產鹽地都沒有!遼東本來也是可以煮海鹽的,但金國攻打遼國的東京道,遼東人口銳減,又被當時的梁山水師連續騷擾,許多適合煮鹽的臨海區域,甚至無人定居。


    然後金國這才想起了原本遼國中京道以西是有鹽池的,於是巡閱西疆的完顏婁室,便不得不向著防區最北麵巡視而去。


    慶州大致是今天內蒙古錫林郭勒西南一帶,所以完顏婁室這一趟,巡視得相當遠。


    漢金大戰爆發,右路軍的副元帥突然領兵遠離駐地,怎麽看怎麽扯淡,對此吳乞買也很無奈,他兄長病重北返,把完顏婁室放在了西京道,完顏婁室在漠南殺出了一個赫赫兇名,也隻有這樣的名將才能鎮得住草原諸部。


    因為慶州的鹽池,大概在塔塔兒、汪古、廣吉剌等數個部落的結合區域,簡單來說,就是處在歸順金國的草原西部、不服金國的漠北、以及與金國並無關係的陰山北諸部草原部落之間。


    草原上的牧民都指望著這個鹽池吃鹽,你金國說占就占,哪有這樣的道理?


    完顏宗翰可以壓服塔塔兒部,其餘諸部怎麽辦?吳乞買隻能放出了完顏婁室。


    陰山東南草原諸部對金國的忠誠度並不高,而且草原上也是多有牧民南下與西夏、漢人貿易的,故而這個消息送到韓世忠的帳前時,韓世忠頗有些無語。


    不是,你女真人都這麽自大嗎?當真是覺得我大漢不敢北進,隻敢打防禦戰?我大漢可不是前宋啊!


    這麽好的機會擺在麵前,韓世忠立刻引兵,兵鋒直指唐隆城!


    看到大旗招展,萬餘漢軍陸續出軍砦、長城向北,韓世忠意氣風發,多少年了啊,他老韓可是二百多年來第一個領兵踏入草原的中原王朝漢人將領!


    前漢唐之盛、武功之威,今朝複之,便始於腳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