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惠大師帶領著一群著鐵甲、持長斧、鉤鐮槍、大錘的重步兵,將牧民輕騎兵攔截在城下,恰如海中的礁石一般,哪怕海浪一股接著一股拍來,始終不曾亂了陣型。


    步兵陣型未破,再加上後方弓弩手、火炮手、投擲兵不停歇的反擊,本想借著一股銳氣衝破保寧砦的聯軍,在付出了兩千餘傷亡後,終於恐懼地退卻了。


    渾身是血、連長錘都沾滿了血跡的廣惠大師使勁兒摘下頭盔,唿出一口白氣,迴頭看著同樣血淋淋的部下,發出了暢快的大笑。


    上一次廝殺得如此痛快,還是高俅第三次來討梁山,前次西夏攻府州,戰鬥規模也不大,這讓廣惠大師覺得自己的關節都生鏽了。


    看到已經遠遠退出到裏餘開外、躑躅不敢前的草原騎兵,廣惠大師眼中滿是輕蔑,這些牧民的確兇悍,但依然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教民兵出城,殺死傷者,所有馬匹全部運迴砦中!”


    對麵大軍未退,故而廣惠大師便領著部下官兵前壓,被殺死的馬兒運迴去,兒郎們也能吃一頓烹馬肉,就著太原府運來的烈酒,如此時節,方才暢快!


    最近幾年的冬天,天幹且寒,雖然霜降一如既往地早,榮河府並未下雪,草原也未下雪,但這天冷得仿佛將天地之間的虛無都凍結了。


    看到一群血人冒著熱氣向前壓,草原騎兵們集體後退了數十步,各部頭領們原本的心氣,也被一戰給打得低沉了起來。


    騎兵不是萬能的,尤其是草原諸部匆匆集結而來的牧民們,又沒有鎧甲,又缺乏基本的戰陣配合,完全是靠本能去廝殺,如何敵得過兵種搭配合理、訓練有素、兵甲齊全的重步兵呢?


    於是作為前鋒的這萬餘草原諸部牧民的部落頭領們湊在一起略一商議,便向後撤去。


    隨著聯軍前鋒的後撤,保寧砦外也多了一處京觀,與史文恭等在隴南行省所築京觀不同,保寧砦京觀並沒有覆土,就是單純地將所有戰死者的首級割下堆砌在一起。


    於是一夜過後,京觀迅速被凍結,流淌的鮮血滲入大地,又結了一層暗褐色的冰,十分有恐懼效果。


    匆匆趕來的王稟也特意參觀了一迴,看到京觀外圍那一顆顆腦袋,以及混雜了鮮血、體液而冰凍形成的血色小冰淩棍,王稟的心情也莫名覺得解氣。


    趙佶父子投降後,王稟也無奈投降,在史文恭領命前往關中後,他也再次迴到了太原府出任都督,接手史文恭在河東行省未完成的各項事務。


    梁山軍隊的風氣,是鼓勵士兵立功的,同時也不限製帶兵將領們的個人發揮,軍紀嚴明,賞罰分明,上官不敢貪昧下屬的軍功,因為軍功的統計有數個渠道。


    這股風氣也延續到了新漢,王稟第一次發現,自己這個都督做起事來,既不用看文官們的臉色,也不用過於顧及上官的非分要求,朝廷的各項製度雖然複雜,但已經最大限度解除了對武將的約束和限製。


    而且從梁山時代延續的練兵手冊也在不斷更新,哪怕一個再平庸的武將,隻要能夠遵從手冊訓練手下士兵,也能練出一支戰力不俗的軍隊來。


    所以王稟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將太原都督府的框架搭設出來,練好駐守的官兵。


    王稟領太原府一萬官兵來援,河東行省也跟著忙碌了起來,哪怕已近春節,軍隊後勤的保障也做得很充足。


    作為河東行軍總管,韓世忠將總管行營設在了忻州、寧化軍改組的定襄府,並移帳向北,駐紮在了嵐穀縣。


    榮河府對麵金國的寧邊州,西夏白馬強軍司的一萬大軍也匆匆趕來,四萬大軍沿著黃河各自結帳。


    韓世忠並不知道對麵多了一支黨項大軍,他隻是認為,這是金國圖謀中原已久,便驅逐草原諸部,對河東行省發起的一次試探性進攻。


    若是河東行省不能抵抗,隻怕金兵就要親自下場了。所以必須給對麵的草原諸部聯軍來一次狠的,也順便警告一下完顏婁室。


    野利遇榮是李乾順派來的領兵大將,野利氏是西夏黨項中的大族,曾經出過幾個皇後與權臣,所以他也算是西夏國內的實權貴族。


    對於完顏吳乞買而言,西夏主動提出請求,願意偽裝成草原諸部對新漢發動襲擾,他是很樂意的。反正金兵不會在戰場出現,草原諸部受召而來,若是成功,那就是消耗打擊了新漢,若是失敗,就當是新漢替金國對草原諸部完成了一次打擊,怎麽算對金國都是有利的。


    所以他指定了野利遇榮為統兵元帥,幾個草原大部落的頭領為副元帥,便在一旁看戲。


    西夏雖然將疆域北擴到了河套平原,但是對草原諸部並沒有什麽影響力,草原諸部也不肯聽黨項人的,野利遇榮也不爭,你們願意當先鋒,就請自便。


    然而保寧砦一戰讓草原諸部意識到了新漢的戰鬥力,野利遇榮眼看一眾部落頭領們再沒有初次見麵時的心高氣傲,這才將指揮權接了過來,開始調度兵力。


    與大宋百餘年的戰爭,西夏對於如何攻城很有經驗,於是野利遇榮領兵,拔除了新漢在黃河東岸的二十多處烽候,再次向保寧砦衝來。


    對於新漢的榮河府,西夏一直是虎視眈眈,若能奪下府州,黨項便可以順勢突入河東,可惜從黨項脫離的折家,一直攔在那裏。


    野利遇榮沒有像草原諸部頭領那般沒有腦子,而是分派了一支軍,向東攻打原火山軍所轄的雄勇、桔槔二軍砦,意圖迫使榮河府分兵。


    這個主意打得很不錯,但是由於信息的不對等,他並不知道,韓世忠已經集結了兵力,從嵐穀縣的長城北出,進入到了金國境內。


    韓世忠已經傳令王稟、廣惠大師,務必堅守保寧砦,拖住草原諸部大軍,他則領騎兵繞行,攻其左翼。


    這個動作很冒險,因為漢金有和談約定,彼此軍隊不得入境,但這個險韓世忠必須得冒,榮河府地廣人稀,人口相對集中,戰事每拖一天,對河東行省的後勤壓力都是巨大的。


    於是漢兵五千騎,就在韓世忠的帶領下,從定襄府向榮河府北麵匆匆趕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