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完顏宗磐領兵攻打保州,新漢朝對高麗的這一次大規模劫掠可謂是有備而來。


    畢竟從幾年前梁山水軍時代,王倫就定下了打通與高麗、日本倭國海貿航行的規劃,故而蓬萊水師、樞密院參謀司通過對高麗持續不斷的各種情報搜集,已經製定好了非常詳細的作戰、掠奪計劃。


    最高興的就是新漢朝的驛部官員,兵部和樞密院不斷裁撤前宋禁軍、廂軍等,前後罷撤營號七十多個、改兵籍為戶籍的前宋官兵,已經將近二十萬人。


    這些人大部分都發放了一筆遣送費,然後歸鄉務農,兵部與各地都督府也會協助退伍官兵,在生活上給予一定幫助。


    還有些前宋官兵則搖身一變,成為工程兵,負責各地水利、道路、驛舍修建維護的工作。


    但總體而言,驛部還是缺人,因為按照尚書省的規劃,天下官道每十五裏一小驛,每三十裏一大驛,但這隻是紙麵上的要求,並沒有落到實處,因為朝廷沒錢也沒人。


    阮小二帶領的朝廷水師,四個多月的時間,前後搶掠近七萬高麗青壯、婦女四萬餘,驛部尚書胡舜陟的要求也不高,給他兩萬人,他就能夠將河南行省的驛站體係一直修到湖北行省,連通四川行省去。


    胡舜陟是徽州丹陽府績溪人,趙佶大觀三年的進士,從地方教諭漸漸做到了監察禦史一職。


    大宋或許有很多不足,但是在監察禦史的挑選上麵很有一套,選出來的都是脾氣倔強、不畏權貴、敢進言敢衝鋒之士,故而王倫觀察了他一段時間後,便將他提拔了起來。


    要整頓趙佶為帝二十餘年天下形成的風氣,非得用猛人、猛藥不可。


    胡舜陟就是這樣的一個猛人,在政事堂據理力爭,一開口就問許貫忠要五萬高麗青壯修路,把許貫忠也給驚到了。


    由於引進高麗奴,王倫一開始就定下了基調,這些人就是來華夏做苦力重勞力的,故而工部的一些作坊需要人手、戶部下屬的一些礦場需要人手、水利部門需要人手、連工部下屬的船場也需要人手。


    而且這些高麗奴,有一部分是民間商船武裝船隊搶掠來的,朝廷已經許可在蓬萊府、寧波府設奴市,讓民間作坊、富戶參與買賣了。


    於是工部、戶部以及驛部尚書們就在政事堂爭吵了起來,一直吵到了每月兩次的大朝會上。


    偏偏有個侍禦史跳了出來,諫言稱國朝威臨天下,怎麽能幹人口奴隸買賣這種爛事?天子宜寬宥高麗,畢竟已經稱臣,應該將被擄掠的高麗青壯男女,或遣送歸國,或納入朝廷黃冊,使之成為新漢百姓。


    王倫像看白癡一樣看著這位,一眾高官也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去,修路挖礦這種人間最苦的事,有免費的奴工不用,難道還要用我朝的漢人?


    於是這位侍禦史非常光榮地被王倫當場勒令致仕,吏部光速一般通過,百官的注意力再次放迴到幾位部寺高官的爭吵上。


    這是今年來,被王倫勒令致仕的第四個在京官員。


    時文彬在臨洮府開互市,穩住了也受新漢朝冊封的青唐吐蕃諸頭領,吳用則集結了西海的高原諸部,對宣化府南部發起了一次襲掠。


    這次搶劫很成功,吳用從宣化府就搶奪了三千餘匹馬、數萬頭牛羊,並趕在西夏宣化府諸軍趕來之前,沿著祁連山撤迴。


    宣化府的黨項兵不敢深入追擊,這讓吳用設伏的計劃落了空,於是從祁連山從容不迫地退到了山南,並迴到西寧府,組織了一場官方的收購。


    跟著吳用翻過祁連山的諸部牧民們,都獲得了從河南、河東、陝西、四川等行省緊急調運而來的粗布、糧食、酒、鐵鍋等生活物資,開開心心地迴到了各自部落的遊牧地。


    而吳用則通過這一次成功的搶劫,繼續派出慕容宥連等人,向西海以西、以南聯絡吐蕃諸部,並放出了話,隻要跟著朝廷搶掠黨項人,就有肉吃!


    這讓原本對漢朝充滿了戒備和敵視的高原諸部頓時瘋狂了起來,由於吐蕃王朝在唐朝末年的分崩瓦解,青唐吐蕃迅速成為一盤散沙,高原諸部始終無法團結起來,缺乏足夠的組織力。


    大宋對於吐蕃的應對方式,是不斷吸引吐蕃人內附,這個過程太緩慢,吳用則以利引誘,驅逐吐蕃打黨項,反正出力的不是漢朝,獲利的卻是吐蕃諸部與朝廷,何樂而不為呢?


    到了六月下旬,就在阮小二領水師衝向耽羅島時,吳用在西寧府西麵,又招募來了一萬多吐蕃牧民,甚至有牧民從羌塘、馬兒敢等地區聞訊趕來,皆自備馬匹,攜帶著破舊的刀弓,要參加這一盛事。


    於是就在鳴梁海戰爆發的前後,吳用再次領一萬五千餘牧民、從隴南行省聞風趕來的漢人邊民等,從西寧府西北借道,闖入了西夏西涼府境內。


    西夏國主李乾順如何看不出來,這是突然強勢起來的新漢朝在背後搗亂?但他不敢直接派使者說出來,原本他以為,西夏可以趁著金國滅遼、大宋西軍被抽調繼而兩次北伐慘敗的大好機會,讓西夏的疆域和國力再進一步的。


    但新漢朝在蘭州皋蘭府、西安州兩個方向的反擊,耶律延禧對黑水鎮福軍司的騷擾,讓西夏疲於應付。


    但他還是派了使者,前往廣武縣拜會史文恭。史文恭代表朝廷提出了要求:增開在皋蘭府的互市,增加西夏每年出售給朝廷的戰馬數量,他也會盡量勒令吐蕃人等,不得隨意翻越祁連山。


    至於吐蕃諸部聽與不聽,不好意思,我漢朝還沒有這個影響力,不敢保證。


    消息傳迴到東京城後,便有幾個官員上奏折,表示西夏也是西北大國,朝廷不宜相逼太甚,萬一西夏倒向金國,與我中原大不利啊!


    上疏的兩名官員被王倫直接罷免,另外幾人貶官嶺南。


    王倫覺得被大宋百餘年積弱導致了許多前宋官員有一種心態,那就是萬事不敢過分,他們不敢要求西夏克製,反而要求朝廷忍讓。


    以西夏在西北與中原的百餘年戰爭和矛盾,一旦漢金戰爭爆發,西夏不倒向金國才怪了,跟漢朝忍讓沒有任何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