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在位的政和五年,完顏阿骨打領金兵在護步達岡之戰擊潰了禦駕親征的遼帝耶律延禧的大軍,此戰過後,金國對遼國的戰爭全麵轉入上風。


    第二年,阿骨打便派遣使者前往高麗,欲使高麗歸順大金。在了解了遼金戰爭的局勢後,高麗國王王俁便有了異心,於是主動斷絕了與遼國的宗藩關係,不再使用遼國年號,而是改為幹支紀年。


    但此時大宋餘威尚在,故而高麗國內也多用趙佶的年號。


    高麗國內對於女真一直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由於高麗國西北邊境頗有許多女真人,也就是遼、宋兩國口中的生女真,高麗軍隊往往喜歡跟隨遼國出兵,肆意掠奪,迫使生女真為奴,故而在許多高麗君臣眼中,不開化的女真,有什麽可怕的?


    完顏阿骨打是個聰明的政治家,他很清楚,大金若滅遼國,必須尋求盟友,於是主動去信給王俁,想要約為兄弟之國。


    王俁覺得,你一個蠻夷,我如何能夠與你稱兄道弟,始終不肯,反而趁著金國占據遼國的東京道、猛攻上京道時,將遼國在鴨綠江邊的保州給奪取了,從而將高麗疆域第一次推進到了鴨綠江。


    迴過神來的完顏阿骨打突然發現,我女真大軍在前線打生打死,後背卻被高麗不聲不響地給偷了,便數次派使者前來交涉。


    但高麗嘛,新羅人的腦迴路不大正常,覺得自己有權力繼承高句麗的法統,從未斷絕過窺視東北的野心,既不願意與金國約為兄弟之國,又不肯稱臣,反而在給金國的國書中不斷強調,你女真完顏部,祖先源出自我高麗,是我高麗王族的奴仆。


    這讓完顏阿骨打氣得不輕,我隻是想當你高麗王的大哥,你卻想當我完顏氏的野爹,我可去你的吧!


    但彼時金國正在猛攻遼國西京道,眼看就要把遼國給滅了,無暇東顧,故而任由高麗在那裏蹦躂跳腳。


    而王俁與遼國斷絕了宗藩關係後,便迅速勾搭上了大宋,前後派出了八次正式使節前往東京城,這讓趙佶歡喜異常。


    由於遼國此前的強大,高麗國王要受遼國冊封,並不接受大宋冊封,而且與宋朝的宗藩關係斷絕了很久,故而宋朝一直稱高麗表文為“權高麗國王”,趙佶一高興,就把“權”字去掉,單方麵代表大宋承認了高麗國王的地位。


    其後趙佶又想要聯高麗攻遼國,但國內“聯金滅遼”派開始占據上風,高麗使者雖然勸阻,但趙佶君臣始終不聽。


    於是王俁拒絕了趙佶要求高麗出兵攻遼的行文,並拒絕了大宋欲借道攻遼的請求,隨著宋金海上之盟的達成,宋與高麗的關係再次降溫。


    隨著王倫取代宋朝建立新漢朝,而金國也徹底俘虜耶律延禧滅了遼國,高麗國內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


    王倫也就在攻打東京城之前派水師對高麗進行了騷擾,並強迫高麗簽訂了貿易約定,他那時尚未稱帝,對於高麗而言,雖然說起來丟臉,但畢竟國內受益,便不情不願地執行了約定。


    等到王倫代宋稱帝,便派人告知到蓬萊府貿易的高麗商人,意在希望高麗國王主動遣使入賀,但高麗卻裝糊塗,雖然也有使者至,但更多是負責與新漢朝的海貿事務,絕口不提入貢一事。


    由於王俁已死,其子王楷繼位,給老爹上諡號明烈齊順文孝大王,並在國內自娛自樂,上廟號睿宗。


    王楷十四歲繼位,他的叔叔們覺得,一個小娃娃如何做國王?皆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於是王楷的外祖父李資謙開始掌握高麗大權。


    李資謙出身仁州李氏,三代與高麗王室聯姻,外戚家族勢力極其龐大,原本受到王楷祖父王顒的打壓,至此高麗外戚勢力再度掌權。


    李資謙的權力有多大呢?他受封朝鮮國公,兼任三省長官,並判吏、兵部事,有開府建宮之權,簡單來說,王氏高麗的行政、司法大權、人事權、軍隊調動任命權,都集中在一人之手。


    高麗國內一直流傳著一個讖緯之言,即“龍孫十二盡,更有十八子”。“十二”相加,是一個“王”字,“十八子”則是個李字,李資謙便有了不臣之心。


    他也是熟讀儒家經典、熟悉中原王朝曆史的,便想起了隋文帝舊事,自己也是國君的外祖父,難道就不能成就大事嗎?


    李氏專權,讓王楷很是擔憂,尤其是他離成年越來越近,按照製度李資謙要歸還大政的,但看到外祖父毫無動靜,王楷也起了別樣的心思。


    就在去年,耶律延禧西逃陰山的消息傳到高麗,李資謙便以王楷的名義,遣使前往金國報聘,但國書不稱表、不稱臣,完顏吳乞買拒絕接納。


    等到耶律延禧被生擒的消息被金國第一時間傳遞到高麗國內,高麗君臣慌了,李資謙認為,“以小事大”乃是先王之道,執意要求對金國稱臣。


    於是高麗正式成為金國的屬國,要接受金國的冊封。


    但是王楷少年心性,覺得你完顏氏能取代遼國耶律氏,王倫能夠取代趙宋,那麽憑什麽我高麗不能稱帝,何必非得再給你金國和新漢朝當屬國?


    他覺得李資謙對金稱臣是強加給自己這個國君的侮辱,便秘密聯絡了內侍、諸將軍人等,打算趁李資謙入宮時發動政變,奪迴權力。


    但消息泄露,李資謙並未入宮,其親家門下侍郎平章事拓俊京領兵焚燒王宮,殺諸大臣,李資謙便將王楷軟禁控製了起來。


    李資謙有賊心沒賊膽,國內尚有許多反對派,他又不敢直接殺了王楷取而代之,也隻能軟禁。


    而拓俊京又與李資謙起了爭執,因為他出身太低,連李資謙兒子的家奴都敢出言侮辱,王楷便抓住機會,籠絡了拓俊京,拓俊京便領兵先將國君救出,控製了國都,再將李資謙召來。


    李資謙因此被流放,執掌權力的王楷則移除了拓俊京的兵權,真正掌握了高麗政權。


    而這接連兩次政變,就發生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別說王倫,就連離高麗更近的完顏吳乞買都沒有反應過來。


    剛剛享受到權力滋味的王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算稱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