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陽、燕山、昌黎三府雖然是新漢朝最早開始推行“改州為府”的地方,但三府之地官府造冊在籍的戶口人數並不多,軍事性質更加強烈。
受爵平陰縣子的花榮,防區就在範陽府易縣的西北,與駐紮在河北西路定州中山府的盧俊義部防區緊挨著。
花榮由於曾擔任青州清風寨的副知寨,算是大宋官方認可的民兵團長,故而加入梁山後,他除了擔任騎兵第十營指揮使外,還身兼此前的征東大都督府軍訓司軍訓官。
故而花榮的許多精力都放在了訓練士卒弓弩上麵,累積戰功不夠多,沒有能夠封侯。
新朝製度,五等爵位各有虛封食邑,但並不就國,而是朝廷分發一筆爵位俸祿,比如花榮的一等平陰縣子爵,每年給祿米六百石,以糧食為計量單位,再加上他的官職、軍銜所得薪水,足夠養活幾十人了。
燕山都督府副都督唿延灼領重騎兵在北,防備著金國西京道媯州的兵馬,花榮則負責防備蔚州。
半年前花榮剛剛替妹妹主持了婚禮,將小妹嫁給了燕青。
花榮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顏值控的,他自己長得帥,覺得妹妹漂亮,那麽妹夫就得挑一個長得帥、人品也要過硬的小夥子。
由於與盧俊義的防區挨著,需要經常因軍務來往,盧俊義多派燕青前來對接,花榮與燕青也漸漸混熟了。
花榮此前一直覺得,燕青江湖綽號“浪子”,怕是個風流不羈的少年,心中便有幾分不喜。但接觸後發現,燕青聰明機靈,講義氣,識大體,並沒有什麽不清不楚的風流債,心中就有了些想法。
畢竟都是梁山兄弟,燕青也時常去花榮家中拜訪,花榮便詢問了妹妹的意見,由他這個長兄做主,與盧俊義商議後,便定下了這門婚事。
這一日花榮仍舊領兵,沿著易水向上遊巡哨,他原先的副將索超已經分領一營,防區更靠北,周謹也分領一營,駐守在燕山府。
“羽騎將軍,山穀那邊發現了三百餘蔚州百姓,欲投奔我朝,是否需要接收?”
一名騎兵都頭策馬來報,花榮揚了揚馬鞭:“走,前去看一看!”
易水發源於金國蔚州境內,新朝已經與金國確定了兩國邊界,故而花榮是沿著漢朝一側巡邏的。
從金國女真反遼開始,金國用兵不分季節,即便是冬月,隻要不曾下大雪導致道路難行,女真騎兵也敢出動。
所以邊地各府的駐軍巡邏,全年不敢鬆懈,發生在邊界處的小規模衝突,從梁山贖買燕山府之後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花榮領兵趕到時,遠遠看到一隊金國騎兵就停在那裏交涉,要求歸還逃走的百姓。
花榮跳下馬來,看得被漢兵保護起來的這三百多名百姓,都是漢人模樣,個個衣衫襤褸,眼神中充滿了驚恐。
花榮便安慰地說:“我乃漢朝燕山都督府羽騎將軍、第十營騎兵指揮使花榮,爾等百姓自何處而來,因何逃難?”
百姓們七嘴八舌地講述了起來,又推出一個中年人為代表,花榮這才搞清楚發生了什麽事。
當初完顏阿骨打受童貫之邀領兵攻打遼國南京道,遼國進士、南京留守判官劉彥宗投降,被阿骨打封為金國的左仆射。
完顏吳乞買繼位為帝後,劉彥宗的官越做越大,成為金國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樞密院事,加侍中,坐鎮西京道,輔助完顏宗望安撫地方,統帥軍隊。
完顏宗望受命將西京道靠近此前耶律延禧勢力範圍諸州縣的百姓東遷,引發了西京道靠近新漢朝諸州縣漢人百姓的恐慌,為了安撫,完顏吳乞買不得不緊急下令,命劉彥宗組織漢人軍隊,並出任都統。
劉彥宗一躍而成為金國在西京道的實權人物,便開始大肆招募金國境內的漢人入伍,但此時金國的許多製度不完善,女真士兵多為部落兵,弓馬自備,靠著戰爭繳獲分配而發家。
劉彥宗也不得不效仿,逼著漢人士兵各自備戰馬、刀槍弓弩等,於是漢人士兵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逼得許多漢人青壯自殘以逃避兵役。
但是劉彥宗卻不在乎,他認為耶律延禧在陰山堅持不了多久,金兵必然南下,若他能夠帶領一支漢人軍隊攻入東京城,劉家的富貴又能持續數代人。
在劉彥宗的苛政下,不斷有漢人南逃,又變成了整村的百姓南逃。
“自甘為漢人奸細,為胡虜驅馳,真狼心狗肺之輩也!”花榮臉色頓時變得很不好看。
從燕山三府開始均田以來,就一直有漢人、契丹牧民南逃,朝廷與金國打了無數次的口水仗,數人到數十人的雙方軍隊邊境衝突就沒有斷過。
王倫的態度強硬,表示你金國治下的百姓之所以南逃,歸附我漢朝,是因為你們不得民心,堅決不同意與金國和議歸還南附百姓。
好在河北諸邊地府縣駐軍巡邏不休,金兵也不敢大規模南下。
“那漢將,快將我朝百姓送還來!”一個大嗓門的金兵在那裏大吼,十多個金兵跟著鼓噪。
這些金兵幾乎都是燕雲十六州原本的漢人和契丹人等,一個女真小軍官騎在馬上,不住摩挲著手中的硬弓。
這邊漢兵也在迴罵,雙方的吵鬧迅速從生殖器上升到與對方母係親屬發生不正當關係,然後變成了問候祖宗十八代。
花榮翻身上馬,不緊不慢地策馬來到陣前,看到花榮出現,對麵的金兵頓時鴉雀無聲,仿佛有一雙看不見的手突然堵住了他們的嘴巴。
在邊界線附近,從辱罵升級到鬥毆甚至小規模混戰是很常見的事情,但花榮憑借著一手神出鬼沒的神箭射術,很快聞名整個蔚州。
那個女真小軍官的神色也變得猶豫了起來,他的前任軍官就是被花榮一箭射死的,但他覺得自己射術也不錯,未必怕了一個軟弱可欺的南人。
“你便是人稱‘小李廣’的花羽騎?”女真軍官決定還是要出手,這可是三百多個百姓啊,若是在自己的防區被逃走了,少不得要受上官處罰的。
一個漢人狗腿子貼心地將軍官的女真語翻譯成漢語,對著花榮大聲嚷嚷。
然而看到花榮伸手摘下長弓,他連忙縮起了脖子,朝後麵躲了躲,接著頭上就挨了女真軍官一鞭子。
受爵平陰縣子的花榮,防區就在範陽府易縣的西北,與駐紮在河北西路定州中山府的盧俊義部防區緊挨著。
花榮由於曾擔任青州清風寨的副知寨,算是大宋官方認可的民兵團長,故而加入梁山後,他除了擔任騎兵第十營指揮使外,還身兼此前的征東大都督府軍訓司軍訓官。
故而花榮的許多精力都放在了訓練士卒弓弩上麵,累積戰功不夠多,沒有能夠封侯。
新朝製度,五等爵位各有虛封食邑,但並不就國,而是朝廷分發一筆爵位俸祿,比如花榮的一等平陰縣子爵,每年給祿米六百石,以糧食為計量單位,再加上他的官職、軍銜所得薪水,足夠養活幾十人了。
燕山都督府副都督唿延灼領重騎兵在北,防備著金國西京道媯州的兵馬,花榮則負責防備蔚州。
半年前花榮剛剛替妹妹主持了婚禮,將小妹嫁給了燕青。
花榮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顏值控的,他自己長得帥,覺得妹妹漂亮,那麽妹夫就得挑一個長得帥、人品也要過硬的小夥子。
由於與盧俊義的防區挨著,需要經常因軍務來往,盧俊義多派燕青前來對接,花榮與燕青也漸漸混熟了。
花榮此前一直覺得,燕青江湖綽號“浪子”,怕是個風流不羈的少年,心中便有幾分不喜。但接觸後發現,燕青聰明機靈,講義氣,識大體,並沒有什麽不清不楚的風流債,心中就有了些想法。
畢竟都是梁山兄弟,燕青也時常去花榮家中拜訪,花榮便詢問了妹妹的意見,由他這個長兄做主,與盧俊義商議後,便定下了這門婚事。
這一日花榮仍舊領兵,沿著易水向上遊巡哨,他原先的副將索超已經分領一營,防區更靠北,周謹也分領一營,駐守在燕山府。
“羽騎將軍,山穀那邊發現了三百餘蔚州百姓,欲投奔我朝,是否需要接收?”
一名騎兵都頭策馬來報,花榮揚了揚馬鞭:“走,前去看一看!”
易水發源於金國蔚州境內,新朝已經與金國確定了兩國邊界,故而花榮是沿著漢朝一側巡邏的。
從金國女真反遼開始,金國用兵不分季節,即便是冬月,隻要不曾下大雪導致道路難行,女真騎兵也敢出動。
所以邊地各府的駐軍巡邏,全年不敢鬆懈,發生在邊界處的小規模衝突,從梁山贖買燕山府之後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花榮領兵趕到時,遠遠看到一隊金國騎兵就停在那裏交涉,要求歸還逃走的百姓。
花榮跳下馬來,看得被漢兵保護起來的這三百多名百姓,都是漢人模樣,個個衣衫襤褸,眼神中充滿了驚恐。
花榮便安慰地說:“我乃漢朝燕山都督府羽騎將軍、第十營騎兵指揮使花榮,爾等百姓自何處而來,因何逃難?”
百姓們七嘴八舌地講述了起來,又推出一個中年人為代表,花榮這才搞清楚發生了什麽事。
當初完顏阿骨打受童貫之邀領兵攻打遼國南京道,遼國進士、南京留守判官劉彥宗投降,被阿骨打封為金國的左仆射。
完顏吳乞買繼位為帝後,劉彥宗的官越做越大,成為金國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樞密院事,加侍中,坐鎮西京道,輔助完顏宗望安撫地方,統帥軍隊。
完顏宗望受命將西京道靠近此前耶律延禧勢力範圍諸州縣的百姓東遷,引發了西京道靠近新漢朝諸州縣漢人百姓的恐慌,為了安撫,完顏吳乞買不得不緊急下令,命劉彥宗組織漢人軍隊,並出任都統。
劉彥宗一躍而成為金國在西京道的實權人物,便開始大肆招募金國境內的漢人入伍,但此時金國的許多製度不完善,女真士兵多為部落兵,弓馬自備,靠著戰爭繳獲分配而發家。
劉彥宗也不得不效仿,逼著漢人士兵各自備戰馬、刀槍弓弩等,於是漢人士兵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逼得許多漢人青壯自殘以逃避兵役。
但是劉彥宗卻不在乎,他認為耶律延禧在陰山堅持不了多久,金兵必然南下,若他能夠帶領一支漢人軍隊攻入東京城,劉家的富貴又能持續數代人。
在劉彥宗的苛政下,不斷有漢人南逃,又變成了整村的百姓南逃。
“自甘為漢人奸細,為胡虜驅馳,真狼心狗肺之輩也!”花榮臉色頓時變得很不好看。
從燕山三府開始均田以來,就一直有漢人、契丹牧民南逃,朝廷與金國打了無數次的口水仗,數人到數十人的雙方軍隊邊境衝突就沒有斷過。
王倫的態度強硬,表示你金國治下的百姓之所以南逃,歸附我漢朝,是因為你們不得民心,堅決不同意與金國和議歸還南附百姓。
好在河北諸邊地府縣駐軍巡邏不休,金兵也不敢大規模南下。
“那漢將,快將我朝百姓送還來!”一個大嗓門的金兵在那裏大吼,十多個金兵跟著鼓噪。
這些金兵幾乎都是燕雲十六州原本的漢人和契丹人等,一個女真小軍官騎在馬上,不住摩挲著手中的硬弓。
這邊漢兵也在迴罵,雙方的吵鬧迅速從生殖器上升到與對方母係親屬發生不正當關係,然後變成了問候祖宗十八代。
花榮翻身上馬,不緊不慢地策馬來到陣前,看到花榮出現,對麵的金兵頓時鴉雀無聲,仿佛有一雙看不見的手突然堵住了他們的嘴巴。
在邊界線附近,從辱罵升級到鬥毆甚至小規模混戰是很常見的事情,但花榮憑借著一手神出鬼沒的神箭射術,很快聞名整個蔚州。
那個女真小軍官的神色也變得猶豫了起來,他的前任軍官就是被花榮一箭射死的,但他覺得自己射術也不錯,未必怕了一個軟弱可欺的南人。
“你便是人稱‘小李廣’的花羽騎?”女真軍官決定還是要出手,這可是三百多個百姓啊,若是在自己的防區被逃走了,少不得要受上官處罰的。
一個漢人狗腿子貼心地將軍官的女真語翻譯成漢語,對著花榮大聲嚷嚷。
然而看到花榮伸手摘下長弓,他連忙縮起了脖子,朝後麵躲了躲,接著頭上就挨了女真軍官一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