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縣城被攻破,沂州全境被占據的消息,是同著密州膠西縣投降的消息一道送迴王倫處的。
這一次用兵,梁山軍隊一路高歌猛進,唯獨離萊州最近的膠西縣堅守了十餘日,哪怕梁山水陸齊發,這座小城也爆發出了罕見的堅守決心。
許貫忠並沒有對膠西縣進行強攻,也沒有挖掘地道爆破城牆,在他看來,膠西縣堅守與否,已經無關大局,整個密州都被占據,海上也是梁山大軍有優勢,一座小城難道還能夠扭轉局麵嗎?
事實也果真如此,當逃到臨沂縣的莒縣知縣的腦袋,被韓世忠命人砍了,送到膠西縣城下時,這座小城當即大開城門投降。
魯智深是在沂州新泰縣見著鄧元覺的,鄧元覺自請與魯智深搭夥,但步兵第一營卻先從青州臨朐縣出發,故而鄧元覺就一路追著魯智深尋來。
見著鄧元覺,魯智深大吃一驚:“江南和尚,你怎麽變得這副鬼樣子?”
鄧元覺哈哈大笑:“關中賊禿,小僧從江南往嶺南走了一遭,發現了一個變瘦的好方法,總歸是再不讓人傳閑話,說我等僧侶都是癡肥的念經夯貨!”
便肅穆行禮,將征東大都督府發的調令呈上,說道:“鄧元覺前來履任!”魯智深接過調令,卻交給薛永,由他確認了,便說道:“恰好我這第一營擴兵至一千五百,和尚你就先領五百人吧。”
鄧元覺自無不可,魯智深又一陣唏噓,當初鄧元覺第二次來梁山,離去時他就擔心這個江南和尚要與方臘作陪,好在方臘居然聽信讒言,將鄧元覺外派,卻就此逃過一劫。
梁山的軍製,野戰軍各營,隻算戰兵兵力,故而步兵第一營雖然隻從一千擴兵到一千五,但實際上的輔兵、後勤輜重兵等,算起來也差不多二三人之數了。
隻是後勤輜重兵並不完全隨營,而是根據戰況進行調度分派,並且不考慮民夫數量。
“我部的職司任務,是暫時對新泰縣進行軍管,協助戶曹統計戶口,均分田畝,還要巡視周邊的礦場,護衛萊蕪縣冶鐵等諸多作坊,任務很是繁重。”
魯智深向鄧元覺介紹地說:“青州那裏,會調派一些吏員前來協助,等此地梳理完畢,咱們仍舊向南,大約會向承縣那裏靠攏。這段時間你好生調養,大戰就在不遠了!”
鄧元覺點了點頭,他到京東路,反而沒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大約是身體在嶺南已經適應了,隻要能打仗,他並不在意待在什麽地方。
海州的懷仁縣外海,唿延慶的水軍第四營以及李俊派來的六艘大小戰船,正在向海岸邊駛去,目的是要占據這一座縣城。
而在濟州梁山泊西麵,巡邏的盧俊義卻接著了朝廷派出的一隊使者。
前次王倫劫持遼國使者,消息傳迴東京城時,讓百官亂作一團,都以為王倫要借此要挾朝廷,哪知卻沒了下文。
耶律大石被劫,消息也傳迴了遼國。南京道留守宰相張琳、李處溫與南京道都統、奚族大將蕭幹商議後,就向大宋朝提出了抗議,要求將使者完全送迴,否則就要發兵攻打。
沒奈何,經過漫長的討論後,大宋朝派出了使者,決定跟王倫談一談。
派出的使者人選,正是前權知右諫議大夫崔靖。當初就是崔靖提議對梁山招安,但蔡京下台後,他也受到牽連,被貶了官,雖然仍舊留任京師,卻已經沒有了實權。
這一次王黼又想起了此人,便向趙官家提議,派崔靖為使者,出使梁山。
消息通過蕭嘉穗傳到登州,王倫卻無意談判。要談什麽?把耶律大石放迴去?即便耶律大石不為梁山所用,王倫也不會把他放迴去的。
將耶律大石放迴去,然後由他繼續組織遼國南京道的兵馬,先後兩次擊潰大宋朝的北伐大軍?
然後任由耶律大石一路西行,收攏遼國殘部,在中亞建國?
以耶律大石在遼國的人望,王倫無論如何都不會放人的,在他看來,軟禁了耶律大石,實際上是在幫助大宋朝。他覺得這一次大宋朝的北伐大軍,怎麽也不至於連續慘敗,被遼國阻擋兩年之久吧?
柴進在青州主持教育和吏員培訓,故而王倫就全權委托蕭嘉穗,由他跟朝廷使者談判。
崔靖是在濟州巨野縣城見到蕭嘉穗的,令他心驚膽寒的是,他這一路走來,除了梁山泊西麵設了重兵外,鄉野間很是平靜,州城內也是一片安然,看來關於梁山的所有傳聞都是真的。
這夥朝廷眼中的水寇,是真的在用心治理地方,並不比朝廷差多少。
蕭嘉穗並沒有給崔靖什麽下馬威,也沒有擺出多麽隆重的招待,就隻是在州衙側麵的花廳與一眾朝廷使者見了麵。
“有什麽話,使者請直說。”蕭嘉穗不願浪費時間,他的工作繁忙的很,實在沒有精力與朝廷使者互相扯皮。
崔靖心中多有不快,以他的朝廷天使的身份,就是到了遼國,也不會有這般待遇。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能忍氣吞聲地說:“前次汝等劫持遼國使者,還請歸還!”
“遼國使者?”蕭嘉穗恍然大悟一般:“不服京東水土,已經病死了!”
“你…”崔靖大怒,你這表情怎麽看怎麽像是說謊啊!
他便苦口婆心地說:“我知諸位心中的委屈,都是地方官吏行事不公,才惹得百姓聚眾鬧事。當初某便一心希望朝廷招安,朝廷也確有此心,汝等如何拒絕了?”
不管怎麽說,崔靖是支持對梁山招安的,蕭嘉穗的態度這才稍稍緩和,拱手說:“崔先生,旁的話休要多說。我隻問你,似耶律大石這般人物,朝廷果真願意將他放迴遼國麽?”
這一次用兵,梁山軍隊一路高歌猛進,唯獨離萊州最近的膠西縣堅守了十餘日,哪怕梁山水陸齊發,這座小城也爆發出了罕見的堅守決心。
許貫忠並沒有對膠西縣進行強攻,也沒有挖掘地道爆破城牆,在他看來,膠西縣堅守與否,已經無關大局,整個密州都被占據,海上也是梁山大軍有優勢,一座小城難道還能夠扭轉局麵嗎?
事實也果真如此,當逃到臨沂縣的莒縣知縣的腦袋,被韓世忠命人砍了,送到膠西縣城下時,這座小城當即大開城門投降。
魯智深是在沂州新泰縣見著鄧元覺的,鄧元覺自請與魯智深搭夥,但步兵第一營卻先從青州臨朐縣出發,故而鄧元覺就一路追著魯智深尋來。
見著鄧元覺,魯智深大吃一驚:“江南和尚,你怎麽變得這副鬼樣子?”
鄧元覺哈哈大笑:“關中賊禿,小僧從江南往嶺南走了一遭,發現了一個變瘦的好方法,總歸是再不讓人傳閑話,說我等僧侶都是癡肥的念經夯貨!”
便肅穆行禮,將征東大都督府發的調令呈上,說道:“鄧元覺前來履任!”魯智深接過調令,卻交給薛永,由他確認了,便說道:“恰好我這第一營擴兵至一千五百,和尚你就先領五百人吧。”
鄧元覺自無不可,魯智深又一陣唏噓,當初鄧元覺第二次來梁山,離去時他就擔心這個江南和尚要與方臘作陪,好在方臘居然聽信讒言,將鄧元覺外派,卻就此逃過一劫。
梁山的軍製,野戰軍各營,隻算戰兵兵力,故而步兵第一營雖然隻從一千擴兵到一千五,但實際上的輔兵、後勤輜重兵等,算起來也差不多二三人之數了。
隻是後勤輜重兵並不完全隨營,而是根據戰況進行調度分派,並且不考慮民夫數量。
“我部的職司任務,是暫時對新泰縣進行軍管,協助戶曹統計戶口,均分田畝,還要巡視周邊的礦場,護衛萊蕪縣冶鐵等諸多作坊,任務很是繁重。”
魯智深向鄧元覺介紹地說:“青州那裏,會調派一些吏員前來協助,等此地梳理完畢,咱們仍舊向南,大約會向承縣那裏靠攏。這段時間你好生調養,大戰就在不遠了!”
鄧元覺點了點頭,他到京東路,反而沒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大約是身體在嶺南已經適應了,隻要能打仗,他並不在意待在什麽地方。
海州的懷仁縣外海,唿延慶的水軍第四營以及李俊派來的六艘大小戰船,正在向海岸邊駛去,目的是要占據這一座縣城。
而在濟州梁山泊西麵,巡邏的盧俊義卻接著了朝廷派出的一隊使者。
前次王倫劫持遼國使者,消息傳迴東京城時,讓百官亂作一團,都以為王倫要借此要挾朝廷,哪知卻沒了下文。
耶律大石被劫,消息也傳迴了遼國。南京道留守宰相張琳、李處溫與南京道都統、奚族大將蕭幹商議後,就向大宋朝提出了抗議,要求將使者完全送迴,否則就要發兵攻打。
沒奈何,經過漫長的討論後,大宋朝派出了使者,決定跟王倫談一談。
派出的使者人選,正是前權知右諫議大夫崔靖。當初就是崔靖提議對梁山招安,但蔡京下台後,他也受到牽連,被貶了官,雖然仍舊留任京師,卻已經沒有了實權。
這一次王黼又想起了此人,便向趙官家提議,派崔靖為使者,出使梁山。
消息通過蕭嘉穗傳到登州,王倫卻無意談判。要談什麽?把耶律大石放迴去?即便耶律大石不為梁山所用,王倫也不會把他放迴去的。
將耶律大石放迴去,然後由他繼續組織遼國南京道的兵馬,先後兩次擊潰大宋朝的北伐大軍?
然後任由耶律大石一路西行,收攏遼國殘部,在中亞建國?
以耶律大石在遼國的人望,王倫無論如何都不會放人的,在他看來,軟禁了耶律大石,實際上是在幫助大宋朝。他覺得這一次大宋朝的北伐大軍,怎麽也不至於連續慘敗,被遼國阻擋兩年之久吧?
柴進在青州主持教育和吏員培訓,故而王倫就全權委托蕭嘉穗,由他跟朝廷使者談判。
崔靖是在濟州巨野縣城見到蕭嘉穗的,令他心驚膽寒的是,他這一路走來,除了梁山泊西麵設了重兵外,鄉野間很是平靜,州城內也是一片安然,看來關於梁山的所有傳聞都是真的。
這夥朝廷眼中的水寇,是真的在用心治理地方,並不比朝廷差多少。
蕭嘉穗並沒有給崔靖什麽下馬威,也沒有擺出多麽隆重的招待,就隻是在州衙側麵的花廳與一眾朝廷使者見了麵。
“有什麽話,使者請直說。”蕭嘉穗不願浪費時間,他的工作繁忙的很,實在沒有精力與朝廷使者互相扯皮。
崔靖心中多有不快,以他的朝廷天使的身份,就是到了遼國,也不會有這般待遇。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能忍氣吞聲地說:“前次汝等劫持遼國使者,還請歸還!”
“遼國使者?”蕭嘉穗恍然大悟一般:“不服京東水土,已經病死了!”
“你…”崔靖大怒,你這表情怎麽看怎麽像是說謊啊!
他便苦口婆心地說:“我知諸位心中的委屈,都是地方官吏行事不公,才惹得百姓聚眾鬧事。當初某便一心希望朝廷招安,朝廷也確有此心,汝等如何拒絕了?”
不管怎麽說,崔靖是支持對梁山招安的,蕭嘉穗的態度這才稍稍緩和,拱手說:“崔先生,旁的話休要多說。我隻問你,似耶律大石這般人物,朝廷果真願意將他放迴遼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