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這一次從漳州返迴,實在算不得順利。


    這個不順並不是說一路遭受到朝廷水師的攔截,而是出現了大量的暈船現象和傷病。


    鄧元覺與龐萬春兩部合在一起,也差不多有六千人左右,其中一半是士兵,一半都是跟隨的士兵家屬,老弱病殘多數都掉隊了,剩餘的多是青壯。


    但畢竟一路南逃,風餐露宿,缺衣少食,又經受不得嶺南氣候,李俊這一路上不得不走走停停,派船靠岸,采買大量的藥材,又在明州外海的島嶼休整了半個多月才上路。


    一直過了楚州,許多羸弱的士兵才勉強適應了海上的顛簸,但還是有二百多名士兵因為各種原因病死。


    好在許多水土不服的士兵們都挺了過來,鄧元覺也終於擺脫了在嶺南時嚴重的水土不服,重新活了過來。


    李俊的船隊,已經湊了三百艘左右各式大小海船,也多虧鄧元覺部下,都是江南、嶺南人士,粗通水性,懂駕船,否則李俊是當真不敢帶這麽多人上路的。


    這麽大一支船隊,李俊一個人自然指揮不過來的,故而他將船隊分為六隊,童猛在前,次後王績,次後歐鵬,次後喬正,次後童威,他本人則帶領二十艘戰船殿後。


    就這麽一路走,一路停,一直到了海州,李俊便命童猛先行趕迴登州。


    隻是在海州的東海縣外海,王績的船隊卻被攔住,歐鵬趕去時,卻原來是張橫引了十多條船,歐鵬頓時大怒,這一路縱橫南北,明州、泉州的朝廷水師都被梁山順手打了,宋江這廝居然如此不開眼,膽敢攔截梁山的船隊?


    張橫一看到歐鵬,頓時慫了。


    他自跟隨宋江從青州一路南下,恰逢著童貫領大軍征方臘,宋江不敢鬧事,就此東退,逃到了海州,趁著梁山與高俅作戰,漸漸也起了勢。


    宋江就占了幾處海島,時不時上岸縱兵劫掠一番,張橫奪了幾條船,又在海上幹起了當年在潯陽江上幹的老本行。


    他隻是聽聞有二十多條海船北上,後麵還陸續跟了許多船隻,隻是這些船隻大小不一,張橫隻以為又是江南來的臨時湊起來的新船隊,幹脆領兵攔截。


    哪知王績那裏打出煙花信號彈,卻把歐鵬給引了來。本來李俊的安排,是童氏兄弟、歐鵬和他各自領著戰船,間隔護衛,但童猛先行,歐鵬還沒來得及接替位置,張橫就闖了過來。


    歐鵬當即亮出了梁山旗號,心想你若找死,老子管殺不管埋!


    張橫一看見梁山旗號,心裏一陣哇涼,恨不得把外出偵查的嘍囉部下一刀砍了,這他娘的劫誰不好,偏劫了王倫!


    連忙下令後撤,歐鵬就帶著戰船緊追不舍,嚇得張橫連忙派了一條小船,親自坐了,停在原地大喊:“梁山的好漢,我是貴山寨水軍頭領張順的親兄弟!無意冒犯,還望饒命!”


    歐鵬立在船頭,大聲說:“此番看張順兄弟的顏麵,若敢再冒犯我梁山,定殺得你雞犬不留!”


    東海縣外海島嶼情況,他也不了解,也怕被張橫帶著繞進死路,又聽聞對方認識張順,便不去追趕,仍舊返迴。


    李俊這一次南下,許多情報消息送得並不及時,王倫也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力。故而在蓬萊縣港口見著童猛時,王倫上下打量了許久,感歎地說:“此番是辛苦眾兄弟了!”


    童猛也被江南、嶺南的氣候折騰得黑瘦發亮,在海上漂泊了數月,頭發、胡須也來不及打理,但精神很不錯,拱手笑著說:“何言辛苦?哥哥,我四人往這大海走了一遭,方知道天下之大,當真是暢快得緊!”


    王倫哈哈大笑了起來,他就喜歡童猛這股敢闖的勁頭,便拉著童猛說:“走,兄弟,我已經設宴接風洗塵,也說一說江南嶺南的情況!”


    童威、童猛兄弟二人一直跟著李俊,仿佛是李俊的影子一般,但這二人敢闖蕩,膽子大,或許作為主帥缺乏點兒能力,做個副手查漏補缺,是完全足夠了的。


    王倫就希望華夏漢人都如童氏兄弟一般,這天下哪裏都敢去走一迴,不必再局限於東亞一塊地。


    又過了幾日,卻是歐鵬引著王績的船隊抵達,陸陸續續半個月,李俊的船隊才全部迴歸。


    王倫歡喜異常,隻覺得當初派李俊南下實在是自己最英明的決定,這不李俊就給了他超乎想象的迴報,去時不到三十條船,迴到就是快三百條。


    雖然多是小船,而且以平底沙船居多,但這個收獲簡直是巨大的!


    隻是見到鄧元覺時,王倫著實嚇了一跳,鄧元覺消瘦得不成樣子,原本一條壯漢,現在居然瘦得顴骨聳立,頭發也長出了一些,胡須散亂,仿佛一個野人一般。


    “大師如何變得這般模樣?”


    “王將軍,貧僧在嶺南水土不服,飯也吃不得,覺也睡不得,卻變成了這副鬼怪樣子,倒叫將軍見笑了!”鄧元覺精神還不錯,笑嗬嗬地說。


    他將受方臘冊封的眾人都叫來,便向王倫拜倒:“若非征東將軍派吳用先生、李俊兄弟前來搭救,我等性命不保,情願歸順梁山,任所驅使,毫無怨言!”


    碼頭頓時跪倒了一地人,別管王倫藏了什麽心思,這救命之恩可是實打實的,若他們仍舊留在嶺南,隻怕官兵不來圍剿,就先被嶺南的蚊蟲、瘴氣給弄死了。


    王倫說:“諸位請起。諸位追隨方臘,意在推翻趙宋,要為這天下人爭一個好世道。我與諸位誌氣相同,既蒙許多江南豪傑前來,正好共襄盛舉,一展心中抱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