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看到七個節度使都來迎接,雖然其中少了三人,卻也不以為意,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嘛,我大宋朝就是兵多,少了三萬兵力,剩下的十萬大軍,也足夠推平梁山了。
他對兵事隻能說十竅通了九竅,隻看到各部兵馬整齊,又不可能一一清點,如何知道,十節度個個帶兵前來,都號稱一萬,實際兵力也就在六七千,還包括一部分輔兵?
至於民夫,那是不算在總兵力範圍內的。
高俅於是留在雷澤縣內住下,將指揮部也設在了雷澤縣城,卻令七節度移營向東麵,隻待再有一路兵馬到來,就此進發。
七路兵馬一起下寨,要立木柵、安設拒馬,所用木材極多,於是紛紛前往各處山坡林間,砍伐樹木,又各派官兵,前往城外百姓居處、以及鄉野村寨中,拆屋扒梁,搬門擄窗,搶奪百姓鋪蓋,自然也少不了搶劫奸淫,殺雞牽豬的,卻擾得雷澤百姓苦不堪言,十分害民。
這七節度使中,除了韓存保和楊溫,個個都是受朝廷詔安的前江湖賊寇,眼看高俅也不管,頓時就放縱了起來。
高俅卻在雷澤縣中,考慮起了征討水寇的進兵人馬。在他看來,這一次大軍重兵集結,天兵到處,梁山泊必然灰飛煙滅,這般剿滅巨寇的功勞,七節度使若要有心上進,如何定奪功勞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於是很快雷澤縣裏就傳出一個小道消息:此次出征梁山泊,若有銀錢使用,就可以留在中軍,不用殺敵,自可以虛功濫報;若無銀錢時,就都充頭哨出陣交鋒。
七節度以及高俅帶來的禁軍將領軍官們一聽,隻要交錢,不用打仗也有功勞?那肯定是好事啊,於是紛紛來向高俅的親信、家奴賄賂,高俅還未動一兵一卒,就先大賺了一筆。
高俅如此做派,是因為前兩次派兵來征討梁山都慘敗,為了脫罪,他要賄賂蔡京,要通過高衙內在宮中請太監、妃子、宮女在趙官家麵前為自己說好話,故而錢財花得就如同流水一般。
他高太尉自然要找補迴來的,於是朝廷官兵之中,就出現了這樣荒唐的一幕。
韓存保也捏著鼻子給高俅的一個親信送了一筆錢,他固然不怕高俅,但現如今他的身份就是高俅的下屬,總不至於去得罪上官吧?
就在高俅如此荒唐之時,卻又傳來一個壞消息,頓時讓高俅六神無主了起來:牛邦喜在濮州與廣濟軍的交界處兵敗!
高俅此次出兵,幻想著要攻入梁山泊,那麽自然是需要調用朝廷水師前來的。他本意是調金陵建康府水軍都統製劉夢龍前來,但童貫說什麽也不放人,眼下他正在攻打方臘,也需要水師,如何能夠北調?
沒奈何,高俅就派了一個心腹之人,步軍校尉牛邦喜,前往梁山泊周邊的一應河道內,拘刷船隻,都要來濟州調用。
牛邦喜得了令,就在廣濟河、汶水等與梁山泊相連的水係河道上下,搜刮民船,又征用民夫百姓,將船隻都運到廣濟河來,然後順流直下梁山泊。
唐朝時,為打通黃河與泗水的交通,開鑿了湛渠與白溝,因其闊五丈,故而也稱五丈河,算是汴水的一條人工河道。
宋太祖時,對五丈河重新疏浚,就此改名為廣濟河,並割京東西路四州之地,設置了廣濟轉運司,後來幾度廢立,變為了廣濟軍。
但到了本朝趙官家,廣濟河再度淤積,導致京東兩路的貢賦,就得走梁山泊入南清河,轉泗水入淮河,再轉入汴水,才能運至東京城。隨著梁山的崛起,這一條水路也斷絕了。
故而這幾年地方官員又小規模地疏通了廣濟河,雖然仍舊通不得大船,但載人的小船還是能夠通行的。
高俅就是打算讓牛邦喜借助這一條淤積嚴重的人工河道,搜集船隻闖入梁山泊內,王倫怎麽會叫他如願呢?
探得消息後,王倫就命關勝領兵,水軍李俊的第三營並陸戰兩營,繞道單州,就在廣濟河沿岸埋伏,擊破了毫無防備的牛邦喜部,牛邦喜被李俊殺了,一應征來的船隻,全部被燒毀。
高俅頓時驚慌了起來,趙官家要他盡快剿滅梁山水寇,現如今沒了船隻,若梁山水寇縮躲迴水泊之中,該怎麽辦?
高俅現在才意識到,梁山是如此地難以對付,短短半個月之內,連續攻破三個節度使所領大軍,這一次消滅牛邦喜,又恰打在了他的七寸上。
沒奈何,高俅隻得召集眾將官商議對策,王煥便說:“太尉先教馬步軍去探路,引賊出戰,若勝得賊軍時,就此占據水泊一隅,再搜集水泊民船,一麵征召船工民夫,仍舊造船,則賊寇必破!”
這實在算不得一個好計策,因為高俅突然心裏就沒有底氣,卻也隻好這麽做了。
於是高俅下令,全軍整束,三日後高俅看閱了諸路軍馬,就遣王煥、荊忠、李從吉三部,各自領兵,先行出發。
李從吉頓時惱怒,他送了許多錢給高俅的家奴,本以為可以就此停留中軍,哪知高俅收了錢卻不辦事,仍舊將他派為前軍,如何不氣憤?
高俅卻也無奈,他一向是拿錢辦事的人,但這一次卻不得不不要臉了一迴,實在是水軍組建不得,隻能靠陸戰先拚一場。
他對兵事隻能說十竅通了九竅,隻看到各部兵馬整齊,又不可能一一清點,如何知道,十節度個個帶兵前來,都號稱一萬,實際兵力也就在六七千,還包括一部分輔兵?
至於民夫,那是不算在總兵力範圍內的。
高俅於是留在雷澤縣內住下,將指揮部也設在了雷澤縣城,卻令七節度移營向東麵,隻待再有一路兵馬到來,就此進發。
七路兵馬一起下寨,要立木柵、安設拒馬,所用木材極多,於是紛紛前往各處山坡林間,砍伐樹木,又各派官兵,前往城外百姓居處、以及鄉野村寨中,拆屋扒梁,搬門擄窗,搶奪百姓鋪蓋,自然也少不了搶劫奸淫,殺雞牽豬的,卻擾得雷澤百姓苦不堪言,十分害民。
這七節度使中,除了韓存保和楊溫,個個都是受朝廷詔安的前江湖賊寇,眼看高俅也不管,頓時就放縱了起來。
高俅卻在雷澤縣中,考慮起了征討水寇的進兵人馬。在他看來,這一次大軍重兵集結,天兵到處,梁山泊必然灰飛煙滅,這般剿滅巨寇的功勞,七節度使若要有心上進,如何定奪功勞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於是很快雷澤縣裏就傳出一個小道消息:此次出征梁山泊,若有銀錢使用,就可以留在中軍,不用殺敵,自可以虛功濫報;若無銀錢時,就都充頭哨出陣交鋒。
七節度以及高俅帶來的禁軍將領軍官們一聽,隻要交錢,不用打仗也有功勞?那肯定是好事啊,於是紛紛來向高俅的親信、家奴賄賂,高俅還未動一兵一卒,就先大賺了一筆。
高俅如此做派,是因為前兩次派兵來征討梁山都慘敗,為了脫罪,他要賄賂蔡京,要通過高衙內在宮中請太監、妃子、宮女在趙官家麵前為自己說好話,故而錢財花得就如同流水一般。
他高太尉自然要找補迴來的,於是朝廷官兵之中,就出現了這樣荒唐的一幕。
韓存保也捏著鼻子給高俅的一個親信送了一筆錢,他固然不怕高俅,但現如今他的身份就是高俅的下屬,總不至於去得罪上官吧?
就在高俅如此荒唐之時,卻又傳來一個壞消息,頓時讓高俅六神無主了起來:牛邦喜在濮州與廣濟軍的交界處兵敗!
高俅此次出兵,幻想著要攻入梁山泊,那麽自然是需要調用朝廷水師前來的。他本意是調金陵建康府水軍都統製劉夢龍前來,但童貫說什麽也不放人,眼下他正在攻打方臘,也需要水師,如何能夠北調?
沒奈何,高俅就派了一個心腹之人,步軍校尉牛邦喜,前往梁山泊周邊的一應河道內,拘刷船隻,都要來濟州調用。
牛邦喜得了令,就在廣濟河、汶水等與梁山泊相連的水係河道上下,搜刮民船,又征用民夫百姓,將船隻都運到廣濟河來,然後順流直下梁山泊。
唐朝時,為打通黃河與泗水的交通,開鑿了湛渠與白溝,因其闊五丈,故而也稱五丈河,算是汴水的一條人工河道。
宋太祖時,對五丈河重新疏浚,就此改名為廣濟河,並割京東西路四州之地,設置了廣濟轉運司,後來幾度廢立,變為了廣濟軍。
但到了本朝趙官家,廣濟河再度淤積,導致京東兩路的貢賦,就得走梁山泊入南清河,轉泗水入淮河,再轉入汴水,才能運至東京城。隨著梁山的崛起,這一條水路也斷絕了。
故而這幾年地方官員又小規模地疏通了廣濟河,雖然仍舊通不得大船,但載人的小船還是能夠通行的。
高俅就是打算讓牛邦喜借助這一條淤積嚴重的人工河道,搜集船隻闖入梁山泊內,王倫怎麽會叫他如願呢?
探得消息後,王倫就命關勝領兵,水軍李俊的第三營並陸戰兩營,繞道單州,就在廣濟河沿岸埋伏,擊破了毫無防備的牛邦喜部,牛邦喜被李俊殺了,一應征來的船隻,全部被燒毀。
高俅頓時驚慌了起來,趙官家要他盡快剿滅梁山水寇,現如今沒了船隻,若梁山水寇縮躲迴水泊之中,該怎麽辦?
高俅現在才意識到,梁山是如此地難以對付,短短半個月之內,連續攻破三個節度使所領大軍,這一次消滅牛邦喜,又恰打在了他的七寸上。
沒奈何,高俅隻得召集眾將官商議對策,王煥便說:“太尉先教馬步軍去探路,引賊出戰,若勝得賊軍時,就此占據水泊一隅,再搜集水泊民船,一麵征召船工民夫,仍舊造船,則賊寇必破!”
這實在算不得一個好計策,因為高俅突然心裏就沒有底氣,卻也隻好這麽做了。
於是高俅下令,全軍整束,三日後高俅看閱了諸路軍馬,就遣王煥、荊忠、李從吉三部,各自領兵,先行出發。
李從吉頓時惱怒,他送了許多錢給高俅的家奴,本以為可以就此停留中軍,哪知高俅收了錢卻不辦事,仍舊將他派為前軍,如何不氣憤?
高俅卻也無奈,他一向是拿錢辦事的人,但這一次卻不得不不要臉了一迴,實在是水軍組建不得,隻能靠陸戰先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