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迎來了百年和平,大宋朝的戰事,就主要集中在了西北,攻打青唐吐蕃以及黨項人建立的西夏。


    和平太久,於是內地州縣的一切都開始鬆弛起來,且不論駐守州縣的官兵武備不全,各州城、縣城的城池,官員們也少有修繕維護的。


    就好比巨野縣城,濟州州治所在,因為人口的繁衍、市民經濟的繁榮、商業的興盛、大宋朝嚴重的土地兼並,就有許多鄉村百姓為了討口飯吃,選擇進城務工。


    於是縣城城牆外,就出現了百姓們自由搭建的窩棚、房屋,亂七八糟,雖然後來被知縣、知州等派人整治,仍舊如同貧民窟一般。


    王倫之所以攻打巨野縣城時選擇西門,就是因為東門外已經形成了大片的聚集生活區,反而不如西門這裏攻城方便一些。


    濟州城這裏還好,先前王倫去東京城,那裏城外百姓的住宅、房屋,延綿十餘裏,城外熱鬧一如城內。


    袁朗與鈕文忠兩人各領兵馬,前往攻取任城、金鄉二縣,也並未遇到多大阻力。兩縣的城牆都不甚高,身手敏捷的頭領和士卒們,仗著一杆樸刀,很輕鬆就能跳上去。


    故而兩縣的衙役、軍漢們一看見梁山的旗號,先自膽怯了,被步兵們扛著長梯衝到城下,順勢攀爬,一鼓作氣就拿下了兩座城池。


    等到兩縣來不及逃走的知縣、縣尉等官吏都被押送到了巨野縣城,濟州三縣之地就正式被梁山占據並接管了。


    這讓王倫不住地搖頭,也難怪如王慶、田虎、方臘等人,舉事之初,往往一兩個月就能攻占數個縣城,一兩個大州,這攻城略地的難度也忒小了。


    占城奪地不難,難的是要能守得住。


    如何守住其實也不難,無非是法治公正、廢除一切苛捐雜稅、讓治下的百姓們都能有個相對的公平,不強掠、不擾民而已。


    自去年拒絕詔安後,王倫在梁山做的主要有兩件事:第一自然是仍舊苦練兵;第二就是與諸軍師、頭領們商議如何治理百姓。


    於是卞祥就任巨野縣臨時知縣後,以梁山的名義下達了第一條命令,就是廢除了五十多種雜稅,似農稅田賦、商稅、交易稅這樣的正稅,仍舊嚴格執行,隻是這一次百姓不需要交給官府,而是交給梁山了。


    孫定和藺仁被調來,開始接手濟州的民事、刑事案件,於是一批被俘虜的濟州官吏相繼受審,各按大宋律令,或被砍頭,或被抄家,或被罰款。


    王倫一直覺得,大宋朝處於華夏曆史時期的一個重要節點,但可惜我大宋竟然連一個機會都沒有抓住,曆史賦予的任務,一個都沒有完成,一個王朝混到這種地步,實在可笑。


    比如大宋朝就處於熱兵器的萌芽發展階段,以時代科技水平,火炮本應該是黑火藥最主要的發展方向,但大宋朝追求多而全,不敢肉搏戰,就把火藥技術全點到了箭矢拋射上麵。


    結果由於管理不善,朝廷不重視,就出現了各種毫無殺傷力的火箭、火器,在戰場上的作用就是製造噪音和煙霧,完全沒有任何黑火藥該有的輔助功能。


    又比如九品中正製以來,官與吏分家,官都是流動任職的流官,吏卻變成了以本地人任職的坐地戶,導致官的權力被吏分去了相當一部分。


    但至少還有可以改進的機會,因為吏這一群體,還沒有經過大元朝徹底放權給地方的洗禮,沒有形成明朝那樣根深蒂固的本地小吏群體,小吏還沒有形成世襲製,還是有可以改革的機會的。


    又比如宋遼兩國長期對峙,導致了南北漢人的分化隔絕,這種統一南北、融合彼此的任務,大宋朝無能為力,遼國無動於衷,就這麽把大好機會給浪費了。


    再比如大唐臨死前,拖著殘軀硬生生打殘了漠南漠北草原的遊牧民族,假設大宋朝靠譜一些,契丹基本沒有坐大的機會,但我大宋朝就是能讓遼國崛起,順便讓黨項人獨立建國,還能讓已經衰敗成為散沙的吐蕃,又建立了一個青唐政權。


    現如今的草原,幾乎沒有一個統一的部族,但大宋朝無能,遼國也好不到哪裏去,能放任女真人崛起,轉頭就去欺壓一盤散沙的草原部落,金國滅了遼國成為北方霸主,學遼國學得像模像樣。


    於是草原部落就硬生生地被逼著彼此混戰,養蠱一般養出了蒙古大帝國。


    宋、遼、金三國但凡有一個稍微靠譜一些,不敢說蒙古絕對不會出現,至少草原再次出現一個統一的部落,也會推遲個一兩百年的。


    故而王倫這一次在濟州待了一個月,梁山曆次大戰的傷員和一部分士卒,就地轉業,成為各縣的吏員。


    不知道該怎麽做事?梁山別的不缺,唯獨有朝廷小吏任職過往的頭領和士卒不少,王倫就集合起來,先開個學習班和培訓班,然後就匆匆上任。


    裴宣部下的軍法官,也轉業了一批,於是三個縣的基層官吏就這麽搭建了起來。


    王倫並沒有第一時間急著均分土地,為了將梁山的勢力下沉到鄉村基層,他做了兩件事:


    第一,繼續招兵,兵員主要從各鄉村招募選拔,並在各鄉村張貼梁山對士卒的一係列待遇和優惠。


    除了正常的按月發放俸祿軍餉,不帶一絲克扣外,戰時立功的賞賜,也列得清楚明白,而且戰死、受傷的士卒,撫恤、優待都不少,若是入軍滿年限後,可以提出歸鄉,曆年賞賜一並帶迴外,還可以優先出任本地的裏正、保長。


    第二,則是在各鄉村開設小規模的供應鋪,專賣鹽、酒、醋、醬、針線等以及梁山鐵器作坊打造的農具。


    商鋪下鄉,其實就是耳目下鄉,這樣梁山就可以吸納一部分遊鄉走村的小商販,將情報網布滿整個濟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